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经常能听见一些家长抱怨说现在的孩子不好管,他们身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小霸王”、“小懒虫”、“小馋猫”、“小犟牛”,其实所有这些问题,归结起来都是个习惯问题,有些家长在孩子学习不好的时候,没有从学习习惯上找原因,而是从表面、客观上找,其实,孩子的成绩和他们的学习习惯是成正比的。培养良好的习惯不仅是为了让孩子成才,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成人,为孩子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一、树立通力合作,教育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的观念
学校是孩子学习的主战场,老师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对于孩子的成长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如何让这种影响达到最佳效果却期待家长的支持。因为家长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只有将家庭,学校,溶为一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我们的学校教育对孩子也才能起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二、教育就是习惯,习惯养成,终身受益
教育专家认为,培养孩子的习惯应该“小时严,大了宽”因为在幼儿园,小学时期,孩子还是比较听话,好训练,容易养成好习惯,这时要以严为主。等以后孩子长大了,进入青春期,独立意识较强,这时应以宽为主。任何教育都有关键期,在这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最为有效。而小学阶段和幼儿园阶段是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在小学阶段,一、二年级又是个关键时期,它是建立常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
三、多样教育,培养儿童的好习惯
(一)说理教育。当对学生提出一种行为习惯的要求时,教师应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向学生阐述,使他们有感性的认识。如有的同学花钱大手大脚,每天买许多零食吃,这时便帮他们统计一天或一星期吃零食所花的钱和父母辛苦每天挣的钱进行比较。使他們懂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建议用等的钱买一些好书或学习用品。通过对比,学生就能形象、直观地感受到不乱吃零食的意义,从而很乐意地、主动地节约用钱,多买书、多看书,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榜样教育。小学生模仿性能强,为学生树立榜样,是行为规范训练的有效形式。教师随时随地都要给给学生留下端庄的仪表,整洁大方的形象,应时时以饱满的情绪,高涨的热情去感染每一个学生,在讲课时应体现语言美,操作时表现出谐调美,板书时表现出文字美,教态中展现气质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教师要做到诚实守信,求真正直。
四、从小事抓起,持之以恒
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事开始训练,不能等到行为习惯形成以后再去纠正。例如有一段时间,我们发现学生良好习惯则是以校门为界线,出了校门,塑料袋、纸屑遍地“开花”。针对这一现象,教师们一致认为学校一系列的规范制度对学生只是起到规范作用,还没真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必须在净化校园的同时真正净化学生的心灵。于是便利用晨会、班队会,向学生提出良好的行为没有校内外之分。不仅如此,还应将这种好习惯去影响他人。
五、方法灵活,提高学生自我行为的养成
(一)借助儿歌、自评和互评相结合。我们可以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制定出班级日常管理目标。我校自编《北小七字歌》,将行为规范编成儿歌,在每天的红领巾广播站滚动播放。并以此为标准,制定出“星级评价”,每周评一次,由“周之星”再评选出“月之星”,现评选出“年之星”,学生积极性高涨,良好的行为习惯变得自觉了。
(二)干部负责与学生督促相结合。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还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千方百计激发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加强对值日班长、卫生监督员、环境小卫生等小干部的培养,让他们对全班学生一天的学习、卫生、纪律、常规等情况进行记录总结,指出不良习惯。必要时进行协调处理,提高学生自学养成良好的习惯的能力。
(三)持之以恒,及时强化。学习行为一经规范,就要挥规范严格要求,加强训练,经常对照,督促去做。在培养规范化行为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要及时予以强化,教师在日常的训练中要善于观察,发现正反两类典型,抓两头,促中间,树榜样。同时重点帮助习惯差的学生,促其改正,要求学生时时处处规范言行,提高自觉能力。
六、优化环境,形成气候
好的校风不但能够促进集体成员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确立和定型,而且能够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因此,创建好的校风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非常有益的。学校重视环境建设,整洁优雅的校园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我校筹集资金修建校舍,美化校园环境,让它们构成美的氛围,使学生受到美熏陶。这无声的教育,其收益往往是有声教育无法代替的。此外,学校还通过建立“班极自主管理机制”,建立“小百灵广播站”等形式,营造一个和谐、向上的良好行为习惯氛围,无声地提醒学生的行为,从而逐渐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在于一次活动,一个讲座……它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运用符合学生心理的教育方法,反复地加以磨练,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春风化雨般的效果。
(作者单位:四川达州市通川区北外镇中心校)
(责任编校:蓉莞)
一、树立通力合作,教育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的观念
学校是孩子学习的主战场,老师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对于孩子的成长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如何让这种影响达到最佳效果却期待家长的支持。因为家长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只有将家庭,学校,溶为一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我们的学校教育对孩子也才能起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二、教育就是习惯,习惯养成,终身受益
教育专家认为,培养孩子的习惯应该“小时严,大了宽”因为在幼儿园,小学时期,孩子还是比较听话,好训练,容易养成好习惯,这时要以严为主。等以后孩子长大了,进入青春期,独立意识较强,这时应以宽为主。任何教育都有关键期,在这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最为有效。而小学阶段和幼儿园阶段是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在小学阶段,一、二年级又是个关键时期,它是建立常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
三、多样教育,培养儿童的好习惯
(一)说理教育。当对学生提出一种行为习惯的要求时,教师应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向学生阐述,使他们有感性的认识。如有的同学花钱大手大脚,每天买许多零食吃,这时便帮他们统计一天或一星期吃零食所花的钱和父母辛苦每天挣的钱进行比较。使他們懂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建议用等的钱买一些好书或学习用品。通过对比,学生就能形象、直观地感受到不乱吃零食的意义,从而很乐意地、主动地节约用钱,多买书、多看书,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榜样教育。小学生模仿性能强,为学生树立榜样,是行为规范训练的有效形式。教师随时随地都要给给学生留下端庄的仪表,整洁大方的形象,应时时以饱满的情绪,高涨的热情去感染每一个学生,在讲课时应体现语言美,操作时表现出谐调美,板书时表现出文字美,教态中展现气质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教师要做到诚实守信,求真正直。
四、从小事抓起,持之以恒
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事开始训练,不能等到行为习惯形成以后再去纠正。例如有一段时间,我们发现学生良好习惯则是以校门为界线,出了校门,塑料袋、纸屑遍地“开花”。针对这一现象,教师们一致认为学校一系列的规范制度对学生只是起到规范作用,还没真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必须在净化校园的同时真正净化学生的心灵。于是便利用晨会、班队会,向学生提出良好的行为没有校内外之分。不仅如此,还应将这种好习惯去影响他人。
五、方法灵活,提高学生自我行为的养成
(一)借助儿歌、自评和互评相结合。我们可以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制定出班级日常管理目标。我校自编《北小七字歌》,将行为规范编成儿歌,在每天的红领巾广播站滚动播放。并以此为标准,制定出“星级评价”,每周评一次,由“周之星”再评选出“月之星”,现评选出“年之星”,学生积极性高涨,良好的行为习惯变得自觉了。
(二)干部负责与学生督促相结合。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还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千方百计激发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加强对值日班长、卫生监督员、环境小卫生等小干部的培养,让他们对全班学生一天的学习、卫生、纪律、常规等情况进行记录总结,指出不良习惯。必要时进行协调处理,提高学生自学养成良好的习惯的能力。
(三)持之以恒,及时强化。学习行为一经规范,就要挥规范严格要求,加强训练,经常对照,督促去做。在培养规范化行为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要及时予以强化,教师在日常的训练中要善于观察,发现正反两类典型,抓两头,促中间,树榜样。同时重点帮助习惯差的学生,促其改正,要求学生时时处处规范言行,提高自觉能力。
六、优化环境,形成气候
好的校风不但能够促进集体成员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确立和定型,而且能够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因此,创建好的校风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非常有益的。学校重视环境建设,整洁优雅的校园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我校筹集资金修建校舍,美化校园环境,让它们构成美的氛围,使学生受到美熏陶。这无声的教育,其收益往往是有声教育无法代替的。此外,学校还通过建立“班极自主管理机制”,建立“小百灵广播站”等形式,营造一个和谐、向上的良好行为习惯氛围,无声地提醒学生的行为,从而逐渐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在于一次活动,一个讲座……它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运用符合学生心理的教育方法,反复地加以磨练,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春风化雨般的效果。
(作者单位:四川达州市通川区北外镇中心校)
(责任编校:蓉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