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设计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教学,为了让每个学生充分地享受课堂教学,我们要认真思考、不断打磨我们的教学设计。艺术的渗透能溶解教学设计中的棱角,让课堂教学更具美感。
【关键词】语文教学设计 科学 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74-02
如果说我们的语文课堂是个舞台,那么我们在这个舞台上每天都演绎着不同的教学剧本。我们希望每个学生在课堂里都是享受的,这也就需要我们不断打磨课堂教学设计。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设计的时候,我觉得有些要素是必不可少的,就好像植物生长需要空气、水和阳光,而我们的教学设计需要有科学的支撑、教师的观念和艺术的妆点,这样的教学设计才有可能焕发新生。
一、设计要有教师的观念
植物的生长需要水的滋养,但是掌握不好浇水的尺度,植物也很难健康的生长。怎样给植物浇水绝对是一门学问,当你有疑问的时候,你可以询问园艺师,也可以上网搜索种植信息,但你会发现就是同一种植物的信息都可以是很多种的,更何况有时你照着别人教你的方法去做了,但不一定会收到理想的结果。在进行语文教学设计的时候也是一样的道理。
作为教师,时刻都要关注着教育教学理念的发展动态,用最先进的理念武装自己,才能让教学与时俱进。但是我们在真正学习教育教学理念的时候,就会发现教育界的理念纷繁复杂,而且各有千秋。也就是说,每个大师的背后都有一套始终坚持贯彻的教育教学理念。例如,钱梦龙先生以“三主”思想为理论基础的“语文导读法”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观点,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余映潮老师的“板块推进式”教学模式有效解决了课堂教学繁杂无序的问题;郑彤老师秉持“素读”的观点追求本色语文……我用什么来滋养语文课堂这方园地呢?
我不是名师,更不是大师,所以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并不一定会有一整套完整的教育教学理念。然而没有理念的设计必然像缺水的植物一样,干涸枯萎是必然的命运。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我必须要有理念的积淀,理念从何而来——博观而约取——通过广泛地阅读,学习积累名师大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从而产生自己对语文教学的某些看法、想法,最终形成了一些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始终坚持的观念。
二、要设计好课前的预设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教学预设是教师发挥组织、引领作用的重要保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预设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智力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考虑教学要素的方方面面。而善于解讀文本、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点。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学会解读文本是必备的素养,是一种专业知识、言语技能、伦理情操和审美价值等方面的综合素养。我们除了学会解读自己,对自身的知识、能力,自己的情感、心智等的解读外,还要学会解读学生。当然,最为重要的是,作为教师要学会解读文本。甚至对一个教师的专业素质来说,这可能是最为关键的。在解读文本这一环节时,我们最能够见出一个教师的思想修养,学理结构和他的文化视野,他的对于教育的理解和作为人的真正的道德良知等等内容都在里面。同时,因为文本是多意的,特别是对语文这样的学科,其弹性很大,我们不可能就某一点讲得过死,这就需要教师对文本有一个充分而深刻的解读。
良好的教学预设,还要特别注意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做到预设有度,教学设计要具有动态生成点。教学设计就是对课堂教学所做的预设,它是建立在对教材的深入的解读和对学生的准确的分析上,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所做的预设。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对及时反馈提出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这种生成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性。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万不能为了生成而生成。从根本上说,预设是生成的基础,没有充分的预设,就不可能产生精彩生成。
三、设计要想到课中教学效果
教师要有强有力的课堂调控能力。一是从内化教材到外化教材整个过程的驾驭能力:另一方面是指限定在课堂教学这个特定时空中的驾驭能力。除了合理地安排知识点外,课堂教学还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一能力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在课堂上,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情绪、态度,及时给予教育、评价、激励、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成功的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的结合体。如果说高质量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那么动态生成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学生的差异性和教学的开放性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活动的变化发展有时和某种教学预设相吻合,而更多的时候两者是有差异的甚至是截然不同的。当教学不再按照预设展开,教师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和艰难的抉择。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乃至放弃原有的教学预设,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使静态的预案变成动态的、富有灵性的实施方案,為动态生成导航护航。显然,组织语文课堂教学并非易事,语文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四、课后的反思能力
外因与内因,对于一个教师的发展来说,两者都重要。但相比较而言,内因更为重要,外因只能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勇于实践,勤于反思,善于在反思中小结与调整,则是教师自主发展的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反思与教师的自主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反思,一般是指行为主体立足于自我以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其情景的能力。其实,反思的意识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如“反求诸己”,“扪心自问”, “人贵有自知之明”,“吾日三省吾身”等就是佐证。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效能和素养的过程。
布鲁巴奇等人提出了四种反思的方法:①反思日记。②详细描述。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课,并描述他们所观察到的结果,随后与其他教师相互交流。③职业发展。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形成的解决办法为所有参加的教师及其所在学校的教师所共享。④行动研究。教师对他们在课堂上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总之,反思对教师的自主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相反,如果一个教师满足于现状浑浑噩噩,不思进取,那么,他(她) 将永远地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而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设计 科学 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74-02
如果说我们的语文课堂是个舞台,那么我们在这个舞台上每天都演绎着不同的教学剧本。我们希望每个学生在课堂里都是享受的,这也就需要我们不断打磨课堂教学设计。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设计的时候,我觉得有些要素是必不可少的,就好像植物生长需要空气、水和阳光,而我们的教学设计需要有科学的支撑、教师的观念和艺术的妆点,这样的教学设计才有可能焕发新生。
一、设计要有教师的观念
植物的生长需要水的滋养,但是掌握不好浇水的尺度,植物也很难健康的生长。怎样给植物浇水绝对是一门学问,当你有疑问的时候,你可以询问园艺师,也可以上网搜索种植信息,但你会发现就是同一种植物的信息都可以是很多种的,更何况有时你照着别人教你的方法去做了,但不一定会收到理想的结果。在进行语文教学设计的时候也是一样的道理。
作为教师,时刻都要关注着教育教学理念的发展动态,用最先进的理念武装自己,才能让教学与时俱进。但是我们在真正学习教育教学理念的时候,就会发现教育界的理念纷繁复杂,而且各有千秋。也就是说,每个大师的背后都有一套始终坚持贯彻的教育教学理念。例如,钱梦龙先生以“三主”思想为理论基础的“语文导读法”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观点,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余映潮老师的“板块推进式”教学模式有效解决了课堂教学繁杂无序的问题;郑彤老师秉持“素读”的观点追求本色语文……我用什么来滋养语文课堂这方园地呢?
我不是名师,更不是大师,所以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并不一定会有一整套完整的教育教学理念。然而没有理念的设计必然像缺水的植物一样,干涸枯萎是必然的命运。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我必须要有理念的积淀,理念从何而来——博观而约取——通过广泛地阅读,学习积累名师大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从而产生自己对语文教学的某些看法、想法,最终形成了一些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始终坚持的观念。
二、要设计好课前的预设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教学预设是教师发挥组织、引领作用的重要保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预设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智力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考虑教学要素的方方面面。而善于解讀文本、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点。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学会解读文本是必备的素养,是一种专业知识、言语技能、伦理情操和审美价值等方面的综合素养。我们除了学会解读自己,对自身的知识、能力,自己的情感、心智等的解读外,还要学会解读学生。当然,最为重要的是,作为教师要学会解读文本。甚至对一个教师的专业素质来说,这可能是最为关键的。在解读文本这一环节时,我们最能够见出一个教师的思想修养,学理结构和他的文化视野,他的对于教育的理解和作为人的真正的道德良知等等内容都在里面。同时,因为文本是多意的,特别是对语文这样的学科,其弹性很大,我们不可能就某一点讲得过死,这就需要教师对文本有一个充分而深刻的解读。
良好的教学预设,还要特别注意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做到预设有度,教学设计要具有动态生成点。教学设计就是对课堂教学所做的预设,它是建立在对教材的深入的解读和对学生的准确的分析上,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所做的预设。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对及时反馈提出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这种生成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性。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万不能为了生成而生成。从根本上说,预设是生成的基础,没有充分的预设,就不可能产生精彩生成。
三、设计要想到课中教学效果
教师要有强有力的课堂调控能力。一是从内化教材到外化教材整个过程的驾驭能力:另一方面是指限定在课堂教学这个特定时空中的驾驭能力。除了合理地安排知识点外,课堂教学还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一能力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在课堂上,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情绪、态度,及时给予教育、评价、激励、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成功的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的结合体。如果说高质量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那么动态生成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学生的差异性和教学的开放性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活动的变化发展有时和某种教学预设相吻合,而更多的时候两者是有差异的甚至是截然不同的。当教学不再按照预设展开,教师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和艰难的抉择。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乃至放弃原有的教学预设,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使静态的预案变成动态的、富有灵性的实施方案,為动态生成导航护航。显然,组织语文课堂教学并非易事,语文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四、课后的反思能力
外因与内因,对于一个教师的发展来说,两者都重要。但相比较而言,内因更为重要,外因只能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勇于实践,勤于反思,善于在反思中小结与调整,则是教师自主发展的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反思与教师的自主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反思,一般是指行为主体立足于自我以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其情景的能力。其实,反思的意识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如“反求诸己”,“扪心自问”, “人贵有自知之明”,“吾日三省吾身”等就是佐证。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效能和素养的过程。
布鲁巴奇等人提出了四种反思的方法:①反思日记。②详细描述。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课,并描述他们所观察到的结果,随后与其他教师相互交流。③职业发展。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形成的解决办法为所有参加的教师及其所在学校的教师所共享。④行动研究。教师对他们在课堂上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总之,反思对教师的自主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相反,如果一个教师满足于现状浑浑噩噩,不思进取,那么,他(她) 将永远地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而得不到应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