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费孝通的共同体理论包括了以印欧人经验为基础的乡村研究和以通古斯人经验为基础的民族研究两个部分,在涉及对中国的整体理解的时候,这两种理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张力。本文系统分析了乡土社会概念与印欧人共同体研究的关联与差异:社区概念及从共同体向社会之转变等基本框架都来自印欧人社会,但乡土中国在土地制度、内部司法权、家父长权力及与国家的关系等方面又完全不同于印欧人的经验。尤其是差序格局的概念,这一概念来自费孝通对生育制度研究的拓展,是一个排斥了法权的亲属制度表的直接实践的结果,而且并非是一个自然的社会组织形态,反而是
【机 构】
:
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福建厦门361005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马克斯·韦伯的宗教理论与蒙藏佛教社会的人类学研究”(项目编号:15BSH094)的阶段性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费孝通的共同体理论包括了以印欧人经验为基础的乡村研究和以通古斯人经验为基础的民族研究两个部分,在涉及对中国的整体理解的时候,这两种理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张力。本文系统分析了乡土社会概念与印欧人共同体研究的关联与差异:社区概念及从共同体向社会之转变等基本框架都来自印欧人社会,但乡土中国在土地制度、内部司法权、家父长权力及与国家的关系等方面又完全不同于印欧人的经验。尤其是差序格局的概念,这一概念来自费孝通对生育制度研究的拓展,是一个排斥了法权的亲属制度表的直接实践的结果,而且并非是一个自然的社会组织形态,反而是秦汉法律变革的产物。差序格局是以欠发展的家父长制、传统秩序的稳定性和共同体法权地位的模糊为前提的。本文重新分析了费孝通从花篮瑶社会开始的民族研究与史禄国的Ethnos理论之间的联系,并指出Ethnos理论在解释汉族之形成和中华民族之法权主体地位时的困境。因而,思考中国的民族问题应该走出日耳曼式的民族与民族理论框架,承认中华民族是由王权确定的法权主体和Ethnos过程形成的族团两个层面构成的,且中华民族的这两个层面在历史上并非是始终相互重合的,将前者的合法性完全奠基在后者之上,完全是日耳曼民族在中世纪后期反抗罗马帝国和天主教大教会的历史产物,并不具有普遍性,而这对中国来说既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能的。
其他文献
过街塔是西藏佛教景观中的常见建筑,在元代随蒙古统治者东传汉地,为汉藏民众所喜闻乐见。然而,"过街"是汉地民众对此佛塔样式的俗称,笔者查阅相关材料后发现,藏地民众对此类佛塔的命名,并非以"过街""过门""穿心"等汉文逻辑展开,而有特指塔名——"喀喀尼"(■)。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塔名又有多种异写变化。诸种称谓至今并行于藏地民间,其中核心词素"喀尼"的词义众说纷纭。本文以喜马拉雅西部地区的早期过街塔内的阿閦佛图像及真言书写的传统为基础,深入追溯藏地过街塔名最初生成时所展现的阿閦佛信
目前学界对于贵州台江施洞苗族剪纸的研究较少,原因是其作为刺绣的纸稿而不被重视。本文以具有叙事情节的剪纸《大象的故事》为中心,从发生认识论的视角对其造型中的叙事结构进行分析。该剪纸造型中叙事的主体不突出,观看者与主人公的视角重合;时间结构复杂,需要观者借助剪纸造型的表情和行为厘清观看顺序;叙述空间局促,但保持了一定的开放性。剪纸造型并不是单纯的图像与文本之间的关联,而是延续了苗族的认知结构并采用一种新的叙事方式进行的重构。借助发生认识论的理论可以知道该剪纸叙事中的含混表达,是因为在剪纸图案最初设计者的认知中
身体是人类感知文化的重要路径,身体可视性符号是传统技艺的表现媒介,其视觉表征与文化内涵是民族志的素材源泉。本文以身体实践及视觉人类学理论为基础,结合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的田野资料,探讨如何将视觉化的技艺现场文本化,尝试从三方面的身体可视性符号来进行阐释:以身体动态为基础的图像性符号;以尺度规范为标记的索引性符号;以行话、工具为延展的情感性符号。手工艺品的显性特征和手工技艺的隐性思维共同构成了可视性符号系统,材料是手工制品本身作为物的形态属性,包括分类、结构、呈现形式等,它遵循的是物理的秩序,是身体动作所发生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1974年创刊,至今已近半个世纪,为深入了解其发文特点、研究热点及办刊质量,本研究以CNKI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收录的该刊1974-2019年论文数据为基础,采取文献计量学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制作知识图谱,对发文量、文献被引量、基金论文、发文作者及机构、高频关键词以及期刊影响因子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刊2002年后年均发文量为147篇,刊文质量稳步提高;作者群涵盖民族学领域的知名学者,发文机构以民族高校和民族地区高校为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做好新时代民族高校工作、推动民族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本文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和教育工作重要论述基础上,结合中央民族大学的办学历史和实践探索,从学理基础和实践创新角度探讨了民族高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领,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育新人的使命担当和实施路径,意在探明民族高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特殊使命与独特作用、办学规律与实践路径,以期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科体系
牟钟鉴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史家、宗教学家。他学术领域宽广,善于综合创新,研究成果丰厚。访谈中,牟钟鉴教授以三教关系研究为重心,介绍了他在学术上的主要观点与核心理念。谈及的主要问题包括:三教关系研究的重要性;探索三教关系史的学术历程;中华文化的"三教六家"结构与"多元通和"模式;以"新仁学"和"新君子论"为代表的生命哲学。特别是在思想文化史的综合性研究方面,牟钟鉴教授不仅提炼出中华文化"多元通和"的特征与模式,更视之为应当努力发扬的优良传统;访问者则把牟钟鉴教授治学的核心理念和学术风
2019年7月3日至10月22日在敦煌莫高窟举办的"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吐蕃时期艺术珍品展"中有两件罕见、织造工艺极高的大幅联珠纹团窠对鹿纹挂锦,第一件为美国芝加哥普利兹克收藏,第二件系瑞士阿贝格基金会纺织品研究中心所藏。这两件挂锦主要为装饰吐蕃赞普以及吐蕃贵族的行帐所用。笔者认为,两件联珠纹团窠对鹿纹挂锦产地在中亚,而非敦煌等地,并推测其产地极有可能就是中亚粟特布哈拉(安国)附近的赞丹尼村落。这两件挂锦既保持了联珠纹团窠、对鹿颈项上有飘扬绶带这一萨珊波斯风格,又吸纳了多见于敦煌唐代壁画中的卷草纹、
谈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流理论定位于反身性认知理路,即由外部他者来定位自身。这种理路很好地解释了近代中华民族觉醒的关系情境,然而,关系情境为历史常态,从根本上讲,自我定位之所以具有实质内容,主要还是由内生性基础所决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厚的内生性基础,这一基础由内生的历史走向、思想面向以及由此形塑的观念取向所打牢,从而形成一种聚小为大、积极向上、团结进步的合力、活力和动力。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内在历史根源而言,最为核心的走向就是在政治形态上由分散林立走向了内聚统一,在文化形态上由儒学正统走向
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包容力、凝聚力离不开对内在有机性的关注,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内在有机性发挥着"凝"元"结"体的功能,并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成特质。有机性是与机械性相对而言的,有机性影响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活性和韧性,有助于克服内部组成部分的差异性衍生的解构效应,能够不断优化共同体的内部结构,提升共同体在发展进程中的抗震性、抗阻性,从而保障共同体的内部聚合,最终促进共同体整体前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有机性包括"横向"有机性和"纵向"有机性,横向内在有机性影响着共同体的内部组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内在要求,各民族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保障。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民族地区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都体现出党和国家的关心与帮扶,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在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中程度不断加深。新中国经济发展的70年中,民族地区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绝大多数少数民族群众过上了小康生活。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国民经济的融合程度持续加深,发展差距不断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