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工业布局特征与发展对策研究——基于第四次经济普查

来源 :现代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343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的数据为了解掌握山东工业经济现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促进山东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的跨越,从普查数据入手,全面分析全省规上企业的工业增加值、营收、利润等分布情况及重点行业在各地市的发展状况,深入剖析各市产业结构和发展重点,总结归纳全省工业布局特征。研究认为经过多年的发展,山东16市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和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格局,但当前工业布局仍然存在问题和不足之处。今后工业布局调整优化的对策建议包括:一是提升产业结构,推动产业横向区域转移发展;二是强化经济内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步从效率优先向社会公平转变。城市规划是维护社会公平的手段之一,其重要内容之一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合理与否则是社会公平在空间上能否得到落实的重要体现。但是目前关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评价更多的是基于设施空间位置及其联系,而不是基于设施服务人群能力和特征。文章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以街坊为基本单元,利用POI数据,分析武汉市的3类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包括生活服务设施、小学、医疗设施,空间分布的基尼系数和区位熵,归纳出对公平性影响较大的3类典型区域:位于低人口街坊的极高值类
近郊乡村发展一般呈现3种模式,分别为城市拓展模式、生态旅游模式和在地城镇化模式。河北省乡村“半城镇化”特征明显,近郊地区存在大量城乡双栖人口,是在地城镇化模式的典型地区。基于对正定县铁西片区乡村发展特征和问题的剖析,文章从生态修复、村庄修补、产业振兴、文化复兴4个方面提出在地城镇化实施路径,以期在乡村地域实现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文章对于河北省近郊地区的乡村健康长效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为全国类似地区乡村发展提供参考经验。
环境规制能否改善环境质量受到各界关注,对中国SO2减排成功经验的研究不仅将视角拓展至发展中国家,而且为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的有效性提供有力证据.借助中国在1998年实施的两
在不同时段、不同线路,针对不同类别公交用户组成,进行合适的公交资源配置、调度计划,对整个城市公交系统的运营效益、服务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公交乘客中的IC卡和移动支付用户进行划分,在出行链假设前提下,针对传统的时空划分模型依据频度划分的方法,引入时间距离度量、空间距离标准差和空间向量相似性度量的方法,构建改进的时空一致性划分模型。根据改进后的时空一致性划分模型将用户划分为规律型、时间型、空间型、时空随机型、完全随机型。最后得到IC卡和移动支付乘客各类别人数及其对应的刷卡量,并简要分析IC卡和移动支付乘客
采用年度社会经济数据和SPSS软件的降维分析方法,改进引力模型中的“城市质量指数”与“时空间距离”。应用该模型,对“高铁时代”来临前后的武汉城市圈内部空间经济联系强度进行度量和对比,并使用GIS对域内各城市间经济联系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可视化分析。最后,引入交通流量位置大数据对模型结果进行验证。对“高铁时代”来临前后的区域联系及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科学评估,并基于此对城市圈发展规划提供可行政策建议。
“以港促产、以产兴城、港以城兴”成为21世纪我国港口城市发展的新思路,对实现“港—产—城”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构建“港—产—城”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鉴耦合—协调度从互动程度与发展水平两个角度测度南通市“港—产—城”融合发展状况,运用动态发展度和剪刀差方法解析“港—产”“港—城”“产—城”复合系统的演化特征。研究表明:(1)南通市“港—产—城”整体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持续上升,综合发展水平稳步提高;(2)“港—产—城”整体系统融合互动程度呈现出由较低到高的波动发
社区服务中心是典型的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人居空间,以优化社区服务品质和促进社区居民良性自治为出发点,基于“城市人”理论分析方法,探究居民需求与社区服务中心供给的匹配关系,以武汉市为例,采用社会调查、空间数据挖掘、回归分析等方法,基于“自存/共存”平衡原则,辨识供需双方满意度的共识区间,寻求最优服务半径范围和通行时间,通过制定合理的空间要素优化策略,提升“城市人”与“人居空间”的匹配度和社区服务中心的满意度,为社区服务中心的规划配置提供具有操作性的规划建议。
存量更新背景下,闲置地转型绿地是挖掘存量绿地潜力、全面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品质的重要途径。文章对近20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剖析闲置地转型绿地的潜力及优先级评价、规划过程及影响机制、修复技术及理论、景观更新设计、综合效益评估、可持续性评价6个层面研究成果。基于对未来研究展望,提出我国规划背景下闲置地转型绿地的若干建议。
企业社区更新潜力评价是量化企业社区未来发展潜在能力、精准识别社区更新短板、挖掘和量化社区发展潜力的重要前提。文章构建企业社区更新潜力评价体系,明确企业社区更新潜力评价要素与数据方法,从区位条件、人口经济、环境质量、服务设施水平4个方面刻画企业社区更新潜力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开展企业社区更新潜力评价,得出生活舒适度、空间形态、交通区位以及更新潜力综合得分在空间上的分布结果,即企业社区更新潜力呈现不均衡分布状态。
存量规划背景下精细规划促使集约高效利用成为城市空间利用的重要举措,城市公共空间立体化开发催生城市下沉广场出现并逐渐壮大。以上海“江湾—五角场”城市副中心为例,阐述不同空间尺度下城市下沉广场周边环境要素构成,分析下沉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在设施服务及空间响应方面的衰减特征;探究基于不同城市空间尺度对标的整合要素对创智天地下沉广场及其周边环境的关系及其现存问题,以创智天地下沉广场现存问题为基础,分别从0m、0~200m、200~400m、>400m等4种空间尺度提出下沉广场与其内部功能及景观、周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