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灵魂之作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uanhapp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翰·克利斯朵夫》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其无可比拟的独特魅力与无法掩盖的万丈光芒强烈地冲击、震撼着世界文坛,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迹!
  这部杰作主要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二三十年间,作者通过描述德国音乐家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一生,展现了世纪之交时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探索、欧洲人民的生存状况以及当时的社会画卷。而最重要的主题思想则是让人们如何正视磨难、学会生活。
  克利斯朵夫出生在德国莱茵河畔一座小城的清贫音乐师家中,童年原本过得无忧无虑,可当他的音乐天赋被发掘后,生活就改变了。年幼的他虽一方面“幸运”地到宫廷演奏并被统治者所赏识,另一方面却是被逼进行严格训练且面对的是奴颜婢膝的屈辱地位——在这样的境地下,他那与生俱来的反抗意识苏醒了,并伴随着岁月的流逝日益加强。
  少年时被迫谋生的克利斯朵夫依旧坦诚直率,无畏地抨击权威前辈、鄙视豪门甚至揭发德国民族的缺陷。虽然处处树敌,遭到政府迫害可还是坚定不移。一次为搭救被大兵欺负的农民,他挥拳相助,结果造成命案,不得不逃亡法国。
  初到那儿时,身为理想主义者的克利斯朵夫四处碰壁,被丑恶现实害得遍体鳞伤。不久之后,虽处逆境却仍顽强不息的他终于遇见了一生的知己——奥利维埃·雅南。智睿的奥利维埃让克利斯朵夫渐渐得以认识真实的法国,焦灼的心灵也终于有了一块安恬的栖息之地。后来,他又与故人格拉齐亚重逢,因此找到了自己终生的灵魂伴侣。虽然不久二人的相继离世给他的生命添加了浓墨重彩的悲情之笔,但克利斯朵夫在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困苦之后,也因体验到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从当初粗枝大叶的青涩走向了完全意义上的成熟,最终于悲痛中超脱出来。然而他在一战混乱的前夕走完了人生,唯一不变的是他仍旧保持着那颗奋斗与希望之心!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部耗时20余年之久的长篇巨著,罗曼·罗兰从1890年就开始酝酿构思,1902年2月《半月丛刊》发表了小说的第一卷《黎明》,而直到1912年才刊行了第十卷即最后一卷《新生》。罗兰因此书获得了1913年度的法兰西院士文学奖和1915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的确,《约翰·克利斯朵夫》不仅仅记叙了克利斯朵夫的一生,还以空前宽广深入的视角涵括了现实的种种问题,让我们目睹一幅波澜壮阔的社会全景,感受到了百科全书式的浩瀚无际与史诗般的雄浑磅礴!而关于它的类型,则一直是难以定论的。因为这既是一部虚构的人物传记,也是一部教育小说、历史小说,而其中又不乏政治的因素,它甚至还是一部哲思与宗教相结合的小说。但由于它最突出的特点,许多权威都认为这是一部音乐史诗体小说。罗兰也曾如此说道:“四册小说相当于交响乐的四个乐章”。
  克利斯朵夫同古希腊那些著名的悲剧英雄一样,有着深厚明晰的苦难意识。他说:“越充满艰难的事物越是美好的事物,痛苦至极则近乎解放。唯一无法挽救、唯一摧人灵魂的东西,是普普通通的痛苦、平平淡淡的快乐。”我们可以看到,对于那样一个怀抱理想主义、狂放不羁而坚忍不拔的斗士来说,他要的是直冲云霄的豪情梦想亦或无底深渊里的千锤百炼,就是不能够要平庸!受苦于他是件好事。所以幼年时屈辱的经历、少年时谋生的艰辛以及青年时努力拼搏实现梦想却处处受人排挤的苦闷,都不曾压倒他;甚至当失去奥利维埃和格拉齐亚后,在那种巨大的哀痛中,他也曾万念俱灰可最终还是挺了过来。
  另外,克利斯朵夫的周围并非聚集着一批志同道合者,他只是一名孤独的战士。克利斯朵夫太过耿直的个性和坚定不移的信念使得他总处在不被人理解的苦恼际遇里,甚至连奥利维埃也难企及他那旺盛的活力。然而罗曼·罗兰在谈及创作此书的初衷时说道:“我是孤独的,……我要自由呼吸,要对不健全的文明,以及被一些伪劣的精英分子所腐蚀的思想奋起抗争……为此,我需要一个心明眼亮的英雄。”由此可知,克利斯朵夫所肩负的神圣使命和责任注定了他所承受的必定是一般人无法承受的;并且他的孤独绝非是可怜无奈的,而该是一种倔强。当中蕴涵着“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自信和超脱。所以这与其说是对强者的考验,不如说是滋养培育他坚毅灵魂刚烈性格的沃土!只有真正的天才,才可品味到“孤独”的全部寓意与甘甜!
  克利斯朵夫最具吸引力的人格魅力,是他那永无止息的生命——罗兰将其诗意地比作一条时缓时急但从不止步的河流。而河流的来源,则是克利斯朵夫自身的创造和奋斗。他神圣不可侵犯的信仰逼迫着他创造,这是一种内心深处最本质的欲望。他拒绝压抑自我,始终依着自己的本性去创造音乐、创造生活、创造理想,创造的力量源源不断地自内涌出,焕发出了动人的光芒!奋斗,才是他存在的一切意义,是他的宿命。他在焚毁心魔的烈火之中张开双臂拥抱生活,将继续今后的奋斗生涯:抗争不公与压迫,不屈不挠渴求胜利,乐观踏实地迎接未来。甚至当到了生命终结之时,虽面临的是战争将至的风雨社会,可他依然抱着希望和奋斗的意志。他托着象征“即将诞生的日子”的孩子,独自踏上了艰难的路途……克利斯朵夫就是如此,寓意式地走到了人生尽头、同时又是未来的岁月之中。他说:“我寻求的是生活,而不是安逸。”
  罗兰在故事结束后,写了这样的话:“我写下了一代人的悲剧。……年轻人,该轮到你们了!你们以我们的躯体做踏板,向前进吧。……我在此向我过去的灵魂告别了,……生命本是无休无止的生死轮回。”是呵,这时的克利斯朵夫,就像在神话中一样地升华到了一个前所未有过的境地。他淡化了仇恨,主动向夙敌伸出了和解的双手;声名远扬的他平等对待后辈,不以自己的价值观否定他们的选择,并鼓励帮助其奋斗;他没了偏激,超越了国界和种族的差异,从个人扩展到了对全人类的忧患与悲悯,用平和博爱的态度对待世界。于是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从前冒失的愤激青年,也不是垂垂老矣的暮年之人,而是一位饱经苦难阅尽沧桑的仁智英雄!
  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一生,就是这样反抗和奋斗交织在一起最终达到了和谐至善的一生。从这位悲剧英雄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太多无法言说的震撼人心的奇迹动容。他虽然在苦难中离开人世,但我们可以因那种撼动所带来的洗涤与净化,同样完成一次生命之中涵义深刻的蜕变,使得自己进一步趋向成熟和完美!
  而罗曼·罗兰的一生,和约翰·克利斯朵夫有着惊人的重叠。1866年1月29日出生于法国中部小镇克拉姆西律师家庭的罗兰,自小便受到音乐和戏剧的熏陶,后来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和意大利求学时,他除了艺术还广泛吸取历史、地理和哲学等知识,积累了深厚广博的学术修养。然而罗兰大器晚成,之前同克利斯朵夫相似,虽不乏理想激情甚至苦耕,但依旧清贫、寂寂无闻饱尝了磨难。随着《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巨大成功,罗兰终于声名鹊起,迎来了早应属于他的荣誉。亲身经历了战乱年代的他一直是反战主义者,并于1931年发表《向过去告别》一文,从此正式投身于人类解放事业,成为了反法西斯队伍中坚贞不渝的积极人士。1944年12月30日,罗兰走完了他的人生。
其他文献
公元79年的一个暖阳下午,罗马政治家、作家老普林尼目睹维苏威火山爆发。当周围的人逃离时(这次爆发及其后续事件致死1.6万人),老普林尼组织了一个舰队驶往现场救人。次日,老普林尼去世,很可能是在斯塔比伊镇的海岸上死于窒息或心衰。正是在该镇,他在自己倒下后下令手下离开他去救人(这支救援队最终拯救了大约2000人)。他去世后第二天,他的遗骸在火山浮石下面被找到。虽然这具遗骸后来去哪儿了未知,但最近一系列
这道谜题是:行刑者下令100个男性囚犯按照身高从高到矮的顺序排成一列(高个子在最前面),并且把一顶红色或蓝色的帽子戴到每个囚犯头上。每个囚犯都能看见自己前面所有囚犯戴的帽子,但看不见自己的帽子或自己后面的囚犯所戴的帽子。行刑者从最后(最矮)那个囚犯开始提问:你戴的帽子是什么颜色?只有答对了,囚犯才能活下来。如果答错,囚犯就会被“安静地处死”。也就是说,其他囚犯能听见这个囚犯说的话,但不可能知道他的
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描写的是南北战争以前的故事,但成书于1884年,已是内战后。此时美国的黑人依然没有得到宪法所规定的权利,没有获得完全的平等和被社会认可。就像罗德·霍顿在《美国文学思想背景》中描述的那样“尽管最高法院已经对黑人总是做出决定,联邦和各州也颁布了反对种族歧视的法律,但是过去所有根深蒂固的荒诞传说和偏见,仍然继续阻碍人们平等地对待黑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这部小说的出版
当加拿大育空地区的气温骤降时,灰熊们就会到当地熊洞山的一条有名的捕鱼支流去抓鲑鱼。这个偏远的荒野地区,位于加拿大育空地区北部与阿拉斯加接壤的尼克领土公园内,这里也被称为“鱼产卵的地方”。  来这里产卵的鲑鱼有三种:夏天来这里的是奇努克鲑,也叫大鳞大马哈鱼:接踵而至的是长尾鲑,也叫马苏大马哈鱼;最后抵达的是银大马哈鱼,它们要到入冬才来,因为它们产卵的时间是每年的12月份。  冬天来到这里的鲑鱼,主要
两位年过不惑的女人在某个场合偶然相遇,此前她们已有多年未见。两个女人恰好都是我的熟人。事后甲遇到我说:没想到,乙竟然这么老了。  奇怪的是,乙遇到我同样惊呼:甲怎么了,她怎么老得那么快?  依我看,甲不算老。甲向来注意保养,定期上美容院,寻找各种减肥良方,故一直保持脸皮白嫩,腰身正常,与她18岁的女儿上街,人家都当她是姐姐。  依我看,乙更不能说老。乙一直单身,走南闯北,敢于冒险,思想敏捷,兴趣广
区分动物和植物通常并不难,但有一种生物模糊了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界限,它就是蝘蜓中缢虫。当它与藻类接触时,其细胞膜将藻类包裹起来形成一个食物泡,食物泡与细胞膜相连且在其内部消化被包裹的食物。通常,酶进入食物泡内消化分解食物为机体供能,但藻类在食物泡内不会被消化,而是会继续存活。就像一块太阳能电池板将阳光转化成能量,藻类将有机体分解,为蝘蜓中缢虫供能。这两者既是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也是合作伙伴,但这种介于
虽然马格里特变换着画作的名字和布景,但却在大约40年的创作生涯中一次次重复着马背上的骑师这一主题。他首次创作这一主题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充满幻想的探索阶段。马格里特摸索出一种有别于未来主义、立体主义及一些抽象派画家的表现手法。画家试图给我们身边看似平淡、呆板的普通事物注入一种非同寻常的表现力。他并不是把事物照本来面目描绘出来,而是挖掘它们奇特的方面呈现出来,达到一种特殊的表现效果。  这幅画的
我承认,这是一篇完全失控的文章,虽然写它的初衷确实很严肃,但后来我发现,如果故事情节不一一展开,总觉得是欠缺点什么,于是就变成了现在这样啰啰嗦嗦的样子……而且我也终于意识到,凡是自己重复多遍心甘情愿当回头观者的电影,大抵都不是什么可以在影史上留名的经典作品(也许“教父”系列是个例外)。过去一直对一个碟店老板的话耿耿于怀,此人虽然承认自己作为“业中人士”一部欧洲片都没看过,但却很大方的对我说:“你对
想象一下,过了半辈子,却突然发现自己无法在头脑里想象任何图像情景,会是怎样的一种人生?多伦多一位42岁男子就是如此,在他整个内心世界里没有任何的图像记忆,就像大脑“失明”了一样。  闭上你的眼睛,想象你最爱的人的面容,眼睛的颜色,头发的质地,皮肤的细节。你可以想象吗?毫无疑问,这肯定没有问题。但菲利普不能。  菲利普是加拿大多伦多一位42岁的摄影师,他婚姻幸福,却无法在心中想象妻子的面容,在他的脑
胖人俱乐部 日本有一个胖人俱乐部,其成员遍及全国。他们公开宣布:“胖子是和平、善意和圆满的象征。”每年3月3日,是这个胖人俱乐部规定的“胖人节”。  丑人俱乐部 意大利皮奥比考有个丑人俱乐部,凡丑陋的人,不论国籍、性别和年龄,都可申请加入该俱乐部,谊部的标志是罗马神话中的火神,火神很丑,但火神的爱侣是爱和美的女神维纳斯。每年9月为“世界丑人聚会节”,节日里选举丑人英雄。这一活动使所有丑人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