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廉政法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是香港ICAC廉政建设成功的重要基础。通过对香港ICAC肃贪倡廉实践经验尤其是倡廉教育经验的归纳和提炼,我们认为,廉政法治教育只有具备特定的价值内涵,能够遵循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在实践基础上顺应教育本身应有的规律性,才能顺利达到教育的既定目标,实现教育宗旨。
【机 构】
:
西北政法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文法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廉政法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是香港ICAC廉政建设成功的重要基础。通过对香港ICAC肃贪倡廉实践经验尤其是倡廉教育经验的归纳和提炼,我们认为,廉政法治教育只有具备特定的价值内涵,能够遵循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在实践基础上顺应教育本身应有的规律性,才能顺利达到教育的既定目标,实现教育宗旨。
其他文献
海洋开发决定着每个国家的前途和未来。在当前南海主权争端的困局暂时无法破解,周边各国纷纷加快开发步伐的形势下,中国也需要在南海开发问题上奋起直追、有所作为。要通过战略的调整和政策的制定,实施积极稳妥、全面有效的开发行为,强化我国在南海问题上的话语和影响,这既是宣示主权和实际存在的需要,也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
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快速的城市化和人口的扩张等因素导致了各国农地的急剧减少和质量退化。为了保护农地资源,美国政府采取科学规划、划分农业区、开发权购买、开发权转让、设置城市增长边界、分期分区发展等政策和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美国农地保护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对当前我国农地保护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王勇辉副教授等著的《农村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的国际比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整本书以横向的国际比较为分析主轴,通过比较分析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经验、教训,来为中国农村城镇化和城乡统筹这一具有现实和前瞻性的问题提供思路借鉴。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正反合的三段论式结构,把世界历史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未来“自由个性”三个阶段,与此相应,存在着共同体的自由、个人的形式自由、每一个人的实质自由三种自由形态。马克思关于第三个阶段的自由理想使人们意识到现代市民社会是一个远非理想的社会,并给全人类树立了一个理想的神性之维,以此来批判和关照现实,从而提升人们的生存质量。因此,研究马克思的自由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通过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和批判,揭示了劳动者异化的真相。经过宗教批判的过渡和推动,在区分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之后,马克思指明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的基础是人的劳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发生了极大的异化。人只有摆脱了一切阶级关系和阶级差别,在普遍的世界历史中彻底实现自身,才能进入到“自由人的联合体”,人将实现真正的自由。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解读,可以从恩格斯的论述中抽象出有关国家消亡学说的两个基本命题:政治国家消亡定律和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回归定律。凯尔森认为马克思主义国家消亡学说中存在政治上的无政府主义与经济上的权威主义之间的矛盾,这一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消亡学说的错误理解。政治国家消亡不等于无政府主义,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的回归也不等于经济上的权威主义,二者有各自的理论逻辑,并且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模式下辩证统一。
邓小平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进行了深入地探索。他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水平的高低,应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社会主义可以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公有制可以两权分离,有多种实现形式。这些思想对于我国推进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基石,是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重大贡献。
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坐标,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巨大感召力和文化穿透力,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不仅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更是时代的呼唤。本文梳理了雷锋精神的文化源泉和本质内涵,论述了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并提出雷锋精神既植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土壤,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体现。要做到雷锋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机统一,必须切实做到:知与行的统一、广泛性与先进性的统一、长期性和有效性的统一。
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强镇扩权主要是县级政府通过行政授权和委托授权向中心镇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力。授权是我国基层政府纵向政府间事权关系调整的主要方式,具有组织的合理性和制度的合法性。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强镇扩权容易形成权力博弈、失范以及县乡间权力扩张与制约的两难选择。国际经验表明,基层分权不仅调整了政府间的纵向权力结构,而且还改变了政府的横向权力关系。分权的理由和结果亦表明,分权有助于横向权力即市场和社会力量的增长。中心镇政府可通过渐进方式或制度创新培育这些力量增加自主性,平衡县乡政府间的利益博弈关系,促进政
1949年至今,我国农村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当然也还存在很多发展中的问题。无论成就还是问题,都是我国农村政策的直接或间接结果。学术界对于我国1949年以来的农村政策进行了很多分析,但尚未有从政策话语视角进行的分析。本文对1949年以来的四项主要农村政策(土地改革、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新农村建设)从话语视角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农村政策话语变迁的特性及其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发现我国1949年以来的农村政策话语表现出革命性话语一建设性话语、指令性话语一指导性话语、国家利益话语~农民利益话语等变迁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