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音乐欣赏课一直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以课本中的音乐作品为经典介绍给学生。但这样的教学方法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笔者在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中逐步摸索出一套培养学生独创性思维的方法,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
[关键词]高中 音乐欣赏 独创性思维
自从毕业以来,作为高中音乐教师,笔者在十几年的音乐教学和实践中,发现现今上好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最主要问题在于如何适应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以及学生不同的欣赏层次和审美品位。高中音乐欣赏课一直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以课本中的音乐作品为经典介绍给学生。但这样的教学方法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音乐教师不得不对高中音乐欣赏课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深刻的反思。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笔者在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中逐步摸索出一套培养学生独创性思维的方法,改变了过去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所谓学生独创性思维,是在创造性思维中强调论点独特性,即要求每位学生对音乐作品、审美观点进行独立思考。探索、创造、建立新颖独特的论点,并进行简单论证。简而言之,就是“自立其说,自圆其说”。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思维?我个人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全新教学观念,清除学生思维障碍
多年以来,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支配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教学原则始终没有得到落实,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和课本,主体意识淡薄。由于缺乏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不敢对教学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笔者觉得,要培养学生独创性思维,首先要改变课堂教学观念。
1.加强学生主体意识,使其不过于依赖课本。学生从小学接触课本开始,奉行的就是课本知识唯一正确的准则,理解、记忆课本内容,运用课本上的方法进行学习。不可否认,课本对学生的学习是重要的,它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知识。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课本并非完美无缺,高中音乐欣赏教材至少有以下缺陷:
(1)跟不上时代发展。时代在飞速发展,课本编写跟不上发展速度,许多年运用一个版本,优秀的音乐作品不多,而且范围和观念已经显得陈旧。
(2)观点单一化。音乐课本中有关作品的欣赏文字,只是~家之说。任何一部优秀的作品,不同的人在不同情景下欣赏,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是优秀作品的魅力所在,也是教材中难以用文字表达全面的。
(3)思维空间不够。思维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而课本在这些方面显得有所欠缺。
2.改变传统教师形象,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永远是正确的代名词。许多学生在思考问题前,首先是考虑老师是什么观点,老师在提问之前有什么潜台词,发言时老师是否流露倾向性,这些都会成为学生思考问题的依据。要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思维,老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老师在问题的讨论中表达的也只是个人的观点,师生之间应平等交流、真诚对待。老师在课堂上应是学生独创性思维的引导者、学生探索的指导者、论点争论的组织者、学生独创观点的总编者。
3.解除学生心理顾虑,引导学生敢想敢说。高中学生在心理上虽然较小学生、初中生成熟很多,观察问题也深刻得多,但他们爱面子、怕说错,不愿在众多的同学及老师面前发言。长期以来,就养成了不愿意在课内举手发言的习惯。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尝试和学生一起来探讨一个问题:“21世纪我们怎样发展自己?”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要将自己今后的创造发明付诸实施,敢于表述、善于表达是非常重要的,口才是人生奋斗的一大工具。當然,要引导他们发言还必须有具体的方法。可先让学生在左右前后的同学之间发表论点,让学生们在小场面中得以锻炼,老师也深入到各小组中去参与讨论,给予鼓励,这样学生逐渐敢于在班上发言,到后来都争着发言了。
(二)努力探索指导方法,引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要培养学生独创性思维,教师在教学上首先自己要有独创思维,只有努力去探究,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试就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尝试。
1.创造性运用教材。为了让学生有一个音乐欣赏的广阔天地,笔者尝试将教材重新进行编排,从中与学生一起来探究各类有趣的问题。例如,从《欢乐颂》和《第五交响曲》中给学生讲述一些关于音乐家贝多芬的有趣故事,引起学生对交响曲欣赏的强烈欲望。再请同学们思考一些问题,他们争先恐后的回答,使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很显然,创造性运用教材,课就上活了。
2.精心设计教法。好教材固然重要,好教法更不能缺少,而且应力求根据不同课的内容改换不同的教法。
(1)直观欣赏。在讲授一些乐器时,可采用实物或录像让学生认识每一种乐器的形状和性能,然后再听此类乐器演奏的乐曲,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
(2)通俗巧妙。学生听一首歌曲比听一部交响曲更容易。如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有人说就是这部作品使贝多芬成为巨人的,为使学生感受到一副紧张斗争的情景,让学生模仿一个人在紧急求助下去敲对方门的动作和声音,同学们都敲出紧张急促的节奏。然后再看一段影片,同时配上《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强烈的音调,使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学生很容易就能掌握“命运”这个主题。
(3)生动有趣。学生通过创造性思维把乐曲或歌曲的感觉分配到一个简单的抽象画上。例如,富有节奏感的《国歌》《大刀进行曲》《歌唱祖国》等。学生开始细细品味这些作品,由此产生了丰富的想象。而每一位同学的独创思维是不一样的,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画出抽象画,显得更为生动有趣。
在新课程下,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音乐知识,帮助学生去发现、获取和运用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和博大的胸怀。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审美的实践活动,感受和认识音乐艺术的魅力,体验音乐审美的情感,从而达到体验、感悟人生的真谛。
[关键词]高中 音乐欣赏 独创性思维
自从毕业以来,作为高中音乐教师,笔者在十几年的音乐教学和实践中,发现现今上好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最主要问题在于如何适应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以及学生不同的欣赏层次和审美品位。高中音乐欣赏课一直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以课本中的音乐作品为经典介绍给学生。但这样的教学方法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音乐教师不得不对高中音乐欣赏课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深刻的反思。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笔者在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中逐步摸索出一套培养学生独创性思维的方法,改变了过去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所谓学生独创性思维,是在创造性思维中强调论点独特性,即要求每位学生对音乐作品、审美观点进行独立思考。探索、创造、建立新颖独特的论点,并进行简单论证。简而言之,就是“自立其说,自圆其说”。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思维?我个人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全新教学观念,清除学生思维障碍
多年以来,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支配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教学原则始终没有得到落实,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和课本,主体意识淡薄。由于缺乏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不敢对教学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笔者觉得,要培养学生独创性思维,首先要改变课堂教学观念。
1.加强学生主体意识,使其不过于依赖课本。学生从小学接触课本开始,奉行的就是课本知识唯一正确的准则,理解、记忆课本内容,运用课本上的方法进行学习。不可否认,课本对学生的学习是重要的,它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知识。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课本并非完美无缺,高中音乐欣赏教材至少有以下缺陷:
(1)跟不上时代发展。时代在飞速发展,课本编写跟不上发展速度,许多年运用一个版本,优秀的音乐作品不多,而且范围和观念已经显得陈旧。
(2)观点单一化。音乐课本中有关作品的欣赏文字,只是~家之说。任何一部优秀的作品,不同的人在不同情景下欣赏,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是优秀作品的魅力所在,也是教材中难以用文字表达全面的。
(3)思维空间不够。思维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而课本在这些方面显得有所欠缺。
2.改变传统教师形象,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永远是正确的代名词。许多学生在思考问题前,首先是考虑老师是什么观点,老师在提问之前有什么潜台词,发言时老师是否流露倾向性,这些都会成为学生思考问题的依据。要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思维,老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老师在问题的讨论中表达的也只是个人的观点,师生之间应平等交流、真诚对待。老师在课堂上应是学生独创性思维的引导者、学生探索的指导者、论点争论的组织者、学生独创观点的总编者。
3.解除学生心理顾虑,引导学生敢想敢说。高中学生在心理上虽然较小学生、初中生成熟很多,观察问题也深刻得多,但他们爱面子、怕说错,不愿在众多的同学及老师面前发言。长期以来,就养成了不愿意在课内举手发言的习惯。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尝试和学生一起来探讨一个问题:“21世纪我们怎样发展自己?”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要将自己今后的创造发明付诸实施,敢于表述、善于表达是非常重要的,口才是人生奋斗的一大工具。當然,要引导他们发言还必须有具体的方法。可先让学生在左右前后的同学之间发表论点,让学生们在小场面中得以锻炼,老师也深入到各小组中去参与讨论,给予鼓励,这样学生逐渐敢于在班上发言,到后来都争着发言了。
(二)努力探索指导方法,引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要培养学生独创性思维,教师在教学上首先自己要有独创思维,只有努力去探究,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试就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尝试。
1.创造性运用教材。为了让学生有一个音乐欣赏的广阔天地,笔者尝试将教材重新进行编排,从中与学生一起来探究各类有趣的问题。例如,从《欢乐颂》和《第五交响曲》中给学生讲述一些关于音乐家贝多芬的有趣故事,引起学生对交响曲欣赏的强烈欲望。再请同学们思考一些问题,他们争先恐后的回答,使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很显然,创造性运用教材,课就上活了。
2.精心设计教法。好教材固然重要,好教法更不能缺少,而且应力求根据不同课的内容改换不同的教法。
(1)直观欣赏。在讲授一些乐器时,可采用实物或录像让学生认识每一种乐器的形状和性能,然后再听此类乐器演奏的乐曲,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
(2)通俗巧妙。学生听一首歌曲比听一部交响曲更容易。如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有人说就是这部作品使贝多芬成为巨人的,为使学生感受到一副紧张斗争的情景,让学生模仿一个人在紧急求助下去敲对方门的动作和声音,同学们都敲出紧张急促的节奏。然后再看一段影片,同时配上《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强烈的音调,使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学生很容易就能掌握“命运”这个主题。
(3)生动有趣。学生通过创造性思维把乐曲或歌曲的感觉分配到一个简单的抽象画上。例如,富有节奏感的《国歌》《大刀进行曲》《歌唱祖国》等。学生开始细细品味这些作品,由此产生了丰富的想象。而每一位同学的独创思维是不一样的,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画出抽象画,显得更为生动有趣。
在新课程下,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音乐知识,帮助学生去发现、获取和运用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和博大的胸怀。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审美的实践活动,感受和认识音乐艺术的魅力,体验音乐审美的情感,从而达到体验、感悟人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