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气胡子剃不得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i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中将,曾任河北省军区司令员,是著名的“胡子将军”,也是一位长寿将军,活了99岁。孙毅以此为傲,他曾刻有两枚印章,一枚是“胡子将军”,一枚是“开国将军九十九叟章”。
  说起孙毅的胡子,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有一次,他所在的红军学校演活报剧《活捉敌师长》,需要一个有胡子的演员扮演敌师长。当时只有他留有胡子,于是便请他扮演。上了舞台,演出很成功。事后,导演开玩笑地对他说:“你千万别剃掉胡子,下次演节目还要找你。”
  还有一次,孙毅在路上遇到策马而来的朱德总司令和刘伯承参谋长。朱徳见他留有胡子,勒马问道:“为啥要留胡子?”孙毅答道:“人遇到危难时,身上的油跑了,肉掉了,就这胡子不跑,还一个劲地往上长。这胡子义气,像人的精神气,剃不得。”朱总司令听罢,哈哈大笑,说:“好!留着这胡子,别人有意见,就讲是我朱德破例让你留的!”从那之后,孙毅“孙胡子”的绰号更响亮了,连毛泽东也深深记住了他这位“孙胡子”。
  1949年,毛泽东由西柏坡到达保定时,见到孙毅,第一句话就是:“这不是孙胡子吗?”1960年春,毛泽东在接见参加军委扩大会议的将领时,忽然看到后排一位蓄着黑色短胡须、佩戴中将军衔的将领,他凝视了片刻,接着便风趣地说道:“你,姓孙,孙行者!”再次认出了他。
  斯诺所写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有一张六人合影照片,其中一人就是孙毅,但照片的说明却写成邓华了。后来,出版社的同志拿给聂荣臻元帅辨认。当时聂帅已近八十高龄,当他拿着放大镜逐个辨认时,突然说道:“胡子,这就是胡子!”他指着被说成是邓华的“胡子”,肯定地说,这就是他的战友———“胡子”孙毅。
其他文献
新中国建立初期,陈毅曾担任上海市市长。有一次,他乘了两个小时的车就吸了近十支香烟。司机忍不住问陈毅:“陈老总,您的烟瘾怎么这么大?您说说,这吸烟究竟有啥好处呢?”  “吸烟对人体一点好处也没有,”陈毅摇着头接着说,“有时候,我看着烟卷在燃烧,感到自己也在随着毁灭哩!”  “那为啥您还要吸这么多的香烟呢?”司机追问道。陈毅坦率地回答:“惰性!惰性!说实话,我戒过几回,都没戒掉。”  1954年,陈毅
至今,我依然记得五十年前流传在青藏高原军营里的一句顺口溜:“高原缺乏青菜,豆腐豆芽挂帅。”  今天的人们听来会觉得奇怪,甚至认为有几分幽默,可是有谁知道,当年这顺口溜里掺杂着我们太多的酸楚和无奈。我眼前总是抹不掉昔日那幅惨兮兮的画面:逢年过节,军车从千里外的兰州、西宁、敦煌运来一些萝卜、白菜、芹菜等耐冻的蔬菜,汽车到了军营后,一车菜少说也会烂掉一半。我们很不情愿地将冻烂的菜扔向飘着雪片的荒野,剩下
1961年3月份,俺在三家合买的一间半房里生下二儿子。坐月子第二天,下午2点多,俺就下地了。南炕两个嫂子说:“俺俩都能给你做饭,你快上炕,你的嘴唇都是白的。”俺说:“没事,晚饭俺能做了。”  坐月子第四天,俺就开始熬碱。俺住的地方叫鸡房子,就是现在的黑龙江省安达市卧里屯乡保国村三屯,那地方是盐碱地,北边的碱土可多了。外屋有仨锅台,一家一个,看着那两个嫂子熬碱挣钱,俺也坐不住了。丈夫上班前往家背百八
期刊
可能是“文化大革命”闹腾够了的缘故,各地的两大派要实现大联合。那天,我们村靠造反当上副主任的胡二癞子,因为经常请我给他写讲稿(就是把毛主席的书翻开,抄些毛主席的话),就很神秘地告诉我,公社要成立革命委员会,晚上要会餐,叫我下午5点半到公社去找他。我那年已15岁,三根筋挑着一个脑袋,两根脚杆像鸡的脚一样细,肚皮里正缺油水,一听“会餐”两个字,精神就爽了起来。  当时哪有什么闹钟和手表,计时全凭镇上糖
在一般人的眼中,爸爸总是文思敏捷,才华横溢。没有人会想象得出,他也有瞪着稿纸发憷的时候。他曾经为我写过一个“病退报告”。那时我在东北下乡,因为给一个难产的妇女输血,诱发了非常严重的哮喘病。妈问爸:“愿意不愿意为汪明做件事儿?”爸没犹豫便说:“当然!”“那就在汪明回东北前,给她写一份‘病退申请报告’!”  我收拾回东北的旅行袋,爸缩在藤椅上,盯着一摞稿纸发呆。我逗他:“写什么呢?”他翻翻白眼:“给你
在我的同队插友中,张某好诗词,带来了《唐诗三百首》;贺某想当画家,带来了石涛、林凤眠、关山月以及米开朗基罗的画册;我是造反习气未脱,带来了《联共(布)党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一类,大家互通有无,交换着看。不要多久,交换范围又扩大到其他队,一直交换到很多书没有封皮和脱页散线的地步。  根据最高领袖的指示,知青下乡是接受“再教育”的,在农民面前得夹起尾巴做人。茶场有一党支部副书记,自觉责任重大,成天
我到联合国工作没多久就发现,在安理会,各国大使都是大腕,有架子,开会常迟到,用中国老师评价一些学生的话说就是“自由散漫”。经常是开会时间已经到了,有的大使还在走廊里聊天。这个时候,安理会主席就用木锤子敲桌子,提醒大家开会了。有一次我举手发言,“建设性”地抱怨说,主席先生这么敲锤子,等于惩罚已经到会的人,没有到会场的人却听不见,这不公平。英国大使戴卫勋爵开玩笑说,应该像中国京戏里那样敲锣。英国同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