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施受不明是歧义的一种,顾名思义,指的是动作的施受双方不明确。如:
这姑娘,连她妈妈也不认识了。
巴勒斯坦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有准备的。
施受不明的句子,都有表示动作的动词(do),还有动作的施受双方(A和B),但动作究竟是A施于B,还是B施于A,不明。这就给语言的交流造成了困难。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笔者以为,可以从施受不明的句子中发现一些共同的东西,比如常见的样式,从而既利于识别,又便于避免。
⒈A//B + do
在这一样式中,A充当着句子的话题式主语,而B与do处于谓语部分,如:
这个同学(A)谁(B)都瞧不起(do)。
李扬(A),几乎无人(B)不识(do)。
当然,符合这一形式的句子未必都存在施受不明的问题,如:
澳洲我去过。
因为只能是“我”去“澳洲”,不可能是“澳洲”去“我”,do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只能是B施于A,不能是A施于B,换句话说,动作在A与B之间不可逆,因而施受关系是明确的。
再比如:
老王,我昨天还见过。
老王,我昨天还见过他。
“见过”后面无论跟不跟“他”,这两个句子表示的都只能是“我”见“老王”,不能是“老王”见“我”,do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在A与B之间同样是不可逆的。
⒉A对B的do(doing)
这一样式只能充当句子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合适的语境,do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究竟是A对B还是B对A,也往往是不明确的。如:
小李(A)对小张(B)的批评(doing)……
巴勒斯坦(A)对以色列(B)的进攻(doing)……
当然,符合这一样式的也未必都存在施受不明的问题,如:
张教授(A)对这种植物(B)的研究(doing)……
因为只能是“张教授”研究“植物”,不可能是“植物”研究“张教授”,“研究”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在A与B之间是不可逆的。
增加必要的语境,使句子完整,也可能消除这一样式施受不明的问题,如:
小李对小张的批评很中肯。
小李对小张的批评很反感。
前一句补上了“很中肯”,在“批评”成为句子主语的同时,也明确了“批评”是由“小李”施于“小张”的;后一句补上了“很反感”,在“小李”成为句子主语的同时,也明确了“批评”是由“小张”施于“小李”的。再如:
巴勒斯坦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有预谋的。
巴勒斯坦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有防备的。
前一句的“进攻”显然是“巴勒斯坦”施于“以色列”的,而后一句则正好相反,两句的施受关系都是明确的。
不过,即便把“A对B的doing”置于结构完整的句子中,施受关系也未必都能够明确,如:
巴勒斯坦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有准备的。
补上了“有准备的”,但究竟是有进攻的准备还是防守的准备,并不明确;与之相应,究竟是巴勒斯坦进攻以色列,还是以色列进攻巴勒斯坦,也不明确,“进攻”在A与B之间依旧是可逆的。
⒊A//do
在这一样式中,当do所表示的动作本可带施受双方,而句中却只有施受体不明的A充当句子的主语时,往往会造成施受不明,如:
鸡(A)不吃了(do)。美女(A)不说了(do)。
前一句中,究竟是我们不吃鸡了,还是鸡不吃米了,不明确;后一句中,究竟是我们不说美女了,还是美女不说话了,也不明确。
这一样式的句子是否施受不明,关键还在于A对do而言是否施受不明,不妨拿下面几句作一比较:
菜(A)不吃了(do)。
我(A)不吃了(do)。
故事(A)不说了(do)。
在这几例中,A对do所表示的动作而言,施受分明,因而句子也就不存在施受不明的问题。
也许有人会感到疑惑,既然“A//do”这一样式中少了B,为什么A还会施受体不明呢?
笔者以为,这首先因为主语未必就是动作的实施者,除此而外正是B的缺失。以“鸡不吃了”为例,除了A(“鸡”)之外,B究竟是什么,究竟应该出现在什么位置上,并不确定,在不确定的位置上缺失了内容同样不确定的一方,反而增加了表达和理解的变数,以致产生这两种理解:
鸡我们(B1)不吃了。
鸡不吃米(B2)了。
显然,一旦明确了B的所指和位置,施受不明的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了。
以上谈到了施受不明的三种常见样式,尽管符合这三种样式的句子未必都存在施受不明的问题,尽管施受不明还得看do所表示的动作是否存在施受双方,还得看它是否在A与B之间是可逆的,但样式本身毕竟也给问题的存在提供了可能。如果换成其他的样式,问题也许就不存在了,如:
“A//do + B”样式:
谁(A)都瞧不起(do)他(B)。
“A//把B + do”样式:
小李把小张批评了。
“A//被B + do”样式:
小李被小张批评了。
(任海英,浙江省舟山普陀沈家门小学;董鸥,浙江省舟山普陀中学)
这姑娘,连她妈妈也不认识了。
巴勒斯坦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有准备的。
施受不明的句子,都有表示动作的动词(do),还有动作的施受双方(A和B),但动作究竟是A施于B,还是B施于A,不明。这就给语言的交流造成了困难。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笔者以为,可以从施受不明的句子中发现一些共同的东西,比如常见的样式,从而既利于识别,又便于避免。
⒈A//B + do
在这一样式中,A充当着句子的话题式主语,而B与do处于谓语部分,如:
这个同学(A)谁(B)都瞧不起(do)。
李扬(A),几乎无人(B)不识(do)。
当然,符合这一形式的句子未必都存在施受不明的问题,如:
澳洲我去过。
因为只能是“我”去“澳洲”,不可能是“澳洲”去“我”,do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只能是B施于A,不能是A施于B,换句话说,动作在A与B之间不可逆,因而施受关系是明确的。
再比如:
老王,我昨天还见过。
老王,我昨天还见过他。
“见过”后面无论跟不跟“他”,这两个句子表示的都只能是“我”见“老王”,不能是“老王”见“我”,do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在A与B之间同样是不可逆的。
⒉A对B的do(doing)
这一样式只能充当句子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合适的语境,do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究竟是A对B还是B对A,也往往是不明确的。如:
小李(A)对小张(B)的批评(doing)……
巴勒斯坦(A)对以色列(B)的进攻(doing)……
当然,符合这一样式的也未必都存在施受不明的问题,如:
张教授(A)对这种植物(B)的研究(doing)……
因为只能是“张教授”研究“植物”,不可能是“植物”研究“张教授”,“研究”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在A与B之间是不可逆的。
增加必要的语境,使句子完整,也可能消除这一样式施受不明的问题,如:
小李对小张的批评很中肯。
小李对小张的批评很反感。
前一句补上了“很中肯”,在“批评”成为句子主语的同时,也明确了“批评”是由“小李”施于“小张”的;后一句补上了“很反感”,在“小李”成为句子主语的同时,也明确了“批评”是由“小张”施于“小李”的。再如:
巴勒斯坦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有预谋的。
巴勒斯坦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有防备的。
前一句的“进攻”显然是“巴勒斯坦”施于“以色列”的,而后一句则正好相反,两句的施受关系都是明确的。
不过,即便把“A对B的doing”置于结构完整的句子中,施受关系也未必都能够明确,如:
巴勒斯坦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有准备的。
补上了“有准备的”,但究竟是有进攻的准备还是防守的准备,并不明确;与之相应,究竟是巴勒斯坦进攻以色列,还是以色列进攻巴勒斯坦,也不明确,“进攻”在A与B之间依旧是可逆的。
⒊A//do
在这一样式中,当do所表示的动作本可带施受双方,而句中却只有施受体不明的A充当句子的主语时,往往会造成施受不明,如:
鸡(A)不吃了(do)。美女(A)不说了(do)。
前一句中,究竟是我们不吃鸡了,还是鸡不吃米了,不明确;后一句中,究竟是我们不说美女了,还是美女不说话了,也不明确。
这一样式的句子是否施受不明,关键还在于A对do而言是否施受不明,不妨拿下面几句作一比较:
菜(A)不吃了(do)。
我(A)不吃了(do)。
故事(A)不说了(do)。
在这几例中,A对do所表示的动作而言,施受分明,因而句子也就不存在施受不明的问题。
也许有人会感到疑惑,既然“A//do”这一样式中少了B,为什么A还会施受体不明呢?
笔者以为,这首先因为主语未必就是动作的实施者,除此而外正是B的缺失。以“鸡不吃了”为例,除了A(“鸡”)之外,B究竟是什么,究竟应该出现在什么位置上,并不确定,在不确定的位置上缺失了内容同样不确定的一方,反而增加了表达和理解的变数,以致产生这两种理解:
鸡我们(B1)不吃了。
鸡不吃米(B2)了。
显然,一旦明确了B的所指和位置,施受不明的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了。
以上谈到了施受不明的三种常见样式,尽管符合这三种样式的句子未必都存在施受不明的问题,尽管施受不明还得看do所表示的动作是否存在施受双方,还得看它是否在A与B之间是可逆的,但样式本身毕竟也给问题的存在提供了可能。如果换成其他的样式,问题也许就不存在了,如:
“A//do + B”样式:
谁(A)都瞧不起(do)他(B)。
“A//把B + do”样式:
小李把小张批评了。
“A//被B + do”样式:
小李被小张批评了。
(任海英,浙江省舟山普陀沈家门小学;董鸥,浙江省舟山普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