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文章结合中职院校专业和学生的特点,在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次教学法,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具有非常现实的作用。在探讨分层次教学理论来源的基础上,结合中职院校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将其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 理论依据 教学方法 数学
由于教育市场竞争激烈,目前中职学校招收学生的素质不高,数学成绩相差更是悬殊,导致学生的数学课程学习困难重重。数学课程学风每况愈下,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在微观方面虽然做了很大努力,但收效甚微。由于数学成绩差,学生在专业课上的学习更是步履维艰,这已经严重影响了中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原来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制度已经不适应学生状况的变化,不适应变化了的教育竞争格局,不适应人才市场的巨大变化,人才市场正在由数量型转变为质量型,由单一化转变为多样化。原教育模式已经没有调整的空间,必须在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上做彻底改变,中职院校数学课程改革的切入点就是实施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的分层次教学法。
实施分层次教学,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所决定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谐课堂所必需的。它决非权宜之计,而是中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其目的是使每一个学生在中职院校数学的学习中都受到公平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其潜能,发挥其特长,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心理得到良性发展。
一、中职院校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依据
1.以人为本原则
教育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职业教育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打破过去那种要求客观上有差别的学生去被动适应统一的教育计划的教育模式,代之以层次渐进的教育模式。从新的教学观看,中职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创设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而不是一味地要求不同的学生来适应教师所创设的单调的、唯一的教学环境。
2.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始创于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宋代朱熹将孔子这方面的思想和经验概括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就中职生的数学学习而言,由于数学基础不同,学生之间不仅有数学认知结构上的差异,也有在对新的数学知识进行同化或顺应而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上能力的差异,还有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个性品质的差异。在教学中,要想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就必须客观对待学生间的差异,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
3.掌握学习理论
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Mastery Learning)理论认为,有效的教学应保证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主要的学习内容,而且只要为学生提供必要条件,就有可能使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因此,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发展要充满信心,并为每个学生提供理想的教学,提供均等的学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4.最近发展区理论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它是指学生靠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经教师启发帮助后可以达到的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或“最佳教学区”。教师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地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中职院校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施策略
1.学生分层
采取学生自愿和成绩相结合的办法,根据学生的意见最后确定各层次人员,分为A、B、C三层,这样分层既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又避免了学生产生不良情绪和自卑心理的情况。分层后,在同一学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2.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来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不同层次的知识,以便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适应。通过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根据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我们制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
A层教学目标:达到中职院校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较高要求,为定向性和提高性服务,并为进行高层次的深造做必要的准备。
B层教学目标:达到中职院校数学教学大綱规定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力和智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C层教学目标:本着“够用为度”的原则,达到中职院校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最低要求,使学生能基本掌握数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教学内容分层
A、B、C三层的基础知识教学内容相同。在此基础上,A着重于提高,B着重于理解,C着重于模仿。
4.考试分层
我们的做法是“分层命题,总量一致,鼓励升层”。“分层命题”是指一份试卷中试题涵盖了A、B、C不同梯度的三个层次及两个部分(基础部分、分层部分)。基础部分为A、B、C三个层次学生共答部分,分层部分则是根据三个层次的目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分别命题的,作为三个层次学生分别作答的另一部分试题;“总量一致”是指各层次学生试题的题量是一样的;“鼓励升层”是指在考试中,B层、C层学生可以答高一个或二个层次的试题。考试后,教师要分别记录本层次试题的成绩和升层试题的成绩,作为下一学期学生渐进的参考依据。
5.评价分层
评价是检查教学效果、了解教与学的情况、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教学评价以整齐划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分层评价的基本要求是差异性、及时性、鼓励性,以分层测试成绩作为分层评价的依据,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这是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衡量实行分层教学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
6.动态管理
一学期结束后,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成绩的变化和个人的意愿,让有进步的学生及时渐进到高一层次,鼓励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努力;对在高一层次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可降低一个层次,使学生始终处于适合自己发展的群体中。
三、中职院校数学分层次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思考
1.学生分层的标准难于制定。分层教学的目的是“因材施教”,要由其“材”的素质和水平进行分层。我们采用的标准还较单一,其主要依据是数学成绩,对于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刻苦精神、内在潜力等非智力因素差异未作分层的依据。单凭成绩作为分层的主要依据不够全面和科学,这有待于研究和改进。
2.学生分层应当相对稳定,但允许在动态中调整,因为分层是手段,渐进才是目的。
3.教学目标要适合各学生的特点,过高或过低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4.分层次教学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学生评价体系的确定,A层和C层的学生都考了90分,但是分数的含金量显然是不一样的。
5.分层次教学对每一个教师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虽然分层次教学的教学起点、教学进度以及各阶段的教学要求不同,但最终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是相同的。本着为各类学生提供最优质服务的思想,给学生提供各种选择的机会,分层次教学需要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成功的激励机制,构建和谐课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6.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可实行网络环境下的数学分层教学。网络环境下的数学分层教学,是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学生根据自己所在的层次利用多媒体系统的智能交互系统和题库来进行学习。学生通过多媒体系统,可将听不懂的课反复多听、多问,直至弄明白。当学生通过测试达到自己所在层次的要求时,还可随时渐进到上一层次。因此它是分层教学的有效手段,但它的要求较高,首先教师必须进行教学资源的设计、制作、整合、试验、测试等,其次课堂上要求每位学生人手一台电脑,较难普及。
总体而言,中职数学课程实行多模式的分层次教学,体现了中职院校办学的特点,符合中职目前的教学实际,体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虽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但分层次教学是中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是目前中职院校数学课程教学走出低谷的一种好选择。
参考文献:
[1]吴鹏.关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探索[J].唐都学刊,2005,(10).
[2]安丰田.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新尝试[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3]薛长虹,于凯.西方大学数学教学理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4]扬文.基于层次渐进法的中职数学教学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 理论依据 教学方法 数学
由于教育市场竞争激烈,目前中职学校招收学生的素质不高,数学成绩相差更是悬殊,导致学生的数学课程学习困难重重。数学课程学风每况愈下,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在微观方面虽然做了很大努力,但收效甚微。由于数学成绩差,学生在专业课上的学习更是步履维艰,这已经严重影响了中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原来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制度已经不适应学生状况的变化,不适应变化了的教育竞争格局,不适应人才市场的巨大变化,人才市场正在由数量型转变为质量型,由单一化转变为多样化。原教育模式已经没有调整的空间,必须在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上做彻底改变,中职院校数学课程改革的切入点就是实施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的分层次教学法。
实施分层次教学,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所决定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谐课堂所必需的。它决非权宜之计,而是中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其目的是使每一个学生在中职院校数学的学习中都受到公平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其潜能,发挥其特长,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心理得到良性发展。
一、中职院校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依据
1.以人为本原则
教育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职业教育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打破过去那种要求客观上有差别的学生去被动适应统一的教育计划的教育模式,代之以层次渐进的教育模式。从新的教学观看,中职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创设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而不是一味地要求不同的学生来适应教师所创设的单调的、唯一的教学环境。
2.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始创于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宋代朱熹将孔子这方面的思想和经验概括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就中职生的数学学习而言,由于数学基础不同,学生之间不仅有数学认知结构上的差异,也有在对新的数学知识进行同化或顺应而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上能力的差异,还有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个性品质的差异。在教学中,要想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就必须客观对待学生间的差异,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
3.掌握学习理论
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Mastery Learning)理论认为,有效的教学应保证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主要的学习内容,而且只要为学生提供必要条件,就有可能使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因此,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发展要充满信心,并为每个学生提供理想的教学,提供均等的学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4.最近发展区理论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它是指学生靠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经教师启发帮助后可以达到的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或“最佳教学区”。教师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地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中职院校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施策略
1.学生分层
采取学生自愿和成绩相结合的办法,根据学生的意见最后确定各层次人员,分为A、B、C三层,这样分层既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又避免了学生产生不良情绪和自卑心理的情况。分层后,在同一学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2.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来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不同层次的知识,以便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适应。通过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根据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我们制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
A层教学目标:达到中职院校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较高要求,为定向性和提高性服务,并为进行高层次的深造做必要的准备。
B层教学目标:达到中职院校数学教学大綱规定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力和智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C层教学目标:本着“够用为度”的原则,达到中职院校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最低要求,使学生能基本掌握数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教学内容分层
A、B、C三层的基础知识教学内容相同。在此基础上,A着重于提高,B着重于理解,C着重于模仿。
4.考试分层
我们的做法是“分层命题,总量一致,鼓励升层”。“分层命题”是指一份试卷中试题涵盖了A、B、C不同梯度的三个层次及两个部分(基础部分、分层部分)。基础部分为A、B、C三个层次学生共答部分,分层部分则是根据三个层次的目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分别命题的,作为三个层次学生分别作答的另一部分试题;“总量一致”是指各层次学生试题的题量是一样的;“鼓励升层”是指在考试中,B层、C层学生可以答高一个或二个层次的试题。考试后,教师要分别记录本层次试题的成绩和升层试题的成绩,作为下一学期学生渐进的参考依据。
5.评价分层
评价是检查教学效果、了解教与学的情况、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教学评价以整齐划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分层评价的基本要求是差异性、及时性、鼓励性,以分层测试成绩作为分层评价的依据,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这是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衡量实行分层教学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
6.动态管理
一学期结束后,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成绩的变化和个人的意愿,让有进步的学生及时渐进到高一层次,鼓励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努力;对在高一层次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可降低一个层次,使学生始终处于适合自己发展的群体中。
三、中职院校数学分层次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思考
1.学生分层的标准难于制定。分层教学的目的是“因材施教”,要由其“材”的素质和水平进行分层。我们采用的标准还较单一,其主要依据是数学成绩,对于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刻苦精神、内在潜力等非智力因素差异未作分层的依据。单凭成绩作为分层的主要依据不够全面和科学,这有待于研究和改进。
2.学生分层应当相对稳定,但允许在动态中调整,因为分层是手段,渐进才是目的。
3.教学目标要适合各学生的特点,过高或过低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4.分层次教学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学生评价体系的确定,A层和C层的学生都考了90分,但是分数的含金量显然是不一样的。
5.分层次教学对每一个教师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虽然分层次教学的教学起点、教学进度以及各阶段的教学要求不同,但最终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是相同的。本着为各类学生提供最优质服务的思想,给学生提供各种选择的机会,分层次教学需要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成功的激励机制,构建和谐课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6.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可实行网络环境下的数学分层教学。网络环境下的数学分层教学,是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学生根据自己所在的层次利用多媒体系统的智能交互系统和题库来进行学习。学生通过多媒体系统,可将听不懂的课反复多听、多问,直至弄明白。当学生通过测试达到自己所在层次的要求时,还可随时渐进到上一层次。因此它是分层教学的有效手段,但它的要求较高,首先教师必须进行教学资源的设计、制作、整合、试验、测试等,其次课堂上要求每位学生人手一台电脑,较难普及。
总体而言,中职数学课程实行多模式的分层次教学,体现了中职院校办学的特点,符合中职目前的教学实际,体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虽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但分层次教学是中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是目前中职院校数学课程教学走出低谷的一种好选择。
参考文献:
[1]吴鹏.关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探索[J].唐都学刊,2005,(10).
[2]安丰田.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新尝试[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3]薛长虹,于凯.西方大学数学教学理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4]扬文.基于层次渐进法的中职数学教学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