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自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线教师均致力于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以教学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为目的,进行各个方面的探究,尤其在课堂内教学资源的挖掘利用上已非常成熟和充分,但是在课堂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少有文献记录和报道.本文从笔者亲历的几例课堂外教学资源进行分析,对课堂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初步探究.
关键词:教学资源;家庭;社会
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们生存和生活的基础,也是我们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教学资源.课外教学资源可以弥补课内教学资源的不足,充分开发与利用课外教学资源能为我们转变教育教学方式,适应新课程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一、充分挖掘家庭教学资源,巩固教学效果
家长的阅历与职业背景、家庭饲养的动物与种植的植物、家庭科技藏书等都可以成为初中科学教学的课外教学资源.初中科学教科书包含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四科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时变换教学方法,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第五节“植物的一生”的教学中,考虑到城市孩子与大自然接触较少,对于植物一生的变化很不了解,如果仅仅通过教师讲解、课件播放效果不一定很好,基于这种学情分析,笔者在新课前一个多月就布置了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家庭实验,并对其中一些细致、有恒心的学生进行了实验指导.历时一个多月,通过资料的收集、制作以及后期的整理、修改,最终产生了一些较好的学生科学观察实验报告.
二、深入调查社会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社会教学资源指的是学校空间以外(不包含家庭)的教学资源,如社区资源、自然资源、社会信息资源等.其中,社区的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气象站、地震台、水文站、工厂、农村、部队以及科研院所等都是宝贵的课外教学资源.
作为城市来讲,本身拥有的自然资源与农村相比并不占很大优势.而杭州所独有的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中却拥有丰富的人文及自然资源,这种课外教学资源如果能充分开发和利用,对教学效果应该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因此在进行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二章常见的动物和常见的植物的教学中,打破常规的课堂中展现常见动植物的教学方式,新课前利用小长假,尝试让全班学生分小组进行湿地动植物资源大调查.
学生在报告中有清晰的思路:包括成员分工及介绍,调查时间,湿地情况介绍,调查拍摄到的动植物背景资料链接,以及总结反思.甚至还有一个小组的成员把整个活动的照片和录像记录下来,最终通过家长的帮助制作成一份光碟给每位成员留作纪念.
三、及时捕捉即时教学资源,加强教学效果
城市学校除了获取知识的途径众多,信息量丰富之外,传统地认识自然的途径缺失,所以如何在生物教学中让学生有更加真实的体验一直让城市教师困惑.结合我校的特色,笔者充分抓住了机会,展开了有效教学.每年的五一前后,我校初二学生都会开展“学农”活动.在今年的此次活动前,通过充分了解,提前计划,充分利用了学农中遇到的资源.
如,在带领学生去采摘茶叶的途中,让学生睁大双眼,观察路两边的植物从叶的形态上认识了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简单区分.在带领学生去农田除草的活动中,让学生小心地挖出一株完整的植株根系,在农田边的小沟中清洗干净,坐在田间地头,相互比较挖出的不同植物的根系的不同点,最终在学生自我总结的基础上稍作点拨总结出了直根系和须根系的区别.在学生煮豆饭的过程中充分考验的学生的各种能力——包括分工合作,知识应用实际等.在我校初一新生军训活动中,笔者也会抓住教官演示灭火自救的机会,让学生充分体验灭火器的使用,灭火的方法,如何逃生等,让学生在毫无负担的情况下在课外补充课堂知识.事实证明,效果很好.
四、合理利用家长教学资源,补充教学效果
学校教师职业单一,生活环境较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资源的局限性.而我们接触的学生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家长的文化素养、知识背景、经验、能力、兴趣倾向、性格特点等在无形中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家长资源以其独特的优势有效地弥补了学校教师的专业缺陷,同时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教学资源.
科学教学中很多微观的、抽象的教学内容效果均不太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感性认识,教师讲再多,学生也难以接受.比如,在进行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空气内容教学时,其中关于氧气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教学时往往一笔带过,而这又是近年的一个重要考点,学生在此出错率也很高,作为教师,对这一块的知识又不够专业,从网上收集的资料在教学中也大打折扣,怎样让这个知识点的教学更为有效一直让笔者苦恼不已.在一次偶然的与家长交谈中,发现该家长的工作刚好是关于工业制氧的,于是联合家长资源,安排了一次带领学生参观杭氧集团的活动.当两位教师及十几位家长志愿者带着两班共计60人的学生队伍浩浩荡荡地奔赴参观地点时,此次活动带来的已不仅仅是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更有其他多方面的收获.在此次活动中,当学生在听到“你们是杭氧迄今为止唯一一批接受参观的初中生”时,学生的听讲更加认真.通过参观,学生了解了比课堂内教师教学更加专业、更加规范的知识,通过实物机械的亲眼所见,加深了对工业制氧的原理等的认识及了解,也一并解决了课堂上作为外行的教师所不能解决的各种问题.在此次活动中,我们也顺便参观了杭氧的“邻居”——另一大型国企杭叉厂,收获颇丰.
此外,课堂外的教学资源包含的内容还有很多,省、市、区、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都蕴含了丰富的课堂外教学资源.课堂外教学资源的潜力比课堂内教学资源丰富许多,如果我们能像挖掘课堂内教学资源一样对其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相信我们的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沈亚强.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2]熊桂芬.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上好科学课[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1(3):15-16.
[3]于彩娟.充分发挥家长资源的作用,切实增强德育实效性[J].浙江教育科学,2010(4):38-39.
关键词:教学资源;家庭;社会
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们生存和生活的基础,也是我们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教学资源.课外教学资源可以弥补课内教学资源的不足,充分开发与利用课外教学资源能为我们转变教育教学方式,适应新课程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一、充分挖掘家庭教学资源,巩固教学效果
家长的阅历与职业背景、家庭饲养的动物与种植的植物、家庭科技藏书等都可以成为初中科学教学的课外教学资源.初中科学教科书包含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四科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时变换教学方法,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第五节“植物的一生”的教学中,考虑到城市孩子与大自然接触较少,对于植物一生的变化很不了解,如果仅仅通过教师讲解、课件播放效果不一定很好,基于这种学情分析,笔者在新课前一个多月就布置了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家庭实验,并对其中一些细致、有恒心的学生进行了实验指导.历时一个多月,通过资料的收集、制作以及后期的整理、修改,最终产生了一些较好的学生科学观察实验报告.
二、深入调查社会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社会教学资源指的是学校空间以外(不包含家庭)的教学资源,如社区资源、自然资源、社会信息资源等.其中,社区的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气象站、地震台、水文站、工厂、农村、部队以及科研院所等都是宝贵的课外教学资源.
作为城市来讲,本身拥有的自然资源与农村相比并不占很大优势.而杭州所独有的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中却拥有丰富的人文及自然资源,这种课外教学资源如果能充分开发和利用,对教学效果应该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因此在进行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二章常见的动物和常见的植物的教学中,打破常规的课堂中展现常见动植物的教学方式,新课前利用小长假,尝试让全班学生分小组进行湿地动植物资源大调查.
学生在报告中有清晰的思路:包括成员分工及介绍,调查时间,湿地情况介绍,调查拍摄到的动植物背景资料链接,以及总结反思.甚至还有一个小组的成员把整个活动的照片和录像记录下来,最终通过家长的帮助制作成一份光碟给每位成员留作纪念.
三、及时捕捉即时教学资源,加强教学效果
城市学校除了获取知识的途径众多,信息量丰富之外,传统地认识自然的途径缺失,所以如何在生物教学中让学生有更加真实的体验一直让城市教师困惑.结合我校的特色,笔者充分抓住了机会,展开了有效教学.每年的五一前后,我校初二学生都会开展“学农”活动.在今年的此次活动前,通过充分了解,提前计划,充分利用了学农中遇到的资源.
如,在带领学生去采摘茶叶的途中,让学生睁大双眼,观察路两边的植物从叶的形态上认识了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简单区分.在带领学生去农田除草的活动中,让学生小心地挖出一株完整的植株根系,在农田边的小沟中清洗干净,坐在田间地头,相互比较挖出的不同植物的根系的不同点,最终在学生自我总结的基础上稍作点拨总结出了直根系和须根系的区别.在学生煮豆饭的过程中充分考验的学生的各种能力——包括分工合作,知识应用实际等.在我校初一新生军训活动中,笔者也会抓住教官演示灭火自救的机会,让学生充分体验灭火器的使用,灭火的方法,如何逃生等,让学生在毫无负担的情况下在课外补充课堂知识.事实证明,效果很好.
四、合理利用家长教学资源,补充教学效果
学校教师职业单一,生活环境较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资源的局限性.而我们接触的学生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家长的文化素养、知识背景、经验、能力、兴趣倾向、性格特点等在无形中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家长资源以其独特的优势有效地弥补了学校教师的专业缺陷,同时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教学资源.
科学教学中很多微观的、抽象的教学内容效果均不太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感性认识,教师讲再多,学生也难以接受.比如,在进行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空气内容教学时,其中关于氧气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教学时往往一笔带过,而这又是近年的一个重要考点,学生在此出错率也很高,作为教师,对这一块的知识又不够专业,从网上收集的资料在教学中也大打折扣,怎样让这个知识点的教学更为有效一直让笔者苦恼不已.在一次偶然的与家长交谈中,发现该家长的工作刚好是关于工业制氧的,于是联合家长资源,安排了一次带领学生参观杭氧集团的活动.当两位教师及十几位家长志愿者带着两班共计60人的学生队伍浩浩荡荡地奔赴参观地点时,此次活动带来的已不仅仅是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更有其他多方面的收获.在此次活动中,当学生在听到“你们是杭氧迄今为止唯一一批接受参观的初中生”时,学生的听讲更加认真.通过参观,学生了解了比课堂内教师教学更加专业、更加规范的知识,通过实物机械的亲眼所见,加深了对工业制氧的原理等的认识及了解,也一并解决了课堂上作为外行的教师所不能解决的各种问题.在此次活动中,我们也顺便参观了杭氧的“邻居”——另一大型国企杭叉厂,收获颇丰.
此外,课堂外的教学资源包含的内容还有很多,省、市、区、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都蕴含了丰富的课堂外教学资源.课堂外教学资源的潜力比课堂内教学资源丰富许多,如果我们能像挖掘课堂内教学资源一样对其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相信我们的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沈亚强.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2]熊桂芬.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上好科学课[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1(3):15-16.
[3]于彩娟.充分发挥家长资源的作用,切实增强德育实效性[J].浙江教育科学,2010(4):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