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区域经济竞赛中,“在状态”的苏北能够实现“洼地崛起”的密码是什么?苏北究竟有什么“过人的绝招”?
工业化“杠杆”
由一个项目拉出一条产业链、再做出一个产业阔,最后形成一个千亿级产业板块,苏北进入了“大项目时代”。
“苏北振兴的第一方略”,这是对推进苏北工业化的高度概括。
苏北各地长期落后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共性的原因之一是工业化进程滞后。认识都是一致的,关键是如何做到工业化提速?区域经济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对财富资源的争夺。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没有钱怎么办?苏北的答案是必须紧紧抓住招商引资作为唯一的突破口。
进一步来说,招商引资早已是各地的共同选择,苏北难道有什么不同之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苏北在招商引资上有两个主要的“秘笈”。其一是“唱好三首歌”。具体来说,一是“唱国歌”,主要是来自江苏省的支持,同时也注重对接央企。二是“唱国际歌”,即吸引外资,特别是世界500强等著名跨国企业。三是“唱民歌”,活力四射的民营企业是苏北振兴的内在力量。截至2009年末,苏北地区民营企业达19.73万户,注册资本3532.6亿元。这个注册资本数已经超过了从2001年到2009年苏北实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额。“苏北发展的内生活力已经充分激发出来,政策扶持是重要的,但内生力量才是苏北振兴的根本,是内因。”长期对苏北有着深入研究的盐城市副市长朱传耿对《决策》分析说。
另外一方面,就是苏北的实干。穿梭在苏北的市县采访,“事在人为”是苏北推进工业化留给外界最大的印象。“不落实就落空,实干比思路更重要”,这是灌云县坚持的信念;睢宁则流传这么一句话:“一切为了企业,为了企业一切,为了一切企业”。盐城汽车产业更是苏北实干的一个活样本。
“早在1983年,盐城就成立了‘汽车工业办公室’,专门围绕汽车产业开展工作。”盐城市发改委副主任朱如万告诉《决策》。9月中旬,记者在盐城采访时看到,盐城汽车工业办公室的门牌,仍然挂在盐城市政务办公中心大楼。地处苏北的盐城发展汽车工业,本身就是一个产业奇迹,而已经整整走过27年的这份执着,在全国的产业发展中也着实不多见。也正是凭借这份执着,一个千亿元产业集群从零起步,在盐阜大地上成为现实。由此,盐城汽车工业,成为苏北振兴中一个最高亢的工业音符。
理念 实干,带来了苏北招商引资的质变。
2001年到2005年,苏北5市累计承接500万元以上的产业转移项目4770个,总投资1175亿元,实际引进区域外资金486亿元。从2001年~2009年,向苏北产业转移500万元以上项目达14976个,总投资6483亿元,实际引资额3102.4亿元。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苏北承接产业转移的速度明显加快,前5年平均每年900多个项目,而后5年平均每年增加到2000多个项目。
“总投资22亿美元的富士康落户淮安,意味着苏北‘大项目时代’的来临。”淮安市委书记刘永忠说,来一个龙头型、基地型企业,就相当于来了一条产业链。波司登转移到常熟泗洪工业园已经催生出近百家配套企业,光是给波司登做拉链,一年都能有上亿元。由此,在苏北开始流行一句话:配套商最初都是骑着摩托车来送货,现在开着宝马来签约。
产业转移是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大项目落户形成产业链,产业链的集聚又造就出一个千亿级产业板块。一个看得见的良性循环就是,产业板块的形成,反过来又成为吸聚资本的强磁场。采访中了解到。“中能加速度、世界新硅都”,就是徐州由一个项目拉出一条产业链、再做出一个产业园,最后形成一个千亿级产业板块的真实写照。
江苏中能硅业2006年落户徐州市经济开发区。与之配套,徐州专门规划了一个5平方公里的光伏产业园,将多晶硅生产延伸至下游产品和终端产品,一个以中能硅业为龙头的光伏产业集群浮出水面。
短短3年,徐州光伏产业从无到有,太阳能电池产量坐拥中国市场的半壁江山,多晶硅产能位居亚洲之首。据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介绍,到2012年,多晶硅及光伏相关产业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
如果说工业化是一根“杠杆”的话,要撬动苏北,还需要一个支点。在苏北振兴的过程中,筑起这个坚强支点的,是一套政策体系。
政策支点
2006年成为苏北经济的转折年,人均GDP、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实际利用外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超过了江苏省的平均水平。
“苏北政策年”,这是媒体对2005年的概括。
这一年,重大决策与振兴政策格外密集。2005年3月31日,在盐城市召开加快苏北振兴推进区域共同发展工作会议,一个月后的5月8日,在徐州召开东陇海线开发工作会议。与此同步,关于加快苏北振兴和南北产业转移的意见相继出台。
但苏北振兴政策的原点,是2001年11月苏北区域发展座谈会的召开,省级机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苏南与苏北市县“五位一体”的挂钩帮扶体制得以确立。到2002年7月,江苏省提出大力推进产业、财政、科技、劳动力“四项转移”。在这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仅在2002年,苏北协调小组先后组织了近百个单位、百名企业家、数百名专家赴苏北开展科技信息咨询、项目对接、学术报告等活动。一时间,苏北振兴风生水起。
时间推进到2006年,苏北发展协调小组第五次会议在连云港召开,做出了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区的重大决策。以此为标志,从单向扶贫、五方对接、四项转移到南北共建开发区,江苏省南北挂钩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实际上,南北挂钩的成果可谓真金白银。
2004年,苏南5市对口转移500万元以上的项目173个,总投资65.7亿元。在政策密集出台的2005年,江苏省内外共向苏北转移500万元以上项目2120个,项目总投资769.2亿元,苏北实际引资额321.3亿元。2005年引入项目首次超过2000个,从此,每年都没有低于2000个。
“看得见的是项目,看不见的是项目背后的发展理念。”曾担任苏宿工业园管委会主任的宿迁市副市长沈小鹰介绍说,苏州工业园首次将软件整体打包对外输出就是苏宿工业园,新加坡最先进、最成熟的经验在这里繁衍。同时,“共建园区的确成为干部的摇篮。”沈小鹰说,先进理念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培养一批执行这些理念的人才。在苏宿工业园,新进员工一律先送到新加坡培训,他们享受苏州工业园区的“无差别待遇”。
另一方面,即使把苏宿工业园的土地用完,满打满算,也只是为宿迁增加40亿元的GDP,这对于宿迁的经济发展不过是“给了一个馒头”。而共建园区带来的发展理念和培养出的人才,恰似揉 入一团“酵母”,对当地发展环境和要素起到了催化作用。最终实现的,是资金的滚动增值。
与项目和园区共建同步,江苏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也在逐年增加。作为起始年的2001年,仅有7.68亿元;2003年增长到51亿元;到2005年,向苏北转移支付及其他各类补助131.6亿元,比2004年增长37.5%,苏北平均每个县得到的补贴达到2.5亿元左右。2007年猛增到160多亿元,平均每个县得到5亿元,除去基础建设项目投资,也相当可观。统计显示,2004~2009年,江苏省级向苏北累计投入各类扶持资金2000多亿元,其中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资金总计600多亿元。
由此可见,苏北彻底走出了2000年之前政策塌陷的阴影,成为苏北区域发展的政策高地。正是在这些产业项目转移和真金白银的共同作用下,2006年成为苏北整体经济的转折年,苏北在人均GDP、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主要经济指标上的增速,都超过了苏南和江苏省的平均水平。从此,苏北五市在江苏经济增长统计表中竞相“挑头”成了平常事。
到2008年,苏北就进入政策完善年,江苏省“苏北办”副主任黄建东介绍说,苏北政策开始进入第三阶段,“一市一策”的政策体系开始形成,比如针对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连云港“东方大港”建设出台专门政策。2009年,则可以概括为“发展平台提升年”,随着江苏沿海开发与长三角一体化两个国家级战略的政策叠加,苏北发展有国家战略的“天时”、综合交通体系和资源优势的“地利”、奋勇争先与风正劲足的“人和”,苏北开始进入下一个提速发展的新阶段。
采访中,江苏省“苏北办”概括10年帮扶的特征,是“全方位、多层次、制度化”。在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的双重作用下,南北挂钩终于“芝麻开门”。可以说,南北挂钩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窗”,让闭塞的苏北以开阔的眼光看世界;产业转移更像是一块砖,敲开了苏北直通世界的开放之“门”。
花钱与办事
对一个地方来说,有多少饯办多少事,就永远上不去;有多少事就投入多少钱,才能俞起直追!
统计数据显示,2001~2009年,江苏省级向苏北地区累计投入各类扶持资金3171.8亿元,其中省级对苏北财政转移支付及专项资金累计1466亿元。这个“1466亿”是什么概念呢?记者通过查阅地方统计公报显示,这个数字超过了2009年中西部绝大多数省份全年的地方财政收入。
如果把这1466亿元平均分配到苏北5市24县,平均每个市县能够分到近50亿元。再按照10年计算,平均每年是5亿元。对于苏北各县市来说,一年5亿的资金,又能撬动起多少亿的社会投资?
从苏北的实践来看,把钱花在能生钱的地方,主要是用于产业集群的增长能力培育和城市化推进上,走工业化与城市化“双轮驱动”之路。
首先,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集群的滚雪球效应,苏北的做法是用“软环境”弥合硬件的先天不足。吴江恒力集团落户宿城经济开发区,基础建设需要60万石方。宿迁境内没有石头,宿豫区委书记杨明强冒着酷暑,陪着企业老总爬遍了徐州的每个山头,一个月内全部到位。“书记找石头”感动了恒力,恒力集团总裁陈建华说,宿迁基地建设的规模要比总部大、设备比总部好。
红豆淮安工业园本来定位为纺织服装加工生产基地,随着淮安经济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台湾富士康、明基电子等IT巨头先后入驻,红豆集团将工业园重新定位成了科创园。按照红豆总裁周海江的思路,将赋予科创园区域研发、新品生产等功能,最终成为苏北科技研发企业总部。
其次,钱能生钱的更重要地方,是新城经营,苏北城市化正大踏步迈进。
行走苏北,记者发现从东边的盐城到西北的徐州,从北边的连云港到南边的淮安,城市新区正在高速扩展中。以盐城为例,以内港湖为核心的盐城城南新区,从2007年实质性启动以来,已经是再造一个新盐城。而盐城西边的邻居沭阳县,早已是城市建设的范本,被称为“市级县”。
“政府有钱能办大事,没钱也能办大事”,邳州在科学运营城市之路上的这句话,说出了苏北县市共同的心声。城市化也是生产力,对于城市化中的钱能生钱,江苏省委研究室在“突破睢宁”的凋研报告中,用一句形象生动的比喻说:今天投入的“本金”变成明天发展的殷实“存折”。
今年2月,沭阳县委书记蒋建明在与南京市六合区考察团交流时坦诚说:“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就永远上不去;有多少事就投入多少钱,才能奋起直追!”这也正是苏北活力的内在因子之一,而要让这些活力因子迸发出能量,则需要有人来做。
工业化“杠杆”
由一个项目拉出一条产业链、再做出一个产业阔,最后形成一个千亿级产业板块,苏北进入了“大项目时代”。
“苏北振兴的第一方略”,这是对推进苏北工业化的高度概括。
苏北各地长期落后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共性的原因之一是工业化进程滞后。认识都是一致的,关键是如何做到工业化提速?区域经济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对财富资源的争夺。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没有钱怎么办?苏北的答案是必须紧紧抓住招商引资作为唯一的突破口。
进一步来说,招商引资早已是各地的共同选择,苏北难道有什么不同之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苏北在招商引资上有两个主要的“秘笈”。其一是“唱好三首歌”。具体来说,一是“唱国歌”,主要是来自江苏省的支持,同时也注重对接央企。二是“唱国际歌”,即吸引外资,特别是世界500强等著名跨国企业。三是“唱民歌”,活力四射的民营企业是苏北振兴的内在力量。截至2009年末,苏北地区民营企业达19.73万户,注册资本3532.6亿元。这个注册资本数已经超过了从2001年到2009年苏北实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额。“苏北发展的内生活力已经充分激发出来,政策扶持是重要的,但内生力量才是苏北振兴的根本,是内因。”长期对苏北有着深入研究的盐城市副市长朱传耿对《决策》分析说。
另外一方面,就是苏北的实干。穿梭在苏北的市县采访,“事在人为”是苏北推进工业化留给外界最大的印象。“不落实就落空,实干比思路更重要”,这是灌云县坚持的信念;睢宁则流传这么一句话:“一切为了企业,为了企业一切,为了一切企业”。盐城汽车产业更是苏北实干的一个活样本。
“早在1983年,盐城就成立了‘汽车工业办公室’,专门围绕汽车产业开展工作。”盐城市发改委副主任朱如万告诉《决策》。9月中旬,记者在盐城采访时看到,盐城汽车工业办公室的门牌,仍然挂在盐城市政务办公中心大楼。地处苏北的盐城发展汽车工业,本身就是一个产业奇迹,而已经整整走过27年的这份执着,在全国的产业发展中也着实不多见。也正是凭借这份执着,一个千亿元产业集群从零起步,在盐阜大地上成为现实。由此,盐城汽车工业,成为苏北振兴中一个最高亢的工业音符。
理念 实干,带来了苏北招商引资的质变。
2001年到2005年,苏北5市累计承接500万元以上的产业转移项目4770个,总投资1175亿元,实际引进区域外资金486亿元。从2001年~2009年,向苏北产业转移500万元以上项目达14976个,总投资6483亿元,实际引资额3102.4亿元。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苏北承接产业转移的速度明显加快,前5年平均每年900多个项目,而后5年平均每年增加到2000多个项目。
“总投资22亿美元的富士康落户淮安,意味着苏北‘大项目时代’的来临。”淮安市委书记刘永忠说,来一个龙头型、基地型企业,就相当于来了一条产业链。波司登转移到常熟泗洪工业园已经催生出近百家配套企业,光是给波司登做拉链,一年都能有上亿元。由此,在苏北开始流行一句话:配套商最初都是骑着摩托车来送货,现在开着宝马来签约。
产业转移是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大项目落户形成产业链,产业链的集聚又造就出一个千亿级产业板块。一个看得见的良性循环就是,产业板块的形成,反过来又成为吸聚资本的强磁场。采访中了解到。“中能加速度、世界新硅都”,就是徐州由一个项目拉出一条产业链、再做出一个产业园,最后形成一个千亿级产业板块的真实写照。
江苏中能硅业2006年落户徐州市经济开发区。与之配套,徐州专门规划了一个5平方公里的光伏产业园,将多晶硅生产延伸至下游产品和终端产品,一个以中能硅业为龙头的光伏产业集群浮出水面。
短短3年,徐州光伏产业从无到有,太阳能电池产量坐拥中国市场的半壁江山,多晶硅产能位居亚洲之首。据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介绍,到2012年,多晶硅及光伏相关产业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
如果说工业化是一根“杠杆”的话,要撬动苏北,还需要一个支点。在苏北振兴的过程中,筑起这个坚强支点的,是一套政策体系。
政策支点
2006年成为苏北经济的转折年,人均GDP、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实际利用外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超过了江苏省的平均水平。
“苏北政策年”,这是媒体对2005年的概括。
这一年,重大决策与振兴政策格外密集。2005年3月31日,在盐城市召开加快苏北振兴推进区域共同发展工作会议,一个月后的5月8日,在徐州召开东陇海线开发工作会议。与此同步,关于加快苏北振兴和南北产业转移的意见相继出台。
但苏北振兴政策的原点,是2001年11月苏北区域发展座谈会的召开,省级机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苏南与苏北市县“五位一体”的挂钩帮扶体制得以确立。到2002年7月,江苏省提出大力推进产业、财政、科技、劳动力“四项转移”。在这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仅在2002年,苏北协调小组先后组织了近百个单位、百名企业家、数百名专家赴苏北开展科技信息咨询、项目对接、学术报告等活动。一时间,苏北振兴风生水起。
时间推进到2006年,苏北发展协调小组第五次会议在连云港召开,做出了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区的重大决策。以此为标志,从单向扶贫、五方对接、四项转移到南北共建开发区,江苏省南北挂钩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实际上,南北挂钩的成果可谓真金白银。
2004年,苏南5市对口转移500万元以上的项目173个,总投资65.7亿元。在政策密集出台的2005年,江苏省内外共向苏北转移500万元以上项目2120个,项目总投资769.2亿元,苏北实际引资额321.3亿元。2005年引入项目首次超过2000个,从此,每年都没有低于2000个。
“看得见的是项目,看不见的是项目背后的发展理念。”曾担任苏宿工业园管委会主任的宿迁市副市长沈小鹰介绍说,苏州工业园首次将软件整体打包对外输出就是苏宿工业园,新加坡最先进、最成熟的经验在这里繁衍。同时,“共建园区的确成为干部的摇篮。”沈小鹰说,先进理念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培养一批执行这些理念的人才。在苏宿工业园,新进员工一律先送到新加坡培训,他们享受苏州工业园区的“无差别待遇”。
另一方面,即使把苏宿工业园的土地用完,满打满算,也只是为宿迁增加40亿元的GDP,这对于宿迁的经济发展不过是“给了一个馒头”。而共建园区带来的发展理念和培养出的人才,恰似揉 入一团“酵母”,对当地发展环境和要素起到了催化作用。最终实现的,是资金的滚动增值。
与项目和园区共建同步,江苏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也在逐年增加。作为起始年的2001年,仅有7.68亿元;2003年增长到51亿元;到2005年,向苏北转移支付及其他各类补助131.6亿元,比2004年增长37.5%,苏北平均每个县得到的补贴达到2.5亿元左右。2007年猛增到160多亿元,平均每个县得到5亿元,除去基础建设项目投资,也相当可观。统计显示,2004~2009年,江苏省级向苏北累计投入各类扶持资金2000多亿元,其中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资金总计600多亿元。
由此可见,苏北彻底走出了2000年之前政策塌陷的阴影,成为苏北区域发展的政策高地。正是在这些产业项目转移和真金白银的共同作用下,2006年成为苏北整体经济的转折年,苏北在人均GDP、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主要经济指标上的增速,都超过了苏南和江苏省的平均水平。从此,苏北五市在江苏经济增长统计表中竞相“挑头”成了平常事。
到2008年,苏北就进入政策完善年,江苏省“苏北办”副主任黄建东介绍说,苏北政策开始进入第三阶段,“一市一策”的政策体系开始形成,比如针对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连云港“东方大港”建设出台专门政策。2009年,则可以概括为“发展平台提升年”,随着江苏沿海开发与长三角一体化两个国家级战略的政策叠加,苏北发展有国家战略的“天时”、综合交通体系和资源优势的“地利”、奋勇争先与风正劲足的“人和”,苏北开始进入下一个提速发展的新阶段。
采访中,江苏省“苏北办”概括10年帮扶的特征,是“全方位、多层次、制度化”。在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的双重作用下,南北挂钩终于“芝麻开门”。可以说,南北挂钩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窗”,让闭塞的苏北以开阔的眼光看世界;产业转移更像是一块砖,敲开了苏北直通世界的开放之“门”。
花钱与办事
对一个地方来说,有多少饯办多少事,就永远上不去;有多少事就投入多少钱,才能俞起直追!
统计数据显示,2001~2009年,江苏省级向苏北地区累计投入各类扶持资金3171.8亿元,其中省级对苏北财政转移支付及专项资金累计1466亿元。这个“1466亿”是什么概念呢?记者通过查阅地方统计公报显示,这个数字超过了2009年中西部绝大多数省份全年的地方财政收入。
如果把这1466亿元平均分配到苏北5市24县,平均每个市县能够分到近50亿元。再按照10年计算,平均每年是5亿元。对于苏北各县市来说,一年5亿的资金,又能撬动起多少亿的社会投资?
从苏北的实践来看,把钱花在能生钱的地方,主要是用于产业集群的增长能力培育和城市化推进上,走工业化与城市化“双轮驱动”之路。
首先,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集群的滚雪球效应,苏北的做法是用“软环境”弥合硬件的先天不足。吴江恒力集团落户宿城经济开发区,基础建设需要60万石方。宿迁境内没有石头,宿豫区委书记杨明强冒着酷暑,陪着企业老总爬遍了徐州的每个山头,一个月内全部到位。“书记找石头”感动了恒力,恒力集团总裁陈建华说,宿迁基地建设的规模要比总部大、设备比总部好。
红豆淮安工业园本来定位为纺织服装加工生产基地,随着淮安经济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台湾富士康、明基电子等IT巨头先后入驻,红豆集团将工业园重新定位成了科创园。按照红豆总裁周海江的思路,将赋予科创园区域研发、新品生产等功能,最终成为苏北科技研发企业总部。
其次,钱能生钱的更重要地方,是新城经营,苏北城市化正大踏步迈进。
行走苏北,记者发现从东边的盐城到西北的徐州,从北边的连云港到南边的淮安,城市新区正在高速扩展中。以盐城为例,以内港湖为核心的盐城城南新区,从2007年实质性启动以来,已经是再造一个新盐城。而盐城西边的邻居沭阳县,早已是城市建设的范本,被称为“市级县”。
“政府有钱能办大事,没钱也能办大事”,邳州在科学运营城市之路上的这句话,说出了苏北县市共同的心声。城市化也是生产力,对于城市化中的钱能生钱,江苏省委研究室在“突破睢宁”的凋研报告中,用一句形象生动的比喻说:今天投入的“本金”变成明天发展的殷实“存折”。
今年2月,沭阳县委书记蒋建明在与南京市六合区考察团交流时坦诚说:“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就永远上不去;有多少事就投入多少钱,才能奋起直追!”这也正是苏北活力的内在因子之一,而要让这些活力因子迸发出能量,则需要有人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