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教学在历史课堂的作用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rm_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理学和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种由外界刺激调动躯体感觉,内脏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器官参与的高级思维活动,它通过人的眼、耳和手足等感觉器官,形成物象,通过丘脑的感觉接替和按规则的秩序排列投射到大脑皮质的特定区域,引起特定的感觉并激发大脑皮质发出神经冲动,刺激大脑中枢,从而引起浓厚的兴趣,然后产生神经递质,在大脑记忆中枢的沟回中留下深刻的烙印,深深地印入脑中。如果兴趣浓厚,这个烙印还不断刺激神经中枢,让人产生兴奋,分泌多肽类刺激素,使人兴奋不已,而去继续追究这个问题的其他内容,引起求知的欲望,让人顺着这条线索进行持续地阅读、询问,从而使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深加大,才能使学习有连续性的发展,从而达到循序渐进。
  而传统的历史教学,是教师将历史的线索整理清楚,将知识点一五一十地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机械记忆即可。这种教学方法针对高中的学生尚可,而对于处在青春前期,理解能力尚未完全成熟的初一学生来说,这是一场学习兴趣的灾难,在枯燥无味的填鸭式教学中,使学生对新接触的历史课,从生疏、新鲜、渴望到枯燥、厌烦,以至于排斥,使学生失去对历史课的兴趣,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的环境中,即使是考试成绩好的学生,也只是机械式背诵,被动记忆,应付考试。
  兴趣教学则不同,它不是教师的我讲你听,不是填鸭式的灌输,而是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娱乐中产生学习的兴趣,在游戏中和互相探讨中提出疑问,然后带着疑问在教材和相关书籍中寻找答案,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教师只需给他们创造一个新颖的形式,解决他们提出的疑难问题,帮助他们归纳想法、见解与答案,提高他们采集材料,分类整理资料,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沿着一条较为正确的方向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学习历史课的正确方法。
  历史是已经过去的年代,已经发生的事件,这些枯燥的年代与事件是容易使人厌烦的。尤其是刚开始接触历史课的初一年级的孩子们,如何进行兴趣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兴趣教学是关键,就是如何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以至使他们逐渐喜欢上历史这门新课程,这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刺激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历史教学产生强烈的兴奋点,从第一节《从猿到人》开始,就运用丰富的小故事和新奇的观点,从动画片和侏罗纪公园讲起,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漫游在中生代和史前的神话及动漫中,激起他们对历史课的兴趣和渴望,从而像小鱼一样游进历史的海洋,接触到一切都是新鲜的历史课程。
  其次,根据青春期前期学生好奇心强和缺乏历史体验的特点,利用本人收藏的优势,根据课程的顺序,在讲石器时代时,给学生展示石刀、石斧、石镰及彩陶制品;在讲夏商周时,给学生展示青铜器和玉圭、玉琮、玉璧、玉璋等礼器;在讲秦统一六国时,给学生展示刀、布、铲、泉等六国货币及秦统一后的半两钱,在讲统一战争时给学生展示六国及秦国的铜箭头等实物。让学生认识实物,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并让他们在眼见、耳闻、手摸实物的感官刺激下,产生强烈的兴奋点,冲击大脑皮层,除激发强烈的持续兴奋外,还能形成强烈的记忆灶,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文物的精美,领略祖先的创造力和历史的震撼力,使他们对祖国的历史,祖先的业绩及我们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产生出由衷地敬意和热爱,从而产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情感,从而激发他们为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发扬光大民族文化而努力学习历史课程的浓厚兴趣和积极性。
  在此基础上,根据青春期前少年思维活跃,精力不易长时间集中的特点,采取了以事件为点,以时间为线,然后带动一个时代的面的“点——线——面”结合法。在讲点的时候,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讲解事件,让学生在听或讲故事的娱乐形式中接受历史的熏陶,认识历史事件的轮廓,同时以必要的时间概念来冲击记忆中枢,使学生产生记忆,并用时间将事件的珍珠串联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项链”,完全展现一个时代的面貌,使学生对这个时代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从而完成对这个时代历史的学习。
  实践证明,兴趣教学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促进了教学效果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又促进了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他文献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J·S·Adams)早在1967年就提出了著名的公平理论,认为人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更重要的受相对报酬的影响。每个人都会把自己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