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读者作为图书馆服务的对象,一直是图书馆工作的重心。随着近年来读者满意度理念的引进,针对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从读者满意视角进行越来越成为各高校图书馆探索的重点课题。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促进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发展。
关键词: 读者 满意 高校图书馆管理
一、高校图书馆管理现状
1.进步之处。
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在社会文化发展和信息技术进步的浪潮中得到了进步,这主要体现为它对于先进理念的感知和对读者的重视。读者服务在图书馆的任何发展时期都是工作重心和核心,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仍然秉持这样的理念,并在时代发展中不断予以创新,使之得到发展。
创新主要表现为高校图书馆对新兴网络技术和读者服务基础上的图书馆管理,即将科技运用于图书馆读者服务中,让读者满意度提升到最高值。
2.欠缺之处。
尽管我国各高校一直在努力进行管理理念的转变和相应改革,但成果依然不是很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管理理念不到位,这正是当前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缺陷。
(1)管理主导型的办馆理念
所谓管理主导型的办馆理念,就是指重视文献收集、加工、保存和整理,而轻视图书馆服务研究的办馆理念,这样的理念很明显削弱了图书馆服务和读者满意度在图书馆建立和管理中的重要性,经实践证明,这样的办馆理念将图书馆管理引向不健康发展轨道,阻碍图书馆发展。
(2)重业务轻服务的管理理念
图书馆管理过于注重业务,即对图书馆日常业务,如购书经费、运行情况和工作人员年终业务的总结,导致从领导层到普通员工都不重视读者的需求和对读者的服务,更忽视读者满意度对于图书馆日常工作的指导性意义。
二、基于读者满意的高校图书馆管理策略
1.树立以读者为本的管理理念。
读者满意度是图书馆管理更合理科学的保障,对于完善图书馆的管理和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树立以读者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创建令读者满意的图书馆的必要前提。树立读者为本的管理理念,需要从多方面进行。
第一,贯彻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思想理念,这个理念要不断扩大和宣传,强化它在所有图书馆工作人员心中的重要性,使之成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常识,并自觉履行这种工作原则,使之逐渐成为一种文化。
第二,在树立读者服务理念后,还应该将这种理念运用于工作实际中并不断强化这种理念,在图书馆管理中,不以图书馆文献资料和人员管理为管理重心和全部,而要在读者满意上多加研究、多下工夫,了解读者需求,将读者满意度作为衡量图书馆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
第三,从自身做起,不断优化本图书馆形象,树立良好的口碑,这样才能吸引更多读者,为读者提供更科学细致的服务。
2.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图书馆服务的对象是广大读者,而与读者真正接触和交流的则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特别是图书馆管理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整体形象及在读者心中的印象,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对管理人员的印象和评价,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优化图书馆员队伍是有必要、有意义的工作。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首先体现为对读者的服务中,读者服务作为图书馆管理的核心,也是馆员工作的重中之重。图书馆馆员要有强烈的读者至上的意识,并有相应能力将图书馆服务做到读者满意的程度,这是考察图书馆员素质的重要指标。其次,图书馆馆员要有相当的专业素质,这是为读者服务的重要工具,只有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才能高效完成工作,满足读者需求。
3.加强图书馆硬件建设。
所谓加强图书馆硬件建设,即提高图书馆的基本建设水平,包括图书馆管理系统、资源整合、文献补充等,只有不断完善图书馆的硬件设施,才能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是提高读者满意度、加强图书馆管理的物质基础。
4.发挥信息技术在读者服务中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运行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和科技,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便捷了对读者的服务。并且随着图书馆网络的专业化和人性化的增强,它在图书馆读者服务中愈发重要。为了提高读者满意度,更好地进行图书馆管理工作,我们很有必要发挥网络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作用,使之为读者服务提供更多样化和便捷化的途径,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
三、结语
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图书馆在大众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在社会文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的发展备受关注。多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在硬件设施上已经达到了先进水平,但在创新管理上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思考,从读者角度思考如何做好图书馆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徐淑英.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2).
[2]郭文君.对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改革创新的思考[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2).
[3]贾静.试析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长治学院学报,2007(02).
[4]廉立军,叶素萍.学科馆员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07(1).
[5]洪跃,崔海峰.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8(7).
[6]冯琼.影响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的若干因素[J].现代情报,2010(2).
关键词: 读者 满意 高校图书馆管理
一、高校图书馆管理现状
1.进步之处。
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在社会文化发展和信息技术进步的浪潮中得到了进步,这主要体现为它对于先进理念的感知和对读者的重视。读者服务在图书馆的任何发展时期都是工作重心和核心,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仍然秉持这样的理念,并在时代发展中不断予以创新,使之得到发展。
创新主要表现为高校图书馆对新兴网络技术和读者服务基础上的图书馆管理,即将科技运用于图书馆读者服务中,让读者满意度提升到最高值。
2.欠缺之处。
尽管我国各高校一直在努力进行管理理念的转变和相应改革,但成果依然不是很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管理理念不到位,这正是当前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缺陷。
(1)管理主导型的办馆理念
所谓管理主导型的办馆理念,就是指重视文献收集、加工、保存和整理,而轻视图书馆服务研究的办馆理念,这样的理念很明显削弱了图书馆服务和读者满意度在图书馆建立和管理中的重要性,经实践证明,这样的办馆理念将图书馆管理引向不健康发展轨道,阻碍图书馆发展。
(2)重业务轻服务的管理理念
图书馆管理过于注重业务,即对图书馆日常业务,如购书经费、运行情况和工作人员年终业务的总结,导致从领导层到普通员工都不重视读者的需求和对读者的服务,更忽视读者满意度对于图书馆日常工作的指导性意义。
二、基于读者满意的高校图书馆管理策略
1.树立以读者为本的管理理念。
读者满意度是图书馆管理更合理科学的保障,对于完善图书馆的管理和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树立以读者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创建令读者满意的图书馆的必要前提。树立读者为本的管理理念,需要从多方面进行。
第一,贯彻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思想理念,这个理念要不断扩大和宣传,强化它在所有图书馆工作人员心中的重要性,使之成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常识,并自觉履行这种工作原则,使之逐渐成为一种文化。
第二,在树立读者服务理念后,还应该将这种理念运用于工作实际中并不断强化这种理念,在图书馆管理中,不以图书馆文献资料和人员管理为管理重心和全部,而要在读者满意上多加研究、多下工夫,了解读者需求,将读者满意度作为衡量图书馆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
第三,从自身做起,不断优化本图书馆形象,树立良好的口碑,这样才能吸引更多读者,为读者提供更科学细致的服务。
2.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图书馆服务的对象是广大读者,而与读者真正接触和交流的则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特别是图书馆管理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整体形象及在读者心中的印象,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对管理人员的印象和评价,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优化图书馆员队伍是有必要、有意义的工作。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首先体现为对读者的服务中,读者服务作为图书馆管理的核心,也是馆员工作的重中之重。图书馆馆员要有强烈的读者至上的意识,并有相应能力将图书馆服务做到读者满意的程度,这是考察图书馆员素质的重要指标。其次,图书馆馆员要有相当的专业素质,这是为读者服务的重要工具,只有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才能高效完成工作,满足读者需求。
3.加强图书馆硬件建设。
所谓加强图书馆硬件建设,即提高图书馆的基本建设水平,包括图书馆管理系统、资源整合、文献补充等,只有不断完善图书馆的硬件设施,才能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是提高读者满意度、加强图书馆管理的物质基础。
4.发挥信息技术在读者服务中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运行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和科技,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便捷了对读者的服务。并且随着图书馆网络的专业化和人性化的增强,它在图书馆读者服务中愈发重要。为了提高读者满意度,更好地进行图书馆管理工作,我们很有必要发挥网络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作用,使之为读者服务提供更多样化和便捷化的途径,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
三、结语
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图书馆在大众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在社会文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的发展备受关注。多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在硬件设施上已经达到了先进水平,但在创新管理上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思考,从读者角度思考如何做好图书馆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徐淑英.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2).
[2]郭文君.对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改革创新的思考[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2).
[3]贾静.试析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长治学院学报,2007(02).
[4]廉立军,叶素萍.学科馆员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07(1).
[5]洪跃,崔海峰.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8(7).
[6]冯琼.影响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的若干因素[J].现代情报,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