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很多人听说我毕业后也不找个正儿八经的工作,就在一个农场窝着,认为我是吃苦了,认为我钱不够花,甚至“可以断定你目前的处境并不好,至少没有过上你想要的生活吧。”(这是我妈给我写的邮件里的原话)我每次听到这样的话,就心里偷笑。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罗逸,
东北师范大学2011届毕业生,
现为北京小毛驴农民农场实习生。
我不吃肉,不用手机,不看电视,不是“果粉”,不喝可乐,不用任何化妆品、护肤品、洗发水、沐浴露,不染发烫发,也不打算买房买车,唯一富有时代特征的行为是发微博,但不是“微博控”。我还一度想要扔掉电脑,但结合实际情况,不用电脑就没有饭吃。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小女孩看到她妈妈每次做鱼都要把鱼头和鱼尾巴切下来,她长大后自己做鱼时,也不假思索地把鱼头和鱼尾巴切下来。突然有一天,她想:为什么每次都要切鱼头鱼尾巴呢?她去问她妈妈,她妈妈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你外婆就是这样做鱼的。她又去问她外婆,她外婆回答:没有什么原因,只是那时候锅太小了,放不下那么大的鱼。
大多数人都在程序化地“切鱼头鱼尾”,他们从没想过为什么要这样做,若真碰到有人告诉他,可以不那么做,他要么会告诉你:我一直是这么做的,我爸爸、我爷爷都是这么做的;要么质疑:可以这样吗?不行怎么办?别人笑我怎么办?
实验法
我过去的22年生命就是这样过来的,程序化地走下一步,程序化地做着别人都在做的事情,从来不问为什么,从来不敢想别的活法。当我正要自动完成人生的另一个“下一步” 时,我停住了。这一次,我想自己说了算,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我进行了各种“实验”,按照自己设想的方式生活。我的“实验”证明了,不是每次都要“少数服从多数”,大多数人做的事情不一定就是合理的、适合自己的。
大学毕业,看到同学们当老师的当老师,读研的读研,进电台的进电台,出国的出国,我却并不觉得这些选项中有我满意的答案,只好随便找了份外贸工作先干着。
有一小段时间,我也看着外贸同行的收入眼红,打算在这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了几个月,我认为我没必要继续在这行混了,原因如下:一、不是做生意的料,对钱和数字不敏感;二、不需要这么多钱;三、所接触的环境没有文化气息,和我想要的浪漫、诗意生活差太远。
我第一时间填写了一个农场的实习生申请表格,最后如愿以偿地干起了农场刊物的文字编辑工作。在卸下种种思想负担后,我的生活开始变得美妙,思想有了自由。我随心所欲地看我想看的文章、书籍,写我喜欢的文章。在学校的时候,特别是大学之前,繁重的学习压力让我没有什么时间思考,也没有什么时间看课外书。现在,我总是会想办法为自己留出一点点空闲,让我的感悟变成文字,慢慢地流淌出来。这是我生活中莫大的幸福时刻。
我开始庆幸我吊儿郎当地度过了大学四年。我不像好学生那样上很多课,听讲座,自己看书,跑去听别的老师的课,谈恋爱……这些事,在我看来比上课重要。大学最大的收获是遇到几个像样的老师,看了自己想看的书,谈了一场比较靠谱的恋爱。毫不夸张地说,这些老师、书还有恋爱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有些人抱怨自己的大学太差,老师太烂,大学生活太空虚,我比较知足,我觉得我几乎已经从大学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
做减法
尽管在农场可以找到一大群“臭味相投”的同伴,但是出了农场,就会遭到很多人的不理解。在他们看来,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去做和“农”字沾边的事,就是不务正业。
我丝毫不在意别人怎么看,继续着追寻我想要的生活。当我第一次在农场听到“半农半X”这个概念时,我在心里说,对,就是这个!这个模式既满足个人的“桃花源”农耕理想,又在当下社会有一个合理的位置。
为什么要回归乡土,回归劳动?很多人向往城市,而从小长在城市的我,却发现城市不能提供给我一个理想的生活模式。从小到大我没干过什么活,家里不需要我做饭、做家务。对我来说,所有想要的东西,只要去超市,付钱,就可以得到。我从没想过我们每天所依赖的粮食、蔬菜是怎么种出来的、什么时候收获的,也从来不知道这些东西多少钱一斤、价格的高低和农民有什么关系。
我终于补上了小时候欠缺的劳动课程:除草、采摘、配菜、做早饭、洗碗、打扫卫生、做月饼……这些每个人都应该会的基本技能我做起来都是笨手笨脚的,我耐着性子从头学习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虽说小时候我们就学过,但直到我活到23岁,我才真正感受到不但“粒粒皆辛苦”,而且“万事皆辛苦”。农场也提供了我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让我大脑里的词汇由赚钱、购物、买房、成功转变为植物、虫子、土地、太阳。在农场经历了夏秋冬,我也慢慢地知道了什么菜是什么时候收的,这种欣喜就有如随着岁月的增长,你会洞悉到心上人什么时候会干什么事。在北方的冬季,我宁可每天只吃萝卜白菜,我也不愿去买什么黄瓜、西红柿、茄子这些只喜欢在夏天快乐地疯长的蔬菜。我知道在这冬季,被人强行种出来的黄瓜、西红柿很不高兴,土地也很不高兴。
我不吃肉,不用手机,不看电视,不是“果粉”,不喝可乐,不用任何化妆品、护肤品、洗发水、沐浴露,不染发烫发,也不打算买房买车,唯一富有时代特征的行为是发微博,但不是“微博控”。我还一度想要扔掉电脑,但结合实际情况,不用电脑就没有饭吃。
劳动的习惯从农场工作延伸到了我的生活,我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做馒头、做酒糟、做泡菜、做酵素等等,并尽可能地自己去做每一顿饭,尽可能去学习被都市人遗忘的传统手工艺。连我自己也想象不到,原来从不碰厨房的锅碗瓢盆、不问柴米油盐的我,居然现在如此“勤快”。每一次动手,都是创造。我随意修改某个小步骤,得到不同的结果:每次做出来的馒头形状不一样、味道不一样;每次的酒糟也是各有风情;相同的食材,不同的组合,又是一道新菜。我像一个孩子一样好奇地观察食物从生到熟的变化,又像一个艺术家随性创作食物烹饪方法。
爱地球集市
因为我不喜欢使用添加了大量化学成分的日化用品,这些东西既危害人体健康,又造成了大量环境污染。于是我到处找纯天然、无添加产品。后来我找到了主要经营茶籽粉、无患子洗涤剂、手工皂等天然清洁剂及一些天然护肤品的一个品牌,成为这个品牌的代理商。我干脆开了个淘宝店,起名叫“爱地球集市”,想把它开成一个为乐活族、环保族提供价廉物美的天然产品的店铺。
开淘宝店对于我这种笨手笨脚的人来说,也挺不容易,刚开始什么都不会,要装修店面、上传产品、做推广、维护店铺,而且要学习很多电子商务的知识。那段时间从睁眼到闭眼这段时间都是守着电脑上“淘宝”这所大学。我进行了反思,这样下去,我会成为电子商务专家,而不是我想做的“生活家”。我很快从繁琐的淘宝数据研究中脱身出来。现在我的淘宝店在没经过任何刻意推广的情况下,仍有一些顾客会光顾,信誉从零升到四心,有种无心插柳的意趣。
当然,后期我连这些纯天然产品都很少用了:除了洗衣服,我的皮肤和头发都可以用清水洗。因为没有化学洗涤剂的侵害,我也不需要用额外的润肤霜、保湿霜来保养皮肤。
因此,对于我的网店顾客,除了告诉他们环保产品是化学洗涤剂、化学护肤品很好的替代品,更推荐他们简单的生活方式:你也可以像我一样,通过改变饮食、改变生活方式,减少对洗涤剂的依赖,比如完全不用洗面奶、沐浴露等,如果你一时难以适应,你可以買我店铺的东西做过渡期的使用。人总有购物的冲动,商家也希望客户多买自己的产品。但我希望在购买任何东西前,包括环保产品,都三思而行,买你真正需要的东西。并且尽量买离你的所在地近的店铺,减少运输的消耗。
责任编辑:方丹敏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罗逸,
东北师范大学2011届毕业生,
现为北京小毛驴农民农场实习生。
我不吃肉,不用手机,不看电视,不是“果粉”,不喝可乐,不用任何化妆品、护肤品、洗发水、沐浴露,不染发烫发,也不打算买房买车,唯一富有时代特征的行为是发微博,但不是“微博控”。我还一度想要扔掉电脑,但结合实际情况,不用电脑就没有饭吃。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小女孩看到她妈妈每次做鱼都要把鱼头和鱼尾巴切下来,她长大后自己做鱼时,也不假思索地把鱼头和鱼尾巴切下来。突然有一天,她想:为什么每次都要切鱼头鱼尾巴呢?她去问她妈妈,她妈妈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你外婆就是这样做鱼的。她又去问她外婆,她外婆回答:没有什么原因,只是那时候锅太小了,放不下那么大的鱼。
大多数人都在程序化地“切鱼头鱼尾”,他们从没想过为什么要这样做,若真碰到有人告诉他,可以不那么做,他要么会告诉你:我一直是这么做的,我爸爸、我爷爷都是这么做的;要么质疑:可以这样吗?不行怎么办?别人笑我怎么办?
实验法
我过去的22年生命就是这样过来的,程序化地走下一步,程序化地做着别人都在做的事情,从来不问为什么,从来不敢想别的活法。当我正要自动完成人生的另一个“下一步” 时,我停住了。这一次,我想自己说了算,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我进行了各种“实验”,按照自己设想的方式生活。我的“实验”证明了,不是每次都要“少数服从多数”,大多数人做的事情不一定就是合理的、适合自己的。
大学毕业,看到同学们当老师的当老师,读研的读研,进电台的进电台,出国的出国,我却并不觉得这些选项中有我满意的答案,只好随便找了份外贸工作先干着。
有一小段时间,我也看着外贸同行的收入眼红,打算在这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了几个月,我认为我没必要继续在这行混了,原因如下:一、不是做生意的料,对钱和数字不敏感;二、不需要这么多钱;三、所接触的环境没有文化气息,和我想要的浪漫、诗意生活差太远。
我第一时间填写了一个农场的实习生申请表格,最后如愿以偿地干起了农场刊物的文字编辑工作。在卸下种种思想负担后,我的生活开始变得美妙,思想有了自由。我随心所欲地看我想看的文章、书籍,写我喜欢的文章。在学校的时候,特别是大学之前,繁重的学习压力让我没有什么时间思考,也没有什么时间看课外书。现在,我总是会想办法为自己留出一点点空闲,让我的感悟变成文字,慢慢地流淌出来。这是我生活中莫大的幸福时刻。
我开始庆幸我吊儿郎当地度过了大学四年。我不像好学生那样上很多课,听讲座,自己看书,跑去听别的老师的课,谈恋爱……这些事,在我看来比上课重要。大学最大的收获是遇到几个像样的老师,看了自己想看的书,谈了一场比较靠谱的恋爱。毫不夸张地说,这些老师、书还有恋爱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有些人抱怨自己的大学太差,老师太烂,大学生活太空虚,我比较知足,我觉得我几乎已经从大学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
做减法
尽管在农场可以找到一大群“臭味相投”的同伴,但是出了农场,就会遭到很多人的不理解。在他们看来,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去做和“农”字沾边的事,就是不务正业。
我丝毫不在意别人怎么看,继续着追寻我想要的生活。当我第一次在农场听到“半农半X”这个概念时,我在心里说,对,就是这个!这个模式既满足个人的“桃花源”农耕理想,又在当下社会有一个合理的位置。
为什么要回归乡土,回归劳动?很多人向往城市,而从小长在城市的我,却发现城市不能提供给我一个理想的生活模式。从小到大我没干过什么活,家里不需要我做饭、做家务。对我来说,所有想要的东西,只要去超市,付钱,就可以得到。我从没想过我们每天所依赖的粮食、蔬菜是怎么种出来的、什么时候收获的,也从来不知道这些东西多少钱一斤、价格的高低和农民有什么关系。
我终于补上了小时候欠缺的劳动课程:除草、采摘、配菜、做早饭、洗碗、打扫卫生、做月饼……这些每个人都应该会的基本技能我做起来都是笨手笨脚的,我耐着性子从头学习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虽说小时候我们就学过,但直到我活到23岁,我才真正感受到不但“粒粒皆辛苦”,而且“万事皆辛苦”。农场也提供了我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让我大脑里的词汇由赚钱、购物、买房、成功转变为植物、虫子、土地、太阳。在农场经历了夏秋冬,我也慢慢地知道了什么菜是什么时候收的,这种欣喜就有如随着岁月的增长,你会洞悉到心上人什么时候会干什么事。在北方的冬季,我宁可每天只吃萝卜白菜,我也不愿去买什么黄瓜、西红柿、茄子这些只喜欢在夏天快乐地疯长的蔬菜。我知道在这冬季,被人强行种出来的黄瓜、西红柿很不高兴,土地也很不高兴。
我不吃肉,不用手机,不看电视,不是“果粉”,不喝可乐,不用任何化妆品、护肤品、洗发水、沐浴露,不染发烫发,也不打算买房买车,唯一富有时代特征的行为是发微博,但不是“微博控”。我还一度想要扔掉电脑,但结合实际情况,不用电脑就没有饭吃。
劳动的习惯从农场工作延伸到了我的生活,我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做馒头、做酒糟、做泡菜、做酵素等等,并尽可能地自己去做每一顿饭,尽可能去学习被都市人遗忘的传统手工艺。连我自己也想象不到,原来从不碰厨房的锅碗瓢盆、不问柴米油盐的我,居然现在如此“勤快”。每一次动手,都是创造。我随意修改某个小步骤,得到不同的结果:每次做出来的馒头形状不一样、味道不一样;每次的酒糟也是各有风情;相同的食材,不同的组合,又是一道新菜。我像一个孩子一样好奇地观察食物从生到熟的变化,又像一个艺术家随性创作食物烹饪方法。
爱地球集市
因为我不喜欢使用添加了大量化学成分的日化用品,这些东西既危害人体健康,又造成了大量环境污染。于是我到处找纯天然、无添加产品。后来我找到了主要经营茶籽粉、无患子洗涤剂、手工皂等天然清洁剂及一些天然护肤品的一个品牌,成为这个品牌的代理商。我干脆开了个淘宝店,起名叫“爱地球集市”,想把它开成一个为乐活族、环保族提供价廉物美的天然产品的店铺。
开淘宝店对于我这种笨手笨脚的人来说,也挺不容易,刚开始什么都不会,要装修店面、上传产品、做推广、维护店铺,而且要学习很多电子商务的知识。那段时间从睁眼到闭眼这段时间都是守着电脑上“淘宝”这所大学。我进行了反思,这样下去,我会成为电子商务专家,而不是我想做的“生活家”。我很快从繁琐的淘宝数据研究中脱身出来。现在我的淘宝店在没经过任何刻意推广的情况下,仍有一些顾客会光顾,信誉从零升到四心,有种无心插柳的意趣。
当然,后期我连这些纯天然产品都很少用了:除了洗衣服,我的皮肤和头发都可以用清水洗。因为没有化学洗涤剂的侵害,我也不需要用额外的润肤霜、保湿霜来保养皮肤。
因此,对于我的网店顾客,除了告诉他们环保产品是化学洗涤剂、化学护肤品很好的替代品,更推荐他们简单的生活方式:你也可以像我一样,通过改变饮食、改变生活方式,减少对洗涤剂的依赖,比如完全不用洗面奶、沐浴露等,如果你一时难以适应,你可以買我店铺的东西做过渡期的使用。人总有购物的冲动,商家也希望客户多买自己的产品。但我希望在购买任何东西前,包括环保产品,都三思而行,买你真正需要的东西。并且尽量买离你的所在地近的店铺,减少运输的消耗。
责任编辑:方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