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给人类带来新的机遇、新的挑战,使全人类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特别是我们的学生,面对日益激烈的升学竞争,他们的心理健康必须接受严峻的考验,为此,笔者在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注重渗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有关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本文从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展好多种形式的班会、注重激励、树立多元化评价观念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方式方法。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健康、素质教育
对中学生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已被人们普遍关注与认同,我们多数教育者也已经在具体工作中着手实践。但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从不同角度积极参与,做好我们力所能及的那一部分。我作为一名老班主任,经过十多年的实践之后,深深地明白,班主任工作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你们怎么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和忧愁,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有着重要的意义。”①而在高中阶段,班主任可以说是除了家长之外,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学生最亲密的人,因而班主任对学生有较深的了解,一言一行也会对他们产生较大影响。下文我将谈谈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要建立好学生心理档案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创立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生与生俱来就不尽相同,他们没有相同的心理倾向,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智力,而都具有自己的智力强项,有自己的学习个性。因此,作为班主任在接手一个新的班级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才能把握住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倾向,以便于随时指导,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地学习、成长。给每一个学生建立一个心理档案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要建立学生心理档案首先就要对学生的学习背景、兴趣爱好、学习强项、性格特点、人际交往、家庭状况等进行了解,班主任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开座谈会、个别谈话、标准化和非标准化测试等方法,另外,观察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毕竟观察需要付出很多精力和时间,这也正是班主任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之处。观察的内容尽可能是全方位的,既要观察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学习的习惯、学习的方法、对待学习成绩(成果)的态度等宏观方面的具体情况,也要观察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表情、神态、言语动作、行为等微观方面的细微变化,既要观察学生个体独自学习时的情况,也要观察学生个体与同学、同伴谈话、交流、讨论、合作时的情况等等,即对学生有关学习方面的各种情况都要加以详尽的了解。然后,再把相关资料输入电脑。因为电脑信息记录规范,便于阅读,易于交流,而且为以后的“归类整理”、随机整理和利用互联网“共建、共享”创造了条件。
心理档案是活的,要根据观察的情况随时保存、修改,这样才能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便于比
较,总结经验。便于实施观察、分析、并指导学生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努力。
二是要开好多种形式的班会
班会是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健康心理素质、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阵地,也是一个班级的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班主任之间进行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重要方法,所以班主任如果能成功地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班会,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能说出心声,能从别人的交流中收获到许多有益的东西,从而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这就是应用了所谓多数人都有的一种“从众”心理,著名心理学家阿西用实验证明了人们的这种心理效应。人在面对群体压力时普遍存在“从众”心理。这种“从众效应”在中小学生中表现更为明显。所以利用好每周一次的班会让少数学生在大家的影响下改变他们的不积极的或错误的态度及做法是比较容易的。班会的形式可以是辩论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朗读比赛等等。任何一种形式的班会,只要认真准备,真心投入,都会让学生真情流露,甚至是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
我去年曾组织了一次题为“从初中升入高中之后”的主题班会。组织这次班会的原因是2007级高一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多半学期了,经过了三次月考,从学生日记中我发现了不少学生的沮丧情绪,因为这些学生在初中时都是各自学校的学习佼佼者,但进入高中之后,形势大变,来自全市甚至周边县市的优秀学生比比皆是,不少人一进校门名次就处于劣势。这其实是正常情况,因为大家都是来自各个地方,凑到一起,有了竞争、名次总要有前有后,但学生个人却很难意识到这点,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们很难接受自己从优胜者到“失败者”(很多学生都这样评价自己)的转变的现实。其中最严重的是我班的女生张晓月,她一向很要强,据她妈妈说,她上一年级时,曾因数学考了99分而没考100分,把自己关在厕所里哭。她在初中的成绩也很优异,曾获省数学竞赛一等奖,入学成绩年级第一名,但现在在班上是中上游,因为好强的性格,她始终闷闷不乐,甚至出现了失眠现象,为此我组织了这次班会。
班会上较快适应高中生活的同学踊跃发言,说出他们在认识上以及各科学习上的心得,我也鼓励尚未适应的同学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大家再针对这些同学的感受出谋划策,使同学门意识到在这个竞争的社会中,只要处于竞争中就会有优劣之分,但我们不要过分在意成绩的优劣,要在意的是自己是否在付出,付出的多与少。当然也要在意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如果做到自己能坦然地告诉自己“我是最勤奋的”,就是赢家。班会比较成功,班上那部分不适应高中生活的学生,这之后大都开始渐渐进入角色了,张晓月的变化也很大,在之后的期末考试中成绩有所回升,在高一下学期,有了明显提升,成绩始终稳定在年级10名左右,在期末考试中重登榜首。失眠症状也消失了。
三是要注重激励
然而即便是学生能走出由初中到高中不适应的阴影,不再沉浸在由过去的“出人头地”到今天的“默默无闻”的矛盾中,但因为有竞争就要有落后者,而上进心又使这些学生不愿认输,从而使他们又挣扎在失败的痛苦中。能象张晓月那样从不适应到适应,然后还取得好成绩的学生毕竟是少数的,所以这时班主任老师对成绩处于劣势的学生的信任、激励与关注,将对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马斯洛在其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中指出,人类的多种需求可按其性质由高到低分为七个层次: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隶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与成长需要(知的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②
“自尊需要”即获得并维护个人自尊心的一切需要,诸如被人认可、赞许、关爱等,这些需要都是基本需要。特别是高中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有强烈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一种要求得到社会、集体和他人承认自己人格和能力的一种思想感情,是学生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罗森塔尔效应也告诉我们,教师的信任与激励将鼓起学生自信、智力、情感、个性顺利发展的风帆。而自信与自尊则是学习最强大的动力。③
2001级学生崔剑升,他入学时成绩是年级前十名,属于尖子生,入学后由于智力因素,虽然很努力,但成绩一直不太好,没多长时间就离开实验班,他甚至产生了退学的念头,我和家长经过多方劝导把他留下了,始终对自己没有多大信心,刚升入高三,他就问我“老师,你说象我这样的复读一年,能考上大学吗?”我听后很难受,就经常找他谈心,不断鼓励他,给他分析他的学习情况,他的优势在哪儿,他的劣势在哪儿,每当他取得点滴的进步就当众表扬他,并以非常肯定的口吻告诉他你曾经取得那么好的成绩,这说明你有实力,现在最重要的是你缺乏信心,只要相信自己,成功只是时间的问题。经过一年的激励,他对自己有了信心,即使在成绩不如意的时候,他也不气馁。在期末离校前,他把我叫出教室,说:“谢谢你,老师!”然后他热泪盈眶,我也眼眶热热的,我知道这句谢谢的分量。这是学生对老师的认可和感激。虽然他并没有多大希望成为成绩优异的学生,但我记住了北师大陈建翔老师的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是上帝送给我们的最好礼物,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礼物,重要的是欣赏和帮助。”当然,激励也要有一定的度,一定要在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取得成绩后,盲目的鼓励只能让他们骄傲。
四是要树立多元化评价观念
关注人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教师要真诚关心每一个学生,使所谓的“好学生”、“中等生”、“后进生”等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和新的提高。对于一个学生来说90分是好成绩,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则可能60分就是好成绩,达到相同标准都应该肯定,因为都取得了好成绩。这也正符合了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智能是一种或一组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或创造出一种或多种文化背景中被认为是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④智能是以组合的方式来进行的,而不是单一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能组合,有与之相适应的独特认知方式。
因此,人的智能不是一元的,是多元的,且每种智能在每个个体身上所表现的程度和形式又不一样。正如罗丹所说:“美并不缺少,缺少的是发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成长着的学生持一种乐观的态度,坚信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师要对学生各种智能的表现特征有足够的敏感性,要从学生自我意识、学习风格、智力或能力等个性因素的分析入手,采用不同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帮助每个学生克服不足,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健康发展。
我班的黑板报是我们表彰先进,多元鼓励的窗口,每月都评比班级的“守纪之星”、“学习之星”、“劳动之星”、“礼貌之星”、“体育明星”等等,我班的刘弘治同学,在班上的成绩始终是倒数十名以内,而且也常违反纪律,在学校,我曾多次批评教育他,但收效不大。但在去年学校举行的秋季运动会上,他的跳远成绩夺得第一名并打破了校纪录,给班级挣了分,我借机表扬他,把他列入当月的“明星榜”,并受到大家真诚的称赞和佩服,没想到,从此,他像变了一个人,违反纪律的次数少了,交作业的次数多了,期末考试成绩也脱离了后十名。
总之,“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素质教育要全面评价学生的认知、能力、态度和情感,评价项目多一点就可能多一些各有所长的好学生。我们要树立多元化观念,应看到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闪光点,都要予以肯定和赏识,让他们有成功的愉快体验,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
总之,因为班主任的特殊身份及与学生的特殊关系,所以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如春风化雨般的细心、耐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指导、教导,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学生们的心理沿着积极健康的轨道发展,为他们成长为高素质的人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⑴马卡连柯《家庭和儿童教育》;
⑵梁峻荣《生命与教育》;
⑶《人民教育》1983年05期“罗森塔尔效应的启示”;
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2005年11月16日;
⑸刘晓明主编《高中班主任专业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健康、素质教育
对中学生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已被人们普遍关注与认同,我们多数教育者也已经在具体工作中着手实践。但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从不同角度积极参与,做好我们力所能及的那一部分。我作为一名老班主任,经过十多年的实践之后,深深地明白,班主任工作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你们怎么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和忧愁,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有着重要的意义。”①而在高中阶段,班主任可以说是除了家长之外,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学生最亲密的人,因而班主任对学生有较深的了解,一言一行也会对他们产生较大影响。下文我将谈谈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要建立好学生心理档案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创立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生与生俱来就不尽相同,他们没有相同的心理倾向,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智力,而都具有自己的智力强项,有自己的学习个性。因此,作为班主任在接手一个新的班级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才能把握住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倾向,以便于随时指导,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地学习、成长。给每一个学生建立一个心理档案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要建立学生心理档案首先就要对学生的学习背景、兴趣爱好、学习强项、性格特点、人际交往、家庭状况等进行了解,班主任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开座谈会、个别谈话、标准化和非标准化测试等方法,另外,观察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毕竟观察需要付出很多精力和时间,这也正是班主任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之处。观察的内容尽可能是全方位的,既要观察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学习的习惯、学习的方法、对待学习成绩(成果)的态度等宏观方面的具体情况,也要观察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表情、神态、言语动作、行为等微观方面的细微变化,既要观察学生个体独自学习时的情况,也要观察学生个体与同学、同伴谈话、交流、讨论、合作时的情况等等,即对学生有关学习方面的各种情况都要加以详尽的了解。然后,再把相关资料输入电脑。因为电脑信息记录规范,便于阅读,易于交流,而且为以后的“归类整理”、随机整理和利用互联网“共建、共享”创造了条件。
心理档案是活的,要根据观察的情况随时保存、修改,这样才能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便于比
较,总结经验。便于实施观察、分析、并指导学生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努力。
二是要开好多种形式的班会
班会是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健康心理素质、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阵地,也是一个班级的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班主任之间进行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重要方法,所以班主任如果能成功地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班会,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能说出心声,能从别人的交流中收获到许多有益的东西,从而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这就是应用了所谓多数人都有的一种“从众”心理,著名心理学家阿西用实验证明了人们的这种心理效应。人在面对群体压力时普遍存在“从众”心理。这种“从众效应”在中小学生中表现更为明显。所以利用好每周一次的班会让少数学生在大家的影响下改变他们的不积极的或错误的态度及做法是比较容易的。班会的形式可以是辩论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朗读比赛等等。任何一种形式的班会,只要认真准备,真心投入,都会让学生真情流露,甚至是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
我去年曾组织了一次题为“从初中升入高中之后”的主题班会。组织这次班会的原因是2007级高一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多半学期了,经过了三次月考,从学生日记中我发现了不少学生的沮丧情绪,因为这些学生在初中时都是各自学校的学习佼佼者,但进入高中之后,形势大变,来自全市甚至周边县市的优秀学生比比皆是,不少人一进校门名次就处于劣势。这其实是正常情况,因为大家都是来自各个地方,凑到一起,有了竞争、名次总要有前有后,但学生个人却很难意识到这点,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们很难接受自己从优胜者到“失败者”(很多学生都这样评价自己)的转变的现实。其中最严重的是我班的女生张晓月,她一向很要强,据她妈妈说,她上一年级时,曾因数学考了99分而没考100分,把自己关在厕所里哭。她在初中的成绩也很优异,曾获省数学竞赛一等奖,入学成绩年级第一名,但现在在班上是中上游,因为好强的性格,她始终闷闷不乐,甚至出现了失眠现象,为此我组织了这次班会。
班会上较快适应高中生活的同学踊跃发言,说出他们在认识上以及各科学习上的心得,我也鼓励尚未适应的同学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大家再针对这些同学的感受出谋划策,使同学门意识到在这个竞争的社会中,只要处于竞争中就会有优劣之分,但我们不要过分在意成绩的优劣,要在意的是自己是否在付出,付出的多与少。当然也要在意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如果做到自己能坦然地告诉自己“我是最勤奋的”,就是赢家。班会比较成功,班上那部分不适应高中生活的学生,这之后大都开始渐渐进入角色了,张晓月的变化也很大,在之后的期末考试中成绩有所回升,在高一下学期,有了明显提升,成绩始终稳定在年级10名左右,在期末考试中重登榜首。失眠症状也消失了。
三是要注重激励
然而即便是学生能走出由初中到高中不适应的阴影,不再沉浸在由过去的“出人头地”到今天的“默默无闻”的矛盾中,但因为有竞争就要有落后者,而上进心又使这些学生不愿认输,从而使他们又挣扎在失败的痛苦中。能象张晓月那样从不适应到适应,然后还取得好成绩的学生毕竟是少数的,所以这时班主任老师对成绩处于劣势的学生的信任、激励与关注,将对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马斯洛在其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中指出,人类的多种需求可按其性质由高到低分为七个层次: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隶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与成长需要(知的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②
“自尊需要”即获得并维护个人自尊心的一切需要,诸如被人认可、赞许、关爱等,这些需要都是基本需要。特别是高中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有强烈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一种要求得到社会、集体和他人承认自己人格和能力的一种思想感情,是学生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罗森塔尔效应也告诉我们,教师的信任与激励将鼓起学生自信、智力、情感、个性顺利发展的风帆。而自信与自尊则是学习最强大的动力。③
2001级学生崔剑升,他入学时成绩是年级前十名,属于尖子生,入学后由于智力因素,虽然很努力,但成绩一直不太好,没多长时间就离开实验班,他甚至产生了退学的念头,我和家长经过多方劝导把他留下了,始终对自己没有多大信心,刚升入高三,他就问我“老师,你说象我这样的复读一年,能考上大学吗?”我听后很难受,就经常找他谈心,不断鼓励他,给他分析他的学习情况,他的优势在哪儿,他的劣势在哪儿,每当他取得点滴的进步就当众表扬他,并以非常肯定的口吻告诉他你曾经取得那么好的成绩,这说明你有实力,现在最重要的是你缺乏信心,只要相信自己,成功只是时间的问题。经过一年的激励,他对自己有了信心,即使在成绩不如意的时候,他也不气馁。在期末离校前,他把我叫出教室,说:“谢谢你,老师!”然后他热泪盈眶,我也眼眶热热的,我知道这句谢谢的分量。这是学生对老师的认可和感激。虽然他并没有多大希望成为成绩优异的学生,但我记住了北师大陈建翔老师的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是上帝送给我们的最好礼物,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礼物,重要的是欣赏和帮助。”当然,激励也要有一定的度,一定要在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取得成绩后,盲目的鼓励只能让他们骄傲。
四是要树立多元化评价观念
关注人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教师要真诚关心每一个学生,使所谓的“好学生”、“中等生”、“后进生”等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和新的提高。对于一个学生来说90分是好成绩,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则可能60分就是好成绩,达到相同标准都应该肯定,因为都取得了好成绩。这也正符合了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智能是一种或一组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或创造出一种或多种文化背景中被认为是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④智能是以组合的方式来进行的,而不是单一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能组合,有与之相适应的独特认知方式。
因此,人的智能不是一元的,是多元的,且每种智能在每个个体身上所表现的程度和形式又不一样。正如罗丹所说:“美并不缺少,缺少的是发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成长着的学生持一种乐观的态度,坚信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师要对学生各种智能的表现特征有足够的敏感性,要从学生自我意识、学习风格、智力或能力等个性因素的分析入手,采用不同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帮助每个学生克服不足,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健康发展。
我班的黑板报是我们表彰先进,多元鼓励的窗口,每月都评比班级的“守纪之星”、“学习之星”、“劳动之星”、“礼貌之星”、“体育明星”等等,我班的刘弘治同学,在班上的成绩始终是倒数十名以内,而且也常违反纪律,在学校,我曾多次批评教育他,但收效不大。但在去年学校举行的秋季运动会上,他的跳远成绩夺得第一名并打破了校纪录,给班级挣了分,我借机表扬他,把他列入当月的“明星榜”,并受到大家真诚的称赞和佩服,没想到,从此,他像变了一个人,违反纪律的次数少了,交作业的次数多了,期末考试成绩也脱离了后十名。
总之,“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素质教育要全面评价学生的认知、能力、态度和情感,评价项目多一点就可能多一些各有所长的好学生。我们要树立多元化观念,应看到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闪光点,都要予以肯定和赏识,让他们有成功的愉快体验,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
总之,因为班主任的特殊身份及与学生的特殊关系,所以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如春风化雨般的细心、耐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指导、教导,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学生们的心理沿着积极健康的轨道发展,为他们成长为高素质的人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⑴马卡连柯《家庭和儿童教育》;
⑵梁峻荣《生命与教育》;
⑶《人民教育》1983年05期“罗森塔尔效应的启示”;
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2005年11月16日;
⑸刘晓明主编《高中班主任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