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来源 :现代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里有个“香菱学诗”的故事。黛玉在教香菱作诗时曾对她说“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诗读一百首,仔细揣摩透了,然后再读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诗,次再把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炀、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
  由此看来黛玉平时也很注重阅读。可见,要想写出好文章,必须多读好文章。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所以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它可以提高人的认识,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可以开阔人的视野,丰富人的语言。阅读与写作就如同蜜蜂采百花而后酿蜜一样。没有见多识广、博采众长的“厚积”,就不可能有写作的“薄发”或“多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话充分地说明了阅读对写作的重要作用。那些能文善言的学生无不得益于日常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那些文坛宿将无不是广涉诸子百家、三教九流的典章轶事。可见,没有广泛的阅读就没有精彩的写作。
  广泛阅读,可以让学生了解写各种体裁的的特点。写作课上,老师指导最多的是写作技巧问题。与其机械地学习一些写作技巧还不如广泛地阅读各种体裁的作品,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它们的写法。我认为,美国中学的做法很值得借鉴。美国大学入学对写作的要求非常高,但很多中学都不设专门的写作课程,而是通过让学生阅读各种体例的作品,写书评等锻炼写作能力。又比如去年在网上讨论比较激烈 的“美国小学生的作文”,在这里我不想探讨中外教育的差异,就只谈谈他们的作文写作。小学生的作文布置成写论文“《怎么看人类文化》《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样大的题目拿给我们的大学生写都是比较困难的,但美国就敢给小学生写,不能不思考他们的学生必定要经过大量的阅读,能纵观历史还要学贯古今。由此可见,广泛的阅读能帮助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写各种体裁的的特点。
  广泛的阅读可以积累写作素材。不错,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任何文学作品都是生活的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中学生的作文也应该是生活的反映。但由于中学生这一群体具有其特殊性,他们的学习甚至生活的主要阵地都在学校,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因此,他们不可能像作家一样“行万里路”,长期投身于生活的海洋中去,他们还不可能与社会生活有密切的接触,还不可能去做社会生活的主人。所以我们只好用“读万卷书”来弥补。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囊括了几乎所有的写作题材:关于爱情、友情、亲情的,关于道德伦常、公理正义的……。不但如此,文学作品中的文学形象、物种意象、风俗习惯、典故故事,哪一样不能拿来作为我们写作的素材呢?再加上现代社会中的报纸、新闻、杂志中所包含的信息材料,那将是一个多么庞大的素材库啊。占有了大量的素材,何愁文章不丰满充实,有血有肉?哪里还愁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广泛阅读就可以弥补了他们接触社会生活的不足,对作文所需要的“生活”有了一定的认识——间接地从书本上了解了生活现实,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了所需的材料;同样,阅读多了,积累也就丰富了,学生也不再会有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解决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知写什么”的问题。
  广泛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增强语感。语言能力,可以说是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写作过程中,语言能力较低的学生通常言不达意,想要说的意思或内容难以表达出来或是表达不准确,甚至表达错误。这种现象,其实就是学生语言能力低的表现。而坚持多读一些古今中外名著,那些名家的精彩、生动的语句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语感受的培养实在是大有益处的。受阅读的影响,爱看中国现代名家小说的学生,其作文的语言或多或少都带有那些名家的痕迹,有的如鲁迅的“精警而风趣”,有的如乡土小说家的“质朴中显精妙”,有的如郁达夫的“伤感沉郁”;有的“细腻”,有的“委婉”,有的“清妙”。爱看唐宋诗词的学生,其作文语言则既有模仿李白的“浪漫豪放”,也有学习杜甫的“沉郁顿挫”,还有与李清照的“婉约”、李商隐的“感伤惆怅”等相仿。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大多都吸收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含蓄、隽永、简约、明白等语言风格,并在其作文中有初步的或是简单的体现。由此可见,在阅读中,在对古今中外名著的大量欣赏中,学生可以尽情的在文学海洋中徜徉,体味到文学的奥秘,因而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加强了语言能力,增强了语感。这样,就有效的解决了学生作文中“怎么写”的问题。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帮助学生适合他们阅读的文章,最好是一些名家名篇。还可以建议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文章、段落背诵下来,做到张口即来,脱口而出。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把所读之书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
  
  收稿日期:2010-12-24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是人类在文明进程的漫长跋涉中,所创造的数学文化中最为基本的奠基性内容。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具备了较为深厚的数学科学的知识积淀和素养,而不仅仅是满足于稍稍高出儿童的、初等浅显的学科修炼,才能在日常的学科教学中高屋建瓴、应付裕如、免出纰漏、秀出精彩。  记得在十年前的一堂六年级的关于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课上,我孜孜不倦地讲解了怎样利用半径把圆面平均分成若干等份,然后交叉相插,成为一个近似
期刊
【摘要】本文从数学与数学教学的特点出发,对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的特点、功能、原则进行了系统阐述,探讨了在实施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德育  On the Moral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Wei Zhaoping  【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Mathematics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要求教师会教,要求学生会学,要求教师培养出高素质、搞技能的学生来。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实施科学的教育方法,即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去,以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政治课;学生参与度;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效率;提高能力  On the political t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对生物课堂的一些看法和体会,为了调动学生兴趣,从教具的选择、实验材料的准备、课内外结合三个方面入手,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实践,取得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生命活力;实验教学  Flying want to make biotechnology classroom full of "life" energy  Sun Hung  【Abstract】T
期刊
【摘要】口语交际是现代人立身处世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就如何培养、提高孩子口语交际能力?作者结合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从培养孩子敢说、乐说、善说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总结出了“激发兴趣、营造氛围、教授方法”等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成功经验和基本方法,以资交流、探讨。  【关键词】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  On the lower grades of teac
期刊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联络者。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重要的因素就是班主任能否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本文从尊重、自信、微笑、真情等方面进行粗浅地阐述班级管理,以飨读者。  【关键词】尊重;自信;微笑;真情  On the Class Management  Lu Kemin  【Abstract】Class is the class o
期刊
构建和谐高效课堂是近几年来一直提倡的教育教学理念,如何在课堂中达到和谐高效、提高课堂效率也是自己一直在探索研究的问题。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所在,如何最大限度地在初一信息技术教学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一个值得信息技术教师思考的问题。通过几年来的初一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自己有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和体会,一起与同行们探讨一下。  1.从自己做起,更新观念,明确信
期刊
1.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的困惑分析  在教师层面,存在着素质教育与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单一的矛盾;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政治思想品德素质、业务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三个基本素质;必须遵循“教书育人、乐教勤业和人格示范”等我国当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然而,仅就业务素质而言,存在的问题首先是政治教师的学历水平偏低,就笔者所在学校情况来看,政治教师10人中,本科学历的
期刊
新修订的美术教学大纲指出:美术课对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的大方向,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然而,美术课在中、小学的教育中,常被视为“副科”。虽然,美术课教学与升学率没有直接联系,但它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创造能力,发展美术教育对深化推进素质教育起积极作用。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我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1.更新教学观念,
期刊
教学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一门艺术,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所以导入新课十分重要,它可以吸引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能否把握好,直接影响到进入知识殿堂的情绪和信心,新课的教学要讲究导入艺术,方法很多,要灵活运用,导入法如何应用在语文新课中,谈此观点仅供参考。  1.新课导入要引导学会方法  埃得加富尔指出:未来的文盲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