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解决问题”的培养应渗透在数学教学中去。因此,数学教师应当结合先进的教学思想,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来锤炼学生的思维,进而激发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本文针对小学生在学习数学中的现状,提出情境创设、数形结合、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四个方面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兴趣,從而达到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激发能力
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在日常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多发展小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科学掌握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达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效果。
一、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现状
传统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认为自己是主角,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思路上都是教师自己包办,学生缺少锻炼思维能力的机会,很难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为了提高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科学及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必要的。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当教师的人要引导学生,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教学中我们应该更注重授予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通过关键词,数形结合,小组合作等方法去思考和探究。
二、提升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教学方法
在过去的教学中,学生要解答的问题一般都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直接提供给学生的,学生不会主动给教师提问题,即使解决这些问题时学生也只是找答案,不动脑想想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数学思想、情感、坚强的意志这些隐性因素不能有效地在学习中得到培养。所以,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方法、思想上的全面发展,有较强的问题意识,首先要创新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深入问题中。
(一)创设有效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
从心理学上角度说,兴趣可以使大脑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力,使人思维活跃,忘记疲劳,能以活跃的心态去学习。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的时候,应精心设计多样性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可以结合生活情境,用故事创设情境,用课件创设情境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在教《混合运算》时,我们可以采用《小熊购物》的故事情境。让学生自己浸入故事里帮需要购物的小熊胖胖及壮壮解决数学问题,提高课堂的学习气氛学生就会更有兴趣,为整节课打下了良好的铺垫,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二)数形结合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在小学数学中,大多数学生形象思维较高,抽象思维较弱,很多时候在已经细心读过许多遍的题目,仍不理解题目意思,没有解题的思路,若能够善于利用直观的图形,使学生数和形结合一起思考,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例如,在解决圆的面积公式问题时,如果学生会用心审题、找关键词弄清题意,能够做到主动将圆分成若干个扇形,拼成的图形接近于平行四边形,近似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半径(r),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即 =πr?,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S=πr?。显然图形分析、数形结合,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给学生充足的空间,锤炼思维品质
数学知识的巧妙,就在于其拥有奇妙的规律性。一道数学题可能有多种解题方法,数学教师要意识到这一问题。在日常训练中,每当学生遇到难题,教师不要着急说出答案,让学生自主思考,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利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寻找答案。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运白菜”知识点时,笔者在没有给学生公布正确列算式之前,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问题:运走两车后还剩多少棵白菜?组织学生自主寻找解决方案。一些学生会有意识地列出总白菜数分步减两辆车运走的数量,即连减算式850-256-280。也有一些学生先算两车一共运走的数量,然后再用总数量来减两辆车一共运走的数量,列出算式850-(256 280)。很明显两种列式都是对的,但不同的学生观察的角度不同,整个过程都伴随着学生思维的撞击,是锤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好时机。学生的数学逻辑得到了培养,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多思考解决问题,为以后解决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选择有效操作方式,学会合作讨论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些难度较大的数学题,仅靠学生自己的力量是很难快速得到答案的。《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第一学段侧重于让学生经历合作与交流的活动,并在交流过程中体会到合作的益处,使交流成为他们所认同的一种解决问题的合理方式。学生首先要会合作,会交流。因此,数学教师应该适当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发挥集思广益,取长避短的教学优势,以团体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按照学生学习状况、思维特点将其分成若干小组,教师给学生出任务,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讨论来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引导者,一起和学生推出答案。
三、结语
总而言之,激发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是一项需要坚持、用心的工作,教学时,要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结合时代特性,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入手,创新教学方法,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发展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喜欢数学。通过时间的积累与学习,笔者相信学生一定能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柳菊兴.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S].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马复.义务教育教科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激发能力
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在日常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多发展小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科学掌握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达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效果。
一、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现状
传统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认为自己是主角,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思路上都是教师自己包办,学生缺少锻炼思维能力的机会,很难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为了提高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科学及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必要的。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当教师的人要引导学生,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教学中我们应该更注重授予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通过关键词,数形结合,小组合作等方法去思考和探究。
二、提升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教学方法
在过去的教学中,学生要解答的问题一般都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直接提供给学生的,学生不会主动给教师提问题,即使解决这些问题时学生也只是找答案,不动脑想想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数学思想、情感、坚强的意志这些隐性因素不能有效地在学习中得到培养。所以,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方法、思想上的全面发展,有较强的问题意识,首先要创新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深入问题中。
(一)创设有效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
从心理学上角度说,兴趣可以使大脑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力,使人思维活跃,忘记疲劳,能以活跃的心态去学习。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的时候,应精心设计多样性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可以结合生活情境,用故事创设情境,用课件创设情境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在教《混合运算》时,我们可以采用《小熊购物》的故事情境。让学生自己浸入故事里帮需要购物的小熊胖胖及壮壮解决数学问题,提高课堂的学习气氛学生就会更有兴趣,为整节课打下了良好的铺垫,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二)数形结合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在小学数学中,大多数学生形象思维较高,抽象思维较弱,很多时候在已经细心读过许多遍的题目,仍不理解题目意思,没有解题的思路,若能够善于利用直观的图形,使学生数和形结合一起思考,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例如,在解决圆的面积公式问题时,如果学生会用心审题、找关键词弄清题意,能够做到主动将圆分成若干个扇形,拼成的图形接近于平行四边形,近似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半径(r),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即 =πr?,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S=πr?。显然图形分析、数形结合,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给学生充足的空间,锤炼思维品质
数学知识的巧妙,就在于其拥有奇妙的规律性。一道数学题可能有多种解题方法,数学教师要意识到这一问题。在日常训练中,每当学生遇到难题,教师不要着急说出答案,让学生自主思考,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利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寻找答案。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运白菜”知识点时,笔者在没有给学生公布正确列算式之前,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问题:运走两车后还剩多少棵白菜?组织学生自主寻找解决方案。一些学生会有意识地列出总白菜数分步减两辆车运走的数量,即连减算式850-256-280。也有一些学生先算两车一共运走的数量,然后再用总数量来减两辆车一共运走的数量,列出算式850-(256 280)。很明显两种列式都是对的,但不同的学生观察的角度不同,整个过程都伴随着学生思维的撞击,是锤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好时机。学生的数学逻辑得到了培养,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多思考解决问题,为以后解决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选择有效操作方式,学会合作讨论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些难度较大的数学题,仅靠学生自己的力量是很难快速得到答案的。《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第一学段侧重于让学生经历合作与交流的活动,并在交流过程中体会到合作的益处,使交流成为他们所认同的一种解决问题的合理方式。学生首先要会合作,会交流。因此,数学教师应该适当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发挥集思广益,取长避短的教学优势,以团体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按照学生学习状况、思维特点将其分成若干小组,教师给学生出任务,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讨论来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引导者,一起和学生推出答案。
三、结语
总而言之,激发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是一项需要坚持、用心的工作,教学时,要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结合时代特性,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入手,创新教学方法,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发展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喜欢数学。通过时间的积累与学习,笔者相信学生一定能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柳菊兴.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S].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马复.义务教育教科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