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人文素质教育的宏观背景下,应用写作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写作知识、提高写作技能的过程,更是培养和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过程。文章阐述了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的重要性,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三方面探讨了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以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育 高职应用文写作 教学改革
在现代社会中,应用文作为信息载体和交际工具,不仅是个人能力与素质的体现,而且逐渐进入人才評价标准的视野。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今的高职教育在“能力本位”思想的指导下,过于强调教育对社会及经济的服务功能,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应用文写作课程单纯成为一门传授学生写作技能的课程。
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教职成〔2015〕6号)中明确指出:“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依据《意见》指示精神,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及理论探索,我们认为高职应用文课程改革首先要解决的是课程设计思路的创新问题。这就要求重新认识高职应用文写作在培养学生职业人文素质过程中的作用,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方面重新设计课程。
一、人文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实施教学改革是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之必需。
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既关注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又关注学生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职业人文素质正是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正是基于这个意义,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在培养学生职业人文素质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一,写作素养是提升学生就业“软实力”的重要渠道。如果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比作毕业生的“硬实力”,那么“听说读写”四个能力就是“软实力”。会听即要能听懂别人说的话,领会别人的意图;会说即要通过恰当的方式及时表达出来;会读即要在信息化时代形成系统的认知能力;会写即是一种对自己的思路进行逻辑梳理的能力,归根结底是大学生要有思辨和表达的能力。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人际沟通能力和文字读写能力等“软实力”指标成了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毕业生素质。据麦可思公司一项调查显示,在近4000个企事业单位中,70%的企业在对员工的职业技能评估中,把包括交流、有效写作技能等能力在内的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同等对待。因此,作为提高学生写作素养,提升其综合素质的课程,应用文写作是一门能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
第二,应用文写作课程对学生素质养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以技能为主,突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但是高等职业教育要讲究素质教育。应用文写作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理解、思维和表达能力,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等具有无可争辩的工具价值。首先,应用文特点决定了应用文写作者需要有较高的政策水平、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关注时事,扩大知识面,提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从教学内容方面说,在应用文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上,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大家和名作,如诸葛亮《出师表》、李密《陈情表》等,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闪耀着睿智的人文精神,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赏析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应用文的语言一个字一句话都至关重要,有人说:“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应用文写作教学可以教给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最后,通过应用文写作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如在“调查报告”写作中,在调查过程中成立调查小组,通过分工合作,可以让学生学会团队协作,学会如何与人沟通交流。
(二)实施课程改革是提升应用文写作教学有效性之必需。
虽然高职院校已普遍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但教学效果不很理想,究其原因,是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不高,在应用文教学中,关注能力目标的训练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关注少,千篇一律的内容,以讲为主、缺少实践练习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感觉内容抽象、课堂枯燥无味。要增强应用文课程教学效果,就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革新,充分体现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在教学中寻找应用文教学内容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点,通过对例文的选择,写作手法的指导,增加人文知识,融汇人文精神,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策略
课程改革追求的是,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对于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来讲,在教学中贯穿人文素质教育,要完成的是教学目标的重新设定、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及教学模式的重新构建。
(一)确立课程目标,培养人文情感。
高等学校的主旋律是“育人”,而不是“制器”。经过三年高职教育,学生将被培养成“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一门基础课、技能课和人文课,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应用型人才所必需的应用写作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及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职场竞争力。古人提倡“文以载道”,无论任何文章及文学作品,其内容都应该包含“道”,应用文写作也不例外。在具体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应用文写作课程要突出写作的人文性,通过教学,实现学生人文情感的培养目标,各单元的教学目标设定要将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三者结合起来。
(二)整合教学内容,提升人文智慧。
目前,应用写作教材琳琅满目,归结起来不外乎两类:一是通用教材,各类文书的写作都涵盖进去,各个专业都可以通用;另一类是专业性比较明显的教材,比如经济应用文写作、旅游应用文写作等。在这两类教材中,内容编排有区别,有的是先介绍写作基础知识再详细分类具体到各类文书,有的是直接介绍各种应用文文种的写作。但是无论哪一类教材都是围绕应用写作课程的知识体系,强调写作课程的模式化,枯燥的知识点和乏味的例文会让学生感到应用文可望而不可即。 虽然应用文写作是工具课,但它是服务于学习和生活的,所以它是一门蕴含人文知识和精神关照的工具课。那么基于这一点,在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选取就要遵循“学生内在和谐与完美”和“职业准备和可持续发展”的课程理念,围绕课程教学目标构建基于职场活动的项目化课程。这些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打乱教材结构,自行组合教学模块。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教学内容不外乎以行政公文和事务类文书为主的公共模块、与专业相关的专业模块,依据学生学习能力设计的自学模块。公共模块包含的通知、计划、总结等,无论哪一个专业的学生都要用到。专业模块内容要求教师侧重选取和专业相关的应用文种讲解。自学模块内容依据学生兴趣而定,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应用文章给学生赏析模仿。在每一个模块的教学中,教师将人文素质培养和写作技能训练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有文学色彩的名篇例文,挖掘应用文教学中的人文意蕴,或者选取和专业岗位相关的例文,让学生在熟悉写作格式的同时,体味写作的态度、写作的技巧,发展学生的写作思维。
(三)革新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内化人文精神。
在既往的應用文写作教学中,往往是“满堂灌”的“知识传输”,加之各学校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分配的教学学时极少,很难在有限的学时中学完各种文体的写作,更谈不上实战练习。应用文教学模式的改革要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推动学生的精神性成长。我们要逐步摒弃“一堂课能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的教学观念,通过构建项目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除了掌握写作知识和技能外,还在课堂学习体验与人合作和学习的乐趣,并且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真正实现知识、技能和素质三维课堂教学目标。
以“项目”为主线,依据学生专业岗位需求,创设学生当前所学内容与现实岗位需求基本相近的情景环境,通过项目设计,项目执行、展示提升、学习评价等环节,尝试从人文性的角度解读应用文种,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例如在教学中我们设计“感恩”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项目。以项目为导向,要求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授课班级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通过分析项目活动,学生可以明确赛前涉及的文种有通知、策划方案、邀请函等,比赛中涉及演讲稿、主持词,比赛后涉及总结、新闻稿、感谢信等。一个活动项目可以涉及大量文种。组织学生实施一个完整的教学项目,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实战使学生掌握这些文种的写作知识,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另一方面在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稿准备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感恩。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和自尊意识,重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重新衡量身边的每-位相伴者,学会懂得理解人、同情人,感悟到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学好应用文是做人处事的根本,是工作必备,是生活所需。任何一门课程模式的变革,应该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和本质属性。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是持续的、开放的,但是其课程性质决定它无论怎样改革,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都必须担负起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修养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刘新英.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应用文写作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2(05).
[2]陈斌珠.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育人功效[J].语文学刊,2011(01).
[3]张燕祥.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4(29).
[4]吕景泉.论职业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18(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课题《提升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路径探析与实践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XVI129);天津市教育系统调研课题《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Y201757175)。
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育 高职应用文写作 教学改革
在现代社会中,应用文作为信息载体和交际工具,不仅是个人能力与素质的体现,而且逐渐进入人才評价标准的视野。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今的高职教育在“能力本位”思想的指导下,过于强调教育对社会及经济的服务功能,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应用文写作课程单纯成为一门传授学生写作技能的课程。
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教职成〔2015〕6号)中明确指出:“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依据《意见》指示精神,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及理论探索,我们认为高职应用文课程改革首先要解决的是课程设计思路的创新问题。这就要求重新认识高职应用文写作在培养学生职业人文素质过程中的作用,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方面重新设计课程。
一、人文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实施教学改革是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之必需。
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既关注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又关注学生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职业人文素质正是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正是基于这个意义,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在培养学生职业人文素质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一,写作素养是提升学生就业“软实力”的重要渠道。如果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比作毕业生的“硬实力”,那么“听说读写”四个能力就是“软实力”。会听即要能听懂别人说的话,领会别人的意图;会说即要通过恰当的方式及时表达出来;会读即要在信息化时代形成系统的认知能力;会写即是一种对自己的思路进行逻辑梳理的能力,归根结底是大学生要有思辨和表达的能力。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人际沟通能力和文字读写能力等“软实力”指标成了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毕业生素质。据麦可思公司一项调查显示,在近4000个企事业单位中,70%的企业在对员工的职业技能评估中,把包括交流、有效写作技能等能力在内的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同等对待。因此,作为提高学生写作素养,提升其综合素质的课程,应用文写作是一门能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
第二,应用文写作课程对学生素质养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以技能为主,突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但是高等职业教育要讲究素质教育。应用文写作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理解、思维和表达能力,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等具有无可争辩的工具价值。首先,应用文特点决定了应用文写作者需要有较高的政策水平、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关注时事,扩大知识面,提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从教学内容方面说,在应用文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上,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大家和名作,如诸葛亮《出师表》、李密《陈情表》等,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闪耀着睿智的人文精神,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赏析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应用文的语言一个字一句话都至关重要,有人说:“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应用文写作教学可以教给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最后,通过应用文写作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如在“调查报告”写作中,在调查过程中成立调查小组,通过分工合作,可以让学生学会团队协作,学会如何与人沟通交流。
(二)实施课程改革是提升应用文写作教学有效性之必需。
虽然高职院校已普遍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但教学效果不很理想,究其原因,是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不高,在应用文教学中,关注能力目标的训练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关注少,千篇一律的内容,以讲为主、缺少实践练习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感觉内容抽象、课堂枯燥无味。要增强应用文课程教学效果,就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革新,充分体现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在教学中寻找应用文教学内容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点,通过对例文的选择,写作手法的指导,增加人文知识,融汇人文精神,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策略
课程改革追求的是,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对于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来讲,在教学中贯穿人文素质教育,要完成的是教学目标的重新设定、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及教学模式的重新构建。
(一)确立课程目标,培养人文情感。
高等学校的主旋律是“育人”,而不是“制器”。经过三年高职教育,学生将被培养成“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一门基础课、技能课和人文课,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应用型人才所必需的应用写作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及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职场竞争力。古人提倡“文以载道”,无论任何文章及文学作品,其内容都应该包含“道”,应用文写作也不例外。在具体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应用文写作课程要突出写作的人文性,通过教学,实现学生人文情感的培养目标,各单元的教学目标设定要将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三者结合起来。
(二)整合教学内容,提升人文智慧。
目前,应用写作教材琳琅满目,归结起来不外乎两类:一是通用教材,各类文书的写作都涵盖进去,各个专业都可以通用;另一类是专业性比较明显的教材,比如经济应用文写作、旅游应用文写作等。在这两类教材中,内容编排有区别,有的是先介绍写作基础知识再详细分类具体到各类文书,有的是直接介绍各种应用文文种的写作。但是无论哪一类教材都是围绕应用写作课程的知识体系,强调写作课程的模式化,枯燥的知识点和乏味的例文会让学生感到应用文可望而不可即。 虽然应用文写作是工具课,但它是服务于学习和生活的,所以它是一门蕴含人文知识和精神关照的工具课。那么基于这一点,在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选取就要遵循“学生内在和谐与完美”和“职业准备和可持续发展”的课程理念,围绕课程教学目标构建基于职场活动的项目化课程。这些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打乱教材结构,自行组合教学模块。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教学内容不外乎以行政公文和事务类文书为主的公共模块、与专业相关的专业模块,依据学生学习能力设计的自学模块。公共模块包含的通知、计划、总结等,无论哪一个专业的学生都要用到。专业模块内容要求教师侧重选取和专业相关的应用文种讲解。自学模块内容依据学生兴趣而定,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应用文章给学生赏析模仿。在每一个模块的教学中,教师将人文素质培养和写作技能训练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有文学色彩的名篇例文,挖掘应用文教学中的人文意蕴,或者选取和专业岗位相关的例文,让学生在熟悉写作格式的同时,体味写作的态度、写作的技巧,发展学生的写作思维。
(三)革新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内化人文精神。
在既往的應用文写作教学中,往往是“满堂灌”的“知识传输”,加之各学校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分配的教学学时极少,很难在有限的学时中学完各种文体的写作,更谈不上实战练习。应用文教学模式的改革要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推动学生的精神性成长。我们要逐步摒弃“一堂课能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的教学观念,通过构建项目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除了掌握写作知识和技能外,还在课堂学习体验与人合作和学习的乐趣,并且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真正实现知识、技能和素质三维课堂教学目标。
以“项目”为主线,依据学生专业岗位需求,创设学生当前所学内容与现实岗位需求基本相近的情景环境,通过项目设计,项目执行、展示提升、学习评价等环节,尝试从人文性的角度解读应用文种,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例如在教学中我们设计“感恩”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项目。以项目为导向,要求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授课班级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通过分析项目活动,学生可以明确赛前涉及的文种有通知、策划方案、邀请函等,比赛中涉及演讲稿、主持词,比赛后涉及总结、新闻稿、感谢信等。一个活动项目可以涉及大量文种。组织学生实施一个完整的教学项目,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实战使学生掌握这些文种的写作知识,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另一方面在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稿准备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感恩。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和自尊意识,重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重新衡量身边的每-位相伴者,学会懂得理解人、同情人,感悟到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学好应用文是做人处事的根本,是工作必备,是生活所需。任何一门课程模式的变革,应该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和本质属性。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是持续的、开放的,但是其课程性质决定它无论怎样改革,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都必须担负起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修养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刘新英.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应用文写作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2(05).
[2]陈斌珠.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育人功效[J].语文学刊,2011(01).
[3]张燕祥.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4(29).
[4]吕景泉.论职业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18(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课题《提升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路径探析与实践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XVI129);天津市教育系统调研课题《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Y20175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