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的史料建设早已硕果累累,但具体到科幻文学,则相关史料远未得到充分清理,凭借坚实的史料基础别开生面的研究更是不多见。从史料学的视角考察与科幻文学有关的学术资源和成果,或可为从事中国科幻研究的学界同仁提供一点线索和参考。本文将中国科幻文学史分为清末民初、民国中后期、十七年时期、黄金时代、新时期等五个阶段。在逐一考察和评析了各阶段的史料状况、搜集整理工作以及相关研究的进展之后,我们发现,目前每个阶段的史料整理都存在严重不足。今后应以书目、作品选、研究资料为核心,切实推进史料建设,为中国科幻研
四、何为审美和谐现 在我们来考察音乐中的审美和谐的构想。和谐的思想在广义上贯穿整个艺术史,也贯穿音乐艺术史。柏拉图甚至将和谐列于善之前:“善--很美,但是没有和谐也就没有任何美。”文艺复兴时期的理论家阿尔贝蒂∞将和谐提升为美的前提条件:“如果说有什么比美的完整面貌更加神奇耀眼的话,那就是和谐,它无疑是所有魅力和美丽的源泉。”
2015年4月14日,由《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主办的第三届“百盛一清华学报优秀论文奖”颁奖仪式在清华大学主楼隆重举行。此次颁奖会是庆祝《清华大学学报》创刊100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清华大学副校长、学报编辑委员会主任谢维和教授,马来西亚金狮集团百盛基金会主席潘斯里陈秋霞女士,评奖委员会主任、《新华文摘》原总编辑张耀铭教授,教育部社科司出版处田敬诚处长,中宣部理论局出版处杨震林处长,以及获奖作者等出席了本次会议。此次评选,共有15篇论文荣获优秀论文奖,每篇奖励金额为l万元,奖金由马来两亚金狮
在认识真理的道路上,极少能得出十分肯定的结论。但有一点在音乐学里早已明确:最迟从1854年精神崩溃以后,舒曼得了精神病。他的病是器质性的,尽管他的一生体现为“人”的力量和坚强有说服力的戏剧”,但他依然成了厄运的牺牲品。
为了纪念清华大学建校106周年,4月21日,第四届“百盛-清华学报优秀论文奖”颁奖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和清华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主任谢维和、教育部社科司出版处负责人田敬诚、马来西亚金狮集团百盛基金会主席潘斯里陈秋霞女士等出席颁奖仪式并讲话。本脂获奖论文共计11篇,每篇奖金1万元,由马来西亚金狮集团百盛基金会提供。
第一讲:路易十三时代的法国宫廷音乐今天,我的讲座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我称为"艺术的政治性",它与路易十三宫廷中的音乐相关。第二部分叫做"对典雅的追求",它将宫廷音乐与17世纪早期巴黎的社会文化联系了起来。
元曲《双调·潘妃曲》中有"肐膝"一词,传统解释"肐"同"胳,即胳膊",是错误的。其中"肐"字应该为无意义的标音词缀,"肐膝"应当解释为膝盖。"肐膝"这种构词形式与现代晋方言中"圪A"式词语的语法构成相同。从历代典籍中"圪A"式词语的使用情况来看,其使用集中在元代的口语文献中,明清时期的使用频率大幅下降,且应用范围集中在北方中原地区,这三个特点与学者提出的"汉儿言语"的标准非常吻合,故而现代晋方言中的"圪A"式词语,很可能是受到了少数民族语言影响而产生的。
当前,可持续发展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本次讲座中,我将就此问题在音乐上的情况展开讨论。可持续的事物就是能无限延续的事物。例如在农业、商业及能源运用的发展过程中,如果能够满足当前的需要而不损害将来的需要就被认为是可持续的。事实上,正如那些由于过渡捕猎而濒临灭绝的动物,以及由于气候变化而正遭受威胁的地球自身一样,人们常常是在事物的发展出现危机的时候才想到其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的重要性。
目前,随着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研究成果日益丰硕,在广大音乐、艺术院校开设的中国古代音乐史教学不断步入规范化和系统化,中国古代音乐史方面的论著也日益完善和丰富,优秀的著述不断涌现。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音乐史》是在蓝玉崧教授1956年至1957年间在中央音乐学院讲授中国古代音乐史内容的基础上,由蓝玉崧教授当年的学生吴大明先生根据当时的听课笔记整理成书的。全文12.5万字。于润洋教授为本书写了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