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堡特语言世界观思想解读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kejin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类主要运用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思想和感受。不同语言能很好地反映不同文化的思维特点。不同的民族由于居住环境,生活习惯等的不同,所具有的思想和感受也必然有所不同,进而不同的思维和感受则会对语言的表达产生程度不一的影响。语言世界观, 即研究语言在世界观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洪堡特关于语言世界观的科学阐述和解释, 是其语言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围绕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民族精神,语言的创造性等几个基本观点探讨了各观点与语言世界观的关系,并在最后指出了洪堡特语言世界观的发展以及对外语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洪堡特;语言世界观;语言与思维;语言民族性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105-02
  一、引言
  语言世界观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的外交家、政治家和语言学家威廉·洪堡特提出来的。洪堡特在语言的本质和功能、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与民族精神的关系、语言的文化内涵等诸多问题上,都做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极具创见性的研究,被公认为是普通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创始人。语言世界观也是其语言思想的核心所在,充分体现出洪堡特语言哲学的人文主义特性。他认为:“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
  二、语言世界观
  要深入了解语言世界观,就要知道什么是语言?什么是世界观?世界观是指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世界观建立于一个人对自然、人生、社会和精神的科学的、系统的、丰富的认识基础上,它包括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而在人们形成对现实世界看法的过程中,语言则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
  那么,什么是语言?通过语言而存在的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这是迄今为止语言学家,尤其是语言哲学家思考的主要问题。从古希腊起, 西方的哲学家就认为语言是对思想的摹写, 是思想的图像。洪堡特则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说法:“语言从精神出发, 再反作用于精神, 这是我要考察的全过程。我们接受语言从精神出发, 语言反映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1]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属于人类自然史的一部分,是人类活动的一个领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社会性,它往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语言的产生和发展的环境不同,在诸方面体现出来的形态就不同 。然而,它又不仅僅是一种表达手段,更主要的是一种认知手段, 语言不是事物但常常是事物的概念,这些概念是人在构成词时创造的。比如“书”这个事物,在汉语中叫做“书”,英语中叫做“book”, 日语是“本”。每个名称都包含一个特殊概念,但所有的名称都表示同一个事物。[2]
  在洪堡特看来,语言作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它并不指称事物本身,而是指称事物的概念,那么什么是概念呢?概念就是认识主体对客体的本质属性的认识,它是思维的产物。也就是说,由语言所表达出的概念是由民族精神在语言创造过程中独自构成的。而语言内涵形式和民族对周围世界的看法是紧密相连的,因为每个概念都是通过某个特定的语言来把握的,所以语言必然与世界的规模相符。当一个民族在面对唯一并具有独特性的客观世界时,这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活动就会加入其语言的独特创造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独特的认知世界。
  三、语言与思维
  每一种语言都来自于人类,但又影响着人类,制约着人的思维和活动,但是最终决定二者关系的依旧是我们人类的思维亦或是精神。洪堡特曾指出:“(语言)一方面作为思维的形式陪伴, 另一方面作为思想的物质表达, 语言的这两种作用既相互促进, 又相互约束”。[3]
  由于语言是思维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所以从二者的关系上来看,思维要决定着语言,是语言的基础和归宿。因此,在此基础上,洪堡特提出了“语言从思维出发,再反作用于思维”的观点。他认为在人、世界、语言三者的关系中,语言居于中间,起媒介的作用,人要想认识并掌握客观世界,就必须自己创造并依靠所创语言。[4]
  (一)思维与世界观。
  世界观作为一个认识问题,与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思维方式不同,对世界的认识就不同。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可以推论出,不同的语言也是一种特殊的世界观,它隐含着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
  语言世界观理论认为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语言从精神(思维)出发,并强调语言对精神(思维)的反作用。语言世界观是一个民族凭借语言构筑认识世界图景和看待世界的方式,其主要内容是思维影响并决定语言,语言固化思维;语言影响人的思维和思维方式,不同的语言结构对不同的民族的思维方式也有不同的影响,即语言结构能够反映人类的认知。
  语言都是人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这是洪堡特对于语言的一个基本规定,包含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活动性,一个是创造性。就活动性而言,洪堡特认为“语言就其本质来看,是某种持续的,每时每刻都在向前发展的东西。” 就创造性而言,洪堡特认为“我们不能把语言看作是笨拙的科学分析的死产品,而是很大程度上将语言看做一种创造”,因而,语言中凝结着的无形的思维与世界观就必然会通过语言体现出来。那么,不同的语言就必然显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世界观。
  (二)语言与思维与世界观。
  语言是观察思维方式的窗口。自然界是人类所共同面对的,人类大脑的构造也大致相同,因而全人类去认识这个世界的能力是相同的,即思维能力是基本相同的。但是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生活条件、风俗习惯等等的差异影响,在观察现实、认识现实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角度,使得同一现实在不同民族的主观认识中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即人类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分化。而思维方式不同的外在表现就是不同语言的结构差异。不同的语言以不同的方式反映和划分世界,人们获得本族语的同时也无意识地获得了一定的思维方式。
  四、语言的民族性特征   (一)语言的个性与民族性。
  洪堡特认为语言是一个充满矛盾对立、但又不失统一性的研究对象。他深信人类语言是统一的、同一的。语言世界观承认语言的共性和普遍性,但更强调语言的个性和民族性。洪堡特认为,“人类语言的结构之所以会有种种差异,是因为各个民族的精神特性本身有所不同。在所有说明精神和民族特性的现象中,只有语言才适合于表达民族精神和民族特征最隐蔽的秘密”。[5]
  洪堡特曾多次阐述过一个观点,即语言是民族的造物,语言与民族同一,语言与民族互为影响, 语言的差异既决定于又表现为民族差异。在“普通语言学论纲”一文中, 洪堡特指出,“每一种语言都带有某种印记, 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点”。而在“论人类语言的结构差异”一文中, 洪堡特更是把语言比作是民族个性的模印。我们可以把这些观点理解为洪堡特语言个性思想的一个重要理据。他提出,“语言的自然进程和经验材料告诉我们,……一个民族的思想表达很自然地要被铸塑成一种形式;这种形式约束着人们的一般理解, 使得每一个人都可以重新发现它、利用它,并主动地将它赋予言语。语言的个性取决于沿着同样的道路向前发展……”
  洪堡特关于语言的个性反映民族的思维方式特征以及思想与语言相互依赖不可分割且并行发展的理论建构, 同赫尔德的语言观具有明显的思想脉系关系。赫尔德是德国18世纪下半叶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哲学家。他认为语言和思维有共同的起源。洪堡特把赫尔德关于思想与语言的关系的学说提高到了一个新的认识水平,其语言哲学的目标就是通过对各民族语言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研究,达到对人类普遍语言的揭示,实际上就是要揭示人类的共同本性。
  (二)语言与民族精神。
  语言作为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的记录和反应,是一个民族的符号象征,语言之所以会呈现千差万别的景象,就是因为民族精神的影响。其拥有的不仅仅只是语言的符号外壳,而更多的是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看待世界的方式及对世界的评判,只有从精神的层面入手,把握其中的内涵,才能够真正拥有这样一种语言。洪堡特认为,一个民族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精神气质,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世界观。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这个民族精神的流射。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因而不同语言的民族认识世界的图景和方式就会不同。民族精神是通过该民族的语言来体现并反映出来的。
  五、语言世界观的继承和发展
  洪堡特这一典型的语言世界观思想在后期语言学的研究发展中为后世学者所继承并进一步阐发,对后人的影响巨大。例如语言的民族性观点为新洪堡特主义者所继承和发展,该学派利用洪堡特的观点来解决“语言与民族”的问题。其中的代表人物例如魏斯格贝尔,则力图寻求解决民族语言学问题的办法,以语言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的问题为中心,通过分析具体语言的词汇材料,提出了“世界图景”观点;到后来“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绝对的语言决定论也直接源于它。再到现在,一直以来,语言学界广泛讨论的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问题也根植于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思想。
  另外,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对于一个外语学习者也有很深的启发,作为一个外语学习者,我们必须学会用外语思考。因为洪堡特的语言藩篱观点就告诉我们,学好一门外语就意味着必须相应地转变我们的语言思维方式, 当一个人只有跨过另一种语言的藩篱进入其内, 才有可能摆脱母语的约束。自二十世纪二语习得教学受到学界重视以来,语言世界观这一观点為具体的语言教学实践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也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多元的世界。
  参考文献:
  [1]洪堡特.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 姚小平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邓滋栎. “每一种语言里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对洪堡特“语言世界观”的理解[J].高教论述科技向导, 2011(5):53
  [3]洪堡特. 论语言的民族特性[A]. 载姚小平(编译), 2001:63-78.
  [4]李会民. 语言是一种世界观---洪堡特的语言观反思[J].外语学刊,2012(5)
  [5]孟晋. 洪堡特语言世界观视角下的英汉语隐喻认知对比研究 [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87-88.
  作者简介:赵慧琳(1991-),女,河南南阳人,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语言习得。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于我国目前城市房屋拆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分析,并从我国当前的国情出发,对于我国城市房屋拆迁的各部分责任主体,提出各责任主体对于城市房屋拆迁工作面临的问题
摘要:本文对孟子的核心思想“仁政观”进行了探讨,从构成仁政观的理论基础、经济基础与实行仁政的根本之策来把握孟子这一重要思想,并对其当时的可行性与当下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孟子;仁政;性善论;井田制;民贵君轻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104-02  一、理论基础——性善论  “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各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国有企业干部管理当前成为了政治工作的核心和重点.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其组织模式、管理体系、发展战略、人事管理模式
从1935年11月至1936年10月,红二、六军团进行了伟大的长征.期间红军通过建立健全组织,加强对群众工作的领导;完善、监督和检查群众纪律,确保群众工作有章可循;灵活采用各种宣
摘要:由于体育课大都在室外进行,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完成教学任務。合理而周密的组织教学,使学生从心理和物质上作好充分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好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组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101-01  抓好体育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体育课堂常
摘 要:“中体西用”文化观是在洋务运动时期形成与发展的,也是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下的时代产物,在19世纪后期也一直是风头强劲的文化观念准则,虽然有着深刻的社会和历史意义,但也招致诸多的反对与批评之声。本文就此做一些简单的历史考察。  关键词:中体西用;洋务派;维新派;体用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欧风美雨的全面危机。在这种冲击下,如何把中国从亡国灭种的险恶环境中解救出来,成为一道摆在中国人民面前亟
摘要:幼教指的是对幼儿进行的教育,它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幼儿正是身心发育的阶段,对幼儿进行教育不仅可以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还可以让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对其以后的道德素质、综合能力等都有着促进的作用。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还是管理,只有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才可以进一步的教育幼儿,对幼儿产生积极的影响。现阶段在幼教管理方面仍存在着“细微”的问题,需要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已经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情.离退休干部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是推
新媒体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兴起的一种媒体形态,它以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技术支撑.新媒体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微信微博的使用,让媒体的使用更加
文章基于国有企业中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分析目前新时期开展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有效途径,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