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来源 :文化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特别强调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从接受式学习向探究性学习转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挖掘.而思维能力的开发与探究能力密切相关.可见探究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激活或唤醒思维材料的刺激因素,问题情境的呈现引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激发起学生头脑里一系列思维加工活动.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主要方法之一.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兴趣,而且还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就感;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将客观抽象的知识同化于自己的认知结构之中,使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型转变.
  例如:在“教学”概率问题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请两名学生上台,一个扮演街头摆设骗局的甲,另一个扮演的是过客乙,其余同学做看客。甲为了招揽生意,向围观群众做宣传:三枚硬币,同时掷下,如果同时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你可获得10元,否则你给我5元,来试试,你的运气怎样?过路人乙听了后念叨,同时朝上或朝下,我就获10元,输了也只要给对方5元,嘿,这个我稳赚钱.这时下面的同学有劝阻的,也有鼓励的,也有等着看热闹的.结果乙一连投了五次,只赢了一次,输了四次,吓得他不敢再玩下去了,他不禁自问:我怎么会输这么多?所以,请同学们思考:这个游戏公平吗?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然后通过计算,很快从概率的角度认定这个游戏是不公平的,是骗子用来骗人的把戏.
  二、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余文森教授曾经指出,结论与过程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一对十分重要的关系,有时过程比结论更具有意义,它能唤起探索与创造的欢乐,激发认知兴趣和学习动机;它能展示思路和方法,教人怎样学习;它能帮助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数学活动教学是一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发现新知识、新信息,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创造性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往往从动作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关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把学生推到思维活动的前沿。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发生、发展及形成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提高.
  例如:在“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过程中,可设计下面的操作活动:
  我在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些长短不同的小棒,然后在课堂中让学生观察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是不是所有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都有这样的关系?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如果是,请设计一个教学活动来验证。学生通过积极的动手操作,用小木棒摆出了各种类型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然后把其中的两根首尾相连,与第三根比较。当然仅仅通过活动还是不够的,我再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得出猜想,最后用几何道理进行验证,“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学生在活动中,像小数学家那样参与到问题的探索与解决过程中来,通过认真观察、大胆猜想、实验验证、理论证明,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这样的学习,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自信和科学的探究精神.
  三、加强教师指导,拓展学生探究思路
  探究性学习是一个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动态、不断完善和丰富的过程。由于学生正处于认知心理、情感心理的发展阶段,如果在尊重主体性的名义下疏于指导,把自主发展变为自由发展,学生的探究活动就会陷入经验主义的误区,那样既不符合学校教育的客观规律,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探究性学习重视学生的自主体验和探究,并不意味着放弃教师的指导,在组织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为学生的探究指明了方向,学生沿着这一方向,亲自体验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从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学“一次函数的应用”时,教材给出这样一个背景题:某公司要租一辆车,出租公司的租费是每100千米租费110元;个体出租司机的租费是每月付800元工资,另外每100千米付10元的油费,试判断该公司租用哪家的汽车费用低.可将教材中的问题作适当调整,重新设计如下问题:
  试分别写出两家出租公司所需的费用与行驶的路程之间函数关系式.
  如果该公司每月行驶的路程为1200/km,他该租用哪家的汽车?
  该公司每月行驶的路程为多少千米时,两家的汽车费用一样?
  若你是这家公司的老板,你该如何选择租用哪家的汽车?
  这几个探究点的设计,由浅入深,更具有探究性.通过探究一次函数的应用的过程,进一步拓展了学生探究思路,更好地使学生分情况、分问题进行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设计探究性习题,巩固学生的探究成果
  做练习是任何学科都不可缺少的环节,尤其是数学学科,它主要采用练习的形式,对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提高解题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所学知识得到迁移和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能力。在解答习题与讲评习题的过程中,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善于启发,富有创新意识,学生的探究能力就能得到逐步的提高.
  例如,用火柴棒搭小鱼
  搭1条小鱼需用____根火柴棒?
  搭2条小鱼需用____根火柴棒?
  搭3条小鱼需用____根火柴棒?
  搭20条小鱼需用____根火柴棒?
  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搭n条小鱼需用_____根火柴棒吗?
  在以上探究规律的问题中,要注意观察图案中组成元素数量的变化规律,通常图案中的元素是随着图案所处的顺序而变化的,一般可以根据前后的图形对比找出变化的规律,若不易于观察的,可以找出图形本身和其所处的位置顺序所呈现的数量关系.
  总之,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在问题探究中不断深入,层层递进,直至实现探究目标,从而使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
其他文献
《课标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编者之间多重对话的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把对话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如何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与文本进行入情入境地对话呢?笔者以教学《二泉映月》一文为例,阐述引导学生探寻文本之心演绎灵动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情境,引起共鸣  教学《二泉映月》时,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阿炳的身世,了解阿炳创作《二泉映
期刊
[摘要] 本文从全语言(whole language)教学的角度探讨了英语语言学习的新途径。通过全语言教学引导学习者主动体验语言环境和语言自身的意义,从英语教科书教学转移到主题教学,由单纯的语言训练转变为意义教学的教学观点。以期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全语言 主动体验 有效性 整体性  全语言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全语言之父(Ken
期刊
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可以说一堂课是由几个问题串联起来的,课堂提问也是现代课堂常用的教学手段,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恰当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学生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是学生在学习海洋中的灯塔,也是师生双边活动的重要渠道。本文就课堂提问中的误区及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期刊
[摘要] 从学生看到题目到动笔解题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审题。审题能力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应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形成较强的审题能力。鉴于此,我们几个低年级年轻教师决定“将小学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中审题能力的培养”作为微型课题来研
期刊
这个学期由于身体的原因,没能赶上学校要求的家访。在我上班的前一天,孙老师最后的家访就落实到了小邵家。我以为,这个上学期由于经常受我特殊照顾而三番五次表示要感激我的孩子,在新的学期里应该会有一定改变的。  可是,我的病假让他比原先更差劲了:老师布置的口头作业完全不做,书面作业胡乱应付;课堂上开小差、玩文具、讲闲话,课间和别人打架……我上班第一天,短短的半天时间就把身体虚弱的我气得够呛。双休日我布置了
期刊
郭元祥教授认为:课程意识是教师的一种基本专业意识,属于教师在教育领域的社会意识范畴。但教育现实中,教师体现出来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能力并不如意。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师的课程能力,也到了必须转型的阶段。  一、课程能力转型的原因  (一)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具备课程能力  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课程能力,因为只有一线的教师才能更清楚地知道学生需要怎样的课程,才能开发出适合于学生需要的课程;只有生
期刊
[摘 要] 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或者说如何重构教师角色和形象,也许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没有整齐划一的演进历程,但其中至少存在着一种共同性的特征,尤其是受到优质教师文化辐射的影响,促使教师不断地在反思中提高,在研究中成长,在锤炼中升华,在探索中进步,在“积识”中“成智”,在沟通中共勉。本文旨在论述教师文化的重要性、特征以及优质教师文化辐射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及成效,明了当今为师之道,知晓教师
期刊
3月7日晚上,趁着学校工会组织开展 “爱心奉献,美丽教师回报社会”家访活动的这股春风,我和班主任石冬霞、英语老师周静珠三人结伴,踏上了家访之路。  我们先来到了位于万红三村的小颖家。一踏进大门,只见一家三口笑脸相迎,桌上的盆子里摆满了各种水果,家长的重视和热情顿时让我们的心里暖洋洋的。在桌子旁坐下后,我们和家长聊起了孩子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在我的印象中,小颖是个脸色苍白、文静内向、动作比较迟缓的
期刊
优质特色发展,是一种以优质和特色为追求的发展方式、发展原则、发展策略和发展状态。优质特色发展是一种过程、一种能力、一种文化,而不只是一种静态的结果。实现优质特色发展,是普通高中提高办学品位、克服“同质化”倾向的必由之路。研究优质特色教育的内涵与特征,总结优质特色发展的路径与经验,“固本培元”,促进基础教育走向优质与特色,已成为时代的诉求。  一、关于“优质特色发展”的内涵  (一)优质发展的内涵与
期刊
我走上教育工作岗位已有十个年头,十年的不断探索,让我深深地意识到:每一次的家访,都是老师与孩子、老师与家长之间一次心与心的对话。家访,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温情,让家长感受到学校的温暖,也让老师更直接地走近孩子的家庭,读懂孩子的心。  故事一: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小炎是我们班最内向的一位男孩子。在学校,他整天绷紧了一张脸,仿佛在保护着自己,更仿佛是在拒绝班级的温暖,这似乎不应该是一个8岁孩子该有的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