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防意识源于爱国情感,高校国防教育的出发点就是要唤起大学生由内而外的国防情感。共青团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在高校国防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福建省内高校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当前高校共青团在国防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及其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与存在的不足,并就下一阶段如何更好地增强高校共青团在国防教育中的作用,提出加强国防教育的新媒体阵地建设、建立长效宣传机制等建议。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国防教育;作用
国家的崛起,民族的复兴,都必须有强大的国防力量作后盾。而强大的国防力量的形成,离不开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其在本质上是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力,增强全民的国防观念,汇聚起强国兴军的强大正能量,建设和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理应在全民国防教育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笔者以福建省高校为研究对象,旨在较为全面地分析高校共青团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来推动国防教育工作的开展,及其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和存在的不足,并就下一阶段如何更好地增强高校共青团在国防教育中的作用提出相关建议。
一、高校国防教育基本情况及共青团在其中发挥的主要作用
高校国防教育是指在国家的领导下,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抵御外敌入侵、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要对象,进行的包括强化国防观念、提高国防意识、掌握国防知识、增强国防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当前福建省各高校的国防教育工作,主要依托军事理论教研室和武装部来开展,内容包括军训、军事理论课程以及征兵宣传三大块。其中,军训往往作为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第一课,一方面可以帮助新生在军事训练中尽快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环境,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军事理论课程作为大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大多采用课堂讲授和笔试考核的方式,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征兵宣传主要指通过形式多样且富有吸引力的宣传方式方法,动员、鼓励更多的有志大学生参军入伍,报效国家,响应国家科技强军、提高兵源文化素质的号召,是高校开展征兵工作的重要着力点。高校共青团在上述三块工作中,主要是担任协助者的角色,配合做好相关工作,调动团学资源予以支持,发挥宣传、引导、引领、动员、普及等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做好国防教育的校园宣传和氛围营造,发挥宣传作用
新生入学军训时,各高校共青团会配合武装部和军事理论教研室,在校园内采取张贴军训动员海报、挂横幅等形式布置环境,配合校园广播、军训采访、军训征稿等活动,调动新生的军训积极性和热情。其中,厦门大学在新生军训期间,还专门开展军训板报的展示与评选,丰富了新生军训的生活,形成了良好的互动竞争氛围。此外,在征兵动员期间和各重要节日、时间点如建军节等,高校共青团要广泛运用校园媒体网络开展宣传,通过微信、微博、网站和校园广播等,推送有关报道和信息,普及国防教育知识,动员优秀大学生应征入伍。
(二)组织与国防教育相关的实践活动,发挥引导作用
结合暑期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共青团特色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开展寻访抗战足迹等实践活动。近年,各高校暑期实践队以“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为主题,深入革命老区,开展实地走访、慰问,听抗战老兵讲故事等系列活动。同时依托团中央的百所共建共育高校学生走进军营实践活动,鼓励各校结合实际情况,就近就便开展与军营的共建活动,与青年官兵合作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例如:闽南师范大学开展的“共建青春梦,共育新青年”活动等。
(三)开展国防教育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挥引领作用
国防教育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共青团普遍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涵盖举办大学生征兵晚会、开展南海问题讨论、征集征兵宣传漫画和微电影、征兵动员座谈会等。同时,在元旦、春节、端午等节日以及“学雷锋活动月”期间,高校团组织积极动员团员青年、青年志愿者,走访老红军、离退休老干部,到现役军人、武警官兵、军烈属、退伍军人家中以及光荣院进行慰问和开展献爱心活动,积极营造和谐的双拥氛围。
(四)协助落实大学生应征入伍政策,发挥动员作用
为鼓励大学生应征入伍,福建省各高校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学费减免、考研加分、优先转专业等。高校共青团重点从大学生骨干培养和创业帮扶两方面入手,落实大学生应征入伍的相关优惠政策。高校共青团重视退伍学生返校后的个人发展,在学生干部培养上给予优先考虑、优秀推荐,为退伍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对有创业意向的退伍学生,则充分运用团学资源予以支持和帮扶,政策上给红利、经济上给资助,全方位服务退伍学生创业。福建省诸多高校在学生创业场地的提供上,优先考虑退伍学生,给予位置佳的场地,并且重点予以帮扶。
(五)成立国防教育类的相关社团,发挥普及作用
高校共青团要积极发动、鼓励对国防教育有兴趣的学生成立社团,如军事爱好者协会、兵器知识协会、国旗护卫队等。其中,厦门大学专门组织退伍大学生成立了军鹰协会,该协会由学生工作部直接领导,一方面担负起协助征兵宣传动员,宣讲大学生应征入伍政策、普及国防教育知识及其他相关任务,另一方面帮助退伍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指导退伍学生职业规划等就业问题,做好退伍毕业学生就业帮扶和引导工作。厦门大学军鹰协会开展的活动效果显著、反响热烈,在校园内有较大的影响力。2015年4月,李克强总理考察厦门大学期间,还关注过该协会。
二、共青团在高校国防教育工作中取得的成效与不足
目前,福建省高校的共青团组织主要通过以上五个途径在国防教育体系中发挥作用,特别是在征兵动员方面,其作为沟通联系青年学生的桥梁,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高校共青团推送征兵入伍主题图文,通过团属“双微”平台、论坛等投放漫画、照片、VCR等各类动员入伍的文化产品,利用网络新媒体强化动员,传播“有志青年当兵去”的理念,营造浓厚的应征入伍氛围。针对暑期大学生大多数离开校园和适龄青年分布的实际,以院系团委书记、班级团支部书记等为纽带,通过学生QQ群、微信、手机报等渠道,对大学生进行入伍宣传动员。重点宣传征兵优待政策,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宣讲、解读各项优惠政策和规定,展现丰富时尚的當代军营生活,引导大学生将参军入伍与实现青春梦想融合在一起。近年,福建省高校征兵工作的圆满完成,和共青团起到的宣传引导作用密不可分。 虽然高校共青团在促进、推动国防教育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动员了一大批优秀的大学生应征入伍、制作了大量精美的国防教育宣传品等,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
第一,持续性不强。高校共青团关于国防教育的活动与宣传,大部分集中在几个重要节点,尚未贯穿全年。在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方面,尚未形成持续有效的宣传机制。
第二,主动作为不足。高校共青团在国防教育工作体系中,主要以协助者的角色出现,基本是按照有关要求和指示做一些规定性的工作,创新和主动作为意识不强,没有很好地调动广大青年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第三,活动覆盖面需进一步提高。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国防教育活动,参加对象大多为学生骨干,普通学生的参与率较低,受众面较窄,特别是像走进军营一类的活动,往往优先安排学生骨干参与。
三、加强共青团在高校国防教育工作中作用的建议
(一)加强国防教育的新媒体阵地建设,建立长效的宣传机制
高校共青团应综合运用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开辟专门的国防教育专栏,定期推送热点文章,创新性地开展一些線上活动,加强互动交流,提高参与度。学校主动与国防教育部门联系,除在重要时间点做好宣传外,争取做到每周结合国防军事热点,推送发布文章,实现全年覆盖。
(二)调动国防教育类社团的积极性,形成常态的活动机制
高校共青团应有意识地引导、建立国防教育类社团,在经费、场地和物资上优先保障,积极鼓励、支持此类社团开展活动。如在高校的社团文化节等类似活动中,重点推出国防教育类社团,为其提供展示的平台,让更多的学生走近和了解校园内的国防文化,充分调动参与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让高校的国防教育文化活动受众面更广,影响力更大。
(三)试点国防教育“第二课堂”,创建新型的互补机制
大学生国防教育既需要在课堂上学习军事理论知识,也需要走出去、多实践,在各种活动中感悟红色文化,增强国防意识。高校共青团可以和军事理论教学部门共同研究、商讨,制定符合各校实际情况的国防教育“第二课堂”,将“第二课堂”成绩作为军事理论课程成绩的一部分,促进学生从被动接受国防教育到主动接受国防教育的转变。
(四)主动与驻地部队开展共建,强化传统的交流机制
高校和部队之间长期以来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互相交流的传统源远流长。进一步加强高校大学生与部队之间的交流,通过开展走进军营、优秀士兵事迹宣讲等活动,一方面可以引导大学生了解军营文化,消除一些偏见和隔阂,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增强征兵动员的宣传作用。各高校共青团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就近就便与驻地部队开展合作共建,建立起良好的交流机制,这将为强化大学生国防意识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创新国防教育的形式,提高活动的吸引力。
在大学生中开展国防教育,不仅对于国家发展经济,培养后备军事力量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增强大学生体质及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共青团应主动作为,大力发掘、整合自身资源,勇于开拓创新,为更好地在大学生中普及国防教育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强化国防情感,提高国防意识,进而推动高校国防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文炳.福建高校国防教育现状与对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7,(4).
[2]陈振星.高校宣传阵地在国防教育中作用的研究——以集美大学为例[D].厦门大学,2013.
[3]李科.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基本模式、问题及对策[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3,(4).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国防教育;作用
国家的崛起,民族的复兴,都必须有强大的国防力量作后盾。而强大的国防力量的形成,离不开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其在本质上是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力,增强全民的国防观念,汇聚起强国兴军的强大正能量,建设和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理应在全民国防教育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笔者以福建省高校为研究对象,旨在较为全面地分析高校共青团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来推动国防教育工作的开展,及其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和存在的不足,并就下一阶段如何更好地增强高校共青团在国防教育中的作用提出相关建议。
一、高校国防教育基本情况及共青团在其中发挥的主要作用
高校国防教育是指在国家的领导下,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抵御外敌入侵、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要对象,进行的包括强化国防观念、提高国防意识、掌握国防知识、增强国防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当前福建省各高校的国防教育工作,主要依托军事理论教研室和武装部来开展,内容包括军训、军事理论课程以及征兵宣传三大块。其中,军训往往作为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第一课,一方面可以帮助新生在军事训练中尽快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环境,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军事理论课程作为大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大多采用课堂讲授和笔试考核的方式,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征兵宣传主要指通过形式多样且富有吸引力的宣传方式方法,动员、鼓励更多的有志大学生参军入伍,报效国家,响应国家科技强军、提高兵源文化素质的号召,是高校开展征兵工作的重要着力点。高校共青团在上述三块工作中,主要是担任协助者的角色,配合做好相关工作,调动团学资源予以支持,发挥宣传、引导、引领、动员、普及等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做好国防教育的校园宣传和氛围营造,发挥宣传作用
新生入学军训时,各高校共青团会配合武装部和军事理论教研室,在校园内采取张贴军训动员海报、挂横幅等形式布置环境,配合校园广播、军训采访、军训征稿等活动,调动新生的军训积极性和热情。其中,厦门大学在新生军训期间,还专门开展军训板报的展示与评选,丰富了新生军训的生活,形成了良好的互动竞争氛围。此外,在征兵动员期间和各重要节日、时间点如建军节等,高校共青团要广泛运用校园媒体网络开展宣传,通过微信、微博、网站和校园广播等,推送有关报道和信息,普及国防教育知识,动员优秀大学生应征入伍。
(二)组织与国防教育相关的实践活动,发挥引导作用
结合暑期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共青团特色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开展寻访抗战足迹等实践活动。近年,各高校暑期实践队以“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为主题,深入革命老区,开展实地走访、慰问,听抗战老兵讲故事等系列活动。同时依托团中央的百所共建共育高校学生走进军营实践活动,鼓励各校结合实际情况,就近就便开展与军营的共建活动,与青年官兵合作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例如:闽南师范大学开展的“共建青春梦,共育新青年”活动等。
(三)开展国防教育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挥引领作用
国防教育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共青团普遍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涵盖举办大学生征兵晚会、开展南海问题讨论、征集征兵宣传漫画和微电影、征兵动员座谈会等。同时,在元旦、春节、端午等节日以及“学雷锋活动月”期间,高校团组织积极动员团员青年、青年志愿者,走访老红军、离退休老干部,到现役军人、武警官兵、军烈属、退伍军人家中以及光荣院进行慰问和开展献爱心活动,积极营造和谐的双拥氛围。
(四)协助落实大学生应征入伍政策,发挥动员作用
为鼓励大学生应征入伍,福建省各高校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学费减免、考研加分、优先转专业等。高校共青团重点从大学生骨干培养和创业帮扶两方面入手,落实大学生应征入伍的相关优惠政策。高校共青团重视退伍学生返校后的个人发展,在学生干部培养上给予优先考虑、优秀推荐,为退伍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对有创业意向的退伍学生,则充分运用团学资源予以支持和帮扶,政策上给红利、经济上给资助,全方位服务退伍学生创业。福建省诸多高校在学生创业场地的提供上,优先考虑退伍学生,给予位置佳的场地,并且重点予以帮扶。
(五)成立国防教育类的相关社团,发挥普及作用
高校共青团要积极发动、鼓励对国防教育有兴趣的学生成立社团,如军事爱好者协会、兵器知识协会、国旗护卫队等。其中,厦门大学专门组织退伍大学生成立了军鹰协会,该协会由学生工作部直接领导,一方面担负起协助征兵宣传动员,宣讲大学生应征入伍政策、普及国防教育知识及其他相关任务,另一方面帮助退伍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指导退伍学生职业规划等就业问题,做好退伍毕业学生就业帮扶和引导工作。厦门大学军鹰协会开展的活动效果显著、反响热烈,在校园内有较大的影响力。2015年4月,李克强总理考察厦门大学期间,还关注过该协会。
二、共青团在高校国防教育工作中取得的成效与不足
目前,福建省高校的共青团组织主要通过以上五个途径在国防教育体系中发挥作用,特别是在征兵动员方面,其作为沟通联系青年学生的桥梁,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高校共青团推送征兵入伍主题图文,通过团属“双微”平台、论坛等投放漫画、照片、VCR等各类动员入伍的文化产品,利用网络新媒体强化动员,传播“有志青年当兵去”的理念,营造浓厚的应征入伍氛围。针对暑期大学生大多数离开校园和适龄青年分布的实际,以院系团委书记、班级团支部书记等为纽带,通过学生QQ群、微信、手机报等渠道,对大学生进行入伍宣传动员。重点宣传征兵优待政策,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宣讲、解读各项优惠政策和规定,展现丰富时尚的當代军营生活,引导大学生将参军入伍与实现青春梦想融合在一起。近年,福建省高校征兵工作的圆满完成,和共青团起到的宣传引导作用密不可分。 虽然高校共青团在促进、推动国防教育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动员了一大批优秀的大学生应征入伍、制作了大量精美的国防教育宣传品等,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
第一,持续性不强。高校共青团关于国防教育的活动与宣传,大部分集中在几个重要节点,尚未贯穿全年。在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方面,尚未形成持续有效的宣传机制。
第二,主动作为不足。高校共青团在国防教育工作体系中,主要以协助者的角色出现,基本是按照有关要求和指示做一些规定性的工作,创新和主动作为意识不强,没有很好地调动广大青年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第三,活动覆盖面需进一步提高。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国防教育活动,参加对象大多为学生骨干,普通学生的参与率较低,受众面较窄,特别是像走进军营一类的活动,往往优先安排学生骨干参与。
三、加强共青团在高校国防教育工作中作用的建议
(一)加强国防教育的新媒体阵地建设,建立长效的宣传机制
高校共青团应综合运用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开辟专门的国防教育专栏,定期推送热点文章,创新性地开展一些線上活动,加强互动交流,提高参与度。学校主动与国防教育部门联系,除在重要时间点做好宣传外,争取做到每周结合国防军事热点,推送发布文章,实现全年覆盖。
(二)调动国防教育类社团的积极性,形成常态的活动机制
高校共青团应有意识地引导、建立国防教育类社团,在经费、场地和物资上优先保障,积极鼓励、支持此类社团开展活动。如在高校的社团文化节等类似活动中,重点推出国防教育类社团,为其提供展示的平台,让更多的学生走近和了解校园内的国防文化,充分调动参与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让高校的国防教育文化活动受众面更广,影响力更大。
(三)试点国防教育“第二课堂”,创建新型的互补机制
大学生国防教育既需要在课堂上学习军事理论知识,也需要走出去、多实践,在各种活动中感悟红色文化,增强国防意识。高校共青团可以和军事理论教学部门共同研究、商讨,制定符合各校实际情况的国防教育“第二课堂”,将“第二课堂”成绩作为军事理论课程成绩的一部分,促进学生从被动接受国防教育到主动接受国防教育的转变。
(四)主动与驻地部队开展共建,强化传统的交流机制
高校和部队之间长期以来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互相交流的传统源远流长。进一步加强高校大学生与部队之间的交流,通过开展走进军营、优秀士兵事迹宣讲等活动,一方面可以引导大学生了解军营文化,消除一些偏见和隔阂,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增强征兵动员的宣传作用。各高校共青团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就近就便与驻地部队开展合作共建,建立起良好的交流机制,这将为强化大学生国防意识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创新国防教育的形式,提高活动的吸引力。
在大学生中开展国防教育,不仅对于国家发展经济,培养后备军事力量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增强大学生体质及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共青团应主动作为,大力发掘、整合自身资源,勇于开拓创新,为更好地在大学生中普及国防教育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强化国防情感,提高国防意识,进而推动高校国防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文炳.福建高校国防教育现状与对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7,(4).
[2]陈振星.高校宣传阵地在国防教育中作用的研究——以集美大学为例[D].厦门大学,2013.
[3]李科.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基本模式、问题及对策[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