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为分析国内地方媒体如何建构与呈现“留守儿童”相关议题,分析对象为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重庆日报》“留守儿童”议题的新闻内容与呈现方式。分析资料显示,《重庆日报》“留守儿童”的报道以在要闻/综合版面为主;新闻呈现方式上,主要是以消息为主、通讯/特稿/深度报道为辅,其后是评论;消息来源上仰赖政府部门及其官员、教师与学校领导、留守儿童及其家人;报道的语气以正面为主,中性次之,负面最次;在报道主题呈现上,以改善留守儿童教育及管理为主题的报道最多,其次是党和政府对留守儿童的关怀与重视,再其次是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帮助;在留守儿童媒介形象的呈现上,中性形象报道最多,正面形象次之,负面形象最少。
关键词:内容分析;留守儿童;社会责任;新闻报道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9-0060-04
一、研究缘起
改革开放之初,国家提倡“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大力发展东部沿海经济带。为此,国家先后划分的五个经济特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全部集中于东部沿海一带。东部地区得政策红利之先,迅速实现经济腾飞。为了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劳动力自由流通,我国放松了人口流动管理政策,各省市之间的人口流动更加自由。中西部发展滞后地区的群众,为了改善自身及家人生活水平,寻求更优质的生活状态,大规模前往东部地区谋求发财致富的机遇。前往东部地区的路途并非一帆风顺,受困于个人能力及户籍管理制度。许多中西部群众,在走出自己家园谋求发财机遇的同时,不得不选择留下自己不大的孩子,还有需要赡养的父母。后来,人们赋予这些孩子独特的称谓,叫做“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下出现的特殊群体。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留守儿童总数依然居高不下,俨然形成了范围巨大的弱势群体。他们的身心发展长期得不到重视,生活的环境也没得到有效改善。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体生活环境因素,也有社会制约因素。直到近些年,新闻媒体报道了多起呈现留守儿童成长困境的新闻,党和政府,以及各界群众才逐渐意识到留守儿童群体健康成长面临的巨大挑战。尤其是2015年6月贵州省毕节市“6.9毕节儿童农药中毒事件”的发生,引发了网络社会的舆论海啸。事件的梗概是:4名留守儿童在家中服食农药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4个小天使,4枝“祖国的花朵”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这是社会的悲哀,还是人性的冷漠,抑或是其他原因?媒体在其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留守儿童”的存在已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说它的存在伴随着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为什么过去的三四十年,人们没有意识到该群体存在的巨大问题,直到今天才逐渐正视这个社会隐患。
有鉴于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为分析目前新闻报道如何建构留守儿童议题,探讨的是《重庆日报》在处理留守儿童议题的新闻报道时,报道方式和呈现内容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是对“留守儿童”的概念定义和议程设置理论进行文献综述;其次是研究方法部分,主要介绍分析样本、分析单位、类目建构等;资料分析部分处理以客观、系统与量化的资料呈现内容分析的实证结果外,亦以质的描述方式,整理出留守儿童报道的特色与缺失;论文的最后则综合论述与讨论结果。
二、文献讨论
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1]。一些调查研究和新闻中也把这一群体称作“留守学生”“留守子女”“留守娃”或“留守孩子”。
关于留守儿童的年龄,王艳波认为应以12周岁为界限,12岁以下为留守儿童;黄小娜认为应以16周岁为界限,16周岁以下为留守儿童[2]。此外,关于“留守儿童”的定义还与他们爸爸妈妈的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的时间长短相关[3]。
2004年春季新学期开学之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全国性报刊大规模地报道了留守儿童在学业、生活及性格培养等方面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这一举动促使“留守儿童”作为一个面临突出问题,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段成荣等人利用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抽样数据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估算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结构、地域分布等基本情况[1]。2000年全国农村留
守儿童规模为1981万,2005年上升为5861万。与此同时,留守儿童占所有儿童的百分比从2000年的8.05%上升到 2005年的21.72%。短短五年间,农村留守儿童增长了近2倍,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4]。
段成荣和周福林对我国2000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由于我国东西部区域城乡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大部分留守儿童集中于我国农村,因此留守儿童问题具有区域性特点;其次是我国留守儿童基本集中于湖南省、江西省、四川省等经济不发达或人民生活质量不高的地区。因为条件落后,这些地方的富足剩余劳动力便开始不断地去东部发达区域找工作,这些落后地区就开始出现较多的留守儿童[1]。最为特殊的是重庆市,流出人口达到了惊人的430万人,即使在全国所有地级及以上的城市之中,也是净流出量最多的城市[5]。2013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0万,总体规模扩大;农村留守儿童高度集中于中西部劳务输出大省;近三分之一的农村留守儿童与祖父母一起居住[6]。
美国学者麦库姆斯和肖以1968年美国大选期间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媒介具有议程设置功能。此后,议程设置研究扩展至其他主题,冯克豪瑟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媒介关于战争议题的议程设置[7],Wallack研究了媒介关于健康论题的议程设置[8]。留守儿童是中国特色国情背景下产生的一个群體,以媒介关于留守儿童的报道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并不多见。大众传媒不仅是许多人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来源,媒介还塑造了人们思考、了解与采取行为的方式。借助有影响力的媒体议题塑造公众议题,最后可产生政策议题[9]。2003年《南方都市报》发表《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引发舆论海啸,8名学者上书全国人大,要求就此对收容遣送制度进行违宪审查。国务院最终出台了新的《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这一新闻事件就是媒介设置议程,最终促使政策议题产生的典型案例。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已成为社会的隐患,无论是出于人文关怀,还是国家未来前途的考量都应引起重视。政协委员俞敏洪说:“现在再不关注留守儿童就来不及了。长期的留守生活,待长大后他们的心是冷的,这批很冷的人在社会中生活就会出现问题,而且成为大的社会问题。这些留守儿童不是只待在农村,他们会进入社会、进入大城市,再不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心理,就会成为影响社会的问题。”以新闻媒体报道留守儿童议题为例,其潜在的负面因素和道德缺口,使各级政府部门希望通过新闻报道的方式化解其负面影响,体现官员群体身为“人民公仆”的责任感,以及其积极作为的一面。 早期的议程设置理论研究主要关注的媒介议程和受众议程的关联性,后来的研究发现,媒介议程的设置效果还不仅停留在“制约视野层面”,还有更深层次的影响。大众传媒报道的对象事物具有各种各样的属性,有正面的,有负面的还有中性的;大众传媒对这些特定属性进行凸显和淡化处理,使对象事物的主导属性传达给受众,进而影响到受众对事物性质的认识、判断和态度[7]。
有鉴于此,本研究欲以《重庆日报》(2007-2016)这十年间关于留守儿童的报道为例,分析其所强调的议题内容与议题属性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其报道主题、消息来源和版面占比的分布特点。
三、研究方法
(一)样本与分析单位
本研究分析对象以报纸的留守儿童议题内容为主,分析范围自2007年1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止,为期十年。本样本是通过在CNKI数据库出版物检索,“重庆日报”数据库输入“留守儿童”获取的。因为该数据库关于留守儿童的报道大致从2004年开始,所以本样本的时间范围框限在近十年。
而在报纸的选择方面,本研究主要收集了《重庆日报》关于留守儿童议题的报道,因为重庆市劳务输出人口数量最大的直辖市,留守儿童比地级市及以上市级单位中占比高。对于所收集到的样本,每一则新闻(或每一篇文章)视为一个分析单位。
(二)类目建构
根据新闻报道中有关留守儿童议题内容分析的文献,以及研究人员实际收集新闻报纸过程中的经验,本研究在内容分析部分所订立的类目共包括:
1.议题内容
本研究所分析的议题内容主要可分为以下七大类:
(1)党和政府对留守儿童的关怀与重视;(2)改善留守儿童教育及管理;(3)反映留守儿童现象及存在问题;(4)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帮助;(5)表现或呼吁父母关心孩子;(6)帮助留守儿童的优秀事迹(7)其他。
2.呈现形式
本研究将留守儿童议题中的新闻报道呈现形式主要分为五大类:(1)消息;(2)通讯/特稿/深度报道;(3)评论;(4)访谈;(5)其他。
3.消息来源
本研究将留守儿童议题中新闻报道的消息来源分为以下六大类:(1)政府部门及其官员;(2)教师与学校领导;(3)专家学者;(4)留守儿童自身及其家人;(5)志愿者;(6)其他。
4.报道的语气
报道类容所呈现的语气主要分为三种类目:
(1)正面,包括关心、赞扬、鼓舞、表彰、激励等语气;(2)中性,包括正面反面材料夹杂,报到时客观陈述,不夹杂评论性话语;(3)负面,批评、否定、指责、怀疑等。
5.留守儿童的媒介形象
(1)正面,他们和平常儿童相似,爱学习,爱生活,懂礼貌,孝顺父母等;(2)负面形象,他们中的大多数是问题儿童,身心发展存在障礙;(3)中性,多数是指一些援助或公益报道,或者消息类报道,媒体没有明确表达自身对留守儿童的相关态度[10]。
四、资料分析
自200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本研究在CNKI“重庆日报”数据库中,共收集了143篇报道,剔除与“留守儿童”议题无关的13个样本之后,还剩130个样本。
以“留守儿童”为议题的报道出现在《重庆日报》的多个版面,但是主要是在要闻/综合(占比61.5%)与特刊(占比
12.3%)板块,教育板块占比9.2%,位列第三。
(一)留守儿童报道的议题内容
在本研究的分析样本正文中,由于一则报道可能包含不止一种议题,故此部分,依议题在论文中的显著性,或者重要性选择最突出的一个为原则。统计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在留守儿童报道的正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议题是“改善留守儿童教育及管理”(占比62.3%),其次是“党和政府对留守儿童的关怀与重视”(占比14.6%),再其次是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帮助(占比10%)。在这些报道中以“反映留守儿童现象及存在问题”占比不到5%,以“表现或呼吁父母关心孩子”为议题的仅占比6.9%,“帮助留守儿童的优秀事迹”为主要议题占比仅有1.5%。
在130条新闻报道中,“改善留守儿童教育及管理”与“党和政府对留守儿童关注和重视”的报道占比较高,可能是因为改善留守儿童生活状况,容易赢得民众支持,获取民众的积极评价,体现政府积极作为的一面。“反映留守儿童现象及存在问题”的报道不多,主要是因为这些议题和负面形象挂钩,不利于宣传党和政府积极作为的一面,容易夸大现存状况的破坏性,与党中央“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新闻报道方针相违背。
(二)留守儿童报道议题的呈现方式
本研究将以留守儿童议题为主的新闻报道分为五个类目,因为不同的新闻呈现方式适合不同的新闻议题,体现新闻报道者的不同立场以及报道语气。《重庆日报》关于留守儿童议题采用的呈现方式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重庆日报》关于留守儿童议题报道的呈现方式主要是以消息(占比44.6%)和通讯/特稿/深度报道(占比41.5%)为主,其后是评论(占比9.2%)。
《重庆日报》以留守儿童为议题的报道多是消息和通讯类,消息类适合承载领导视察、讲话,不便于改动有一定的关系。另外,消息类报道在呈现政府积极行为举措方面,客观中肯有说服力。通讯类占比较高,主要是因为关于留守儿童议题的通讯类报道多是呈现政府部门如何积极作为,花费巨大时间精力,改善留守儿童生活环境。两类呈现方式多与“正面”“客观”的报道语气存有关联,因此占比较高。
(三)报道援引的消息来源
关于留守儿童议题的报道通常涉及政府部门,留守儿童自身,学校教师领导,以及专家学者几个主体。因为一则报道通常涉及几个消息来源,面对此种情况,在样本编码过程中,选取一则报道中最主要的消息来源,或出现频率最高的消息来源,或在标题导语中直接呈现的消息来源。故此,本研究将留守儿童议题报道的消息来源分为上述六类,他们在留守儿童报道中出现的频率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在以留守儿童为议题的报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消息源是“政府部门及其官员”(占比56.2%),其次是“留守儿童自身及其家长”(占比22.3%),再其次是“教师与学校领导”(占比10.8%)。消息来源为“专家学者”和“志愿者”的加在一起占比不到5%。
在中国古代官方话语处于垄断地位,官僚阶层或士族阶层通过科举制控制着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渠道。以其为代表的利益群体占据着大部分社会资源。当代中国,各级新闻单位包括《重庆日报》是党领导下的一种宣传机构,是党的耳目喉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媒姓党”,所以各级新闻单位实为官方话语资源中的一部分。
各级新闻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具有内在的亲和性,新闻单位在新闻播报中仰赖政府部门给予其支持,政府部門希望新闻单位将自身的工作状况传递出去。简单而言,媒体是政府借以传播信息的渠道。即使当前媒体环境较为宽松,但毋庸置疑它一定程度上代表政府利益,并受控于政府,媒体言论不可避免地倾向于维护政府利益,为政府树立良好形象。留守儿童是作为弱势群体存在于当代社会,在报道其生活状况时,多引用来自官方的消息源,一方面可以体现政府部门的重视,另一方面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消息来源为“留守儿童及其家长”占比排名第二,主要是因为留守儿童是“留守儿童”议题的主要报道对象,通过援引他们的话语,可以让新闻报道具有更高程度的可信性。
消息源为“专家学者以及志愿者”的报道较少,主要是因为专家针对留守儿童研究相对全面,其话语会呈现真实的留守儿童现状,不利于营造正面舆论。志愿者作为消息源,往往体现其积极作为,补充政府工作缺失的一面,不利于政府在留守儿童生活改善过程中的主要角色。
(四)报道的语气
在有关留守儿童议题报道的语气中,大多是以正面为主,一方面是因为“坚持正面报道为主”的报道理念;另一方面是因为正面报道有利于体现党和政府在关怀和帮助留守儿童弱势群体中的积极作用。具体情况如表4所示。
可以发现留守儿童议题报道中报道语气为正面占比51.5%,为中性占比45.4%,负面语气占比不到5%。这一比
现方式有关,前文已经讲过,在以“留守儿童”为议题的新闻报道中,消息占比44.6%有关。消息报道讲究客观性,其报道语气往往保持中性。新闻报道中的负面语气极少可能是因为不利于营造“和谐社会”的社会图景,也不利于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形象塑造。
(五)留守儿童的媒介形象
以“留守儿童”为议题的新闻报道中可能夹杂多个留守儿童媒介形象,本研究分类主要是以新闻报道中的基调性态度来划分。统计如表5所示。
如表5所示,《重庆日报》关于留守儿童的报道中,呈现的留守儿童媒介形象主要是中性形象(占比73.8%),其次是正面形象(占比20%),负面形象占比为6.2%。
显然在《重庆日报》的报道中,关于留守儿童的形象认知或表现是不清晰的,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此类议题内容主要是以体现政府部门积极作为为主,有限的新闻内容无法呈现更加丰富的新闻信息。另外,留守儿童作为正面形象出现的比例和新闻报道中援引留守儿童及家人的比例(22.3%)大致相当。负面形象出现率较低,有利于建构“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弱化留守儿童带来的消极影响。
(六)报道主题和报道语气交叉分析
本研究假设《重庆日报》关于留守儿童议题的报道主题和报道语气之间存在关联性;因此将两者类目做了交叉分析,具体结果如表6所示。可知,使用pearson卡方检验,其中x?=44.130,df=10,p<0.05,因而假设成立,《重庆日报》关于“留守儿童”议题的报道主题和报道语气之间存有关联性。
五、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重庆日报》上关于留守儿童议题报道的内容分析发现,该报纸在报道留守儿童议题时存在一些不足。媒体对留守儿童的报道存有刻板印象。媒体在建构留守儿童议题时将对象事物属性进行了处理,注重传达党和政府积极作为的一面,而关于留守儿童现象及存在问题的报道严重不足。
说明:x?=44.130,df=10,p<0.05
数据来源:CNKI数据库——《重庆日报》数据库,采集时间2007-2016。
具体结果如下,消息来源上仰赖政府部门及其官员、教师与学校领导、留守儿童及其家人;报道的语气以中性为主,正面次之,负面最次;在报道主题呈现上,以改善留守儿童教育及管理为主题的报道最多,其次是党和政府对留守儿童的关怀与重视,再其次是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帮助;在留守儿童媒介形象的呈现上,中性形象报道最多,正面形象次之,负面形象最少。
关于“留守儿童”的议题报道,本应凸显作为报道对象的留守儿童,可在《重庆日报》的报道中,通篇累牍的都是关于政府如何作为,如何改善留守儿童生活会状况的报道,新闻媒介一再美化政府在留守儿童应对上的各种举措,而没能立体化的呈现真实地留守儿童现状。
《重庆日报》在报道留守儿童议题时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构建一个立体化的留守儿童媒介形象,大部分的新闻报道文章用在了塑造政府积极作为上,凸显了政府部门高效办公,为国为民的好形象。
参考文献:
[1] 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29-36.
[2] 吴桐.留守儿童新闻报道研究——以腾讯网为例[D].内蒙古大学.2016.
[3] 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6(3):60-65.
[4] 段成荣,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8,5(3):15-25.
[5] 孙祥栋,汪涵.2000年以来中国流动人口分布特征演变[J].人口与发展.2016(1):94-104.
[6] 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2013(6):30-34.
[7]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8] 徐美苓,黄淑贞.艾滋病新闻报道内容之分析[J].新闻学研究,1997(56):237-268.
[9] 徐美苓.艾滋病报道的议题与消息来源设定[J].新闻学研究,1998(58):171-199.
[10] 曹钦.留守儿童的媒介形象分析——以《中国青年报》为例[J].东南传播,2013(1):105-108.
[责任编辑:思涵]
关键词:内容分析;留守儿童;社会责任;新闻报道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9-0060-04
一、研究缘起
改革开放之初,国家提倡“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大力发展东部沿海经济带。为此,国家先后划分的五个经济特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全部集中于东部沿海一带。东部地区得政策红利之先,迅速实现经济腾飞。为了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劳动力自由流通,我国放松了人口流动管理政策,各省市之间的人口流动更加自由。中西部发展滞后地区的群众,为了改善自身及家人生活水平,寻求更优质的生活状态,大规模前往东部地区谋求发财致富的机遇。前往东部地区的路途并非一帆风顺,受困于个人能力及户籍管理制度。许多中西部群众,在走出自己家园谋求发财机遇的同时,不得不选择留下自己不大的孩子,还有需要赡养的父母。后来,人们赋予这些孩子独特的称谓,叫做“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下出现的特殊群体。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留守儿童总数依然居高不下,俨然形成了范围巨大的弱势群体。他们的身心发展长期得不到重视,生活的环境也没得到有效改善。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体生活环境因素,也有社会制约因素。直到近些年,新闻媒体报道了多起呈现留守儿童成长困境的新闻,党和政府,以及各界群众才逐渐意识到留守儿童群体健康成长面临的巨大挑战。尤其是2015年6月贵州省毕节市“6.9毕节儿童农药中毒事件”的发生,引发了网络社会的舆论海啸。事件的梗概是:4名留守儿童在家中服食农药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4个小天使,4枝“祖国的花朵”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这是社会的悲哀,还是人性的冷漠,抑或是其他原因?媒体在其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留守儿童”的存在已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说它的存在伴随着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为什么过去的三四十年,人们没有意识到该群体存在的巨大问题,直到今天才逐渐正视这个社会隐患。
有鉴于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为分析目前新闻报道如何建构留守儿童议题,探讨的是《重庆日报》在处理留守儿童议题的新闻报道时,报道方式和呈现内容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是对“留守儿童”的概念定义和议程设置理论进行文献综述;其次是研究方法部分,主要介绍分析样本、分析单位、类目建构等;资料分析部分处理以客观、系统与量化的资料呈现内容分析的实证结果外,亦以质的描述方式,整理出留守儿童报道的特色与缺失;论文的最后则综合论述与讨论结果。
二、文献讨论
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1]。一些调查研究和新闻中也把这一群体称作“留守学生”“留守子女”“留守娃”或“留守孩子”。
关于留守儿童的年龄,王艳波认为应以12周岁为界限,12岁以下为留守儿童;黄小娜认为应以16周岁为界限,16周岁以下为留守儿童[2]。此外,关于“留守儿童”的定义还与他们爸爸妈妈的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的时间长短相关[3]。
2004年春季新学期开学之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全国性报刊大规模地报道了留守儿童在学业、生活及性格培养等方面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这一举动促使“留守儿童”作为一个面临突出问题,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段成荣等人利用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抽样数据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估算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结构、地域分布等基本情况[1]。2000年全国农村留
守儿童规模为1981万,2005年上升为5861万。与此同时,留守儿童占所有儿童的百分比从2000年的8.05%上升到 2005年的21.72%。短短五年间,农村留守儿童增长了近2倍,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4]。
段成荣和周福林对我国2000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由于我国东西部区域城乡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大部分留守儿童集中于我国农村,因此留守儿童问题具有区域性特点;其次是我国留守儿童基本集中于湖南省、江西省、四川省等经济不发达或人民生活质量不高的地区。因为条件落后,这些地方的富足剩余劳动力便开始不断地去东部发达区域找工作,这些落后地区就开始出现较多的留守儿童[1]。最为特殊的是重庆市,流出人口达到了惊人的430万人,即使在全国所有地级及以上的城市之中,也是净流出量最多的城市[5]。2013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0万,总体规模扩大;农村留守儿童高度集中于中西部劳务输出大省;近三分之一的农村留守儿童与祖父母一起居住[6]。
美国学者麦库姆斯和肖以1968年美国大选期间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媒介具有议程设置功能。此后,议程设置研究扩展至其他主题,冯克豪瑟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媒介关于战争议题的议程设置[7],Wallack研究了媒介关于健康论题的议程设置[8]。留守儿童是中国特色国情背景下产生的一个群體,以媒介关于留守儿童的报道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并不多见。大众传媒不仅是许多人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来源,媒介还塑造了人们思考、了解与采取行为的方式。借助有影响力的媒体议题塑造公众议题,最后可产生政策议题[9]。2003年《南方都市报》发表《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引发舆论海啸,8名学者上书全国人大,要求就此对收容遣送制度进行违宪审查。国务院最终出台了新的《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这一新闻事件就是媒介设置议程,最终促使政策议题产生的典型案例。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已成为社会的隐患,无论是出于人文关怀,还是国家未来前途的考量都应引起重视。政协委员俞敏洪说:“现在再不关注留守儿童就来不及了。长期的留守生活,待长大后他们的心是冷的,这批很冷的人在社会中生活就会出现问题,而且成为大的社会问题。这些留守儿童不是只待在农村,他们会进入社会、进入大城市,再不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心理,就会成为影响社会的问题。”以新闻媒体报道留守儿童议题为例,其潜在的负面因素和道德缺口,使各级政府部门希望通过新闻报道的方式化解其负面影响,体现官员群体身为“人民公仆”的责任感,以及其积极作为的一面。 早期的议程设置理论研究主要关注的媒介议程和受众议程的关联性,后来的研究发现,媒介议程的设置效果还不仅停留在“制约视野层面”,还有更深层次的影响。大众传媒报道的对象事物具有各种各样的属性,有正面的,有负面的还有中性的;大众传媒对这些特定属性进行凸显和淡化处理,使对象事物的主导属性传达给受众,进而影响到受众对事物性质的认识、判断和态度[7]。
有鉴于此,本研究欲以《重庆日报》(2007-2016)这十年间关于留守儿童的报道为例,分析其所强调的议题内容与议题属性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其报道主题、消息来源和版面占比的分布特点。
三、研究方法
(一)样本与分析单位
本研究分析对象以报纸的留守儿童议题内容为主,分析范围自2007年1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止,为期十年。本样本是通过在CNKI数据库出版物检索,“重庆日报”数据库输入“留守儿童”获取的。因为该数据库关于留守儿童的报道大致从2004年开始,所以本样本的时间范围框限在近十年。
而在报纸的选择方面,本研究主要收集了《重庆日报》关于留守儿童议题的报道,因为重庆市劳务输出人口数量最大的直辖市,留守儿童比地级市及以上市级单位中占比高。对于所收集到的样本,每一则新闻(或每一篇文章)视为一个分析单位。
(二)类目建构
根据新闻报道中有关留守儿童议题内容分析的文献,以及研究人员实际收集新闻报纸过程中的经验,本研究在内容分析部分所订立的类目共包括:
1.议题内容
本研究所分析的议题内容主要可分为以下七大类:
(1)党和政府对留守儿童的关怀与重视;(2)改善留守儿童教育及管理;(3)反映留守儿童现象及存在问题;(4)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帮助;(5)表现或呼吁父母关心孩子;(6)帮助留守儿童的优秀事迹(7)其他。
2.呈现形式
本研究将留守儿童议题中的新闻报道呈现形式主要分为五大类:(1)消息;(2)通讯/特稿/深度报道;(3)评论;(4)访谈;(5)其他。
3.消息来源
本研究将留守儿童议题中新闻报道的消息来源分为以下六大类:(1)政府部门及其官员;(2)教师与学校领导;(3)专家学者;(4)留守儿童自身及其家人;(5)志愿者;(6)其他。
4.报道的语气
报道类容所呈现的语气主要分为三种类目:
(1)正面,包括关心、赞扬、鼓舞、表彰、激励等语气;(2)中性,包括正面反面材料夹杂,报到时客观陈述,不夹杂评论性话语;(3)负面,批评、否定、指责、怀疑等。
5.留守儿童的媒介形象
(1)正面,他们和平常儿童相似,爱学习,爱生活,懂礼貌,孝顺父母等;(2)负面形象,他们中的大多数是问题儿童,身心发展存在障礙;(3)中性,多数是指一些援助或公益报道,或者消息类报道,媒体没有明确表达自身对留守儿童的相关态度[10]。
四、资料分析
自200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本研究在CNKI“重庆日报”数据库中,共收集了143篇报道,剔除与“留守儿童”议题无关的13个样本之后,还剩130个样本。
以“留守儿童”为议题的报道出现在《重庆日报》的多个版面,但是主要是在要闻/综合(占比61.5%)与特刊(占比
12.3%)板块,教育板块占比9.2%,位列第三。
(一)留守儿童报道的议题内容
在本研究的分析样本正文中,由于一则报道可能包含不止一种议题,故此部分,依议题在论文中的显著性,或者重要性选择最突出的一个为原则。统计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在留守儿童报道的正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议题是“改善留守儿童教育及管理”(占比62.3%),其次是“党和政府对留守儿童的关怀与重视”(占比14.6%),再其次是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帮助(占比10%)。在这些报道中以“反映留守儿童现象及存在问题”占比不到5%,以“表现或呼吁父母关心孩子”为议题的仅占比6.9%,“帮助留守儿童的优秀事迹”为主要议题占比仅有1.5%。
在130条新闻报道中,“改善留守儿童教育及管理”与“党和政府对留守儿童关注和重视”的报道占比较高,可能是因为改善留守儿童生活状况,容易赢得民众支持,获取民众的积极评价,体现政府积极作为的一面。“反映留守儿童现象及存在问题”的报道不多,主要是因为这些议题和负面形象挂钩,不利于宣传党和政府积极作为的一面,容易夸大现存状况的破坏性,与党中央“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新闻报道方针相违背。
(二)留守儿童报道议题的呈现方式
本研究将以留守儿童议题为主的新闻报道分为五个类目,因为不同的新闻呈现方式适合不同的新闻议题,体现新闻报道者的不同立场以及报道语气。《重庆日报》关于留守儿童议题采用的呈现方式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重庆日报》关于留守儿童议题报道的呈现方式主要是以消息(占比44.6%)和通讯/特稿/深度报道(占比41.5%)为主,其后是评论(占比9.2%)。
《重庆日报》以留守儿童为议题的报道多是消息和通讯类,消息类适合承载领导视察、讲话,不便于改动有一定的关系。另外,消息类报道在呈现政府积极行为举措方面,客观中肯有说服力。通讯类占比较高,主要是因为关于留守儿童议题的通讯类报道多是呈现政府部门如何积极作为,花费巨大时间精力,改善留守儿童生活环境。两类呈现方式多与“正面”“客观”的报道语气存有关联,因此占比较高。
(三)报道援引的消息来源
关于留守儿童议题的报道通常涉及政府部门,留守儿童自身,学校教师领导,以及专家学者几个主体。因为一则报道通常涉及几个消息来源,面对此种情况,在样本编码过程中,选取一则报道中最主要的消息来源,或出现频率最高的消息来源,或在标题导语中直接呈现的消息来源。故此,本研究将留守儿童议题报道的消息来源分为上述六类,他们在留守儿童报道中出现的频率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在以留守儿童为议题的报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消息源是“政府部门及其官员”(占比56.2%),其次是“留守儿童自身及其家长”(占比22.3%),再其次是“教师与学校领导”(占比10.8%)。消息来源为“专家学者”和“志愿者”的加在一起占比不到5%。
在中国古代官方话语处于垄断地位,官僚阶层或士族阶层通过科举制控制着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渠道。以其为代表的利益群体占据着大部分社会资源。当代中国,各级新闻单位包括《重庆日报》是党领导下的一种宣传机构,是党的耳目喉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媒姓党”,所以各级新闻单位实为官方话语资源中的一部分。
各级新闻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具有内在的亲和性,新闻单位在新闻播报中仰赖政府部门给予其支持,政府部門希望新闻单位将自身的工作状况传递出去。简单而言,媒体是政府借以传播信息的渠道。即使当前媒体环境较为宽松,但毋庸置疑它一定程度上代表政府利益,并受控于政府,媒体言论不可避免地倾向于维护政府利益,为政府树立良好形象。留守儿童是作为弱势群体存在于当代社会,在报道其生活状况时,多引用来自官方的消息源,一方面可以体现政府部门的重视,另一方面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消息来源为“留守儿童及其家长”占比排名第二,主要是因为留守儿童是“留守儿童”议题的主要报道对象,通过援引他们的话语,可以让新闻报道具有更高程度的可信性。
消息源为“专家学者以及志愿者”的报道较少,主要是因为专家针对留守儿童研究相对全面,其话语会呈现真实的留守儿童现状,不利于营造正面舆论。志愿者作为消息源,往往体现其积极作为,补充政府工作缺失的一面,不利于政府在留守儿童生活改善过程中的主要角色。
(四)报道的语气
在有关留守儿童议题报道的语气中,大多是以正面为主,一方面是因为“坚持正面报道为主”的报道理念;另一方面是因为正面报道有利于体现党和政府在关怀和帮助留守儿童弱势群体中的积极作用。具体情况如表4所示。
可以发现留守儿童议题报道中报道语气为正面占比51.5%,为中性占比45.4%,负面语气占比不到5%。这一比
现方式有关,前文已经讲过,在以“留守儿童”为议题的新闻报道中,消息占比44.6%有关。消息报道讲究客观性,其报道语气往往保持中性。新闻报道中的负面语气极少可能是因为不利于营造“和谐社会”的社会图景,也不利于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形象塑造。
(五)留守儿童的媒介形象
以“留守儿童”为议题的新闻报道中可能夹杂多个留守儿童媒介形象,本研究分类主要是以新闻报道中的基调性态度来划分。统计如表5所示。
如表5所示,《重庆日报》关于留守儿童的报道中,呈现的留守儿童媒介形象主要是中性形象(占比73.8%),其次是正面形象(占比20%),负面形象占比为6.2%。
显然在《重庆日报》的报道中,关于留守儿童的形象认知或表现是不清晰的,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此类议题内容主要是以体现政府部门积极作为为主,有限的新闻内容无法呈现更加丰富的新闻信息。另外,留守儿童作为正面形象出现的比例和新闻报道中援引留守儿童及家人的比例(22.3%)大致相当。负面形象出现率较低,有利于建构“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弱化留守儿童带来的消极影响。
(六)报道主题和报道语气交叉分析
本研究假设《重庆日报》关于留守儿童议题的报道主题和报道语气之间存在关联性;因此将两者类目做了交叉分析,具体结果如表6所示。可知,使用pearson卡方检验,其中x?=44.130,df=10,p<0.05,因而假设成立,《重庆日报》关于“留守儿童”议题的报道主题和报道语气之间存有关联性。
五、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重庆日报》上关于留守儿童议题报道的内容分析发现,该报纸在报道留守儿童议题时存在一些不足。媒体对留守儿童的报道存有刻板印象。媒体在建构留守儿童议题时将对象事物属性进行了处理,注重传达党和政府积极作为的一面,而关于留守儿童现象及存在问题的报道严重不足。
说明:x?=44.130,df=10,p<0.05
数据来源:CNKI数据库——《重庆日报》数据库,采集时间2007-2016。
具体结果如下,消息来源上仰赖政府部门及其官员、教师与学校领导、留守儿童及其家人;报道的语气以中性为主,正面次之,负面最次;在报道主题呈现上,以改善留守儿童教育及管理为主题的报道最多,其次是党和政府对留守儿童的关怀与重视,再其次是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帮助;在留守儿童媒介形象的呈现上,中性形象报道最多,正面形象次之,负面形象最少。
关于“留守儿童”的议题报道,本应凸显作为报道对象的留守儿童,可在《重庆日报》的报道中,通篇累牍的都是关于政府如何作为,如何改善留守儿童生活会状况的报道,新闻媒介一再美化政府在留守儿童应对上的各种举措,而没能立体化的呈现真实地留守儿童现状。
《重庆日报》在报道留守儿童议题时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构建一个立体化的留守儿童媒介形象,大部分的新闻报道文章用在了塑造政府积极作为上,凸显了政府部门高效办公,为国为民的好形象。
参考文献:
[1] 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29-36.
[2] 吴桐.留守儿童新闻报道研究——以腾讯网为例[D].内蒙古大学.2016.
[3] 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6(3):60-65.
[4] 段成荣,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8,5(3):15-25.
[5] 孙祥栋,汪涵.2000年以来中国流动人口分布特征演变[J].人口与发展.2016(1):94-104.
[6] 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2013(6):30-34.
[7]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8] 徐美苓,黄淑贞.艾滋病新闻报道内容之分析[J].新闻学研究,1997(56):237-268.
[9] 徐美苓.艾滋病报道的议题与消息来源设定[J].新闻学研究,1998(58):171-199.
[10] 曹钦.留守儿童的媒介形象分析——以《中国青年报》为例[J].东南传播,2013(1):105-108.
[责任编辑: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