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过程教学 发展思维能力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city_on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曾听过这样一节课,课题是《同底数幂的除法》。课堂上,老师让学生先看课本,然后熟记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性质,又结合例题讲了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性质的应用,用了不到十分钟就完成了新课的教学。接下来便是大量的课堂练习,对学生训练,反复矫正。经过一节课的熟练,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掌握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应当说教学效果相当好。但是,我私下问了几个学生“同底数幂相除,为什么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学生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现在想想,这种现象的产生也绝非偶然,有其必然性。因为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师只重视“结果”教学,而轻视“过程”教学,在这里我们知道数学素质的核心问题是发展思维能力。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培养学生有根据、有系统、有条理、合乎逻辑的思维能力。课标指出:“要遵循学生以认识规律,重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所以,在引导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必须要让学生知道知识产生的背景条件。发展变化过程何形成科学结论的以依据.既要知道怎么样,更要知道为什么,才是真正掌握,才有可能触类旁通,灵活运用.学生没有经历探索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性质的过程,学生只会模仿例题、死套公式、记现成的结论。我个人认为,这种教学由于没有“过程”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能有足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反复强化训练,对提高个人的教学成绩有利,但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性,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没有好处,我极不赞同这种做法。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进行思维活动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是从接受输入新信息到加工重组信息再到同时储存信息,为以后选择输出信息来准备,也是培养思维、发展智力的过程.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第三学段(7-9年级)的教学建议中也明确指出:“本书的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因此,我们应当重视过程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发展学生概括和抽象的思维能力
  
  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的基础,是通过符号定义或文字描述概括地反映出它的本质属性的,是从客观世界中直接或间接抽象出来的,其定义大多采用“展示实例——抽取本质属性——推广到同类事物”的方法给出。因此,一方面教师要暴露概念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看到知识本身曾有一个生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使其思维亲身经历一个由具体到抽象概括事物本质的认识过程。
  
  二、通过经历公式、法则、定理形成过程的教学,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类比的思维能力
  
  数学中的公式、法则、定理是前人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反映某种知识内在的必然联系,它们在形成过程中都伴生着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学中应重视渗透这些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品味与思索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特点,加深学生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理解与领会,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果对这一课不重视“过程”教学,而是直接给出法则,让学生套用法则去做题,用省下探索法则过程的时间进行反复的强化训练,学生也能很好地掌握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乘法运算,却了解不到上面所提到的数学思想,也发展不了思维能力,学生只能成为解题的机器,显然违背了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
  
  三、通过解题方法探索过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重视解题方法的探索过程,其实是重视知识的应用过程。在寻求解题思路的过程中,要让学生逐步学会怎样分析、怎样判断、怎样推理、怎样选择方法、怎样解决问题。寻求解题思路的基本方法是分析、综合的反复交叉使用,即由条件推结论、看结论
  
  四、通过强化思维程序过程的学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按系统思想来说,把应用题看作是整体结构,必须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就是事实(客观实际事物)、条件(最少具有两个相关的数量)和问题(要求解答的结果)。解答应用题是学生学习数学中认为最复杂和最困难的,但又是必须学好的。因此,展现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过程显得十分重要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当重视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这就是从“感知——理解——掌握——内化”的过程中,引导观察、比较、推理判断、分析、综合以至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从而发展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以及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总而言之,在教学中要重视过程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作者单位:276018山东省临沂市傅庄中学)
其他文献
音乐专业高考中,声乐考试占的比重很大,大部分学校都考声乐,如何练好声乐,是音乐专业生的重要任务。声乐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课程,在高中这么短的时间内,掌握好声乐学习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需要声乐教师找到一条科学的路子,科学的发声技巧。必须以前瞻的姿态,展望未来,使学生的声乐素质在高考时充分展现出来,以便升入高等学府,为培养声乐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  咽音是科学的发声方法,它是意大利声乐家们在指导歌唱
期刊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要求辩证地处理知识与能力、教学与教育、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在智力、能力、思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下面仅
期刊
创造有利于教学的课堂气氛,善于体察学生的情绪,这是教师把课上好的关键因素。  人的心理活动不存在单纯的理智活动或感情活动,理智总是在感情的参与下产生的,理智和感情从来就是交织在一起的。课堂中的师生信息交流,教师说话的内容处于学生注意力的中心,而教师的表情则处在学生注意力的外围。要取得交流的最佳效果,必须使中心和外围和谐和协调,即让学生的直觉活动和无意识知觉活动相互协调。教师忽视任何一方都会遭到学生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策划者。一个班级是否团结、和谐,是否有活力,和班主任对班级的情感投入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个班几十名学生,是否都能够德、智、体全面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班主任的工作态度是否认真、教育艺术是否高超、教育方法是否恰当、组织管理能力是否较强,以及班主任本身能否身体力行成为学生的楷模。  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教育必须注重面向个体。教师既要尊重个性、发
期刊
班主任经常创新管理策略,才能开拓班级工作的新局面。现结合班主任工作实际,介绍三套班级管理新策略。    一、两套班委会轮流上岗,形成民主竞争格局    在班级管理中,如果一套班委会长期从事班级管理工作,难免会出现一些消极因素。因此,我大胆对班委会进行了改革,成立了以班长为代表的班委会和以团委书记为代表的班委会,所有班委成员接受全班学生的监督与考核,让两套班委会轮流“上岗”。  在每周的班会上,执政
期刊
数学课要想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课堂气氛是重要的因素。如何才能激活课堂气氛呢?在此谈谈笔者的管窥之见。    一、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认真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怎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呢?我认为表扬和鼓励是激发其兴趣的催化剂。比如:我现在所教的五年级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有的学生甚至到了厌学的程度。为此,我没有批评他们,而是发现某些学生做了作
期刊
开学以来,我市中小学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改革,推行“三案六环节”新的教学模式,即“学案、教案、巩固案”和“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和迁移应用”。“三案六环节”的教学理念能够很好地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更好地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想“三案六环节”贯彻得扎实、有效,我认为教师的角色和作用不可忽视,教师必须起到引领
期刊
中学历史课教学要精心研究讲解艺术,把能力培养落到实处。根据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我认为,成功的课堂讲解艺术主要应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启发诱导,激活思维    教师的讲解必须具有启发性,这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启发性的核心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讲解时,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时提出诱发探究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诱发学生由
期刊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劳动具有以人格塑造人格的特点。作为主抓师德建设的直接管理者,我觉得农村师德建设应该加强。那么,怎样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呢?     一、学校要强化思想认识    因为农村教学设施落后,条件艰苦,所以更需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而且学校要高度重视师德建设,一定要把提高师德放在首要地位,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师德建设实施方案,把师德建设当作一项常规工作,
期刊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它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一颗博爱、宽阔、敏锐的心。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地营造和促成一种民主的、活泼的、适合于学生情感、心理发展的文化氛围,使学生的身心在这种氛围之内得到真正完善的发展。  【关键词】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 心理品质 健康发展 个性完善    情感教育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一颗博爱、宽阔、敏锐的心。在中学语文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