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当下教育的现状
中国的教育,是提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即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温家宝总理提出,当前迫切需要把教育从应试和高考指挥棒下解放出来,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学校。但现实中,应试教育的比重并没有减轻的趋势,分数至上,成绩第一,考试获得高分的目标仍然占据教育目标系列的中心位置。这就导致了中国的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就是好好读书,别的都不用操心了,考上一个好大学,毕业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至于以后能否喜欢和擅长他所做的工作,身心是否健康,能否拥有美满的婚姻、家庭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就顾不得,也没太多能力考虑了。家庭和学校不会花时间“浪费”在孩子们互相间的深度交往和共同生活上,传统灌输教育培育出了一大批智商高,情商低的学生。孩子们缺乏伙伴,缺乏社交,缺乏对人际关系的了解和互相尊重的理解,弄不清自己的想法和需要,不会与人交往和互动。这样下去容易孤独苦闷、焦虑压抑、情绪低落消沉,容易出现自卑失落和厌学心理,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培养。以上这些,是目前我国中小学生普遍存在情感教育缺失的现象。
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美国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罗杰斯强调:教师应把学生的感情和问题放在教学过程的中心地位。他突出了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认为教师应用情感进行教育,学生的任职过程与情感过程是有机的统一体,要创造师生情感交流的教育环境,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和价值观体系,最终使学生能够教育自己。
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情感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提高他们情绪情感的自我调控能力;帮助他们对自我、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三个方面最后均指向整个教育目标的完成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这也是情感教育的终极或最后目标。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人的生存具有积极意义;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学生的品德;有利于学生社会化的发展。
三、在我国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一)对教师而言
1. 要对学生充满爱。没有情感,就不能称之为教育,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的爱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具有真挚而丰富的情感,平等地关爱、尊重、信任、理解和帮助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和行为变化,进行交流沟通,把爱心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这将对学生的智力活动、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等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2.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正直无私、高尚的人格,宽广的胸怀,实事求是的处事风格,渊博的学识,幽默的语言,独特的见解都会令学生心生敬佩,并以之为榜样,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乐意从教师那里学到知识,积极向上,从而使情感教育变得简单而轻松,意义深远。
3. 组织开展各种师生互动、共同參与的有益活动。以此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和课余生活。师生之间一起打篮球、踢足球、下棋、唱歌等活动,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通过这些活动,增进师生情感和相互了解,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和鞭策,激发学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和谐的集体环境中健康成长。
4. 要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以此提高他们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激发潜能。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和呼声,让学生提出教学和班级管理的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既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做班级的主人,做时代的主人。
(二)对学生而言
1. 用良好积极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要。学生要学会感恩,善于倾听和分享,学会沟通。老师家长多帮助和配合,鼓励孩子表达,即便是挫折也让他们去感受,去面对,这样才会不断完善自己。
2. 学生要具有自尊、自信、自强和自律精神。学会尊重别人,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要对人生充满希望,勇于开拓进取,执着追求,永不放弃;要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既要赢得起,也要输得起,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学会管理自己,学会思考,学会做事,增强自我调控能力,有充实而快乐的人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不断进取,劈波斩浪,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3. 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培养团队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责任心。个人的力量有限,集体的力量才是巨大的。合作中要具有探索奉献精神和服务他人的意识,要学会关爱自己和他人,为他人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找到自我,实现自身价值,获得自信,不断进步。
中国的教育,是提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即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温家宝总理提出,当前迫切需要把教育从应试和高考指挥棒下解放出来,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学校。但现实中,应试教育的比重并没有减轻的趋势,分数至上,成绩第一,考试获得高分的目标仍然占据教育目标系列的中心位置。这就导致了中国的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就是好好读书,别的都不用操心了,考上一个好大学,毕业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至于以后能否喜欢和擅长他所做的工作,身心是否健康,能否拥有美满的婚姻、家庭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就顾不得,也没太多能力考虑了。家庭和学校不会花时间“浪费”在孩子们互相间的深度交往和共同生活上,传统灌输教育培育出了一大批智商高,情商低的学生。孩子们缺乏伙伴,缺乏社交,缺乏对人际关系的了解和互相尊重的理解,弄不清自己的想法和需要,不会与人交往和互动。这样下去容易孤独苦闷、焦虑压抑、情绪低落消沉,容易出现自卑失落和厌学心理,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培养。以上这些,是目前我国中小学生普遍存在情感教育缺失的现象。
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美国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罗杰斯强调:教师应把学生的感情和问题放在教学过程的中心地位。他突出了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认为教师应用情感进行教育,学生的任职过程与情感过程是有机的统一体,要创造师生情感交流的教育环境,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和价值观体系,最终使学生能够教育自己。
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情感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提高他们情绪情感的自我调控能力;帮助他们对自我、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三个方面最后均指向整个教育目标的完成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这也是情感教育的终极或最后目标。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人的生存具有积极意义;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学生的品德;有利于学生社会化的发展。
三、在我国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一)对教师而言
1. 要对学生充满爱。没有情感,就不能称之为教育,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的爱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具有真挚而丰富的情感,平等地关爱、尊重、信任、理解和帮助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和行为变化,进行交流沟通,把爱心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这将对学生的智力活动、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等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2.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正直无私、高尚的人格,宽广的胸怀,实事求是的处事风格,渊博的学识,幽默的语言,独特的见解都会令学生心生敬佩,并以之为榜样,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乐意从教师那里学到知识,积极向上,从而使情感教育变得简单而轻松,意义深远。
3. 组织开展各种师生互动、共同參与的有益活动。以此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和课余生活。师生之间一起打篮球、踢足球、下棋、唱歌等活动,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通过这些活动,增进师生情感和相互了解,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和鞭策,激发学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和谐的集体环境中健康成长。
4. 要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以此提高他们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激发潜能。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和呼声,让学生提出教学和班级管理的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既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做班级的主人,做时代的主人。
(二)对学生而言
1. 用良好积极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要。学生要学会感恩,善于倾听和分享,学会沟通。老师家长多帮助和配合,鼓励孩子表达,即便是挫折也让他们去感受,去面对,这样才会不断完善自己。
2. 学生要具有自尊、自信、自强和自律精神。学会尊重别人,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要对人生充满希望,勇于开拓进取,执着追求,永不放弃;要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既要赢得起,也要输得起,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学会管理自己,学会思考,学会做事,增强自我调控能力,有充实而快乐的人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不断进取,劈波斩浪,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3. 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培养团队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责任心。个人的力量有限,集体的力量才是巨大的。合作中要具有探索奉献精神和服务他人的意识,要学会关爱自己和他人,为他人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找到自我,实现自身价值,获得自信,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