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社区文化正在成为新的文化亮点,成为和谐主题的重要推动力。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多次提到社区建设,倡导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民自觉履行家庭责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的社会风尚。本栏目希望能成为展示社区文化的窗口。交流社区建设经验的平台,希望有识之士多多发表建设性意见。为社区文化建设献言献策。
人生命中的三分之一时间是在家庭度过的,而家庭是组成一个社区的最小元素。所以总的来说,社区是我们人生中除了单位,活动最多的地方。随着城乡差距的逐渐缩小,在不久的将来,可以说“社区”会变成一个“家”的概念。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社区建设。原因很简单,社区建设得好有助于人们的广泛交往,邻里和睦有助于培养相处之道,人文气息浓厚则有助于怡情养性。这有利于人们获取一种幸福感和安全感。
前天我去青岛开会,为了赶早班飞机,我头一天跟开电梯的大姐说,请她告诉早班开电梯的管理员提前给我打开电梯。可是我出发的那天早上,电梯却没有开,我只好步行走下十四层楼。等我从青岛回来,碰到开电梯的大姐,她—个劲地道歉,说她忘了告诉早班的电梯管理员了。我说,没关系,但心里还是有一丝的不悦。
我每年都要出一次远门。今年夏天,我们全家去云南旅行。出发的时候,我们告诉大姐我们回来的时候是八天后的晚上,可能要到午夜一点钟。等我们坐飞机从云南回到首都机场的时候。已经是夜里十二点钟了。到家的时候,时针快指向一点了。我们在路上还想怎么上楼。都一点了,人家都睡着了,叫人家开电梯不好意思。结果等我们到家楼下的时候,开电梯的大姐让她先生一直在等我们,让我们好感动。不仅如此,我们每次全家出动,都会让大姐帮我们取报纸和信件,免了我们不少后顾之忧。这不禁让我为先前的小心眼而自责。
相邻而居,和谐的邻里关系,不仅能使人们多体味一分美好的情感。还可以促使人们产生一种对生活的安全感。前几天,北京连续下雨。我家住在顶层。一天早上,我突然发现卫生间门口往下流水。当时。我妻子急着上班。而我上午要开会,物业公司八点半才上班。我别无选择,只好请一位邻居帮忙,等物业公司上班的时候跟他们讲一下。我中午吃完饭就急急忙忙赶回来了。一看,物业公司正在疏通楼顶的积水。他们已经干了多半天了。若没有邻居帮忙,等我回来再找物业公司,我家指不定要泡成什么样子呢。于是我从窗户探出头去,向正在作业的几个工人们喊:“注意安全。”有—个年轻工人,还向我微笑着挥手,并示意我不要开窗,危险,我赶紧将头收了回来,但心里一阵的畅快。
有个报道说,社会学研究人士在一些文明社区进行过“捡钱包”的试验,结果发现归还率高低与一个社区的人们的安全感有关。安全感越高,人们的文明程度越高,对诱惑的抵抗力越强,人们会把诸多品德在自然而然的情况下,很好地表达出来。比如会有人在楼下叫喊,谁丢的钱包;也会有人将钱包交给门卫;有人会在告示板上贴上招领启事。还有一些其他的文明行为,比如在楼下喊,注意看好自家的孩子;下雨了,收衣服;谁的车子没锁好……这些行为成为人们自觉意识,而不是刻意而为。在这样环境下生活的人们,又从安全感中体味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英国的莱亚德教授说,如果你住的地方尽是一些你信任的邻居,你会有一种什么感觉?不幸福才怪呢!研究人员把社区质量称作“社会资本”,实际上也是一种幸福生活的资本。
在我看来,邻里关系也是一种幸福的资本。要想生活幸福,这两种资本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不能缺少的。一个就是家庭关系,另一个就是邻里关系。日常生活更是如此。不论幸福是否需要追求,两件事做好至少会增进幸福。中国有两句俗话点中了穴位,一句是“事业是风帆,家庭是港湾”,另一句是“远亲不如近邻。”
社会学者提出了新的家庭关系概念和伦理关系,它是以社区文化为基础的,首次提出将邻居也纳入到家庭范围内。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社会经济委员会每年都对一些社区和家庭进行回访。这家机构在回访的时候发现,有些青年男女在喜结连理、组建家庭之前两三年感觉很幸福,结婚之后是否依然保持夫妻恩爱和家庭幸福,这与他们的家庭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家庭所在的社区文明程度高,邻里和睦,那么发生家庭危机的机会就少,家庭的幸福指数会随之增加。可以这样讲,过了新婚甜蜜期的夫妻,如果有两个家庭和睦、夫妻恩爱的邻居作伴,那么他们很可能受其影响,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为此英国开展了“幸福岛”计划,即每一个社区是一个幸福岛屿,邻里共同维系这个和谐的圈子。
英国诺丁汉大学社会学与社会政策学院的斯蒂芬·约瑟夫教授这样说:“心理学文献证明,人际关系可使人们产生幸福感。”他还说:“当一种关系使人们产生归属感的时候,那种关系就是一种很好的关系。”研究表明。家庭生活在内部,有赖于夫妻的经营,而在外部,有赖于环境的影响,这就好比一粒种子,它的萌发需要好的土壤。
人生命中的三分之一时间是在家庭度过的,而家庭是组成一个社区的最小元素。所以总的来说,社区是我们人生中除了单位,活动最多的地方。随着城乡差距的逐渐缩小,在不久的将来,可以说“社区”会变成一个“家”的概念。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社区建设。原因很简单,社区建设得好有助于人们的广泛交往,邻里和睦有助于培养相处之道,人文气息浓厚则有助于怡情养性。这有利于人们获取一种幸福感和安全感。
前天我去青岛开会,为了赶早班飞机,我头一天跟开电梯的大姐说,请她告诉早班开电梯的管理员提前给我打开电梯。可是我出发的那天早上,电梯却没有开,我只好步行走下十四层楼。等我从青岛回来,碰到开电梯的大姐,她—个劲地道歉,说她忘了告诉早班的电梯管理员了。我说,没关系,但心里还是有一丝的不悦。
我每年都要出一次远门。今年夏天,我们全家去云南旅行。出发的时候,我们告诉大姐我们回来的时候是八天后的晚上,可能要到午夜一点钟。等我们坐飞机从云南回到首都机场的时候。已经是夜里十二点钟了。到家的时候,时针快指向一点了。我们在路上还想怎么上楼。都一点了,人家都睡着了,叫人家开电梯不好意思。结果等我们到家楼下的时候,开电梯的大姐让她先生一直在等我们,让我们好感动。不仅如此,我们每次全家出动,都会让大姐帮我们取报纸和信件,免了我们不少后顾之忧。这不禁让我为先前的小心眼而自责。
相邻而居,和谐的邻里关系,不仅能使人们多体味一分美好的情感。还可以促使人们产生一种对生活的安全感。前几天,北京连续下雨。我家住在顶层。一天早上,我突然发现卫生间门口往下流水。当时。我妻子急着上班。而我上午要开会,物业公司八点半才上班。我别无选择,只好请一位邻居帮忙,等物业公司上班的时候跟他们讲一下。我中午吃完饭就急急忙忙赶回来了。一看,物业公司正在疏通楼顶的积水。他们已经干了多半天了。若没有邻居帮忙,等我回来再找物业公司,我家指不定要泡成什么样子呢。于是我从窗户探出头去,向正在作业的几个工人们喊:“注意安全。”有—个年轻工人,还向我微笑着挥手,并示意我不要开窗,危险,我赶紧将头收了回来,但心里一阵的畅快。
有个报道说,社会学研究人士在一些文明社区进行过“捡钱包”的试验,结果发现归还率高低与一个社区的人们的安全感有关。安全感越高,人们的文明程度越高,对诱惑的抵抗力越强,人们会把诸多品德在自然而然的情况下,很好地表达出来。比如会有人在楼下叫喊,谁丢的钱包;也会有人将钱包交给门卫;有人会在告示板上贴上招领启事。还有一些其他的文明行为,比如在楼下喊,注意看好自家的孩子;下雨了,收衣服;谁的车子没锁好……这些行为成为人们自觉意识,而不是刻意而为。在这样环境下生活的人们,又从安全感中体味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英国的莱亚德教授说,如果你住的地方尽是一些你信任的邻居,你会有一种什么感觉?不幸福才怪呢!研究人员把社区质量称作“社会资本”,实际上也是一种幸福生活的资本。
在我看来,邻里关系也是一种幸福的资本。要想生活幸福,这两种资本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不能缺少的。一个就是家庭关系,另一个就是邻里关系。日常生活更是如此。不论幸福是否需要追求,两件事做好至少会增进幸福。中国有两句俗话点中了穴位,一句是“事业是风帆,家庭是港湾”,另一句是“远亲不如近邻。”
社会学者提出了新的家庭关系概念和伦理关系,它是以社区文化为基础的,首次提出将邻居也纳入到家庭范围内。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社会经济委员会每年都对一些社区和家庭进行回访。这家机构在回访的时候发现,有些青年男女在喜结连理、组建家庭之前两三年感觉很幸福,结婚之后是否依然保持夫妻恩爱和家庭幸福,这与他们的家庭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家庭所在的社区文明程度高,邻里和睦,那么发生家庭危机的机会就少,家庭的幸福指数会随之增加。可以这样讲,过了新婚甜蜜期的夫妻,如果有两个家庭和睦、夫妻恩爱的邻居作伴,那么他们很可能受其影响,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为此英国开展了“幸福岛”计划,即每一个社区是一个幸福岛屿,邻里共同维系这个和谐的圈子。
英国诺丁汉大学社会学与社会政策学院的斯蒂芬·约瑟夫教授这样说:“心理学文献证明,人际关系可使人们产生幸福感。”他还说:“当一种关系使人们产生归属感的时候,那种关系就是一种很好的关系。”研究表明。家庭生活在内部,有赖于夫妻的经营,而在外部,有赖于环境的影响,这就好比一粒种子,它的萌发需要好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