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加了几次较大规模的品德课程教学评优活动,不经意间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不少执教老师都喜欢在临下课时安排一个活动环节,即让全体学生拿着写好的卡片或准备好的图片贴到黑板上或教室里的指定位置中,以促成“高潮迭起”的效果。如一年级《我长大了》(浙教版,下同)一课,让全班学生在黑板上贴“愿望卡”;三年级《了不起,家乡人》一课,让学生把写有家乡名人姓名的卡片贴到“群英谱”中。这一教学环节难免有些走过场的嫌疑。且不说黑板上的东西不能保留太久,就算能保留,又会有多少人真正去看呢?事后问及这样安排的理由,笔者发现,大多是基于以下几种认识上的误区:
一、“活动体悟”的认识误区
伴随着品德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人心,课堂面貌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来那种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方法基本已被活动体悟等方法所代替,学生也愿意接受并喜欢品德课教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少教师产生了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如果品德课堂教学没有用上“活动体悟”的时髦方法,就是一种缺憾,最起码称不上一堂好课。因而一旦承担了观摩课或评优课之重任,就会千方百计地在课堂教学中安排“活动体悟”环节,于是就出现了类似全班学生“到黑板上贴图片”的活动。
什么是活动体悟?一般说来就是受教育者通过自己的肢体运动来体会、领悟出某种道理。这种方法符合皮亚杰“儿童只有在环境中活动才能触摸世界,感知万物,才能导致认知结构的发展”的理论,是品德教学的有效方法。但就品德课堂而言,活动体悟法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内容、时间、场所等,也并不是说只要学生“活动”了就一定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如到黑板上贴图片的活动,虽然学生肢体活动了,但从“体悟”的角度来讲,则是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因此,我认为活动体悟的运用要因人、因地、因教学内容而定。一般说来,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应该多用肢体活动的形式,这符合课程的性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和教材内容的活动性特点,同时也适合学生的心智发展需要,因为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表现自己。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生理与心理的不断成熟,浅显的肢体活动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有些较为深刻的哲理也难以通过这些简单活动得到感悟。因此,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方法,更多的应由肢体活动转向思辨活动,从激情走向理性。
从激情走向理性,让激情的课堂充满睿智,这应该是品德课堂教学倡导的一种方法,需要引起大家的关注与重视。品德课的“理性”教学,是一种让事实说话、以理服人的教学,它所阐述的道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比较严密的逻辑性,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和时间的考验,这样的品德课教学,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指导学生更好地生活,让学生受益终生。如《了不起,家乡人》一课,意在让学生了解家乡优秀人物的事迹,为他们感到自豪,并愿意向他们学习。所以本课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具体事例来让学生了解“他们”为什么了不起,明白“了不起”的真正原因,从而产生敬慕感、自豪感,产生向他们学习的愿望,而非停留在认识或记住几个名人的肤浅层面。鉴于此,中高年级的品德课堂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运用讲解分析法、讨论辨析法、汇报交流法、实验演示法等,虽然缺少肢体活动的那种“激情”,但如果能设计得当,引导有方,更能给学生带来认识上的提高和行为上的变化,而且是非常持久和有效的变化。这才是新课改理念下所追求的智慧课堂。
二、“全员参与”的认识误区
教学活动的“全员参与”在某种程度上是由“面向全体”演绎而来。教育要面向全体是素质教育实施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因为素质教育是大众教育,是全民教育,当然必须面向全体。但这一要求也给教师带来了认识上的误区,不少教师片面地认为,只有学生人人参与了某一活动才是“全员参与”,课堂教学中有了人人参与的某一活动,这节课就体现了“全员参与”,人人“到黑板上贴图片”的活动设计不少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否真正做到“全员参与”,这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只有当教师形成了全员参与的理念,他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才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站在全体学生的角度上来提出问题,教学内容顾及到不同水平的学生,做到难易适度、针对性强,这样的教学活动也必将是有效的。但就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而言,“全员参与”并不一定要体现在大家都机械地参与某一活动,人人跑上跑下地动起来,况且40分钟的课堂教学也很难做到这一点。如果大家都能以积极的状态投入课堂学习,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这就体现了全员参与,只不过是参与的形式不同而已。所以我们在追求学生“全员参与”这一目标时,要从参与的效果上考虑,不能被学生参与的表象所迷惑。
事实上,随着学生思维的不断成熟和学习内容深度的不断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形式也同时发生着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对“全员参与”现象要有正确的认识,要重在引导学生达成认识层面上的全员参与,逐渐培养对问题进行深层思考的能力,用理性思辨来代替肢体活动。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积极发言是参与,静静地思考也是参与,这都比“到黑板上贴图片”来得有实效。如《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教学,有位教师在临下课时组织大家进行小组讨论,提出各自的“环保”做法,最后由班长将各小组提出的做法汇集成一个班级公约,张贴在教室里,用以规范学生的行为。我想,如果执教老师能做个有心人,在平时的生活中再不断以此要求来提醒学生,效果一定会很好。这种全员参与的方法,比较符合高年级学生的认知需要,也显得比较理性、有效。
三、“课堂效果”的认识误区
品德课程与其它课程一样,也有一个课堂教学的效果问题。但如何衡量课堂效果,却比其它课程更加困难。因为学生在品德课堂上“说得好”并不能真正算有效果,真正的效果应体现在学生的行动上,但学生“做得好”却又不能即时反映出来。可以说,品德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效果呈现也有其“滞后”性、反复性的特点,并且还要受到其它各种客观因素的干扰等。所以有不少人简单地把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作为评价标准,认为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气氛活跃,效果就一定好。正是在这一认识的支配下,上课老师想方设法地在课堂教学中安排诸如让学生“到黑板上贴图片”这样的环节,以图制造热闹的效果。其实,这是一种只讲表象不究实质的做法,也是片面的。
如何评价课堂效果?我认为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教学目标是否落实。学生的课堂活动形式可以多样,但这都只是教学手段而已,都是为达成目标服务的。只有有助于达成目标,才能说这一活动形式是有效的,也只有达成了教学目标,才能说这节课是有效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可以判断,像“到黑板上贴图片”这样浅显的活动,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没有多大意义,也无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活动,关键在于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得到体悟,体悟到那些比老师讲述更直观、更深刻的道理。如温州平阳的池老师在执教《从一滴水说起》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并真切感受到“目前世界淡水资源的极度匮乏,我们要节约用水”这一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开展了“切苹果”的课堂体验活动。他先让学生了解世界上海水与淡水的比例、淡水中人类不可饮用(固体的及被污染的)和可饮用水的比例,然后让学生拿出苹果,把它看作世界水资源的总和,老师依据数据指导学生按比例一刀一刀地切苹果,当切到“淡水中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比例只占0.3%”这一刀时,学生都停住了手中的刀,拿着手里那块薄薄的苹果皮发怔……在这一“深入心灵”的体验活动之后,教师再启发大家谈感受、谈行动,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生命深处沉睡的节水意识。笔者发现,下课时学生排队离开会场,每个人的心情都是非常凝重的,他们似乎都已经体悟到了什么。
总之,我们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或形式,都要根据学生的需要,从实效上考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引领学生更好地生活。
(作者单位: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李红霞
一、“活动体悟”的认识误区
伴随着品德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人心,课堂面貌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来那种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方法基本已被活动体悟等方法所代替,学生也愿意接受并喜欢品德课教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少教师产生了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如果品德课堂教学没有用上“活动体悟”的时髦方法,就是一种缺憾,最起码称不上一堂好课。因而一旦承担了观摩课或评优课之重任,就会千方百计地在课堂教学中安排“活动体悟”环节,于是就出现了类似全班学生“到黑板上贴图片”的活动。
什么是活动体悟?一般说来就是受教育者通过自己的肢体运动来体会、领悟出某种道理。这种方法符合皮亚杰“儿童只有在环境中活动才能触摸世界,感知万物,才能导致认知结构的发展”的理论,是品德教学的有效方法。但就品德课堂而言,活动体悟法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内容、时间、场所等,也并不是说只要学生“活动”了就一定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如到黑板上贴图片的活动,虽然学生肢体活动了,但从“体悟”的角度来讲,则是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因此,我认为活动体悟的运用要因人、因地、因教学内容而定。一般说来,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应该多用肢体活动的形式,这符合课程的性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和教材内容的活动性特点,同时也适合学生的心智发展需要,因为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表现自己。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生理与心理的不断成熟,浅显的肢体活动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有些较为深刻的哲理也难以通过这些简单活动得到感悟。因此,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方法,更多的应由肢体活动转向思辨活动,从激情走向理性。
从激情走向理性,让激情的课堂充满睿智,这应该是品德课堂教学倡导的一种方法,需要引起大家的关注与重视。品德课的“理性”教学,是一种让事实说话、以理服人的教学,它所阐述的道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比较严密的逻辑性,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和时间的考验,这样的品德课教学,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指导学生更好地生活,让学生受益终生。如《了不起,家乡人》一课,意在让学生了解家乡优秀人物的事迹,为他们感到自豪,并愿意向他们学习。所以本课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具体事例来让学生了解“他们”为什么了不起,明白“了不起”的真正原因,从而产生敬慕感、自豪感,产生向他们学习的愿望,而非停留在认识或记住几个名人的肤浅层面。鉴于此,中高年级的品德课堂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运用讲解分析法、讨论辨析法、汇报交流法、实验演示法等,虽然缺少肢体活动的那种“激情”,但如果能设计得当,引导有方,更能给学生带来认识上的提高和行为上的变化,而且是非常持久和有效的变化。这才是新课改理念下所追求的智慧课堂。
二、“全员参与”的认识误区
教学活动的“全员参与”在某种程度上是由“面向全体”演绎而来。教育要面向全体是素质教育实施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因为素质教育是大众教育,是全民教育,当然必须面向全体。但这一要求也给教师带来了认识上的误区,不少教师片面地认为,只有学生人人参与了某一活动才是“全员参与”,课堂教学中有了人人参与的某一活动,这节课就体现了“全员参与”,人人“到黑板上贴图片”的活动设计不少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否真正做到“全员参与”,这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只有当教师形成了全员参与的理念,他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才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站在全体学生的角度上来提出问题,教学内容顾及到不同水平的学生,做到难易适度、针对性强,这样的教学活动也必将是有效的。但就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而言,“全员参与”并不一定要体现在大家都机械地参与某一活动,人人跑上跑下地动起来,况且40分钟的课堂教学也很难做到这一点。如果大家都能以积极的状态投入课堂学习,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这就体现了全员参与,只不过是参与的形式不同而已。所以我们在追求学生“全员参与”这一目标时,要从参与的效果上考虑,不能被学生参与的表象所迷惑。
事实上,随着学生思维的不断成熟和学习内容深度的不断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形式也同时发生着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对“全员参与”现象要有正确的认识,要重在引导学生达成认识层面上的全员参与,逐渐培养对问题进行深层思考的能力,用理性思辨来代替肢体活动。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积极发言是参与,静静地思考也是参与,这都比“到黑板上贴图片”来得有实效。如《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教学,有位教师在临下课时组织大家进行小组讨论,提出各自的“环保”做法,最后由班长将各小组提出的做法汇集成一个班级公约,张贴在教室里,用以规范学生的行为。我想,如果执教老师能做个有心人,在平时的生活中再不断以此要求来提醒学生,效果一定会很好。这种全员参与的方法,比较符合高年级学生的认知需要,也显得比较理性、有效。
三、“课堂效果”的认识误区
品德课程与其它课程一样,也有一个课堂教学的效果问题。但如何衡量课堂效果,却比其它课程更加困难。因为学生在品德课堂上“说得好”并不能真正算有效果,真正的效果应体现在学生的行动上,但学生“做得好”却又不能即时反映出来。可以说,品德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效果呈现也有其“滞后”性、反复性的特点,并且还要受到其它各种客观因素的干扰等。所以有不少人简单地把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作为评价标准,认为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气氛活跃,效果就一定好。正是在这一认识的支配下,上课老师想方设法地在课堂教学中安排诸如让学生“到黑板上贴图片”这样的环节,以图制造热闹的效果。其实,这是一种只讲表象不究实质的做法,也是片面的。
如何评价课堂效果?我认为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教学目标是否落实。学生的课堂活动形式可以多样,但这都只是教学手段而已,都是为达成目标服务的。只有有助于达成目标,才能说这一活动形式是有效的,也只有达成了教学目标,才能说这节课是有效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可以判断,像“到黑板上贴图片”这样浅显的活动,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没有多大意义,也无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活动,关键在于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得到体悟,体悟到那些比老师讲述更直观、更深刻的道理。如温州平阳的池老师在执教《从一滴水说起》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并真切感受到“目前世界淡水资源的极度匮乏,我们要节约用水”这一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开展了“切苹果”的课堂体验活动。他先让学生了解世界上海水与淡水的比例、淡水中人类不可饮用(固体的及被污染的)和可饮用水的比例,然后让学生拿出苹果,把它看作世界水资源的总和,老师依据数据指导学生按比例一刀一刀地切苹果,当切到“淡水中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比例只占0.3%”这一刀时,学生都停住了手中的刀,拿着手里那块薄薄的苹果皮发怔……在这一“深入心灵”的体验活动之后,教师再启发大家谈感受、谈行动,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生命深处沉睡的节水意识。笔者发现,下课时学生排队离开会场,每个人的心情都是非常凝重的,他们似乎都已经体悟到了什么。
总之,我们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或形式,都要根据学生的需要,从实效上考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引领学生更好地生活。
(作者单位: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李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