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电视剧《大江大河》《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到前段时间热播的《都挺好》,2019年的热播剧,侯鸿亮几乎都参与出品。
每支常胜队伍,都有相似的价值观
从1992年入行,侯鸿亮先后当过摄像、导演、制片人,经手的作品屡获大奖。而这一切,都得益于他背后强大的团队。
侯鸿亮所在的团队被外界戏称为“处女座团队”,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爱较真,执著于剧中的细枝末节。在侯鸿亮心目中,导演孔笙是整个团队的核心,他和同仁李雪都是孔笙的徒弟,大家相识超过二十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拍起剧来自然是得心应手。
侯鸿亮原本是山东影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山影)的一员,当时拍戏还不会将成本放在第一位,这在侯鸿亮看来,恰好可以慢工出细活。十几年间,他和队友们一起打造了多部好剧,也铸就了“山影出品,必属精品”的口碑。
2014年,山影開始谋求上市,这也促成了侯鸿亮的离开。在他看来,上市意味着更加市场化,但体制内又无法实现真正的市场化,种种不便会束缚真正的创作者。于是他和孔笙、李雪等老友成立了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并带领新团队打造了《伪装者》《琅琊榜》等一系列优质新作。
各式各样的剧本开始递到侯鸿亮手上,投资人也趋之若鹜。侯鸿亮团队在海量资源面前表现出极大的克制,有时是因为不想背离创作者的初心;有时则是因为不想重复自己。
因为各类资本的涌入,影视圈的节奏变得越来越快,许多剧组习惯于昼夜赶工——拍剧就是烧钱,当然拍得越快越好。但侯鸿亮带领团队依然保持着慢慢拍剧的老习惯。早在2015年,侯鸿亮就拿下了《大江大河》的版权,但直到2018年年底,这部剧才面世——其间都在筹备。剧组力求逼真,花费了庞大的美术布景成本,在安徽实地搭建出一个上世纪70年代的村落,精细还原了几十年前的生活环境。“许多人都在催促快点,但我们快不了。我们必须把专业性做足,因为专业性不够,我们会被观众看不起,这会是从业者一辈子的耻辱。”
参演他的剧,是实力的象征
在“限薪令”发布之前,经常有制片人吐槽知名演员的片酬太高,为此不得不压缩制作成本。但在侯鸿亮的公司,很少存在这样的问题。侯鸿亮选演员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戏好、人好、适合角色”,不会为了一个高价演员压缩成本。因为他在业内口碑极佳,倒有不少艺人愿意自降身价,比如拍摄《北平无战事》时,多位资深演员都低价加盟——参演侯鸿亮的剧,本身就是实力的象征。
因为打造出了多部经典之作,侯鸿亮在业内被誉为伯乐。选演员时,他相信自己的直觉。为《琅琊榜》选角时,他见过胡歌一面,那时他对胡歌的名气并无概念,只觉得他很拘谨——倒是很像梅长苏这个角色。他又看了一部胡歌主演的剧,全面感受了胡歌的舞台魅力,便敲定了主角的人选。事实证明,他直觉精准。
王凯是侯鸿亮主动签下的演员。王凯颇有演技,但多年来没有遇到好的平台,自信心开始瓦解。看了王凯的表演,侯鸿亮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材,便努力为其寻找合适的角色。经过《北平无战事》《琅琊榜》等剧的淬炼,王凯一点点成熟起来,重建了自信。而从侯鸿亮身上,王凯也学到了颇多,变得越来越沉得住气。拍《伪装者》之前,已经有不少剧来找他演男一号了,但侯鸿亮希望他去演《伪装者》中的明诚——一个片酬不高的男三号,认为该角色更适合他。王凯同意了,后来角色果然大火。
当纯粹的人,做专业的事
由侯鸿亮经手的作品,一直延续着“叫座”的传统。他近年来的几部新剧,不管是历史题材还是主旋律题材,都颇受年轻观众好评,就连侯鸿亮读大学的儿子也成了他的剧迷。侯鸿亮在家为《大江大河》审片的时候,他的儿子瞟了一眼画面,说:“这样的剧会有人看吗?反正我是不会看。”结果后来他不仅看了,还追完了全剧。
盛誉之下,侯鸿亮却深深惶恐。“有时候剧播完了,你会发现各个行业的人都会来找你,你就变成一个资源了,大家都希望和你一起再去获得更大的资源。”这种感觉让侯鸿亮很不自在。
有一个月,侯鸿亮频繁见人,洽谈着各种各样的事,但整个人莫名烦躁。后来他想明白了,自己就是个拍电视剧的,就要花时间去剧组待着,或者看书、读史料,在平稳而悠闲的状态中滋养灵感,如果偏离轨道,就很难做出让观众信服的东西。于是,他切断了同外界的联系,不接电话,也不再见人,哪怕得罪很多人。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侯鸿亮也变得敢于犯错。《欢乐颂2》遭遇口碑上的滑铁卢,《琅琊榜2》品质不错却收视率低迷,部分影片的宣传海报同其他影视剧雷同,《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交给导演张开宙独立操刀却出现台词把关不严的问题……每次出现问题,侯鸿亮及团队都直面问题,真诚道歉。在他看来,“出现问题不可怕,重要的是能面对问题,深入反思。之前观众们给了我们一边倒的赞誉,这里面必然有虚高和泡沫的成分,这些批评声正好帮助我们挤掉泡沫,更好地发展”。
编剧袁子弹说,侯鸿亮是特别懂行的制片人,能读懂剧本里的每一个兴奋点,对剧本的完成度几乎是业内最高。而在侯鸿亮看来,自重并尊重伙伴,才能赢得长久的尊敬。
编辑 张秀格 gegepretty@163.com
每支常胜队伍,都有相似的价值观
从1992年入行,侯鸿亮先后当过摄像、导演、制片人,经手的作品屡获大奖。而这一切,都得益于他背后强大的团队。
侯鸿亮所在的团队被外界戏称为“处女座团队”,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爱较真,执著于剧中的细枝末节。在侯鸿亮心目中,导演孔笙是整个团队的核心,他和同仁李雪都是孔笙的徒弟,大家相识超过二十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拍起剧来自然是得心应手。
侯鸿亮原本是山东影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山影)的一员,当时拍戏还不会将成本放在第一位,这在侯鸿亮看来,恰好可以慢工出细活。十几年间,他和队友们一起打造了多部好剧,也铸就了“山影出品,必属精品”的口碑。
2014年,山影開始谋求上市,这也促成了侯鸿亮的离开。在他看来,上市意味着更加市场化,但体制内又无法实现真正的市场化,种种不便会束缚真正的创作者。于是他和孔笙、李雪等老友成立了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并带领新团队打造了《伪装者》《琅琊榜》等一系列优质新作。
各式各样的剧本开始递到侯鸿亮手上,投资人也趋之若鹜。侯鸿亮团队在海量资源面前表现出极大的克制,有时是因为不想背离创作者的初心;有时则是因为不想重复自己。
因为各类资本的涌入,影视圈的节奏变得越来越快,许多剧组习惯于昼夜赶工——拍剧就是烧钱,当然拍得越快越好。但侯鸿亮带领团队依然保持着慢慢拍剧的老习惯。早在2015年,侯鸿亮就拿下了《大江大河》的版权,但直到2018年年底,这部剧才面世——其间都在筹备。剧组力求逼真,花费了庞大的美术布景成本,在安徽实地搭建出一个上世纪70年代的村落,精细还原了几十年前的生活环境。“许多人都在催促快点,但我们快不了。我们必须把专业性做足,因为专业性不够,我们会被观众看不起,这会是从业者一辈子的耻辱。”
参演他的剧,是实力的象征
在“限薪令”发布之前,经常有制片人吐槽知名演员的片酬太高,为此不得不压缩制作成本。但在侯鸿亮的公司,很少存在这样的问题。侯鸿亮选演员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戏好、人好、适合角色”,不会为了一个高价演员压缩成本。因为他在业内口碑极佳,倒有不少艺人愿意自降身价,比如拍摄《北平无战事》时,多位资深演员都低价加盟——参演侯鸿亮的剧,本身就是实力的象征。
因为打造出了多部经典之作,侯鸿亮在业内被誉为伯乐。选演员时,他相信自己的直觉。为《琅琊榜》选角时,他见过胡歌一面,那时他对胡歌的名气并无概念,只觉得他很拘谨——倒是很像梅长苏这个角色。他又看了一部胡歌主演的剧,全面感受了胡歌的舞台魅力,便敲定了主角的人选。事实证明,他直觉精准。
王凯是侯鸿亮主动签下的演员。王凯颇有演技,但多年来没有遇到好的平台,自信心开始瓦解。看了王凯的表演,侯鸿亮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材,便努力为其寻找合适的角色。经过《北平无战事》《琅琊榜》等剧的淬炼,王凯一点点成熟起来,重建了自信。而从侯鸿亮身上,王凯也学到了颇多,变得越来越沉得住气。拍《伪装者》之前,已经有不少剧来找他演男一号了,但侯鸿亮希望他去演《伪装者》中的明诚——一个片酬不高的男三号,认为该角色更适合他。王凯同意了,后来角色果然大火。
当纯粹的人,做专业的事
由侯鸿亮经手的作品,一直延续着“叫座”的传统。他近年来的几部新剧,不管是历史题材还是主旋律题材,都颇受年轻观众好评,就连侯鸿亮读大学的儿子也成了他的剧迷。侯鸿亮在家为《大江大河》审片的时候,他的儿子瞟了一眼画面,说:“这样的剧会有人看吗?反正我是不会看。”结果后来他不仅看了,还追完了全剧。
盛誉之下,侯鸿亮却深深惶恐。“有时候剧播完了,你会发现各个行业的人都会来找你,你就变成一个资源了,大家都希望和你一起再去获得更大的资源。”这种感觉让侯鸿亮很不自在。
有一个月,侯鸿亮频繁见人,洽谈着各种各样的事,但整个人莫名烦躁。后来他想明白了,自己就是个拍电视剧的,就要花时间去剧组待着,或者看书、读史料,在平稳而悠闲的状态中滋养灵感,如果偏离轨道,就很难做出让观众信服的东西。于是,他切断了同外界的联系,不接电话,也不再见人,哪怕得罪很多人。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侯鸿亮也变得敢于犯错。《欢乐颂2》遭遇口碑上的滑铁卢,《琅琊榜2》品质不错却收视率低迷,部分影片的宣传海报同其他影视剧雷同,《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交给导演张开宙独立操刀却出现台词把关不严的问题……每次出现问题,侯鸿亮及团队都直面问题,真诚道歉。在他看来,“出现问题不可怕,重要的是能面对问题,深入反思。之前观众们给了我们一边倒的赞誉,这里面必然有虚高和泡沫的成分,这些批评声正好帮助我们挤掉泡沫,更好地发展”。
编剧袁子弹说,侯鸿亮是特别懂行的制片人,能读懂剧本里的每一个兴奋点,对剧本的完成度几乎是业内最高。而在侯鸿亮看来,自重并尊重伙伴,才能赢得长久的尊敬。
编辑 张秀格 gegeprett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