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佳,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种现状,各大高校都在改善课程设置,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力图让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融入社会,成为社会急需型人才,提高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字】英语,人才培养,就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
科研课题:本文是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提高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编号:SZ132156)和邢台学院校级课题“服务于邢台经济发展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XTXY13ZX15)的研究成果之一。
引言
随着各大高校招生的增多,英语专业一度成为热门专业,但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但由于市场需要和学生自身素质等多方面的原因,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逐渐开始由一度的供不应求转为供大于求。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各大高校在人才培养、就业途径拓展研究、人才多元化等方面都在进行不断的探索创新,力图让学生在日后就业中占据有利地位。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如何通过完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来提高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上。
一、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成因分析
为了收集更加可靠、及时的数据,本文以邢台学院英语专业近三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为实例,来分析目前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尽管该研究对象不能完全代表所有英语专业毕业生,但其就业情况有比广泛的代表性,全国同类院校占有很大比例。近三年来,我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比较高,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2.75%,2012届的就业率为97.74%,但稳定性工作的就业率呈现下滑趋势。而且毕业生对就业的满意度一般,稳定性工作比例很低,多数都是灵活性就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目前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十分理想,整体有以下几个趋势。
首先,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在2010年以前英语专业毕业生前景比较好,也一度掀起英语热的高潮,由于就业前景大好,有不少人选择英语专业。但市场需求却没有随着英语专业毕业生人数激增,这就导致了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急剧下降。很多本科、专科的英语专业毕业生毕业就失业,所以很多学生就会选择继续深造,这虽然缓解了一些就业压力,但研究生毕业后,学生在就业方面会再次出现选择困难的局面。本科或专科可以接受的工作,研究生毕业后就会再找就会觉得“屈才”,但研究生毕业后也不一定能“高就”。例如师范类学生,本科毕业生会接受在中小学工作,研究生学历的学生就会想要到更高一级的院校,而随着英语研究生和博士的增多,高校招聘的起点通常都是博士,研究生学历的学生就处在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
其次,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级英语人才较少。目前市场对中小型外贸企业需要的普通英语人才需求量不大,很多其他专业但英语学习较好的学生就能够胜任一些与英语有关的工作,但高端的英语人才还是有较大生存空间的。但普通高校培养出的绝大多数英语专业毕业生水平非常有限,有的在应聘中甚至无法流利的用英语回答问题,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就业竞争力。高端的英语人才需要在听、说、写、译都有较强的能力,能够听懂不十分标准的英语,能够流利的使用英语口语,在英语写作、口译和筆译方面都要有较为突出的能力。但目前这种实用型英语人才并不是随处可见。
再次,单一型英语人才供大于求,复合型英语人才供不应求。如果英语专业毕业生只会英语一门语言技能,那么只有在英语教师这一种行业中可以立足。大部分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时并没有其他技能可用。因此,“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英语人才是高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例如,英语专业毕业生不可能都当英语老师,日后工作会涉及商务、财会、金融、保险、旅游等各行各业。如果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兼修另一专业的课程,那么在强大的就业压力中,当可逆风而上。
造成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目前校方在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对学生的能力考查方面普遍局限于课本知识,不够灵活。校方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进一步完善,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放在第一位;毕业生的心态也需要调整,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家庭的影响,很多毕业生仍然认为找到正式工作才算是就业,对于他们认为不稳定的工作不屑一顾,忽视了任何工作都是能力的体现这一点;此外,前文提到过的市场需求也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要制订以就业为导向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高校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应从以下几点出发,英语专业毕业生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较强的夸文化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和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学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掌握科学的英语教学方法,熟练运用先进技术获取知识,能够从事英语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兼具外企所需的商务从业能力,在学好本专业课程的同时,最好兼修其他专业课程,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以就业为导向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校方、个人和社会三方面配合。首先,校方需要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使理论密切结合实际,采取精实的课程制度,精简课题教学内容,增加有实践活动,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发挥自己,锻炼自己;其次,通过课程的安排使学生转变思想,上学并不是一味进行课堂学习,书本知识需要应用于实践,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解决实践中不可预知的问题;最后,充分利用社会因素,校方积极联系实习基地,校企联合,让学生在实战中学习、积累经验。各类实习基地,学校、企业等通过与高校合作,既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又在一定程度上为自己培养所需人才,双利双赢。
三、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提高就业竞争力中的作用
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通过良好的课程设置,可以让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较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宽厚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专业技能。按照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能够全面熟练的使用英语,在听、说、读、写、译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水平,还可以初步掌握一门第二外语,具备基本的使用能力,这为就业拓宽渠道;英语专业人才还需要掌握中国语言文化、英语语言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了解我国文化、教育、对外经贸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这为从事国际贸易奠定一定的基础。目前各大高校纷纷开始注重英语实用型人才的培养,采取精实的课程制度,在课堂上适当缩短教师讲授的时间,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实践练习,并适时展开英语朗读比赛、英语故事会、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教学技能大赛、教育见习、教学见习、英语戏剧表演赛、模拟国际商务谈判等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供全面的语言实践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
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使学生心态健康,做好职业规划。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在局限于英语书本知识,而是向实践和其他专扩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进学生调整心态,不再拘泥于一专的学习,扩大了就业选择面。学生掌握了多方面的知识,就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及特长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日后就业做好准备。
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促使学生学习其他课程也能够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只有素质高、知识面宽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结论
本文从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设置出发,研究如何通过人才培养来提高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出了校方、个人和企业合作的方式,共同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提供平台,让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从事实践教学活动级各种英语类工作,为学生成为复合型英语人才提出科学建议。但理论研究要付诸实践,需要各方的通力合作和大力支持,而且我们的研究还要根据社会情况的变化而变化,随时注入新的元素,以提高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此外,除了上述途径外,也要在英语专业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达到扩大就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冬艳.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9)
[2]王琼.提升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对策[J].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10)
[3]刘丽新等.谈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及其应对策略[J].教育探索2012(12)
[4]高风平等.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归因与对策[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4)
[5]张文勇.三方合作开拓大学生就业渠道的探索[J].河南教育,2012(9)
作者简介:李楠(1981-),女,硕士研究生,邢台学院外语系讲师,语言学方向。
张旸(1979-),女,硕士学位,邢台学院外语系讲师,语言学方向。
【关键字】英语,人才培养,就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
科研课题:本文是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提高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编号:SZ132156)和邢台学院校级课题“服务于邢台经济发展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XTXY13ZX15)的研究成果之一。
引言
随着各大高校招生的增多,英语专业一度成为热门专业,但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但由于市场需要和学生自身素质等多方面的原因,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逐渐开始由一度的供不应求转为供大于求。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各大高校在人才培养、就业途径拓展研究、人才多元化等方面都在进行不断的探索创新,力图让学生在日后就业中占据有利地位。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如何通过完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来提高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上。
一、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成因分析
为了收集更加可靠、及时的数据,本文以邢台学院英语专业近三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为实例,来分析目前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尽管该研究对象不能完全代表所有英语专业毕业生,但其就业情况有比广泛的代表性,全国同类院校占有很大比例。近三年来,我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比较高,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2.75%,2012届的就业率为97.74%,但稳定性工作的就业率呈现下滑趋势。而且毕业生对就业的满意度一般,稳定性工作比例很低,多数都是灵活性就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目前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十分理想,整体有以下几个趋势。
首先,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在2010年以前英语专业毕业生前景比较好,也一度掀起英语热的高潮,由于就业前景大好,有不少人选择英语专业。但市场需求却没有随着英语专业毕业生人数激增,这就导致了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急剧下降。很多本科、专科的英语专业毕业生毕业就失业,所以很多学生就会选择继续深造,这虽然缓解了一些就业压力,但研究生毕业后,学生在就业方面会再次出现选择困难的局面。本科或专科可以接受的工作,研究生毕业后就会再找就会觉得“屈才”,但研究生毕业后也不一定能“高就”。例如师范类学生,本科毕业生会接受在中小学工作,研究生学历的学生就会想要到更高一级的院校,而随着英语研究生和博士的增多,高校招聘的起点通常都是博士,研究生学历的学生就处在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
其次,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级英语人才较少。目前市场对中小型外贸企业需要的普通英语人才需求量不大,很多其他专业但英语学习较好的学生就能够胜任一些与英语有关的工作,但高端的英语人才还是有较大生存空间的。但普通高校培养出的绝大多数英语专业毕业生水平非常有限,有的在应聘中甚至无法流利的用英语回答问题,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就业竞争力。高端的英语人才需要在听、说、写、译都有较强的能力,能够听懂不十分标准的英语,能够流利的使用英语口语,在英语写作、口译和筆译方面都要有较为突出的能力。但目前这种实用型英语人才并不是随处可见。
再次,单一型英语人才供大于求,复合型英语人才供不应求。如果英语专业毕业生只会英语一门语言技能,那么只有在英语教师这一种行业中可以立足。大部分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时并没有其他技能可用。因此,“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英语人才是高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例如,英语专业毕业生不可能都当英语老师,日后工作会涉及商务、财会、金融、保险、旅游等各行各业。如果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兼修另一专业的课程,那么在强大的就业压力中,当可逆风而上。
造成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目前校方在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对学生的能力考查方面普遍局限于课本知识,不够灵活。校方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进一步完善,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放在第一位;毕业生的心态也需要调整,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家庭的影响,很多毕业生仍然认为找到正式工作才算是就业,对于他们认为不稳定的工作不屑一顾,忽视了任何工作都是能力的体现这一点;此外,前文提到过的市场需求也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要制订以就业为导向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高校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应从以下几点出发,英语专业毕业生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较强的夸文化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和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学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掌握科学的英语教学方法,熟练运用先进技术获取知识,能够从事英语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兼具外企所需的商务从业能力,在学好本专业课程的同时,最好兼修其他专业课程,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以就业为导向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校方、个人和社会三方面配合。首先,校方需要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使理论密切结合实际,采取精实的课程制度,精简课题教学内容,增加有实践活动,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发挥自己,锻炼自己;其次,通过课程的安排使学生转变思想,上学并不是一味进行课堂学习,书本知识需要应用于实践,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解决实践中不可预知的问题;最后,充分利用社会因素,校方积极联系实习基地,校企联合,让学生在实战中学习、积累经验。各类实习基地,学校、企业等通过与高校合作,既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又在一定程度上为自己培养所需人才,双利双赢。
三、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提高就业竞争力中的作用
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通过良好的课程设置,可以让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较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宽厚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专业技能。按照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能够全面熟练的使用英语,在听、说、读、写、译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水平,还可以初步掌握一门第二外语,具备基本的使用能力,这为就业拓宽渠道;英语专业人才还需要掌握中国语言文化、英语语言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了解我国文化、教育、对外经贸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这为从事国际贸易奠定一定的基础。目前各大高校纷纷开始注重英语实用型人才的培养,采取精实的课程制度,在课堂上适当缩短教师讲授的时间,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实践练习,并适时展开英语朗读比赛、英语故事会、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教学技能大赛、教育见习、教学见习、英语戏剧表演赛、模拟国际商务谈判等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供全面的语言实践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
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使学生心态健康,做好职业规划。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在局限于英语书本知识,而是向实践和其他专扩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进学生调整心态,不再拘泥于一专的学习,扩大了就业选择面。学生掌握了多方面的知识,就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及特长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日后就业做好准备。
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促使学生学习其他课程也能够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只有素质高、知识面宽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结论
本文从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设置出发,研究如何通过人才培养来提高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出了校方、个人和企业合作的方式,共同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提供平台,让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从事实践教学活动级各种英语类工作,为学生成为复合型英语人才提出科学建议。但理论研究要付诸实践,需要各方的通力合作和大力支持,而且我们的研究还要根据社会情况的变化而变化,随时注入新的元素,以提高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此外,除了上述途径外,也要在英语专业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达到扩大就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冬艳.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9)
[2]王琼.提升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对策[J].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10)
[3]刘丽新等.谈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及其应对策略[J].教育探索2012(12)
[4]高风平等.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归因与对策[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4)
[5]张文勇.三方合作开拓大学生就业渠道的探索[J].河南教育,2012(9)
作者简介:李楠(1981-),女,硕士研究生,邢台学院外语系讲师,语言学方向。
张旸(1979-),女,硕士学位,邢台学院外语系讲师,语言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