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介绍我国高速铁路桥隧过渡段工程现状,并基于国内外列车在峡谷地区的典型倾覆事故调研,讨论高速铁路桥隧过渡段峡谷风对行车安全的挑战与风险。根据桥隧过渡段地形地貌特点和高速列车运动过程,讨论高速铁路桥隧过渡段风场结构的横向切变效应和车体气动荷载纵向突变效应对行车安全的不良影响。结合现有研究基础,系统介绍高速铁路桥隧过渡段气动力学和行车安全分析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高铁桥隧过渡段峡谷风特征现场测试、横风-移动车-桥隧过渡段风洞试验、横风-移动车-桥隧过渡段CFD模拟,以及风-车-轨-桥/隧耦合动力学分析方法等。最后
【机 构】
: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轨道交通工程结构防灾减灾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25808、U193420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我国高速铁路桥隧过渡段工程现状,并基于国内外列车在峡谷地区的典型倾覆事故调研,讨论高速铁路桥隧过渡段峡谷风对行车安全的挑战与风险。根据桥隧过渡段地形地貌特点和高速列车运动过程,讨论高速铁路桥隧过渡段风场结构的横向切变效应和车体气动荷载纵向突变效应对行车安全的不良影响。结合现有研究基础,系统介绍高速铁路桥隧过渡段气动力学和行车安全分析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高铁桥隧过渡段峡谷风特征现场测试、横风-移动车-桥隧过渡段风洞试验、横风-移动车-桥隧过渡段CFD模拟,以及风-车-轨-桥/隧耦合动力学分析方法等。最后
其他文献
介绍我国跨度1000 m以上铁路及公铁两用大桥的设计情况,分别从桥梁跨度、结构形式、关键构件设计参数和结构刚度等方面展示我国千米级跨度铁路桥的最新设计成果。分析讨论大跨度铁路桥合理结构刚度限值的评判方法,总结超千米跨度铁路桥梁不同桥型的结构特点,从梁端纵向变位和桥上轨道线形设计等方面,阐述桥梁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并探讨设计更大跨度铁路桥梁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速生人工林多代连栽容易导致土地水源涵养能力下降。土壤大孔隙以优先流的形式补充地下水,是定量研究土壤水分运动的重要指标。以连栽1—4代桉树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记录为Ⅰ、Ⅱ、Ⅲ、Ⅳ),采用水分穿透曲线法,绘制水分穿透曲线,结合Poiseulle方程计算出大孔隙数量、半径及饱和导水率等指标,对土壤大孔隙特征及其对饱和导水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桉树人工林土壤的出流速率总体表现先匀速增加后趋于稳
灌溉农业可提升粮食生产潜力,已成为全球农业重要的发展方向,但此类土地利用转换势必影响旱作农田土壤的稳定性,尤其是碳循环。然而,旱改水整治过程中土壤碳通量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互馈机制尚不清楚。为此,采用大田模拟实验,连续7 d监测土壤碳通量变化,评估旱改水整治对土壤碳库组成及环境驱动的短期效应。结果表明:(1)旱地、水田的土壤碳通量和温度均呈昼高夜低的单峰型曲线,且碳通量与温度峰值出现于每日13:
以陕北地区常见的10种灌草植物凋落物组成9种混合物,分别将单种或混合凋落物以2%的比例(质量分数)混入15 g/kg原油污染土壤,在室温(20—25℃)恒湿条件下进行150 d的室内模拟修复试验,分析凋落物混合添加对其修复油污土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较之自然衰减,单种凋落物处理普遍显著提高了污染物降解率(原油降解率提高35%—85%)以及土壤硝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提高0.36—56倍
千米级铁路桥梁在环境与列车荷载作用下的空间变位直接影响上部轨道状态,开展线-桥一体化设计基础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研究,是实现大跨度铁路桥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通过总结既有千米级铁路桥梁在一体化设计方面的工程实践,分析线-桥一体化设计的内涵,结果表明:千米级铁路桥梁基于“刚度控制”的设计应深化考虑梁体变形对轨道几何形位的影响,做好桥梁纵断面和预拱度设置;确定梁端区域空间变位时应合理考虑荷载组合,深化变位限值研究,并通过桥梁、轨道专业协同,做好钢轨伸缩调节器及梁端伸缩装置的一体化设计;针对桥梁、轨道和梁端区域,
依托拉林铁路藏木雅鲁藏布江特大桥,对主跨430 m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主拱拱圈的拱轴线、矢跨比、拱肋截面、拱肋高度及拱肋倾角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主拱主要设计参数,拱轴线采用悬链线,矢跨比为1/3.84,拱肋截面采用全桁式截面。研究提出铁路大跨度拱桥计算拱肋高度的推荐公式,并对场地狭窄V形峡谷区钢管混凝土主拱结构进行简要介绍,钢管桁架节段利用缆索吊机悬臂拼装架设,钢管内灌注自密实无收缩混凝土,单管采用四级接力泵送混凝土。该研究可为类似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随着铁路不断向山区、海洋延伸,铁路桥梁技术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以宜昌—郑万高铁联络线高岚河特大桥、福州—厦门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为例,论述基于整体设计思想的连续刚构在铁路桥梁中的创新应用。高岚河特大桥基于“桥墩协同作用、刚度合理匹配”的设计思想,将单向放坡桥墩创新性地应用于山区超高墩桥梁中,在经济性、景观效应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泉州湾跨海大桥引桥采用无支座连续刚构体系,在对结构刚度、耐久性和运营养护便利性有更高要求的跨海高速铁路桥梁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结论为铁路连续刚构桥在复杂环境中的创新应用提供一定
黄河三角洲湿地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湿地退化、土壤盐碱化等问题,湿地土壤干旱缺水,土壤收缩产生裂隙等优先流路径,在小尺度上改变湿地内部以及湿地板块之间水文连通性,小尺度水文效应往往制约大尺度水文连通性,基于当前社会对湿地修复的迫切需求,从小尺度对水文连通研究有必要加以重视。然而,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大尺度水文连通的阐述,为进一步明确黄河三角洲湿地小尺度水文连通和养分随优先流路径运移分布情况,以此区域
作为居住区绿地景观重要的组成要素,公共活动空间是居民最为频繁使用的空间,对提高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改善人居环境与提高居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居民休闲娱乐文化感知,探讨居住区绿地公共活动空间的景感生态学效应,揭示多功能绿地景观对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和景感营造的影响,可为居住区绿地的景观规划与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以郑州市26个居住小区80个公共活动空间为研究对象,结合景感生态学理念,基于小区绿地公
【摘 要】近年来,在不同的新闻媒体中,不断有未成年人犯罪的事情被报到出来,从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的关注。未成年人的犯罪是由于其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环境等多方面不良因素所造成的,诸多不良因素的叠加,从而促使了未成年人走向了犯罪的深渊。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法律;思考 一、前言 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分析发现,虽然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直接原因各式各样,但是究其真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