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MTX(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将256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MTX+米非司酮)和对照组(单用MTX)。观察比较两组间在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影响学、检验及愈后方面的差异变化。结果:治疗组在主要症状、体征的消失、用药疗程及血β-HCG降至正常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治疗的不良反应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可靠,不良反应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异位妊娠 MTX 米非司酮
资料与方法
2001年2月~2006年11月收治异位妊娠患者336例,除患者的情况不允许或自愿者采取手术治疗80例外,将256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包块直径≤5cm,血β-HCG<5000IU/L,肝、肾功和凝血功能正常者[1]),在征得患者同意后保守治疗,并随机分为两组,应用MTX和米非司酮130例为治疗组,单用MTX126例为对照组,两组在年龄、症状和体征等临床资料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用MTX25mg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5天,总量125mg。治疗组用MTX25mg肌肉注射,每天1次,共用3天,总量75mg;同时给口服米非司酮75mg,每12小时1次,共用3天,再复查患者血清β-HCG的定量决定第2疗程。
疗效评定标准:①成功:症状消失,盆腔包块消失或包块不继续增大,无内出血,血清β-HCG逐渐降至正常;②失败:β-HCG持续不降或盆腔包块破裂内出血而需手术治疗。
统计方法:数据处理均在SPSS10.0软件包下完成,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
结 果
从表1、2可以看出,治疗组在需要用药的疗程、住院时间的长短、血β-HCG降到正常时间、治疗成功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
討 论
MTX作用机制是抑制滋养细胞增生,破坏绒毛,使胚胎组织坏死、脱落、吸收而免于手术[2]。米非司酮与蜕膜孕酮受体结合以阻滞孕酮活性,从而导致蜕膜间质的毛细血管内皮损害、扩张、破裂、间质出血,继而引起滋养细胞变性、绒毛间质水肿、胚胎变性剥脱[3]。两者配伍双重阻断胚胎发育,从而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我院采用低剂量MTX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的优点是既增加了保守治疗的成功率,又减少了MTX的用量,从而减轻了MTX的不良反应,并最大限度地确保输卵管的生理、生育功能,因此特别适用于迫切要求保留生育能力的年轻患者,疗效确切,方便经济,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叶恒君,韩临晓.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6.
2 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5.
3 徐复旦.口服不同剂量对妊娠蜕膜及绒毛组织的影响.中华妇产科杂志,1992,27(1):46.
关键词 异位妊娠 MTX 米非司酮
资料与方法
2001年2月~2006年11月收治异位妊娠患者336例,除患者的情况不允许或自愿者采取手术治疗80例外,将256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包块直径≤5cm,血β-HCG<5000IU/L,肝、肾功和凝血功能正常者[1]),在征得患者同意后保守治疗,并随机分为两组,应用MTX和米非司酮130例为治疗组,单用MTX126例为对照组,两组在年龄、症状和体征等临床资料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用MTX25mg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5天,总量125mg。治疗组用MTX25mg肌肉注射,每天1次,共用3天,总量75mg;同时给口服米非司酮75mg,每12小时1次,共用3天,再复查患者血清β-HCG的定量决定第2疗程。
疗效评定标准:①成功:症状消失,盆腔包块消失或包块不继续增大,无内出血,血清β-HCG逐渐降至正常;②失败:β-HCG持续不降或盆腔包块破裂内出血而需手术治疗。
统计方法:数据处理均在SPSS10.0软件包下完成,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
结 果
从表1、2可以看出,治疗组在需要用药的疗程、住院时间的长短、血β-HCG降到正常时间、治疗成功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
討 论
MTX作用机制是抑制滋养细胞增生,破坏绒毛,使胚胎组织坏死、脱落、吸收而免于手术[2]。米非司酮与蜕膜孕酮受体结合以阻滞孕酮活性,从而导致蜕膜间质的毛细血管内皮损害、扩张、破裂、间质出血,继而引起滋养细胞变性、绒毛间质水肿、胚胎变性剥脱[3]。两者配伍双重阻断胚胎发育,从而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我院采用低剂量MTX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的优点是既增加了保守治疗的成功率,又减少了MTX的用量,从而减轻了MTX的不良反应,并最大限度地确保输卵管的生理、生育功能,因此特别适用于迫切要求保留生育能力的年轻患者,疗效确切,方便经济,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叶恒君,韩临晓.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6.
2 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5.
3 徐复旦.口服不同剂量对妊娠蜕膜及绒毛组织的影响.中华妇产科杂志,1992,27(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