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瑜欣小朋友是一入园就拒食的幼儿,这引起了我的好奇。经过努力和一学期的锻炼后,她和其他幼儿一样进餐、饭量正常,和最初的拒食情形形成鲜明对比。作为她的老师成功转化了她的不良习惯,故把对她的转化经历记录下来,形成这篇教育案例。
九月份,新中班孩子入园时,许多小朋友哭闹,欣欣(钱瑜欣)是班上哭闹的孩子中最厉害的一个。我发现,欣欣除了早上哭,连每次用餐时都要哭闹(包括吃点心时),根本不能正常进餐。用餐时她要由老师喂,不仅吃得很少,饭后不久还会呕吐出来。最初,以为她和其他孩子一样,一时还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而她奶奶看她哭闹得厉害,有时候就让她不来幼儿园。半个多月过去了,欣欣拒食的情况仍没有好转。
经过与她家长的沟通,我了解到:欣欣的爸爸外出做生意,很少回家;妈妈忙着上班,没时间照顾欣欣,她的一切就由奶奶照看。奶奶对欣欣特别宠爱,可谓百依百顺;而由于她爸爸妈妈陪欣欣的时间较少,对她更是疼爱有加。长此以往,欣欣就变得特别任性,就像吃饭,她不喜欢按时吃饭,饿了就吃点饼干水果之类的零食。可她的爸妈又没有时间纠正她的不良进餐习惯。而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安排是有规律的,她就更难适应。
经过多次沟通,我取得了欣欣家长(尤其是奶奶)的理解。我坚持要让欣欣天天入园。对此,她奶奶多次暗中观察,看到我对欣欣无微不至的关心,也放心了。我和欣欣的家人达成一致意见,先稳定她的情绪,让她入园,并答应在幼儿园她可以不吃饭。这样吃早点时,别的小朋友都在吃牛奶饼干,而欣欣就只能干坐着。于是一次我对她轻轻地说:“欣欣不吃点心,喝口水好不好?”她应声去喝了半杯水。中饭时,我让她喝了点汤。看到她从不吃到吃的转变,我改变她的决心更坚定了。早点后,我常主动询问她饿不饿,要不要吃点饼干,偶尔她会吃上一片;午餐时,我和她商量:“今天欣欣吃一口米饭,好吗?老师不会多喂的!”她果真欣然接受了。之后,我总以商量的口吻征得她的同意,逐步增加了她的饭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细致地观察欣欣的行为,及时鼓励她积极的一面。慢慢地我发现欣欣是个能力很强的孩子。上课时,她回答问题很流畅;户外活动时,动作灵活协调;游戏活动时,她与小朋友交流能言善道;做早操、律动时,她姿势优美。我抓住一个个契机,在小朋友面前表扬欣欣做得好,并请其他小朋友向她学习。喂饭时,欣欣也真的会多吃一些了。当班上其他孩子都能自己吃饭时,我则鼓励欣欣向其他小朋友学习,试着自己吃饭,她真的开始自己吃饭了。原来,她不是不会,只是不肯自己做。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她终于能像其他幼儿一样主动进餐了。游戏时,她还喜欢模仿我,当起了小老师。一次她奶奶跟我说,欣欣回家一直说我对她好。她开始喜欢上老师了,喜欢上幼儿园了。
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欣欣拒食的不良习惯能够成功转化再一次说明了,家园合作是转变孩子不良习惯的有效途径。正因为我取得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才能让欣欣做到坚持入园,我才有机会与欣欣接触,才有了培养感情的可能和条件。当这孩子对老师有了感情和信任感,老师的鼓励和表扬才能唤起欣欣的自信心。此时,再对她提出小小的要求,她就能欣然接受。相反,如果我失去了耐心,一味去责怪孩子,那么欣欣就会对我在心里筑起一道鸿沟,也许到现在她还不能改变不良的进餐习惯。正由于家园双方的协调一致,才让孩子爱上了幼儿园,改变了在家中形成的不良习惯,并走上了健康、快乐成长之路。
九月份,新中班孩子入园时,许多小朋友哭闹,欣欣(钱瑜欣)是班上哭闹的孩子中最厉害的一个。我发现,欣欣除了早上哭,连每次用餐时都要哭闹(包括吃点心时),根本不能正常进餐。用餐时她要由老师喂,不仅吃得很少,饭后不久还会呕吐出来。最初,以为她和其他孩子一样,一时还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而她奶奶看她哭闹得厉害,有时候就让她不来幼儿园。半个多月过去了,欣欣拒食的情况仍没有好转。
经过与她家长的沟通,我了解到:欣欣的爸爸外出做生意,很少回家;妈妈忙着上班,没时间照顾欣欣,她的一切就由奶奶照看。奶奶对欣欣特别宠爱,可谓百依百顺;而由于她爸爸妈妈陪欣欣的时间较少,对她更是疼爱有加。长此以往,欣欣就变得特别任性,就像吃饭,她不喜欢按时吃饭,饿了就吃点饼干水果之类的零食。可她的爸妈又没有时间纠正她的不良进餐习惯。而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安排是有规律的,她就更难适应。
经过多次沟通,我取得了欣欣家长(尤其是奶奶)的理解。我坚持要让欣欣天天入园。对此,她奶奶多次暗中观察,看到我对欣欣无微不至的关心,也放心了。我和欣欣的家人达成一致意见,先稳定她的情绪,让她入园,并答应在幼儿园她可以不吃饭。这样吃早点时,别的小朋友都在吃牛奶饼干,而欣欣就只能干坐着。于是一次我对她轻轻地说:“欣欣不吃点心,喝口水好不好?”她应声去喝了半杯水。中饭时,我让她喝了点汤。看到她从不吃到吃的转变,我改变她的决心更坚定了。早点后,我常主动询问她饿不饿,要不要吃点饼干,偶尔她会吃上一片;午餐时,我和她商量:“今天欣欣吃一口米饭,好吗?老师不会多喂的!”她果真欣然接受了。之后,我总以商量的口吻征得她的同意,逐步增加了她的饭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细致地观察欣欣的行为,及时鼓励她积极的一面。慢慢地我发现欣欣是个能力很强的孩子。上课时,她回答问题很流畅;户外活动时,动作灵活协调;游戏活动时,她与小朋友交流能言善道;做早操、律动时,她姿势优美。我抓住一个个契机,在小朋友面前表扬欣欣做得好,并请其他小朋友向她学习。喂饭时,欣欣也真的会多吃一些了。当班上其他孩子都能自己吃饭时,我则鼓励欣欣向其他小朋友学习,试着自己吃饭,她真的开始自己吃饭了。原来,她不是不会,只是不肯自己做。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她终于能像其他幼儿一样主动进餐了。游戏时,她还喜欢模仿我,当起了小老师。一次她奶奶跟我说,欣欣回家一直说我对她好。她开始喜欢上老师了,喜欢上幼儿园了。
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欣欣拒食的不良习惯能够成功转化再一次说明了,家园合作是转变孩子不良习惯的有效途径。正因为我取得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才能让欣欣做到坚持入园,我才有机会与欣欣接触,才有了培养感情的可能和条件。当这孩子对老师有了感情和信任感,老师的鼓励和表扬才能唤起欣欣的自信心。此时,再对她提出小小的要求,她就能欣然接受。相反,如果我失去了耐心,一味去责怪孩子,那么欣欣就会对我在心里筑起一道鸿沟,也许到现在她还不能改变不良的进餐习惯。正由于家园双方的协调一致,才让孩子爱上了幼儿园,改变了在家中形成的不良习惯,并走上了健康、快乐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