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224-01
“想画画”这是每个儿童阶段的人抒发自己情感最直接的途经。因而美术课便成了孩子们感情交流的重要场所。作为教师在美术课中的地位尤显重要。在结合多年美术学科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本学期一年级新课改的实践教学中,发现只有尊重和了解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行为特点,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
尊重 了解
一、尊重、了解学生自身心理、生理发展
学龄初期的孩子刚刚从略图期过渡到概念写实期,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尚显幼稚,往往以个性形象思维来补充观察认识的不足。表现在作品上则带有概括性,往往以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代替视觉的感受。比如儿童画一辆车,他知道车身近似方形,车轮是圆形。画鸟时画一个椭圆代表身体,在圆的一端有时用三角形,有时用线代表嘴,在圆形上下两侧画两条线或画两个三角形代表翅膀。可见,儿童年龄越小造型越抽象、概括。三年级以后,随着儿童年龄增加,他们的观察记忆力增加了,所表现的物象也越复杂,越接近真实。他们经常由于想的多,为制作不出来而苦恼。他们开始注意画面的空间感和教师讲授的透视知识,开始注重物体的结构。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经常拿自己的作业和成年人的作品比,产生畏难情绪。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技能跟不上知识,手跟不上眼睛,所以他们的表现欲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在这一阶段,他们的主客体意识有了很大的发展,对于作品的自我评价,外部比较与评价开始重视,不积极的评价会使他们的自信心、学习积极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挫伤。因此,从整体看来,这个阶段的学习兴趣比以前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应做好这一阶段学生兴趣的激发。
二、尊重、了解学生美术作品的发展特征
1.儿童美术作品的多样性
美术作品并非是照相机似的再现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分析和理解对象,倾注个人的认识,情感于作品中。一些具像表现的作品容易被大众所接受,而表现性的作品显得夸张、抽象,相对来说,二者各有千秋。从绘画心理看,人们对事物的感觉可分为直觉反应和思维反应。二者并无优劣之分,不应扬此抑彼。儿童绘画的意义并不仅仅限于画的本身,而是通过绘画形式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思想和心愿,往往带有强烈的表现性,在欣赏和评价中应特别注意。要积极听取他们对作品的附加的注释内容。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儿童作品,进而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如:一位一年级小朋友《闪光的烟花》一课的作业,他觉得作业单靠画面还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又在画面中加上了一小段拼音文字,这样就能更直观地来表达自己创作时的心境。
2.儿童作品美感价值的独特性
儿童的观察、思维、手眼协调等能力均处于稚嫩的阶段,也就形成了他们独特的“眼光”,这早已经引起艺术界和教育界的极大关注。有专家认为,儿童美术作为一种“生态现象”和人生的一个“生命阶段”,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意义和价值。但由于各种原因,许多人对儿童画的认识存在误区。误区之一,他们把儿童画与成人画比较,认为不够规范;误区之二,将儿童画与现实形象比较,认为不够真实;误区之三,将儿童画与常规知识比较,认为太离奇。人们把技法、美术常识、生活真实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从而忽略了儿童本身的年龄特点,生理、心理因素和创作个性。而正是这些,促成了儿童的独特“眼光”的形成,正是这些,促成了儿童画稚嫩、夸张、奔放、个性化等独特美感的形成。俗不知,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大画家致力于儿童画的研究并从中汲取了营养:
毕加索以幼儿的丰富想象建立了“立体派”艺术;马蒂斯以儿童造型特点完成了一系列变形的绘画杰作。卢梭用孩子涂鸦般的抽象形式,奠定了表现主义艺术的基础;我国画家关良以儿童画概括的表现方式完成了一系列史无前例的优秀国画戏剧人物作品……
发展 提高
在充分尊重儿童心理、生理发展前提下了解儿童美术作品基本特征的同时,结合小学一年级美术新课程改革。在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一、内容上从注重技法训练向培养学生健全良好的艺术素质转变
儿童美术作品并非仅仅是纯粹意义上一幅图画的完成,它们稚拙,天真和浪漫是我们成年人所无法企及的。我在课堂教学中时时注重“不教而教”的隐性教育方式的使用。我认为“不教而教”中的“不教”,就是你不要过早地用技法技能来规范他。“教”就是要启发他、引导他,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习惯。
二、方法上从注重模仿能力训练向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性思维转变
传统美术教学中都是围绕“看画”或“临画”为主要内容展开的,以最终大家“都一样”为结果。美术教学的真正意义基本没有得到充分地体现,学生仅有一点灵感也逐渐在“临摹”中泯灭。当然,临摹能力作为美术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必需的,但小学阶段,即使临摹也要能临出独特的个性为佳。
三、正确评价儿童画,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的美术教育观转变
曾有一位贵妇对法国大画家马蒂斯所画的一个女人提出质疑,认为画中的手臂不合比例。马蒂斯回答:“夫人,你看到的不是一个女人,而是一幅画。”贵妇认为画得真实才好,而马蒂斯却一语道出了绘画的真谛。在一年级美术课《淅沥的小雨》的课堂习作中,我发现一名学生在画面的一片云中画了一颗太阳,当时觉得很奇怪,便问:“其他同学在画面中都看不到太阳,你的画面中怎么下着雨还看到太阳?”她自信地说:“不是没有了太阳,而是太阳躲在云里啦!”我非常高兴地表扬了这名学生,并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学习她作画时的爱动脑筋的习惯。事后我想,这难道不是创造吗?对于孩子,教育界的一贯态度是坚持正面引导,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孩子。因此,评价应是积极的,而非消极的,另一方面,画画本身就是一件有益的事情,除了本身外,还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和创造能力,可以发展诸多非智力因素,锻炼手指的灵活性等等。因此,画必有得,只是有得此与得彼的差异,有得多与得少的区别而已,从这个角度出发,评价也应是积极的。
总之,我们只有在懂得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充分了解儿童的成长特征的基础上,伴随着新的课改之风,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使小学美术教育有更快的发展,更大的提高。
“想画画”这是每个儿童阶段的人抒发自己情感最直接的途经。因而美术课便成了孩子们感情交流的重要场所。作为教师在美术课中的地位尤显重要。在结合多年美术学科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本学期一年级新课改的实践教学中,发现只有尊重和了解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行为特点,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
尊重 了解
一、尊重、了解学生自身心理、生理发展
学龄初期的孩子刚刚从略图期过渡到概念写实期,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尚显幼稚,往往以个性形象思维来补充观察认识的不足。表现在作品上则带有概括性,往往以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代替视觉的感受。比如儿童画一辆车,他知道车身近似方形,车轮是圆形。画鸟时画一个椭圆代表身体,在圆的一端有时用三角形,有时用线代表嘴,在圆形上下两侧画两条线或画两个三角形代表翅膀。可见,儿童年龄越小造型越抽象、概括。三年级以后,随着儿童年龄增加,他们的观察记忆力增加了,所表现的物象也越复杂,越接近真实。他们经常由于想的多,为制作不出来而苦恼。他们开始注意画面的空间感和教师讲授的透视知识,开始注重物体的结构。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经常拿自己的作业和成年人的作品比,产生畏难情绪。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技能跟不上知识,手跟不上眼睛,所以他们的表现欲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在这一阶段,他们的主客体意识有了很大的发展,对于作品的自我评价,外部比较与评价开始重视,不积极的评价会使他们的自信心、学习积极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挫伤。因此,从整体看来,这个阶段的学习兴趣比以前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应做好这一阶段学生兴趣的激发。
二、尊重、了解学生美术作品的发展特征
1.儿童美术作品的多样性
美术作品并非是照相机似的再现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分析和理解对象,倾注个人的认识,情感于作品中。一些具像表现的作品容易被大众所接受,而表现性的作品显得夸张、抽象,相对来说,二者各有千秋。从绘画心理看,人们对事物的感觉可分为直觉反应和思维反应。二者并无优劣之分,不应扬此抑彼。儿童绘画的意义并不仅仅限于画的本身,而是通过绘画形式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思想和心愿,往往带有强烈的表现性,在欣赏和评价中应特别注意。要积极听取他们对作品的附加的注释内容。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儿童作品,进而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如:一位一年级小朋友《闪光的烟花》一课的作业,他觉得作业单靠画面还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又在画面中加上了一小段拼音文字,这样就能更直观地来表达自己创作时的心境。
2.儿童作品美感价值的独特性
儿童的观察、思维、手眼协调等能力均处于稚嫩的阶段,也就形成了他们独特的“眼光”,这早已经引起艺术界和教育界的极大关注。有专家认为,儿童美术作为一种“生态现象”和人生的一个“生命阶段”,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意义和价值。但由于各种原因,许多人对儿童画的认识存在误区。误区之一,他们把儿童画与成人画比较,认为不够规范;误区之二,将儿童画与现实形象比较,认为不够真实;误区之三,将儿童画与常规知识比较,认为太离奇。人们把技法、美术常识、生活真实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从而忽略了儿童本身的年龄特点,生理、心理因素和创作个性。而正是这些,促成了儿童的独特“眼光”的形成,正是这些,促成了儿童画稚嫩、夸张、奔放、个性化等独特美感的形成。俗不知,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大画家致力于儿童画的研究并从中汲取了营养:
毕加索以幼儿的丰富想象建立了“立体派”艺术;马蒂斯以儿童造型特点完成了一系列变形的绘画杰作。卢梭用孩子涂鸦般的抽象形式,奠定了表现主义艺术的基础;我国画家关良以儿童画概括的表现方式完成了一系列史无前例的优秀国画戏剧人物作品……
发展 提高
在充分尊重儿童心理、生理发展前提下了解儿童美术作品基本特征的同时,结合小学一年级美术新课程改革。在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一、内容上从注重技法训练向培养学生健全良好的艺术素质转变
儿童美术作品并非仅仅是纯粹意义上一幅图画的完成,它们稚拙,天真和浪漫是我们成年人所无法企及的。我在课堂教学中时时注重“不教而教”的隐性教育方式的使用。我认为“不教而教”中的“不教”,就是你不要过早地用技法技能来规范他。“教”就是要启发他、引导他,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习惯。
二、方法上从注重模仿能力训练向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性思维转变
传统美术教学中都是围绕“看画”或“临画”为主要内容展开的,以最终大家“都一样”为结果。美术教学的真正意义基本没有得到充分地体现,学生仅有一点灵感也逐渐在“临摹”中泯灭。当然,临摹能力作为美术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必需的,但小学阶段,即使临摹也要能临出独特的个性为佳。
三、正确评价儿童画,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的美术教育观转变
曾有一位贵妇对法国大画家马蒂斯所画的一个女人提出质疑,认为画中的手臂不合比例。马蒂斯回答:“夫人,你看到的不是一个女人,而是一幅画。”贵妇认为画得真实才好,而马蒂斯却一语道出了绘画的真谛。在一年级美术课《淅沥的小雨》的课堂习作中,我发现一名学生在画面的一片云中画了一颗太阳,当时觉得很奇怪,便问:“其他同学在画面中都看不到太阳,你的画面中怎么下着雨还看到太阳?”她自信地说:“不是没有了太阳,而是太阳躲在云里啦!”我非常高兴地表扬了这名学生,并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学习她作画时的爱动脑筋的习惯。事后我想,这难道不是创造吗?对于孩子,教育界的一贯态度是坚持正面引导,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孩子。因此,评价应是积极的,而非消极的,另一方面,画画本身就是一件有益的事情,除了本身外,还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和创造能力,可以发展诸多非智力因素,锻炼手指的灵活性等等。因此,画必有得,只是有得此与得彼的差异,有得多与得少的区别而已,从这个角度出发,评价也应是积极的。
总之,我们只有在懂得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充分了解儿童的成长特征的基础上,伴随着新的课改之风,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使小学美术教育有更快的发展,更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