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展开、“有效教学”的提出,一线教育者对教学标准和工作目标更加明确。对于初中生来说,历史意识就是通过对历史学科的学习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从而发展成为一种思想观念。历史教学并不是单纯地传递知识而已,而是透过教学活动,对历史因果的分析,历史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以培养学生分析、批判的能力,获得正确的历史观念。
关键词:历史意义;培养;国家;民族;新课改
一、培养历史意识的意义
(1)历史意识是一种历史思维的能力,培养中学生的历史意识有助于学生运用历史思维能力去探究历史,并能自如地迁移历史,实现古今相通,以史论今。
(2)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爱上历史,融入历史,感悟历史。当教师把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的历史意识作为历史教学的核心任务,就会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实现由“教”到“导”的过渡,把固有的历史内容和现在、未来紧密结合,让历史走进生活,用历史展望未来,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历史是丰富多彩的,会觉得学习历史是一件快乐的事。当学生真正地爱上历史,就能把自己的情感和思维融入历史,对历史提出自己的见解,把历史融入现实,用历史诠释社会,从而真正实现对历史的感悟。
(3)培养中学生历史意识,有助于学生公民意识、民族意识、国家意识以及世界意识的形成。历史认知关系到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学乃是一门塑造民族整体人格,表述民族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认知的学科。因此,历史教学还具有公民教育的功能,培养健全的公民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还在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有了正确的历史意识,就会产生对民族、国家、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因此,历史教学在着眼公民资格养成的同时,更强调人的个性自觉,强调以认识人性为基础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意识,并据此提升社会责任感。
二、初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方法
1.在教学中注意历史知识的关联,是培养历史意识的基础
学生获取历史知识,形成学科能力与素养,离不开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课堂教学肩负着三项基本任务,即基础知识的落实、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想教育。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要努力地钻研课标、吃透教材、全面的认识和处理好三者的地位与关系。历史知识是基础,如果对历史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学生怎能具有检讨过去、正视现实、面向未来的历史意识呢?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讲清重要的知识点外,还要注意横纵向的关联,注意课与课的关联,注意每一节知识内在的联系。
2.历史教学方式的探究
历史是人类认识自我的钥匙,历史可以培养正确的人生观,教会做人的道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起点。因此,通过历史教学要使学生牢固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这是形成和发展学生历史意识的基础。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樹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志向;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和观点来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从而产生所谓‘历史意识’。”这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意识的核心内容。
3.提高历史评析能力
白寿彝先生曾说:“我们研究过去,了解过去。了解过去是为了解释现在,解释现在是为了观察未来。”初中历史教学目标提出:历史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唯物主义观点,对于社会生活当中的重大问题,应当能够联系所学习的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加以理解,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审视过去、展望未来的良好习惯,形成历史意识。
在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应当使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出正、反两面的辩证评价。例如,在对鸦片战争进行评价时,学生都明白鸦片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耻辱和苦难,但是另一方面,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反面思考:鸦片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从道德制高点应当受到谴责,但是,从人类文明交流这一角度考虑,鸦片战争是否具有积极意义?
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进行思考,可以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对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以及必然性这一认识当中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
三、总结
培养初中生良好的历史意识是历史课程教学的本质要求,现阶段在如何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意识这一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诸位历史教学工作者都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建议与看法。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应当正视教学改革工作过程中提出的新建议、新看法,取长补短,将之有效应用于教学活动当中,从而推动历史意识培养这一课题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树鹏.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9(3).
[2]周建章.历史极其理解和解释[J].社会科学,2011(11).
[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历史意义;培养;国家;民族;新课改
一、培养历史意识的意义
(1)历史意识是一种历史思维的能力,培养中学生的历史意识有助于学生运用历史思维能力去探究历史,并能自如地迁移历史,实现古今相通,以史论今。
(2)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爱上历史,融入历史,感悟历史。当教师把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的历史意识作为历史教学的核心任务,就会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实现由“教”到“导”的过渡,把固有的历史内容和现在、未来紧密结合,让历史走进生活,用历史展望未来,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历史是丰富多彩的,会觉得学习历史是一件快乐的事。当学生真正地爱上历史,就能把自己的情感和思维融入历史,对历史提出自己的见解,把历史融入现实,用历史诠释社会,从而真正实现对历史的感悟。
(3)培养中学生历史意识,有助于学生公民意识、民族意识、国家意识以及世界意识的形成。历史认知关系到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学乃是一门塑造民族整体人格,表述民族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认知的学科。因此,历史教学还具有公民教育的功能,培养健全的公民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还在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有了正确的历史意识,就会产生对民族、国家、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因此,历史教学在着眼公民资格养成的同时,更强调人的个性自觉,强调以认识人性为基础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意识,并据此提升社会责任感。
二、初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方法
1.在教学中注意历史知识的关联,是培养历史意识的基础
学生获取历史知识,形成学科能力与素养,离不开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课堂教学肩负着三项基本任务,即基础知识的落实、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想教育。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要努力地钻研课标、吃透教材、全面的认识和处理好三者的地位与关系。历史知识是基础,如果对历史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学生怎能具有检讨过去、正视现实、面向未来的历史意识呢?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讲清重要的知识点外,还要注意横纵向的关联,注意课与课的关联,注意每一节知识内在的联系。
2.历史教学方式的探究
历史是人类认识自我的钥匙,历史可以培养正确的人生观,教会做人的道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起点。因此,通过历史教学要使学生牢固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这是形成和发展学生历史意识的基础。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樹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志向;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和观点来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从而产生所谓‘历史意识’。”这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意识的核心内容。
3.提高历史评析能力
白寿彝先生曾说:“我们研究过去,了解过去。了解过去是为了解释现在,解释现在是为了观察未来。”初中历史教学目标提出:历史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唯物主义观点,对于社会生活当中的重大问题,应当能够联系所学习的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加以理解,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审视过去、展望未来的良好习惯,形成历史意识。
在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应当使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出正、反两面的辩证评价。例如,在对鸦片战争进行评价时,学生都明白鸦片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耻辱和苦难,但是另一方面,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反面思考:鸦片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从道德制高点应当受到谴责,但是,从人类文明交流这一角度考虑,鸦片战争是否具有积极意义?
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进行思考,可以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对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以及必然性这一认识当中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
三、总结
培养初中生良好的历史意识是历史课程教学的本质要求,现阶段在如何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意识这一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诸位历史教学工作者都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建议与看法。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应当正视教学改革工作过程中提出的新建议、新看法,取长补短,将之有效应用于教学活动当中,从而推动历史意识培养这一课题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树鹏.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9(3).
[2]周建章.历史极其理解和解释[J].社会科学,2011(11).
[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