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面苦难》是周国平的哲理散文,其特点当然是哲理性、思辨性、逻辑性。但高中生思维较为欠缺、能力较为薄弱,甚至因为其艰深、晦涩的语言而对阅读兴趣不大。笔者认为,学习哲理散文当然应该理解作者的哲思,但思想是通过语言体现的,哲理散文要上出语文味。我们必须带领学生进入语言的内核,在对语言的辨析中领会思想。
一、以形象的事例理解抽象的哲理
记叙类的文章大多形象鲜明,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件、鲜活典型的人物形象寄寓思想,而哲理散文却思想大于形象,多以语意丰富、结构复杂的句式加以表达,这和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认知规律是相反的。所以,我们要借助形象的例子理解抽象的思想,如文中提到的 “社会悲剧”和“自然悲剧”,课堂上学生自己举了革命者、洪水、地震等实例,自然就能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人类或“精神优越”或“冤屈失败”等不同的态度。特别是难点句“只有以软弱的天性勇敢地承受着寻常苦难的人们,才是我的兄弟姐妹”,可以举社会上的很多例子(如补充的周国平自己的丧女经历)。总之,教师要针对文体特点,以生动的故事、具象的实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哲理散文的深厚意蕴。这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
二、抓住语言细节,以“词”达“意”
1.抓住对比,理解结构和情感取向
文章运用了“英雄”“众生”, “软弱”“勇敢”,“铁石心肠的强者”“寻常的人们”等对比性的概念,以“英雄”“众生”,“自然”“社会”的对比意欲说明人在面对自然悲剧、寻常苦难时的感受、结局,人类无法再优越,而是“感到生命的卑微”,结局“注定失败”,从而确立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为下文探讨人在寻常苦难面前的做法明确对象。
以“何必用舞台上的绘声绘色,来掩盖生活中的无声无息”这样的对比,感情鲜明地反对美化、炫耀苦难的态度和做法,充分理解寻常人面对苦难时的沉默、懦弱、逃避,更旗帜鲜明地提出“人天生是软弱的,惟其软弱而犹能承担起苦难,才显出人的尊严”,又一个对比,表明自己对于世俗苦难的同情和理解,站在一个“人”的角度提出了大众的苦难观。我们在这几组对比中读懂了作者的主要阐述对象、主要观点。其实对比既是一种文章的具体写作手法,也是一种立意构思,这也是指导学生阅读和写作的重要途径。
2.抓住关键句,体会哲学思辨的火花
句子含义理解题既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又是最能体现作者观点和文字魅力的地方。教师带领学生研读句意丰富、结构复杂的关键句,能够把握文章的核心观点,以小见大,深入语言的内核,以“言”达“意”。
“只有以软弱的天性勇敢地承受着寻常苦难的人们,才是我的兄弟姐妹。”这是一个结构、内涵都很复杂的句子,是作者“苦难观”的重要表达。“软弱的天性”怎么承受?作者偏说还要“勇敢承受”,这种对立统一、辩证的语言表达恰恰是哲学思辨的体现,且前半句是成为“我的兄弟姐妹”的必要条件。“兄弟姐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倾向,这样承受苦难的普通人才是“我的同类”。学生深刻理了解这一关键句,才能体会周国平“世俗的苦难观”。
关键句也指在文章结构上复杂重要的句子。周国平在《直面苦难》中用了大量的转折句。“可是,面对自然悲剧,我们有什么呢?”转
向作者要论说的自然悲剧。“我们愤怒,但无处泄愤;——我们反抗,但我们的反抗孤立无助,注定失败。”转向人面对自然悲剧时的态度和结局。还有“只要我活下去,我就仍旧只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进一步论说面对苦难后依然是芸芸众生,可以说重要的转折句都是文意转折的标志。仔细分析这些关键句的句间关系、深刻含义,作者的苦难观就不难理解。哲理散文常用复杂的句式,限定很多的表达恰是作者严密思维、辩证思维的体现。
三、以哲理散文训练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
教师不将哲理散文作为教学的重点,是觉得学生达不到这样的高度,像《直面苦难》这样的语录体式的文章,语言、段落的跳跃性很大,表面看来层次性不是那么清晰,但笔者认为其实哲理散文是高中生的思维训练极好的阅读材料。高中生写作时往往观点简单、论证肤浅,高中三年只习得了议论文的框架,思维的脚步没有跟上,语言的能力一般。借由这样的哲理散文我们正好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
学生的语言往往是一面倒的,而《直面苦难》作为深刻、辩证的哲理散文,作者辩证统一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肯定否定结伴出现的语体方式,能帮助他们改正简单一元化的思维模式,学会用辩证统一的观点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进而发挥出哲理散文對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的示范作用。
对于高二学生而言,《直面苦难》既艰深又需要思辨性,但教师不能望而却步。也许这种处理文本的方式还不够成熟和完美,但个人觉得也是一次正视教材中比较难处理、常为我们忽视的文本的机会,只有正视它、走近它,我们才能找到处理教材的更好方法。
一、以形象的事例理解抽象的哲理
记叙类的文章大多形象鲜明,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件、鲜活典型的人物形象寄寓思想,而哲理散文却思想大于形象,多以语意丰富、结构复杂的句式加以表达,这和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认知规律是相反的。所以,我们要借助形象的例子理解抽象的思想,如文中提到的 “社会悲剧”和“自然悲剧”,课堂上学生自己举了革命者、洪水、地震等实例,自然就能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人类或“精神优越”或“冤屈失败”等不同的态度。特别是难点句“只有以软弱的天性勇敢地承受着寻常苦难的人们,才是我的兄弟姐妹”,可以举社会上的很多例子(如补充的周国平自己的丧女经历)。总之,教师要针对文体特点,以生动的故事、具象的实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哲理散文的深厚意蕴。这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
二、抓住语言细节,以“词”达“意”
1.抓住对比,理解结构和情感取向
文章运用了“英雄”“众生”, “软弱”“勇敢”,“铁石心肠的强者”“寻常的人们”等对比性的概念,以“英雄”“众生”,“自然”“社会”的对比意欲说明人在面对自然悲剧、寻常苦难时的感受、结局,人类无法再优越,而是“感到生命的卑微”,结局“注定失败”,从而确立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为下文探讨人在寻常苦难面前的做法明确对象。
以“何必用舞台上的绘声绘色,来掩盖生活中的无声无息”这样的对比,感情鲜明地反对美化、炫耀苦难的态度和做法,充分理解寻常人面对苦难时的沉默、懦弱、逃避,更旗帜鲜明地提出“人天生是软弱的,惟其软弱而犹能承担起苦难,才显出人的尊严”,又一个对比,表明自己对于世俗苦难的同情和理解,站在一个“人”的角度提出了大众的苦难观。我们在这几组对比中读懂了作者的主要阐述对象、主要观点。其实对比既是一种文章的具体写作手法,也是一种立意构思,这也是指导学生阅读和写作的重要途径。
2.抓住关键句,体会哲学思辨的火花
句子含义理解题既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又是最能体现作者观点和文字魅力的地方。教师带领学生研读句意丰富、结构复杂的关键句,能够把握文章的核心观点,以小见大,深入语言的内核,以“言”达“意”。
“只有以软弱的天性勇敢地承受着寻常苦难的人们,才是我的兄弟姐妹。”这是一个结构、内涵都很复杂的句子,是作者“苦难观”的重要表达。“软弱的天性”怎么承受?作者偏说还要“勇敢承受”,这种对立统一、辩证的语言表达恰恰是哲学思辨的体现,且前半句是成为“我的兄弟姐妹”的必要条件。“兄弟姐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倾向,这样承受苦难的普通人才是“我的同类”。学生深刻理了解这一关键句,才能体会周国平“世俗的苦难观”。
关键句也指在文章结构上复杂重要的句子。周国平在《直面苦难》中用了大量的转折句。“可是,面对自然悲剧,我们有什么呢?”转
向作者要论说的自然悲剧。“我们愤怒,但无处泄愤;——我们反抗,但我们的反抗孤立无助,注定失败。”转向人面对自然悲剧时的态度和结局。还有“只要我活下去,我就仍旧只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进一步论说面对苦难后依然是芸芸众生,可以说重要的转折句都是文意转折的标志。仔细分析这些关键句的句间关系、深刻含义,作者的苦难观就不难理解。哲理散文常用复杂的句式,限定很多的表达恰是作者严密思维、辩证思维的体现。
三、以哲理散文训练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
教师不将哲理散文作为教学的重点,是觉得学生达不到这样的高度,像《直面苦难》这样的语录体式的文章,语言、段落的跳跃性很大,表面看来层次性不是那么清晰,但笔者认为其实哲理散文是高中生的思维训练极好的阅读材料。高中生写作时往往观点简单、论证肤浅,高中三年只习得了议论文的框架,思维的脚步没有跟上,语言的能力一般。借由这样的哲理散文我们正好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
学生的语言往往是一面倒的,而《直面苦难》作为深刻、辩证的哲理散文,作者辩证统一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肯定否定结伴出现的语体方式,能帮助他们改正简单一元化的思维模式,学会用辩证统一的观点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进而发挥出哲理散文對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的示范作用。
对于高二学生而言,《直面苦难》既艰深又需要思辨性,但教师不能望而却步。也许这种处理文本的方式还不够成熟和完美,但个人觉得也是一次正视教材中比较难处理、常为我们忽视的文本的机会,只有正视它、走近它,我们才能找到处理教材的更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