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市雨花台中学,江苏 南京 210012)
摘 要: 抓好心理教育是学生发展的关键,也是班主任有效实施教育教学的关键。针对当下班主任心理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掌握基本知识,提升心理教育的科学性”、“慎当‘心理医生’,把握心理教育的适度性”、“合理审视学生,落实心理教育的常态化”等措施,能够为心理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充足的保障。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心理教育 适度性
育人是教育的固有属性,不仅包含知识和道德上的教育,而且承担着学生心理教育的重任[1]。心理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学校心理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除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外,班主任同样起着关键作用。尤其是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正处于生理、心理快速发展期的中学生极易受到影响,容易导致心理发展不平衡,产生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因此,無论是在学校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抑或是班主任的教育教学中,都时刻紧抓学生的心理教育,并将之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的心理教育意识有着明显强化。同时,在学术研究方面,以“班主任”、“心理教育”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此类学术论文达上百篇,且作者多为一线教师,研究内容主要以阐释心理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心理教育的实施策略为主,而对于班主任在实施心理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却提及甚少,同时对班主任实施心理教育的有效评估未曾涉及。基于此,我们发现,正确、理性地审视班主任心理教育工作是确保其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一、班主任心理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在学校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心理教育已被纳入班主任的常规工作中,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班主任不容推卸的责任,这种意识早已深入班主任心中[2]。长久以来,班主任都把自己定位为“能够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心理医生”。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由于专业知识的限制和基本素养技巧的匮乏,教师并不能准确认识学生的心理状态并进行有效评估,以致出现心理教育适得其反的现象,学生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反而让问题隐藏得更深,潜伏的时间更长。笔者就自身的心理教育经历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如下:
案例一:小王同学是内向还是自闭?
窗外阳光格外明媚,同学们都去参加体育活动了,小王一个人在教室里蜷缩在座位上发呆。他平时在班级中默默无闻,几乎和同学老师都没什么交流。家长说小王从小到大都非常内向,不喜欢说话。我想改变一下小王的现状,把他的座位调到了几个性格开朗的学生周围,希望“近朱者赤”。未曾想到,一段时间后,小王反映:每次放学有人跟踪他,要打他。我以为小王和其他同学发生了矛盾,调查后发现此事纯属虚构。小王的精神状态却每况愈下,我只能建议他去医院治疗。经医生诊断,小王有较严重的“自闭症”。
案例二:小汪同学是顿悟还是狂躁?
那年春天,小汪同学高三了,他学习还算勤奋,但是成绩始终没有取得进步。突然有一天,他向学校提出申请回家自学。回家后,我经常电话联系了解学习状况。在一次通话中,小汪讲:“老师,我已经领悟到高中学习的最佳方法,最近的效率奇高。”可在学校的模考中,他的成绩却到了班级倒数。作为班主任,我只能给他更大的鼓励。他却依旧充满信心,扬言可以考取南大。高考中,他只考了语文一门就放弃了。后经医生诊断为“狂躁症”。
案例三:小崔同学是后进还是抑郁?
小崔同学是高一时大家公认的“后进生”。他行为习惯差,没有自控力,言语上经常冲撞老师。经过和他的几次交流,我发现他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对外界的人和事有着自己的评价标准,对学校不满,对社会不满,和老师无法正常交流。从小崔脸上写满阴郁,我感觉到问题是比较严重的。并不是坏习惯让他成为后进生,原因可能是他自己无法控制的心魔。在我的建议下,家长带他去看了心理医生,经诊断为“抑郁症”。
三个案例都是笔者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亲历的问题,其共同点在于教师仅依靠浅薄的心理学知识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做出经验型的判断,缺乏科学的专业知识,以致出现“无效判断”“避重就轻”的现象,不但没有帮助学生有效缓解心理问题,反而将其隐藏了起来。而在案例三中,与前两个案例不同的是,笔者意识到了该同学心理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并没有以“心理医生”的身份对学生进行教育,而是建议找真正的“心理医生”寻求帮助,在这一举措下,小崔同学得到了极大的进步,并勇于参加学校的各种比赛。在此案例中,笔者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在自身心理学知识浅薄、不专业的情况下,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过度对其进行心理教育,只能适得其反,延误学生的心理治疗时间,同时,也会给教师的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因此,班主任如何适度把握心理教育是当下教育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班主任心理教育的适度性策略分析
在上述案例分析中,我们发现当下班主任心理教育工作看似全面,实则过度;看似一切为了学生,实则在学生心中已然埋下了“隐患”。但是,心理教育是班主任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关注学生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3]。从当下心理教育开展的情况来看,如何在全面教育的过程中把握适度的原则最关键,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掌握基本知识,提升心理教育的科学性。
心理学基本知识的匮乏是导致班主任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出现“无效判断”的重要原因,且由于专业及教学压力的限制,一些教师在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并未有学习专业心理学知识的意识,而且学校对此并未有相关规定,可见,班主任心理学知识的缺乏是多种因素导致的[4]。然而,对于心理教育工作来说,教师的专业知识是确保其有效性的前提,也是提升教师心理教育工作科学性的必要路径,班主任可在日常工作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学习基础的心理学知识。同时,学校需要组织开展心理学知识及班主任心理辅导的培训活动,在实际培训中增加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并能够推动教师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心理教育的过程中,理论结合实践,让班主任有更加完备的能力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断探索心理教育的科学路径。此外,班主任还应与学校的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多加沟通,一方面有助于在沟通中增加心理学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可就班级的相关案例与心理咨询教师进行研讨,从而更准确地判断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慎当“心理医生”,把握心理教育的适度性。
在出现心理教育过度的现象中,班主任的“全能”心理占据上风,一些教师认为自己对学生的心理情况了解得非常清楚,极乐于充当“心理医生”的角色,而实际效果却适得其反。为避免此类现象发生,班主任在进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应做到“知己”,给予自己准确的定位,班主任有责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拥有丰富的教育经验,但对于学生出现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问题,班主任无法科学地做出判定,此时所需要的是班主任及家长理性地与学生沟通,并进行正规的心理治疗,而不是戴上“心理医生”的面具,堂而皇之地教育学生,通过自己的一些认知掩藏学生重要的心理问题,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埋下隐患。因此,在心理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用理智的思维把握心理教育的适度性,慎当“心理医生”,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合理审视学生,落实心理教育的常态化。
心理教育是德育教育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每位学生的健康发展,它贯穿于整个班主任教育教学过程中,并与每位同学紧密相关,因此具有常态化、整体性特征[5]。然而,在当下的心理教育过程中,其教育范围往往只集中于个别学生,且教育时间往往因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而定,如学生在班级中出现特殊的行为习惯,教师即将心理教育的目标集中在这部分学生身上,并未主动深入学生整体中,极易忽视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学生的健康发展留下隐患。因此,班主任在心理教育工作中应打破被动的教育状态,将心理教育常态化,主动关注每位同学的心理发展情况。同时,可尝试建立班级心理健康檔案,于日常教育中记录每位同学的心理发展状况,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防止为学生的健康发展留下隐患,同时,能够使班主任更系统地了解学生,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心理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面对当下过度进行心理教育的问题时,班主任基于实际情况,慎当“心理医生”,理性把控心理教育的适度性,将确保心理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焦向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2]李健民.班主任工作心理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
[3]舒桂仙.心理教育——班主任工作的突破口[J].文教资料,2006(7):184-185.
[4]李萍,汪霞.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9(4):55-57.
[5]刘本剑.关于中小学心理教育中的几个认识问题的探讨[J].教育探索,2006(7):86-88.
摘 要: 抓好心理教育是学生发展的关键,也是班主任有效实施教育教学的关键。针对当下班主任心理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掌握基本知识,提升心理教育的科学性”、“慎当‘心理医生’,把握心理教育的适度性”、“合理审视学生,落实心理教育的常态化”等措施,能够为心理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充足的保障。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心理教育 适度性
育人是教育的固有属性,不仅包含知识和道德上的教育,而且承担着学生心理教育的重任[1]。心理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学校心理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除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外,班主任同样起着关键作用。尤其是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正处于生理、心理快速发展期的中学生极易受到影响,容易导致心理发展不平衡,产生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因此,無论是在学校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抑或是班主任的教育教学中,都时刻紧抓学生的心理教育,并将之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的心理教育意识有着明显强化。同时,在学术研究方面,以“班主任”、“心理教育”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此类学术论文达上百篇,且作者多为一线教师,研究内容主要以阐释心理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心理教育的实施策略为主,而对于班主任在实施心理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却提及甚少,同时对班主任实施心理教育的有效评估未曾涉及。基于此,我们发现,正确、理性地审视班主任心理教育工作是确保其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一、班主任心理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在学校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心理教育已被纳入班主任的常规工作中,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班主任不容推卸的责任,这种意识早已深入班主任心中[2]。长久以来,班主任都把自己定位为“能够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心理医生”。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由于专业知识的限制和基本素养技巧的匮乏,教师并不能准确认识学生的心理状态并进行有效评估,以致出现心理教育适得其反的现象,学生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反而让问题隐藏得更深,潜伏的时间更长。笔者就自身的心理教育经历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如下:
案例一:小王同学是内向还是自闭?
窗外阳光格外明媚,同学们都去参加体育活动了,小王一个人在教室里蜷缩在座位上发呆。他平时在班级中默默无闻,几乎和同学老师都没什么交流。家长说小王从小到大都非常内向,不喜欢说话。我想改变一下小王的现状,把他的座位调到了几个性格开朗的学生周围,希望“近朱者赤”。未曾想到,一段时间后,小王反映:每次放学有人跟踪他,要打他。我以为小王和其他同学发生了矛盾,调查后发现此事纯属虚构。小王的精神状态却每况愈下,我只能建议他去医院治疗。经医生诊断,小王有较严重的“自闭症”。
案例二:小汪同学是顿悟还是狂躁?
那年春天,小汪同学高三了,他学习还算勤奋,但是成绩始终没有取得进步。突然有一天,他向学校提出申请回家自学。回家后,我经常电话联系了解学习状况。在一次通话中,小汪讲:“老师,我已经领悟到高中学习的最佳方法,最近的效率奇高。”可在学校的模考中,他的成绩却到了班级倒数。作为班主任,我只能给他更大的鼓励。他却依旧充满信心,扬言可以考取南大。高考中,他只考了语文一门就放弃了。后经医生诊断为“狂躁症”。
案例三:小崔同学是后进还是抑郁?
小崔同学是高一时大家公认的“后进生”。他行为习惯差,没有自控力,言语上经常冲撞老师。经过和他的几次交流,我发现他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对外界的人和事有着自己的评价标准,对学校不满,对社会不满,和老师无法正常交流。从小崔脸上写满阴郁,我感觉到问题是比较严重的。并不是坏习惯让他成为后进生,原因可能是他自己无法控制的心魔。在我的建议下,家长带他去看了心理医生,经诊断为“抑郁症”。
三个案例都是笔者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亲历的问题,其共同点在于教师仅依靠浅薄的心理学知识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做出经验型的判断,缺乏科学的专业知识,以致出现“无效判断”“避重就轻”的现象,不但没有帮助学生有效缓解心理问题,反而将其隐藏了起来。而在案例三中,与前两个案例不同的是,笔者意识到了该同学心理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并没有以“心理医生”的身份对学生进行教育,而是建议找真正的“心理医生”寻求帮助,在这一举措下,小崔同学得到了极大的进步,并勇于参加学校的各种比赛。在此案例中,笔者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在自身心理学知识浅薄、不专业的情况下,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过度对其进行心理教育,只能适得其反,延误学生的心理治疗时间,同时,也会给教师的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因此,班主任如何适度把握心理教育是当下教育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班主任心理教育的适度性策略分析
在上述案例分析中,我们发现当下班主任心理教育工作看似全面,实则过度;看似一切为了学生,实则在学生心中已然埋下了“隐患”。但是,心理教育是班主任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关注学生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3]。从当下心理教育开展的情况来看,如何在全面教育的过程中把握适度的原则最关键,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掌握基本知识,提升心理教育的科学性。
心理学基本知识的匮乏是导致班主任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出现“无效判断”的重要原因,且由于专业及教学压力的限制,一些教师在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并未有学习专业心理学知识的意识,而且学校对此并未有相关规定,可见,班主任心理学知识的缺乏是多种因素导致的[4]。然而,对于心理教育工作来说,教师的专业知识是确保其有效性的前提,也是提升教师心理教育工作科学性的必要路径,班主任可在日常工作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学习基础的心理学知识。同时,学校需要组织开展心理学知识及班主任心理辅导的培训活动,在实际培训中增加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并能够推动教师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心理教育的过程中,理论结合实践,让班主任有更加完备的能力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断探索心理教育的科学路径。此外,班主任还应与学校的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多加沟通,一方面有助于在沟通中增加心理学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可就班级的相关案例与心理咨询教师进行研讨,从而更准确地判断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慎当“心理医生”,把握心理教育的适度性。
在出现心理教育过度的现象中,班主任的“全能”心理占据上风,一些教师认为自己对学生的心理情况了解得非常清楚,极乐于充当“心理医生”的角色,而实际效果却适得其反。为避免此类现象发生,班主任在进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应做到“知己”,给予自己准确的定位,班主任有责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拥有丰富的教育经验,但对于学生出现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问题,班主任无法科学地做出判定,此时所需要的是班主任及家长理性地与学生沟通,并进行正规的心理治疗,而不是戴上“心理医生”的面具,堂而皇之地教育学生,通过自己的一些认知掩藏学生重要的心理问题,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埋下隐患。因此,在心理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用理智的思维把握心理教育的适度性,慎当“心理医生”,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合理审视学生,落实心理教育的常态化。
心理教育是德育教育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每位学生的健康发展,它贯穿于整个班主任教育教学过程中,并与每位同学紧密相关,因此具有常态化、整体性特征[5]。然而,在当下的心理教育过程中,其教育范围往往只集中于个别学生,且教育时间往往因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而定,如学生在班级中出现特殊的行为习惯,教师即将心理教育的目标集中在这部分学生身上,并未主动深入学生整体中,极易忽视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学生的健康发展留下隐患。因此,班主任在心理教育工作中应打破被动的教育状态,将心理教育常态化,主动关注每位同学的心理发展情况。同时,可尝试建立班级心理健康檔案,于日常教育中记录每位同学的心理发展状况,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防止为学生的健康发展留下隐患,同时,能够使班主任更系统地了解学生,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心理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面对当下过度进行心理教育的问题时,班主任基于实际情况,慎当“心理医生”,理性把控心理教育的适度性,将确保心理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焦向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2]李健民.班主任工作心理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
[3]舒桂仙.心理教育——班主任工作的突破口[J].文教资料,2006(7):184-185.
[4]李萍,汪霞.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9(4):55-57.
[5]刘本剑.关于中小学心理教育中的几个认识问题的探讨[J].教育探索,2006(7):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