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傩文化传播的影响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zz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西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金项目(项目批准号:Y17153)。
  摘要:傩戏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员,其在新媒体背景下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反呈停滞发展甚至面临消失的现状。本课题以贵州铜仁傩戏为例,探讨新媒体是如何影响傩文化传播以及傩文化如何与新媒体更好地融合,突破傩文化传播现有困境。
  关键词:傩文化;新媒体;文化传播
  一、 傩文化概述
  (一) 傩的起源
  傩是古先民祭祀神鸟的宗教活动,始于殷商,几千年来,不断融合各种文化,成为一种集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艺术文化的复合体。傩戏是傩的传承形式,素有“百艺之源”“戏剧活化石”之称。德江县是铜仁傩戏种类最丰富、保存程度最完善的地区,且德江傩堂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
  (二) 传统传播形式
  1. 政府主导式
  铜仁市政府近些年对本市的傩文化实施了一定程度的保护措施。1991年3月成立铜仁傩文化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集收藏、展览、表演和研究为一体的傩文化专题博物馆。德江县非遗保护中心保存着傩文化的相关书籍及文献。在政府的推动下,德江傩戏在国内外表演了上百场。此外,德江县政府还开展文化旅游节,规划和修建傩戏文化自然保护村。德江县通过建设傩文化广场,安排专人从事傩戏研究,着力推广傩文化品牌。
  2. 民间组织式
  铜仁傩戏传承方式以傩戏班子的表演为主,民间式的传承与保护是傩戏发展的重要基点。傩戏传承人遵循一定的仪式挑选弟子,是傩戏传承的主要方式。还有许多民间人士收集傩戏的面具、服饰、道具等物品,这也对傩戏的传承与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3. 高校传承式
  高校对于傩戏的传承与保护主要集中在理论建设和当地傩文化发展策略的选择。高校与德江县政府积极合作,组织专家学者召开傩文化研讨会,多次编写有关傩戏理论著作,并极力把傩文化向外界推广。
  二、 傩戏在新媒体背景下的传播形式
  (一) 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网络,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发挥传播功能,它通过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构筑了一个全球性、开放性、全方位的信息空间。其具有以下特征:即时性、交互性、自主性、参与性、信息的海量性。
  (二) 傩戏的新媒体传播形式
  1. 微信:贵州傩文化博物馆有其官方微信公众号。
  2. 全息投影:馆内采用全息投影技术,对傩戏服装以及请神、酬神、送神等剧目环节进行了情景再现。
  3. 官方网站:贵州傩文化博物馆有官方网站,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傩戏的起源。
  4. 电子商务:在一些电子商务平台售卖傩面具及纪念品。
  5. 视频直播:实地调研期间,调研组发现部分旅游者在旅游期间会运用直播平台进行直播,其中对相关傩文化有所涉及。
  三、 傩戏传播现状及其分析
  (一) 傩戏传播现状
  1. 受众减少
  傩戏唱词难懂,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年轻一代人已不太能理解一些方言词汇,而傩戏的唱词是本地方言夹杂少数民族语言,并且傩戏一些唱词还带有古音,更使得年轻一代难以理解。
  2. 传承困难
  传承方式主要是活态传播,铜仁傩的传播方式主要是活态传播,传承人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对下一代进行传承,且由于傩戏体系庞杂,危险性高,导致大量年轻人不愿继承,同时师傅在选择徒弟时要求过多,例如:生辰八字(傩戏起源于原始巫教的傩舞,跟古代巫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又减少了一大部分年轻的传承者。再加上大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导致青年一代几乎没有人学傩,傩戏艺人出现断层的局面。
  (二) 傩戏传播现状成因分析
  1. 受众娱乐渠道多样化
  傩戏演出的地点多设在家中供奉祖先牌位的堂屋,因空间限制,受众人数不多,传播范围小。
  随着新媒体时代到来,数字化电视的普及,人们的娱乐方式变得多样化,不再仅仅依靠傩戏这一渠道,使得原本不多的受众变得更少。
  2. 新媒体传播存在的问题
  傩戏利用新媒体媒介形式单一,且传播内容多为图片和文字,内容同质化。
  在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时,产品价格较为高昂,且形式单一(只有木刻傩戏面具)。
  四、 传统文化发展模式探讨
  傩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在新媒体时代,傩戏的传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傩戏如何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如何适应当今时代,对于傩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极为重要。
  (一) 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
  在如今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時代,傩戏应该借助新的传播手段进行传播,不再仅限于实地演出。
  例如:
  1. 网络直播。借助网络直播平台,扩大其传播范围,实现实时传播。
  2. 全息投影技术的应用。贵州傩文化博物馆不应该仅限于利用全息投影技术展现一个剧目,应多方面展现傩戏。
  3. VR 技术的使用。借用VR虚拟技术,最大程度地还原傩戏表演情景。
  (二) 加大创新力度紧跟时代主题
  1. 傩戏应该在新媒体大背景下紧跟时代主题,明确傩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与当今时代社会价值观融合,创造大众喜闻乐见的剧目。
  2. 完善产业链,产品多样化,摆脱以前只生产面具的单一生产方式,如:玩偶、泥塑、面具、印花服饰等。同时,生产不同价位的产品以满足不同的顾客。
  3. 举办文化节,宣传傩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增加傩戏的演出机会,在保护的同时宣传发展傩文化。
  (指导老师:李炜娜)
  参考文献:
  [1]谢勇,张月福.德江傩堂戏.
  [2]政协德江县委员会.德江非物质文化遗产.
  [3]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土家族文化大观.
  作者简介:
  赵潇泽,杨政杰,龚钰汇,董远远,甘肃省兰州市,西北民族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教学的信息化发展。云班课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应运而生。云班课的强大功能为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基于此,本文就云班课在高职课程中实施形成性评价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云班课;高职;形成性评价  一、 形成性评价的应用现状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不断修正其本身轨道所进行的评价。其任务是利用多种评价手段、方法,对学生在学习
摘要:培训老师们对语文教学提出了很多的观点,其中谈道:“语文课堂不要进行煽情,不要过多的进行思想教育,因为语文课不是政治。”有些专家认为这样的课堂是失败的课堂。就此我也粗略谈谈我的看法。  关键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情感教育  最近,参加了不少培训,培训老师们对语文教学提出了很多的观点,其中谈道:“语文课堂不要进行煽情,不要过多的进行思想教育,因为语文课不是政治。”有些专家认为这样的课堂是失败的
摘 要:“致良知”是王阳明一生的学术思想宗旨,理解“四句教”是体悟“致良知”的关键,王阳明在“四句教”的基础之上,是王阳明对天地万物反思的思想精华,结合本体论、认识论和修养论三位一体性的哲学思想探讨,经过对天地万物的客观过程研究和反思提出“致良知”思想。“致良知”思想的提出不仅表现出王阳明思想学术水平之高,并且对中国的哲学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王阳明;致良知;四句教;理论阐述  一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于70年代兴起于美国,如今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在每个小组中,学生们通常从事各种需要合作和互助的学习活动。这些活动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对于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自我学习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是发展所趋。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合作小组中与其他成员共同学习,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文明程度也逐步提高,残疾人就业情况得到很大的改善。经调查,盲、聋哑人的就业率得到了较大提升,可是与此相反,智障学生就业率却不到一成,就业对于智障生来说就像梦一样遥不可及。目前智障学生能从事的工作大多数还是简单的手工操作,这主要是智障人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不能适应当前激烈竞争的社会需求所造成的。为使智障学生走向主流社会后具有一定的生存技能,顺利融入社会,这就要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初中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使得数学教师逐渐意识到不仅要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分数,也应该加强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教学,让学生能够自主思考和探索数学知识,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做数学题中可以举一反三,优化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掌握多种数学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和能力。现通过分析提出合理有效的措施進一步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反思习惯。  关键词
摘 要:中学后期的高中学生已初步具备了思考能力,尤其是其抽象思考能力在迅速扩张,他们在吸收课本知识、课外知识的同时,能够对所接触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思维方式逐渐更加成熟,能够在学习过程当中概括分析出期间蕴含的规律,所遵循的原则和形成的原理。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探索知识未知领域,对于发展其思考能力和锤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实践  一、 精心设计课程内容,为师生互动营造条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对小学生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期通过教学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小学语文教学因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很大程度上承担着对小学生审美教育的重任。本文首先简要论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而从教学理念、创设教学意境、现代教育手段和古诗词联想教学等几个方面着重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
摘 要:大概念是处于学科核心位置,对学生学习具有引领作用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学生能运用生物学大概念解释和预测较大范围的生命现象。那么就要思考:用何种方式能让学生掌握大概念?每节课过后学生脑中留下的最重要的、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什么?本文以“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一章为例分析。  关键詞:教学目标;实例论证;概念构建  课标上的概念体系是三级概念体系。例析如下图:  必修2《遗传与变异》中一共有两个大概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学校课程教育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阶段的学校课程教学目标已经不仅仅是传授基础知识,而是增长学习能力、培养核心素养。而要想实现这一课程教学目标就要转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强化课堂的探究性,让学生在广泛的课堂参与中获得能力与素养的提升。因此,构建探究化的高中数学课堂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课堂;教学实践  数学学科是一门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