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是目前运用最广泛的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技术所具备的卓越能力,使其成为备受推崇的现代教育手段。然而多媒体教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针对多媒体教学中常见的几个问题提出了我们的思考和见解。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核医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1(a)-0245-01
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目前运用最广泛的现代教育技术。是其他手段所不具备或是不完全具备的。在核医学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内容,通过图片、动画甚至影像的方式呈现。使整个教学过程更生动,更真实,以其形象生动、有声有色的表现方式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钻研精神,发展学生的智能,使核医学教学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本文将我们对核医学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的问题的一些思考提出,与同行探讨。
1 合理安排教学信息量
多媒体技术是形象生动的现代教学工具,在教学中确实可以提高一定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大大节省教学的时间。据统计在同一单位时间内,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比一般教学多增约120%~130%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员们很容易产生一种通病:即由于教师不需要写板书了,同时电脑资料很容易拷贝和粘贴,使教师只注意到自己的方便,却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将自己能够找到的资料内容一股脑地塞到课件中。上课时无视学生的反应,将填鸭式教学直接进化到“电灌”阶段。由于运用多媒体呈现信息量的速度快,教师容易不自觉地加快课堂教学速度,忽视与学生思维节奏的合拍。如果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师的讲解,或信息呈现的速度无法完整地做笔记,则会造成学生感知的不充分,理解就不深刻透彻,从而对教材内容产生的疑问不断增加,最终失去学习的兴趣。反之,如果节奏过慢会造成学生的情绪涣散,由于求知欲不能得到满足,同样会失去学习的兴趣。针对这一误区,我们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形式上绝对不能华而不实,内容上也不能铺天盖地、应接不暇,应广而有序,有目的、有计划地用好。
2 利用各种途径获得多媒体课件
在制作课件上,有的教师由于工作忙没时间制作课件,或者自己不太会制作课件,于是就尽量避免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高校教师肩负着科研教学的双重压力,时间精力有限,要想精制每一个课件,确实很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和工作强度,选择制作课件的方式。一是可以因地制宜的选择制作课件的软件。一些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课件,可选用Authorware、Director等多媒体制作软件,辅以专门的图形图像、音频及动画软件制作完成。而一般的课件不妨就用PowerPoint,简单又实用。二是可以给课件“减肥”。设计课件时应把精力集中在每堂课的重点、难点的突破上,不必面面俱到。三是采取“拿来主义”,可以大家共同合作,还可以从网上下载或购买一些专门教学用的课件光盘。再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筛选和修改,重新组合加工。这样一来制作过程会轻松得多。利用上述种种途径获得的多媒体课件,省时省力效果也不见得会差。
核医学科的一些常见操作,如放射性药物的标记、动态显像的床旁“弹丸”式注射、图像的动态采集、图像后处理和阅片等过程都可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形象生动地演示出来,起到的效果是教师讲课不费力,学员听课不吃力。多媒体核医学的教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图像多而对图像的显示恰恰是多媒体的优势所在。目前国内常规使用的SPECT仪都有DICOM 3.0接口,SPECT图像可实时传送到普通PC机上,经编辑制成多媒体光盘。使用数码相机、扫描仪可以将杂志、照片、幻灯片等图像及文字资料通过USB接口传输到计算机作为教学课件。在多媒体教学中,借助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教员可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来制作出自己最为满意、最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媒体课件,并且可以随时修改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亦可随时增添新内容,而这一切是传统的投影薄膜胶片所无法比拟的。
3 增强师生之间互动,营造良好教学气氛
课堂教学气氛中蕴含了教师的教和这种教所带来的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呼应程度两个方面。在课堂活动中,由于多媒体角色的加入,教员与学员的直接交流相应减少了。学生或忙于抄写笔记,或由于讲授过快无法跟上老师的思路,也减少了与教师的交流。这同样是个节奏问题,教员可以通过精炼授课内容,调整讲课节奏适当提问和讨论等手段加以改善。有经验的教员在能够把握课堂气氛的条件下穿插一些课程以外的内容以活跃气氛,然而切入点要恰当,量要适宜,不能一堂课下来学生不知道教员的重点在哪里。
要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本是一种教学工具,教师不能只当“解说员”,更不能让自己成为媒体的“工具”。作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应利用心理学、现代教育学的原理,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融合体现个性风格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使多媒体在教师的驾驭下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要防止教学思路被媒体所左右,让原有的好的教学风格被流水线式的程序湮没,从而影响自己随堂应变的能动性,最终失去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教学中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绪相互感染,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是任何形式的电子媒体所不能替代的。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传授知识时恰当地运用形体语言、表情语言,在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方面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是许多有经验的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法宝。可是如果过分依赖多媒体,则只能起到一台扬声器的作用,没有形体语言,没有声情并茂,没有眼神的接触与碰撞,不能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去灵活机动的处理各种“突发”课堂问题,教学形式陷于呆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要知道,任何呆板的课件哪怕构思再缜密,制作再精良,也只能算是一本升级了的教科书。所以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拿多媒体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时髦包装,而忽视了对教学方法和提高自身驾驭课堂能力的研究。这一点对青年教师特别重要。
4 结束语
以电脑为中心的多媒体系统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提供了一个卓越的工具,它对教学工作者的帮助是巨大的。但对于教员来说,它毕竟是个工具。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知识通过适宜的方式、手段传播出去,所以教员在教学活动中要始终关注“传的道、授的业、解的惑”。对于教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对自己专业的精通和深刻体会,一切的教学活动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参考文献
[1] 叶姜瑜.高校微生物学多媒体教学及双语教学一些问题的探讨[J].微生物学通报.2002,29(6):95-98.
[2] 李建国.医学教育中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2):151-152.
[3] 魏慧贤,顾瑾.浅论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理工学科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81(1):68-69.
[4] 唐小龙,蔡淑玉,周昕.加强核医学理论和实践教学[J].医学教育.2006,5(9):1456.
[5] 郑小兵,万里.影像诊断学多媒体教学课件探讨[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4,5(1):56.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核医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1(a)-0245-01
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目前运用最广泛的现代教育技术。是其他手段所不具备或是不完全具备的。在核医学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内容,通过图片、动画甚至影像的方式呈现。使整个教学过程更生动,更真实,以其形象生动、有声有色的表现方式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钻研精神,发展学生的智能,使核医学教学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本文将我们对核医学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的问题的一些思考提出,与同行探讨。
1 合理安排教学信息量
多媒体技术是形象生动的现代教学工具,在教学中确实可以提高一定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大大节省教学的时间。据统计在同一单位时间内,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比一般教学多增约120%~130%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员们很容易产生一种通病:即由于教师不需要写板书了,同时电脑资料很容易拷贝和粘贴,使教师只注意到自己的方便,却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将自己能够找到的资料内容一股脑地塞到课件中。上课时无视学生的反应,将填鸭式教学直接进化到“电灌”阶段。由于运用多媒体呈现信息量的速度快,教师容易不自觉地加快课堂教学速度,忽视与学生思维节奏的合拍。如果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师的讲解,或信息呈现的速度无法完整地做笔记,则会造成学生感知的不充分,理解就不深刻透彻,从而对教材内容产生的疑问不断增加,最终失去学习的兴趣。反之,如果节奏过慢会造成学生的情绪涣散,由于求知欲不能得到满足,同样会失去学习的兴趣。针对这一误区,我们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形式上绝对不能华而不实,内容上也不能铺天盖地、应接不暇,应广而有序,有目的、有计划地用好。
2 利用各种途径获得多媒体课件
在制作课件上,有的教师由于工作忙没时间制作课件,或者自己不太会制作课件,于是就尽量避免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高校教师肩负着科研教学的双重压力,时间精力有限,要想精制每一个课件,确实很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和工作强度,选择制作课件的方式。一是可以因地制宜的选择制作课件的软件。一些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课件,可选用Authorware、Director等多媒体制作软件,辅以专门的图形图像、音频及动画软件制作完成。而一般的课件不妨就用PowerPoint,简单又实用。二是可以给课件“减肥”。设计课件时应把精力集中在每堂课的重点、难点的突破上,不必面面俱到。三是采取“拿来主义”,可以大家共同合作,还可以从网上下载或购买一些专门教学用的课件光盘。再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筛选和修改,重新组合加工。这样一来制作过程会轻松得多。利用上述种种途径获得的多媒体课件,省时省力效果也不见得会差。
核医学科的一些常见操作,如放射性药物的标记、动态显像的床旁“弹丸”式注射、图像的动态采集、图像后处理和阅片等过程都可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形象生动地演示出来,起到的效果是教师讲课不费力,学员听课不吃力。多媒体核医学的教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图像多而对图像的显示恰恰是多媒体的优势所在。目前国内常规使用的SPECT仪都有DICOM 3.0接口,SPECT图像可实时传送到普通PC机上,经编辑制成多媒体光盘。使用数码相机、扫描仪可以将杂志、照片、幻灯片等图像及文字资料通过USB接口传输到计算机作为教学课件。在多媒体教学中,借助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教员可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来制作出自己最为满意、最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媒体课件,并且可以随时修改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亦可随时增添新内容,而这一切是传统的投影薄膜胶片所无法比拟的。
3 增强师生之间互动,营造良好教学气氛
课堂教学气氛中蕴含了教师的教和这种教所带来的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呼应程度两个方面。在课堂活动中,由于多媒体角色的加入,教员与学员的直接交流相应减少了。学生或忙于抄写笔记,或由于讲授过快无法跟上老师的思路,也减少了与教师的交流。这同样是个节奏问题,教员可以通过精炼授课内容,调整讲课节奏适当提问和讨论等手段加以改善。有经验的教员在能够把握课堂气氛的条件下穿插一些课程以外的内容以活跃气氛,然而切入点要恰当,量要适宜,不能一堂课下来学生不知道教员的重点在哪里。
要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本是一种教学工具,教师不能只当“解说员”,更不能让自己成为媒体的“工具”。作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应利用心理学、现代教育学的原理,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融合体现个性风格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使多媒体在教师的驾驭下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要防止教学思路被媒体所左右,让原有的好的教学风格被流水线式的程序湮没,从而影响自己随堂应变的能动性,最终失去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教学中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绪相互感染,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是任何形式的电子媒体所不能替代的。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传授知识时恰当地运用形体语言、表情语言,在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方面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是许多有经验的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法宝。可是如果过分依赖多媒体,则只能起到一台扬声器的作用,没有形体语言,没有声情并茂,没有眼神的接触与碰撞,不能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去灵活机动的处理各种“突发”课堂问题,教学形式陷于呆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要知道,任何呆板的课件哪怕构思再缜密,制作再精良,也只能算是一本升级了的教科书。所以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拿多媒体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时髦包装,而忽视了对教学方法和提高自身驾驭课堂能力的研究。这一点对青年教师特别重要。
4 结束语
以电脑为中心的多媒体系统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提供了一个卓越的工具,它对教学工作者的帮助是巨大的。但对于教员来说,它毕竟是个工具。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知识通过适宜的方式、手段传播出去,所以教员在教学活动中要始终关注“传的道、授的业、解的惑”。对于教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对自己专业的精通和深刻体会,一切的教学活动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参考文献
[1] 叶姜瑜.高校微生物学多媒体教学及双语教学一些问题的探讨[J].微生物学通报.2002,29(6):95-98.
[2] 李建国.医学教育中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2):151-152.
[3] 魏慧贤,顾瑾.浅论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理工学科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81(1):68-69.
[4] 唐小龙,蔡淑玉,周昕.加强核医学理论和实践教学[J].医学教育.2006,5(9):1456.
[5] 郑小兵,万里.影像诊断学多媒体教学课件探讨[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4,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