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本院湖畔剧社为例阐述了学生社团对于大学语文课堂的积极辅助作用:锻炼口头书面语言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丰富文化积、培养情怀、塑造精神。
[关键词]社团活动;大学语文;湖畔剧社
人生若戏,戏若人生。但相较于戏剧,这一丰富的“舞台人生”,实际生活中的人生还是单一的,我们也不可能穿越到明清或是魏晋南北朝,很难从事上至财团董事长下至清洁工的各种工作,也很难成为民族英雄或文化巨子。但戏剧为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有限的人生在戏剧中得以拓展和延伸。我们演绎着古今中外的平凡和伟大;诠释着悲欢离合、荣辱成败。对于有着旺盛创造力、思想活跃、个性鲜明的艺术类大学生而言,戏剧有着非凡的魅力。在石湖、上方山环抱之中的我院便有一个成立已十年之久的“湖畔剧社”。在剧社里,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他们的青春里走过,创作、排演、欢笑和哭泣,留下了一批优秀、鲜活的话剧、小品;留下了众多逐渐成熟的背影和对人生的感悟。而作为一名大学语文教师在参与社团活动的同时,我也日益感到社团对于教育教学,具体就是戏剧社团对于语文教育教学的辅助作用。
课堂教学是第一课堂,学生社团活动是第二课堂,校外社会实践是第三课堂。第一课堂教学有效指导第二、三课堂活动而第二、三课堂又辅助第一课堂教学。我院约有40个学生社团:文娱体育类有定向越野社、足球社、游泳社、瑜伽社;实践服务类有三人行创业社、摄友摄影社、计算机协会;学术科技类有柯以产品社、兜兜玩具社、英语协会;与语文课堂存在或多或少的关系的文化艺术类社团则有湖畔剧社、那兰文学社、书友会、书法社、水牧油画社、古痕社、国画社、石上油画社和民风社。而其中的湖畔剧社、那兰文学社、书友会和民风社则与语文课堂关系最密切。
最初,湖畔剧社的的提议创立并不是在语文课的教学中。06年底07年初,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道德实践能力,我院社科部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组织了首届“道德(剧)小品”比赛。07年4月5日,湖畔剧社成立,由参赛的50名学生自愿组建而成,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责指导。之后,07底08年初举行了第二届“道德剧”比赛。07年和08年春天,以我院团委出面召集了苏州市高校校园短剧大赛。除此之外,从08年至今九年,每年五月都会演出一场大型话剧。
2008年的《恋爱的犀牛》——一部爱情剧,讲述男人爱上女人,为她做了一切,算是人群中的犀牛,实属异类。
2009年的《想吃麻花现给你拧》——讲述售楼员王东在魔鬼化身“麻花”帮助下过上幸福生活而后生活又破灭的故事。
2010年的《切·格瓦拉》——描写共产主义战士切·格瓦拉革命精神的战争题材话剧。
2011年的《梦回尼罗河》——一部穿越爱情喜剧。
2012年的《翠花》——一部以都市爱情为题材的喜剧,讲述了几个年轻人合租到一个房屋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2013年的《花木兰》——以巾帼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展开,根据电视剧和电影改编的大型古装历史话剧。
2014年的《分手大师》——主要讲述了以吃软饭为生的梅远贵和以卖成功学光盘为业的叶小春在一次意外的英雄救美中相识,并由此上演了一出“史上最蠢却感人至深的爱情喜剧。
2015年的《柳如是》——讲述一位倾国倾城、命途多舛却心怀国家大义凛然的爱国传奇女子的一生的大型古装历史话剧。
2016年的《未央歌》——讲述毕业之前学生状态的校园爱情歌舞剧。
而作者也于2015年加入了湖畔剧社的指导教师行列,并提议是否可以将苏州工艺美专创始人、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家颜文良的生平搬上舞台。虽然作者参与湖畔剧社的指导工作时间尚短,但对于剧社对语文课堂的辅助却深有感触。剧本的创作、排练和颁演使学生在语文的课堂之外锻炼了自己运用书面和口头语言的能力,锻炼了与人交往的能力,熟悉了戏剧这种综合艺术形式的内部结构和运作模式;了解了这些剧目涉及的人物故事与历史背景并在剧目公开颁演的过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有趣的、感人的故事。
首先,剧社活动锻炼了学生运用书面和口头语言的能力,熟悉了剧本写作方法。十年中演出的九个话剧使用的剧本从一开始的模仿,如《恋爱中的犀牛》;到结合电影、电视剧的剧情改编剧本,如《切·格瓦拉》;再到学生努力创造出的原创话剧,如15年《柳如是》和16年的《未央歌》,而预计于17年完成的话剧《颜文良》的也将以学生原创为主。学生们还了解了话剧排演的模式,比如逐场次、分场景、分角色排演、重点段落反复排演、串合排演和整剧排演。了解了要想颁演一部话剧,应当制定什么样的工作时间表,多久用来讨论确定剧目内容,多久用于创作,多久用于排练,真正颁演之前还需要做些什么。而制定工作时间表时提前量是要考虑在内的。同时,学生在排练和登台演出的过程中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说、唱、朗诵、面部体态语言等形式表达的能力。而以上这些尤其是写作和表达能力的提高正是大学语文课堂所追求的目标,而这一目标凭借每周一次80分钟的课堂是无法达到的。
其次,在话剧排演过程中,剧社同学了解话剧中的人物故事和历史背景;而在公开演出的过程中,又让所有观众了解了剧中故事,于是这些人、事就象风中的蒲公英在观众心里扎了根,又像燎原的野火,一直烧到了天边。美丽的将被歌颂,丑恶的会被鄙视。在这一过程中,大学语文课致力达到的增加文化积淀和陶冶情操进而塑造精神的育人目标就又被达到了,而这两项目标仅仅凭借有限的语文课时也是无法达到的。例如通过《切·格瓦拉》,他们了解到一位帮助非本民族反帝独立战争并最终献出自己生命的共产主义战士——切·格瓦拉。他出生于阿根廷,有多种身份和头衔: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医师、作家、游击队队长、军事理论家、国际政治家及古巴革命的核心人物。他是古巴共產党、古巴共和国和古巴革命武装力量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1965年离开古巴后到第三世界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游击战争。1967年在玻利维亚被捕,继而被杀。切·格瓦拉死后,他的肖像已成为反主流文化的普遍象征、全球流行文化的标志,同时也是第三世界共产革命运动中的英雄和西方左翼运动的象征。这部话剧带领学生关注了一位英雄的成长历程,拓展加深了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的理解,向他们展示了无私无畏的人性的光辉灿烂的一面,引导他们在仍旧存在意识形态之争,仍旧存在不平等和欺压的世界秩序中思考,究竟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公平?
又如《柳如是》,这部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历史剧,为我们展现了明末清初,在被人鄙视又令人同情、发人深省的风尘行当中涌现出的一位身世飘零凄婉、又貌美有才的女子——柳如是。她幼年即被辗转贩卖误入章台,后为大学士周某侍妾,但因被宠在周某死后被再买入青楼,23岁嫁与东林党领袖钱谦益。明亡本欲寻死为钱谦益所阻。钱谦益降清,柳如是反对。后钱受其影响辞官返乡,因黄毓祺反清案被捕入狱。柳如是奔走救夫。钱谦益死后,乡里族人聚众欲夺其房产,柳如是悬梁自尽,恶人虽被吓走,她却已香消玉殒。在历史浮沉中一个弱女子的无奈、挣扎、柔韧、良知、坚强、勇敢被表现在了这部话剧中。虽然,柳如是固守的民族大义只是圉于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但这部戏剧让学生思考中国古代社会中女性处境这一问题。爱情是人生的永恒话题,更是青春的热点。九部话剧中有六部都是以爱情为题材的。它们探讨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面包和爱情哪个更重要?什么才是幸福的生活等问题。深入学生之心,受到他们欢迎。
最后,剧社的活动增强了参与学生的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关于此点,太多学生讲过太多的话,作者不准备在此引述。这些则是大学语文课的教学大纲上没有写,但却是语文课也是所有的课程力图教给学生的东西,这些东西将帮助他们走入社会,发展自己。而这些东西,大学语文的课程上也是没有办法完全教给他们的,但是剧社教会了他们。
正如剧社的创始指导教师张桂芳老师所说:大学是人生中的一座青春剧场,而湖畔剧社则是这场剧场中的一出“剧中剧”,作者越来越感觉这剧中剧演绎的远比大学语文课堂要丰富有趣得多。
作者单位: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社团活动;大学语文;湖畔剧社
人生若戏,戏若人生。但相较于戏剧,这一丰富的“舞台人生”,实际生活中的人生还是单一的,我们也不可能穿越到明清或是魏晋南北朝,很难从事上至财团董事长下至清洁工的各种工作,也很难成为民族英雄或文化巨子。但戏剧为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有限的人生在戏剧中得以拓展和延伸。我们演绎着古今中外的平凡和伟大;诠释着悲欢离合、荣辱成败。对于有着旺盛创造力、思想活跃、个性鲜明的艺术类大学生而言,戏剧有着非凡的魅力。在石湖、上方山环抱之中的我院便有一个成立已十年之久的“湖畔剧社”。在剧社里,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他们的青春里走过,创作、排演、欢笑和哭泣,留下了一批优秀、鲜活的话剧、小品;留下了众多逐渐成熟的背影和对人生的感悟。而作为一名大学语文教师在参与社团活动的同时,我也日益感到社团对于教育教学,具体就是戏剧社团对于语文教育教学的辅助作用。
课堂教学是第一课堂,学生社团活动是第二课堂,校外社会实践是第三课堂。第一课堂教学有效指导第二、三课堂活动而第二、三课堂又辅助第一课堂教学。我院约有40个学生社团:文娱体育类有定向越野社、足球社、游泳社、瑜伽社;实践服务类有三人行创业社、摄友摄影社、计算机协会;学术科技类有柯以产品社、兜兜玩具社、英语协会;与语文课堂存在或多或少的关系的文化艺术类社团则有湖畔剧社、那兰文学社、书友会、书法社、水牧油画社、古痕社、国画社、石上油画社和民风社。而其中的湖畔剧社、那兰文学社、书友会和民风社则与语文课堂关系最密切。
最初,湖畔剧社的的提议创立并不是在语文课的教学中。06年底07年初,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道德实践能力,我院社科部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组织了首届“道德(剧)小品”比赛。07年4月5日,湖畔剧社成立,由参赛的50名学生自愿组建而成,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责指导。之后,07底08年初举行了第二届“道德剧”比赛。07年和08年春天,以我院团委出面召集了苏州市高校校园短剧大赛。除此之外,从08年至今九年,每年五月都会演出一场大型话剧。
2008年的《恋爱的犀牛》——一部爱情剧,讲述男人爱上女人,为她做了一切,算是人群中的犀牛,实属异类。
2009年的《想吃麻花现给你拧》——讲述售楼员王东在魔鬼化身“麻花”帮助下过上幸福生活而后生活又破灭的故事。
2010年的《切·格瓦拉》——描写共产主义战士切·格瓦拉革命精神的战争题材话剧。
2011年的《梦回尼罗河》——一部穿越爱情喜剧。
2012年的《翠花》——一部以都市爱情为题材的喜剧,讲述了几个年轻人合租到一个房屋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2013年的《花木兰》——以巾帼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展开,根据电视剧和电影改编的大型古装历史话剧。
2014年的《分手大师》——主要讲述了以吃软饭为生的梅远贵和以卖成功学光盘为业的叶小春在一次意外的英雄救美中相识,并由此上演了一出“史上最蠢却感人至深的爱情喜剧。
2015年的《柳如是》——讲述一位倾国倾城、命途多舛却心怀国家大义凛然的爱国传奇女子的一生的大型古装历史话剧。
2016年的《未央歌》——讲述毕业之前学生状态的校园爱情歌舞剧。
而作者也于2015年加入了湖畔剧社的指导教师行列,并提议是否可以将苏州工艺美专创始人、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家颜文良的生平搬上舞台。虽然作者参与湖畔剧社的指导工作时间尚短,但对于剧社对语文课堂的辅助却深有感触。剧本的创作、排练和颁演使学生在语文的课堂之外锻炼了自己运用书面和口头语言的能力,锻炼了与人交往的能力,熟悉了戏剧这种综合艺术形式的内部结构和运作模式;了解了这些剧目涉及的人物故事与历史背景并在剧目公开颁演的过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有趣的、感人的故事。
首先,剧社活动锻炼了学生运用书面和口头语言的能力,熟悉了剧本写作方法。十年中演出的九个话剧使用的剧本从一开始的模仿,如《恋爱中的犀牛》;到结合电影、电视剧的剧情改编剧本,如《切·格瓦拉》;再到学生努力创造出的原创话剧,如15年《柳如是》和16年的《未央歌》,而预计于17年完成的话剧《颜文良》的也将以学生原创为主。学生们还了解了话剧排演的模式,比如逐场次、分场景、分角色排演、重点段落反复排演、串合排演和整剧排演。了解了要想颁演一部话剧,应当制定什么样的工作时间表,多久用来讨论确定剧目内容,多久用于创作,多久用于排练,真正颁演之前还需要做些什么。而制定工作时间表时提前量是要考虑在内的。同时,学生在排练和登台演出的过程中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说、唱、朗诵、面部体态语言等形式表达的能力。而以上这些尤其是写作和表达能力的提高正是大学语文课堂所追求的目标,而这一目标凭借每周一次80分钟的课堂是无法达到的。
其次,在话剧排演过程中,剧社同学了解话剧中的人物故事和历史背景;而在公开演出的过程中,又让所有观众了解了剧中故事,于是这些人、事就象风中的蒲公英在观众心里扎了根,又像燎原的野火,一直烧到了天边。美丽的将被歌颂,丑恶的会被鄙视。在这一过程中,大学语文课致力达到的增加文化积淀和陶冶情操进而塑造精神的育人目标就又被达到了,而这两项目标仅仅凭借有限的语文课时也是无法达到的。例如通过《切·格瓦拉》,他们了解到一位帮助非本民族反帝独立战争并最终献出自己生命的共产主义战士——切·格瓦拉。他出生于阿根廷,有多种身份和头衔: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医师、作家、游击队队长、军事理论家、国际政治家及古巴革命的核心人物。他是古巴共產党、古巴共和国和古巴革命武装力量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1965年离开古巴后到第三世界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游击战争。1967年在玻利维亚被捕,继而被杀。切·格瓦拉死后,他的肖像已成为反主流文化的普遍象征、全球流行文化的标志,同时也是第三世界共产革命运动中的英雄和西方左翼运动的象征。这部话剧带领学生关注了一位英雄的成长历程,拓展加深了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的理解,向他们展示了无私无畏的人性的光辉灿烂的一面,引导他们在仍旧存在意识形态之争,仍旧存在不平等和欺压的世界秩序中思考,究竟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公平?
又如《柳如是》,这部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历史剧,为我们展现了明末清初,在被人鄙视又令人同情、发人深省的风尘行当中涌现出的一位身世飘零凄婉、又貌美有才的女子——柳如是。她幼年即被辗转贩卖误入章台,后为大学士周某侍妾,但因被宠在周某死后被再买入青楼,23岁嫁与东林党领袖钱谦益。明亡本欲寻死为钱谦益所阻。钱谦益降清,柳如是反对。后钱受其影响辞官返乡,因黄毓祺反清案被捕入狱。柳如是奔走救夫。钱谦益死后,乡里族人聚众欲夺其房产,柳如是悬梁自尽,恶人虽被吓走,她却已香消玉殒。在历史浮沉中一个弱女子的无奈、挣扎、柔韧、良知、坚强、勇敢被表现在了这部话剧中。虽然,柳如是固守的民族大义只是圉于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但这部戏剧让学生思考中国古代社会中女性处境这一问题。爱情是人生的永恒话题,更是青春的热点。九部话剧中有六部都是以爱情为题材的。它们探讨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面包和爱情哪个更重要?什么才是幸福的生活等问题。深入学生之心,受到他们欢迎。
最后,剧社的活动增强了参与学生的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关于此点,太多学生讲过太多的话,作者不准备在此引述。这些则是大学语文课的教学大纲上没有写,但却是语文课也是所有的课程力图教给学生的东西,这些东西将帮助他们走入社会,发展自己。而这些东西,大学语文的课程上也是没有办法完全教给他们的,但是剧社教会了他们。
正如剧社的创始指导教师张桂芳老师所说:大学是人生中的一座青春剧场,而湖畔剧社则是这场剧场中的一出“剧中剧”,作者越来越感觉这剧中剧演绎的远比大学语文课堂要丰富有趣得多。
作者单位: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