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估计你现在见到的是最后一批煤老板。”日前,山西省宁武县几位煤老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一位姓张的煤老板言语中带有一种悲壮。
张老板的矿年产规模30万吨,此次是潞安集团整合的对象。
山西煤炭业一向被视为我国煤炭工业的“缩影”,山西又是国务院确定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省份。
近日,大同煤矿集团、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中煤进出口集团企业分别与大同市的27户煤企,签订了兼并重组协议,这标志着率先在全国终结“小煤矿”的山西向“大煤炭经济”转型进入实质操作阶段。
煤矿转型势在必行
煤炭行业转型目标一旦实现,意味着山西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煤炭基地,资源服务年限可延长一倍还多,过去能采100年的煤炭资源,因为资源回采率提高,可以延长到200年。
同时,采煤也将从最危险的行业名单逐渐淡出,向着本质安全型行业迈进。“现代化综采技术和信息化的广泛运用,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根本保障,人力高危作业将大大减少。”山西省煤监局局长杜建荣说。
“这次调整和振兴规划着眼于三个‘提高’,即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产业水平,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山西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李宝卿说,山西还对煤炭循环经济、“大煤炭”延伸产业、煤层气开发等作出科学开发的安排。
2006年,我国提出煤炭资源整合后的煤矿最低规模标准:山西、内蒙古、陕西不得低于年产30万吨,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北京、河北、东北及华东地区不得低于年产15万吨,西南和中南地区不得低于9万吨。
“这次山西省一下子把产能门槛提高到原来的3倍,以区域的全行业阵容占到了国内井工矿的高端,至少是为未来20年的产业发展布局。”资深煤炭工业专家、原煤炭工业部副总工程师郝凤印说。
山西GDP阵痛
宁武县政府的一位官员表示,自当地小煤矿停产整顿以来,“现在县里的财政确实很困难,很多单位已经发不出工资了。”按照宁武县的计划,22个煤矿中有5个最后被组合成一个县属的地方煤炭集团,“用以保障县里的利益”。
而大同市煤炭工业局提供的资料显示,上半年大同地方煤矿生产原煤283万吨,同比下降了近60%。今年1至5月,全市财政总收入同比下降14.63%,上半年同比下降6.28%。煤炭对当地财政的贡献高达70%至80%。
与此同时,山西上半年全省GDP同比下降4.4%。一季度,更是出现了8%的负增长。
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长潘云分析认为,山西省目前正在调整产业结构,进行资源整合,煤炭企业的重组、关闭等是该省经济大幅下滑的重要原因。
今年一季度,山西煤炭产量首次被内蒙古自治区超过,让出了保持多年的“煤老大”位置。目前山西仅有1/4的煤炭生产企业正常生产,为内蒙古的煤炭外销腾出了空间,此外长期困扰内蒙古的铁路运输瓶颈也得到缓解,上半年自治区运出煤炭1.6亿吨,同比增加4231万吨。
因此,国家发改委也预期内蒙古自治区今年产量将超过山西省,成为全国煤炭产量第一的地区。
山西GDP的失速,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省经济结构的过度单一所造成的经济风险。
大矿时代即将到来
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为记者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山西省11个市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已全部通过领导组审查。省政府要求,8月20日前各市政府必须上报兼并重组整合煤矿变更证照等有关资料,山西省各职能部门将联合办公,加快审批进度。
山西省省长王君向各大媒体勾勒出的山西煤炭工业轮廓:到2011年。山西全省只保留1000座煤矿,在现有的2600座煤矿基础上压减60%多;兼并重组整合后的煤炭企业规模原则上不低于年产300万吨,单井生产规模原则上不低于90万吨;煤炭生产全部实现机械化,普遍推广综采技术;安全生产全面达标;煤矿高管要有专业技术背景,从业人员全部培训后持证上岗。
“从目前的进展情况看,2010年底可以形成‘千座煤矿八亿产能’的产业格局,并实现办矿体制的根本转变。”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厅长王守祯说。
按照规划,2011年,山西煤炭的产能控制在8.5亿吨;全省将形成三个亿吨级和四个5000万吨级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其产量占到全省的75%;全省矿井采区平均回采率达到80%;煤炭开采智能化、煤机装备和煤化工关键技术获得重要进展;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0.3人以下。
而山西省发展改革委提供给记者的资料表明,目前山西省煤矿仍显多、小、散,开采方式粗放,安全事故较为突出。
目前年产30万吨及以下的煤矿占矿井总数的80%以上,矿井平均单井规模仅有36万吨;只有307座煤矿实现了综合机械化采煤,占煤矿总数的12%,资源环境破坏严重,煤炭延伸产业发展不足,煤炭城市转型步伐缓慢。
■相关链接: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四类矿井审批手续简化
刘刚
在山西省制定的煤炭资源整合兼并方案中,到2010年山西省将保留煤矿矿井数约1000座。
为了加速资源整合矿井的整合步伐,尽快形成生产力,省煤炭工业厅将加快四类在建矿井的重组整合和改造建设工作,其中,对于兼并重组后不进行改造已具备净增60万吨/年以上能力的生产矿井,在领取新的采矿许可证后,进行编制矿井初步设计和安全设施专篇设计,待批准初步设计、安全设施专篇设计和安全设施专项验收后,就可进行项目验收;对于新建、改扩建、机械化升级改造及资源整合等建设矿井,且设计生产能力增加的原建设矿井,在领取新的采矿许可证后,按批准的能力和新采矿许可证等依据,变更矿井初步设计和安全设施专篇设计,待变更初步设计、安全设施专篇设计批复后,按现行建设程序进行;对于兼并重组后需进行改造建设的矿井,领取新采矿许可证后,待编制并报批矿井地质报告、矿井初步设计、安全设施专篇设计、环保评价报告和开工报告等相关手续后,可按现行建设程序进行;对于设计生产能力不变的在建矿井,仍按原建设程序执行。
按照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加快兼并重组整合煤矿改造建设工作的要求,上述四类煤矿建设项目,矿井能力为60万吨/年及以下的由市煤炭工业局负责项目审批和项目竣工验收等工作;能力为60万吨/年以上(不含60万吨/年)的由县、市煤炭工业局初审,由省厅负责项目审批和项目竣工验收等工作。
张老板的矿年产规模30万吨,此次是潞安集团整合的对象。
山西煤炭业一向被视为我国煤炭工业的“缩影”,山西又是国务院确定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省份。
近日,大同煤矿集团、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中煤进出口集团企业分别与大同市的27户煤企,签订了兼并重组协议,这标志着率先在全国终结“小煤矿”的山西向“大煤炭经济”转型进入实质操作阶段。
煤矿转型势在必行
煤炭行业转型目标一旦实现,意味着山西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煤炭基地,资源服务年限可延长一倍还多,过去能采100年的煤炭资源,因为资源回采率提高,可以延长到200年。
同时,采煤也将从最危险的行业名单逐渐淡出,向着本质安全型行业迈进。“现代化综采技术和信息化的广泛运用,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根本保障,人力高危作业将大大减少。”山西省煤监局局长杜建荣说。
“这次调整和振兴规划着眼于三个‘提高’,即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产业水平,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山西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李宝卿说,山西还对煤炭循环经济、“大煤炭”延伸产业、煤层气开发等作出科学开发的安排。
2006年,我国提出煤炭资源整合后的煤矿最低规模标准:山西、内蒙古、陕西不得低于年产30万吨,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北京、河北、东北及华东地区不得低于年产15万吨,西南和中南地区不得低于9万吨。
“这次山西省一下子把产能门槛提高到原来的3倍,以区域的全行业阵容占到了国内井工矿的高端,至少是为未来20年的产业发展布局。”资深煤炭工业专家、原煤炭工业部副总工程师郝凤印说。
山西GDP阵痛
宁武县政府的一位官员表示,自当地小煤矿停产整顿以来,“现在县里的财政确实很困难,很多单位已经发不出工资了。”按照宁武县的计划,22个煤矿中有5个最后被组合成一个县属的地方煤炭集团,“用以保障县里的利益”。
而大同市煤炭工业局提供的资料显示,上半年大同地方煤矿生产原煤283万吨,同比下降了近60%。今年1至5月,全市财政总收入同比下降14.63%,上半年同比下降6.28%。煤炭对当地财政的贡献高达70%至80%。
与此同时,山西上半年全省GDP同比下降4.4%。一季度,更是出现了8%的负增长。
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长潘云分析认为,山西省目前正在调整产业结构,进行资源整合,煤炭企业的重组、关闭等是该省经济大幅下滑的重要原因。
今年一季度,山西煤炭产量首次被内蒙古自治区超过,让出了保持多年的“煤老大”位置。目前山西仅有1/4的煤炭生产企业正常生产,为内蒙古的煤炭外销腾出了空间,此外长期困扰内蒙古的铁路运输瓶颈也得到缓解,上半年自治区运出煤炭1.6亿吨,同比增加4231万吨。
因此,国家发改委也预期内蒙古自治区今年产量将超过山西省,成为全国煤炭产量第一的地区。
山西GDP的失速,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省经济结构的过度单一所造成的经济风险。
大矿时代即将到来
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为记者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山西省11个市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已全部通过领导组审查。省政府要求,8月20日前各市政府必须上报兼并重组整合煤矿变更证照等有关资料,山西省各职能部门将联合办公,加快审批进度。
山西省省长王君向各大媒体勾勒出的山西煤炭工业轮廓:到2011年。山西全省只保留1000座煤矿,在现有的2600座煤矿基础上压减60%多;兼并重组整合后的煤炭企业规模原则上不低于年产300万吨,单井生产规模原则上不低于90万吨;煤炭生产全部实现机械化,普遍推广综采技术;安全生产全面达标;煤矿高管要有专业技术背景,从业人员全部培训后持证上岗。
“从目前的进展情况看,2010年底可以形成‘千座煤矿八亿产能’的产业格局,并实现办矿体制的根本转变。”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厅长王守祯说。
按照规划,2011年,山西煤炭的产能控制在8.5亿吨;全省将形成三个亿吨级和四个5000万吨级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其产量占到全省的75%;全省矿井采区平均回采率达到80%;煤炭开采智能化、煤机装备和煤化工关键技术获得重要进展;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0.3人以下。
而山西省发展改革委提供给记者的资料表明,目前山西省煤矿仍显多、小、散,开采方式粗放,安全事故较为突出。
目前年产30万吨及以下的煤矿占矿井总数的80%以上,矿井平均单井规模仅有36万吨;只有307座煤矿实现了综合机械化采煤,占煤矿总数的12%,资源环境破坏严重,煤炭延伸产业发展不足,煤炭城市转型步伐缓慢。
■相关链接: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四类矿井审批手续简化
刘刚
在山西省制定的煤炭资源整合兼并方案中,到2010年山西省将保留煤矿矿井数约1000座。
为了加速资源整合矿井的整合步伐,尽快形成生产力,省煤炭工业厅将加快四类在建矿井的重组整合和改造建设工作,其中,对于兼并重组后不进行改造已具备净增60万吨/年以上能力的生产矿井,在领取新的采矿许可证后,进行编制矿井初步设计和安全设施专篇设计,待批准初步设计、安全设施专篇设计和安全设施专项验收后,就可进行项目验收;对于新建、改扩建、机械化升级改造及资源整合等建设矿井,且设计生产能力增加的原建设矿井,在领取新的采矿许可证后,按批准的能力和新采矿许可证等依据,变更矿井初步设计和安全设施专篇设计,待变更初步设计、安全设施专篇设计批复后,按现行建设程序进行;对于兼并重组后需进行改造建设的矿井,领取新采矿许可证后,待编制并报批矿井地质报告、矿井初步设计、安全设施专篇设计、环保评价报告和开工报告等相关手续后,可按现行建设程序进行;对于设计生产能力不变的在建矿井,仍按原建设程序执行。
按照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加快兼并重组整合煤矿改造建设工作的要求,上述四类煤矿建设项目,矿井能力为60万吨/年及以下的由市煤炭工业局负责项目审批和项目竣工验收等工作;能力为60万吨/年以上(不含60万吨/年)的由县、市煤炭工业局初审,由省厅负责项目审批和项目竣工验收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