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陆源住在城市的东南部。我时常记得这一点,因为对我来说,空间感十分重要。这种空间感一直伴随着我,与此对应的是,我即将在这座城市中第四次搬家。不过,在此我的时间感却有些迟钝。我就像是漂浮在这个时代、这座首都,假如身后还有退路的话。也许我处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在一片海水之间。我知道自己可能在做梦,但是这个梦仍然在延续下去。
我和陆源认识才不到两年。但我们俩都有错觉,觉得认识对方已经很久了。我们注定要成为朋友吗?也许,这种错觉来自我自己的个人精神史。在今天,要谈论我的好友陆源,这篇文章也许写得有些早。但是,作为熟稔叙事技巧的小说家,对于陆源来说,时间的先和后,是可以在文本中被重新设置的。
那么我还是先提及自己在认识陆源之前的生活吧。“从凶险和泥泞的沼泽中/我悄悄长大,像芦苇般沙沙有声”。我已经在很多文章中提到自己的成长历程,在此也许不用再重复,只引用曼德尔施塔姆的这句诗。但我此时却回忆一个细节,那时我已经二十五岁,在上海的某个平静的中午,读到赫尔岑的回忆录《往事与随想》。我赞赏赫尔岑的文笔,更倾慕他所叙述的自己与奥加辽夫的友谊。因为,我自幼是一个热爱友谊的人;但是在文学世界里,除了当时的女友之外,我还从没有一个可以交谈的人。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后来,在经过了一段独行道路后,我来到了此时此地。在此之前,我也曾辨识过很多人,但那些人没有成为我的朋友。而我和后来的朋友们,在认识之前,就已经生活在同一个空间之内;在认识之前,大家已经各自拥有或长或短的个人史。
现在我回想起来,自己第一次到北京工作是在2010年春天,那正是陆源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祖先的爱情》出版的时候。当然,那时的我对此一无所知。我所知道的是,在一场沙尘暴或者一场雨后,天气开始转暖,我独自前去地坛买书。在那儿我买到两大捆书,基本上都是外国文学作品,然后带回东五环的住处,那就是我最初的北京生活。
仿佛那个北京,已经不是七年后的这个北京。对于这一点,也许每个人都能够说点什么。那时我在豆瓣上关注过一位写小说的年轻人,他曾写过一篇日志,说自己有次从地坛买书,因为买波德莱尔和魏尔伦的传记,顺手也买了奈瓦尔的。回到家后,他读普鲁斯特,发现普鲁斯特也提到这位奈瓦尔。他意识到,这是一种令人愉悦的巧合。
不知为何,今天回想起这件旧事,我也会联系到陆源。我始终没有与那位朋友在生活中相识,但却有意无意地把那位陌生朋友的形象,和陆源重叠了。我也说不清楚这是为什么。也许是因为,那位阅读奈瓦尔的朋友,对长篇小说的构建技巧非常有心得;可能是这一点让我想到现在的陆源。再或者说,那时地坛的拥挤人群中,可能就有比现在年轻七岁的陆源。
我第二次来北京工作之后,2013年春天,陆源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范湖湖的奇幻夏天》出版了,尽管那时我仍然一无所知。但我已经开始认真对待自己作为图书编辑的工作,也正因如此,我才得以首先知道作为出版人的陆源。同一年的秋天,漓江出版社开始推出一个叫作“拾珍铺子”的丛书,收集了一批小众外国文学作品,这和我自己的趣味完全一样。于是我在微博上关注了这套书的策划编辑陆源。——此时,我已经知道了他,但他还并不知道我。
2014年底,我去楚尘文化工作,有幸在那儿编辑国内外诗集。出版人楚尘对当代诗歌爱好者的重要性,已经无需多说。但是对我来说,另一个重要的收获是,我在这里认识了小说家朱岳,他不仅是我的同事,也成为我最重要的朋友之一。2015年上半年,我写了一系列书评,其中有两篇是为“拾珍铺子”中的小说而写的,小说分别是塞拉的《为亡灵弹奏玛祖卡》和穆齐尔的《两个故事》,想必这是陆源第一次意识到我的存在。缘于共同的好友朱岳,我和陆源互相寄赠了各自编辑的新书。
夏末的时候,有天下午我在办公室里待着,忽然朱岳告诉我,陆源已经读到我刚刚印出来的诗集《寒冷的时刻》。那本书才刚刚从印刷厂被送出来,堆在他们出版社的走廊里。那是一个认出的时刻:陆源粗略地翻看了那本诗集之后,认出了那个作为写作者的我。一个小时之后,他就从自己单位出发,直接带着第一本詩集前来找我。他的单位在大望路,我的单位在工人体育场北路,相隔并不算太远。那是我们第一次见面,我也立刻明白,自己遇到了一位前述的赫尔岑式的朋友。
在那以后,时日依然漫长。不知何时起,朱岳、陆源和我三人建了一个微信群,名字叫“岳麓厅”,听起来像某个湘菜馆的包间。我们定期聚餐,在一起无所不谈。也是在这之后,我才后知后觉地去认识《祖先的爱情》和《范湖湖的奇幻夏天》,认识作为一位小说家和诗人的陆源。
要理解这个朋友,也许我需要带着他的书,在夜间出门。《范湖湖的奇幻夏天》的封面像一个万花筒,或者时空的旋涡。也许这里面,也有我幼时对于世界的模糊印象。虽然事实上,在那本书里陆源对时间的处理非常简洁。有时候,他高强度的叙述节奏,会让我想起同样热衷于历史和虚构的帕维奇;但是很明显地,陆源走向了另一条道路,我私下以为,他更喜欢的作家会是托尔斯泰。
《祖先的爱情》中的南国气度,是我不曾有过的陌生经验。但到了《范湖湖的奇幻夏天》里,住在街巷之间的青年学者和他定期前去的文津阁,已经是我视野范围中曾有过的人与事。对我来说,如果不是来到北京,我几乎不可能认识陆源。
依然可称年轻的陆源,头上已经有了一些白发。他的勤奋,大家有目共睹。朱岳曾经向我提到,他和朋友们想劝陆源不要总在深夜工作,使自己过于劳碌。但我们也觉得,陆源可能就是一位丰沛的工作狂。一部长篇小说是一种时空的模型,也是写作者的一次终极认识。在经过陆源的劳作之后,它将以强健的形象降临于世。
陆源的性格十分直率,他不会掩饰自己的爱憎。我非常明白,自己成为他的朋友,不仅仅是由于我写过一些诗句,更是因为,我们都不是能够左右逢源的人。我的朋友,首先是那个孤独和愤怒的陆源,然后才是那个已经拥有名气的作家和编辑。和我一样,陆源也有着他自己的个人精神历程,它真的难以言说。作为朋友,我知道,孤愤不仅属于他的过去,也还将在未来伴随他。
我们都懂得珍惜自己的孤独和愤怒。但时至今日,我仍不知道,自己是在以何种方式理解北京。我似乎忘了这座城市高额的房价、拥挤的交通,但不会忘记眼见过的很多面孔,他们都是我二十五岁之后的朋友。有次我在工作中,读到中国作家引用叶赛宁的句子:“金黄的落叶堆满我心间,我已经不再是青春少年。”幸运的是,我和陆源还能够以少年的方式建立友谊。
去年秋天,在兄弟钟放过世之后,我感到十分孤独。我特意约朱岳和陆源吃饭,在静安庄的一家火锅店。寒冷的雨夜里,我们喝了几杯白酒,然后各自回去。朱岳打车回广安门的家中,我和陆源继续打伞走一段路,走到三元桥地铁站。从这里出发,我去北五环外的天通苑,他去东南五环的亦庄。即使同在北京城,但我们各自前往的,绝对是完全不同的地方,相距三十五公里。我仍然时常记得这一点。
我和陆源认识才不到两年。但我们俩都有错觉,觉得认识对方已经很久了。我们注定要成为朋友吗?也许,这种错觉来自我自己的个人精神史。在今天,要谈论我的好友陆源,这篇文章也许写得有些早。但是,作为熟稔叙事技巧的小说家,对于陆源来说,时间的先和后,是可以在文本中被重新设置的。
那么我还是先提及自己在认识陆源之前的生活吧。“从凶险和泥泞的沼泽中/我悄悄长大,像芦苇般沙沙有声”。我已经在很多文章中提到自己的成长历程,在此也许不用再重复,只引用曼德尔施塔姆的这句诗。但我此时却回忆一个细节,那时我已经二十五岁,在上海的某个平静的中午,读到赫尔岑的回忆录《往事与随想》。我赞赏赫尔岑的文笔,更倾慕他所叙述的自己与奥加辽夫的友谊。因为,我自幼是一个热爱友谊的人;但是在文学世界里,除了当时的女友之外,我还从没有一个可以交谈的人。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后来,在经过了一段独行道路后,我来到了此时此地。在此之前,我也曾辨识过很多人,但那些人没有成为我的朋友。而我和后来的朋友们,在认识之前,就已经生活在同一个空间之内;在认识之前,大家已经各自拥有或长或短的个人史。
现在我回想起来,自己第一次到北京工作是在2010年春天,那正是陆源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祖先的爱情》出版的时候。当然,那时的我对此一无所知。我所知道的是,在一场沙尘暴或者一场雨后,天气开始转暖,我独自前去地坛买书。在那儿我买到两大捆书,基本上都是外国文学作品,然后带回东五环的住处,那就是我最初的北京生活。
仿佛那个北京,已经不是七年后的这个北京。对于这一点,也许每个人都能够说点什么。那时我在豆瓣上关注过一位写小说的年轻人,他曾写过一篇日志,说自己有次从地坛买书,因为买波德莱尔和魏尔伦的传记,顺手也买了奈瓦尔的。回到家后,他读普鲁斯特,发现普鲁斯特也提到这位奈瓦尔。他意识到,这是一种令人愉悦的巧合。
不知为何,今天回想起这件旧事,我也会联系到陆源。我始终没有与那位朋友在生活中相识,但却有意无意地把那位陌生朋友的形象,和陆源重叠了。我也说不清楚这是为什么。也许是因为,那位阅读奈瓦尔的朋友,对长篇小说的构建技巧非常有心得;可能是这一点让我想到现在的陆源。再或者说,那时地坛的拥挤人群中,可能就有比现在年轻七岁的陆源。
我第二次来北京工作之后,2013年春天,陆源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范湖湖的奇幻夏天》出版了,尽管那时我仍然一无所知。但我已经开始认真对待自己作为图书编辑的工作,也正因如此,我才得以首先知道作为出版人的陆源。同一年的秋天,漓江出版社开始推出一个叫作“拾珍铺子”的丛书,收集了一批小众外国文学作品,这和我自己的趣味完全一样。于是我在微博上关注了这套书的策划编辑陆源。——此时,我已经知道了他,但他还并不知道我。
2014年底,我去楚尘文化工作,有幸在那儿编辑国内外诗集。出版人楚尘对当代诗歌爱好者的重要性,已经无需多说。但是对我来说,另一个重要的收获是,我在这里认识了小说家朱岳,他不仅是我的同事,也成为我最重要的朋友之一。2015年上半年,我写了一系列书评,其中有两篇是为“拾珍铺子”中的小说而写的,小说分别是塞拉的《为亡灵弹奏玛祖卡》和穆齐尔的《两个故事》,想必这是陆源第一次意识到我的存在。缘于共同的好友朱岳,我和陆源互相寄赠了各自编辑的新书。
夏末的时候,有天下午我在办公室里待着,忽然朱岳告诉我,陆源已经读到我刚刚印出来的诗集《寒冷的时刻》。那本书才刚刚从印刷厂被送出来,堆在他们出版社的走廊里。那是一个认出的时刻:陆源粗略地翻看了那本诗集之后,认出了那个作为写作者的我。一个小时之后,他就从自己单位出发,直接带着第一本詩集前来找我。他的单位在大望路,我的单位在工人体育场北路,相隔并不算太远。那是我们第一次见面,我也立刻明白,自己遇到了一位前述的赫尔岑式的朋友。
在那以后,时日依然漫长。不知何时起,朱岳、陆源和我三人建了一个微信群,名字叫“岳麓厅”,听起来像某个湘菜馆的包间。我们定期聚餐,在一起无所不谈。也是在这之后,我才后知后觉地去认识《祖先的爱情》和《范湖湖的奇幻夏天》,认识作为一位小说家和诗人的陆源。
要理解这个朋友,也许我需要带着他的书,在夜间出门。《范湖湖的奇幻夏天》的封面像一个万花筒,或者时空的旋涡。也许这里面,也有我幼时对于世界的模糊印象。虽然事实上,在那本书里陆源对时间的处理非常简洁。有时候,他高强度的叙述节奏,会让我想起同样热衷于历史和虚构的帕维奇;但是很明显地,陆源走向了另一条道路,我私下以为,他更喜欢的作家会是托尔斯泰。
《祖先的爱情》中的南国气度,是我不曾有过的陌生经验。但到了《范湖湖的奇幻夏天》里,住在街巷之间的青年学者和他定期前去的文津阁,已经是我视野范围中曾有过的人与事。对我来说,如果不是来到北京,我几乎不可能认识陆源。
依然可称年轻的陆源,头上已经有了一些白发。他的勤奋,大家有目共睹。朱岳曾经向我提到,他和朋友们想劝陆源不要总在深夜工作,使自己过于劳碌。但我们也觉得,陆源可能就是一位丰沛的工作狂。一部长篇小说是一种时空的模型,也是写作者的一次终极认识。在经过陆源的劳作之后,它将以强健的形象降临于世。
陆源的性格十分直率,他不会掩饰自己的爱憎。我非常明白,自己成为他的朋友,不仅仅是由于我写过一些诗句,更是因为,我们都不是能够左右逢源的人。我的朋友,首先是那个孤独和愤怒的陆源,然后才是那个已经拥有名气的作家和编辑。和我一样,陆源也有着他自己的个人精神历程,它真的难以言说。作为朋友,我知道,孤愤不仅属于他的过去,也还将在未来伴随他。
我们都懂得珍惜自己的孤独和愤怒。但时至今日,我仍不知道,自己是在以何种方式理解北京。我似乎忘了这座城市高额的房价、拥挤的交通,但不会忘记眼见过的很多面孔,他们都是我二十五岁之后的朋友。有次我在工作中,读到中国作家引用叶赛宁的句子:“金黄的落叶堆满我心间,我已经不再是青春少年。”幸运的是,我和陆源还能够以少年的方式建立友谊。
去年秋天,在兄弟钟放过世之后,我感到十分孤独。我特意约朱岳和陆源吃饭,在静安庄的一家火锅店。寒冷的雨夜里,我们喝了几杯白酒,然后各自回去。朱岳打车回广安门的家中,我和陆源继续打伞走一段路,走到三元桥地铁站。从这里出发,我去北五环外的天通苑,他去东南五环的亦庄。即使同在北京城,但我们各自前往的,绝对是完全不同的地方,相距三十五公里。我仍然时常记得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