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德育在素质教育理念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高中阶段正是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黄金时期,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高中德育工作面临空前的挑战,同时也迎来新的机遇,为促进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德育教师要充分利用抗击疫情这一特殊时期,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打造社会主流意识正确导向,加强德育工作资源保障,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成效,坚决打赢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
【关键词】疫情常态化;高中德育工作;探析
學校德育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中生是国家建设性人才的基础,面对学校的延期开学,利用校园信息网络平台进行线上学习,虽然能利用网络资源带来的便利,提升自我学习能力,但是很容易忽视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容易接触到不良信息和错误思想,从而造成思想的转变和行为的偏差,疫情特殊时期的德育更显得尤为重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疫情防控期间的局势和政策,按照社会和学校的要求进行防疫和学习,不给抗击疫情添麻烦,为新时期德育培养开创新思路。
一、疫情常态化背景下高中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高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受到干扰,由于思想发育还不成熟,面对信息化带来的冲击,如果不能采取正确的价值导向,很容易在思想认知方面产生偏差,对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挑战,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学生自身的调节能力,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在这个阶段得到正向发展,如果不能正确的面对疫情期间的信息化网络授课,受到复杂媒体环境的影响,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素质教学的开展。其次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效果,很多高中学校教师受传统德育教学思想的影响,只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疫情期间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的不同,未能适时做出调整,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德育课程和教学方式,疫情期间涌现出来的防疫感动人物都可作为榜样教材,引导学生对正确价值观的关注,发挥德育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施效果。
二、疫情防控期间开展德育的优势和特点
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的网络线上授课方式,是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一次突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局限于理论知识和课堂上教师的讲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德育工作开拓了新通道,教育教学方式由隐形教育逐步走向显性,大量思想政治建设教育资源占据教育网络,供教师和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和学习下载。学校要根据防疫形势下线上德育的特点,整合教育资源,总结教育特点,加强德育形式和教学手段的研究,占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引导学生健康的学习成长。疫情期间的高中德育需发挥正向引导作用,疫情防控形势下榜样人物的正向引导以主流舆论和价值主导网络空间为主,高中学生作为高知人群,社会的主流宣传教育会起到很好的育人效果。
三、疫情常态化视域下高中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策略
1.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学校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及时宣传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和疫情防控的要求,面对疫情,每一个人需要正确认识自己与国家的关系,明白疫情防控措施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性面对疫情,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同时通过朋友圈于微博进行基本防护知识的学习与宣传,疫情常态化期间也要时刻注意自身行为,防止疫情反弹,做好自我防护,正确引导舆论,为抗击疫情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2.构建学校德育平台,打造社会主流意识正确导向
在全民抗疫的特殊时期,德育教师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思想榜样,深度挖掘抗议期间的先进事例和感动人物,准确把握高中学生群体可能引发的社会效应,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公开课,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进行双向输出,教学内容融合教育热点,鼓励学生将生活当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利用多种形式进行自我表达,致敬一线抗疫人员,把社会实践贯穿到德育工作中去,通过真实事件,提高高中生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
3.完善校园信息化德育建设,加强德育工作资源保障
德育信息化建设,对开展德育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传统的德育以知识宣讲为主,缺少实践性与代表性,学生领会不到德育的精髓,甚至会产生厌恶心理,影响德育工作的教学效果。新媒体环境下的德育符合教育教学的改革,德育工作者提前进行校园网站的内容设定,保证其信息互通、画面良好,为学生提供优质内容,利用校园网站进行德育工作的宣传,建立正确的校风、学风、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为德育做好信息资源保障。
4.提升教师德育工作能力,应对不同的工作挑战
德育教师是德育工作的主导者,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学校德育工作的教学效果,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受教育工作的影响较大,所以必须重视德育教师能力的提升。德育教师要丰富自身的德育知识,实现对知识的有效管理能力,面对不同的学习状况,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出发,优化学生的行为规范;同时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在交往中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评估多种教学方案的利弊,激发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德育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循序渐进地熏陶学生,为德育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做铺垫。
四、结语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发生,虽然对高中德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机遇,我们要结合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因时而进,因事而新,创新信息化德育工作的教育途径,增强德育的时效性与长久性,增加高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使命,实现素质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冯斌.行为世范,立德树人: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8).
[2]肖伟.新媒体环境下学校德育工作途径探析——基于一位中学德育工作者的实践体悟[J].创新人才教育,2018,7(3):20-24.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方楠.网络社群视域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20,41(1):13-19.
[5]万鹏.新课标下渗透在小学体育中的德育教学模式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7).
【关键词】疫情常态化;高中德育工作;探析
學校德育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中生是国家建设性人才的基础,面对学校的延期开学,利用校园信息网络平台进行线上学习,虽然能利用网络资源带来的便利,提升自我学习能力,但是很容易忽视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容易接触到不良信息和错误思想,从而造成思想的转变和行为的偏差,疫情特殊时期的德育更显得尤为重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疫情防控期间的局势和政策,按照社会和学校的要求进行防疫和学习,不给抗击疫情添麻烦,为新时期德育培养开创新思路。
一、疫情常态化背景下高中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高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受到干扰,由于思想发育还不成熟,面对信息化带来的冲击,如果不能采取正确的价值导向,很容易在思想认知方面产生偏差,对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挑战,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学生自身的调节能力,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在这个阶段得到正向发展,如果不能正确的面对疫情期间的信息化网络授课,受到复杂媒体环境的影响,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素质教学的开展。其次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效果,很多高中学校教师受传统德育教学思想的影响,只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疫情期间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的不同,未能适时做出调整,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德育课程和教学方式,疫情期间涌现出来的防疫感动人物都可作为榜样教材,引导学生对正确价值观的关注,发挥德育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施效果。
二、疫情防控期间开展德育的优势和特点
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的网络线上授课方式,是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一次突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局限于理论知识和课堂上教师的讲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德育工作开拓了新通道,教育教学方式由隐形教育逐步走向显性,大量思想政治建设教育资源占据教育网络,供教师和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和学习下载。学校要根据防疫形势下线上德育的特点,整合教育资源,总结教育特点,加强德育形式和教学手段的研究,占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引导学生健康的学习成长。疫情期间的高中德育需发挥正向引导作用,疫情防控形势下榜样人物的正向引导以主流舆论和价值主导网络空间为主,高中学生作为高知人群,社会的主流宣传教育会起到很好的育人效果。
三、疫情常态化视域下高中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策略
1.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学校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及时宣传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和疫情防控的要求,面对疫情,每一个人需要正确认识自己与国家的关系,明白疫情防控措施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性面对疫情,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同时通过朋友圈于微博进行基本防护知识的学习与宣传,疫情常态化期间也要时刻注意自身行为,防止疫情反弹,做好自我防护,正确引导舆论,为抗击疫情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2.构建学校德育平台,打造社会主流意识正确导向
在全民抗疫的特殊时期,德育教师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思想榜样,深度挖掘抗议期间的先进事例和感动人物,准确把握高中学生群体可能引发的社会效应,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公开课,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进行双向输出,教学内容融合教育热点,鼓励学生将生活当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利用多种形式进行自我表达,致敬一线抗疫人员,把社会实践贯穿到德育工作中去,通过真实事件,提高高中生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
3.完善校园信息化德育建设,加强德育工作资源保障
德育信息化建设,对开展德育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传统的德育以知识宣讲为主,缺少实践性与代表性,学生领会不到德育的精髓,甚至会产生厌恶心理,影响德育工作的教学效果。新媒体环境下的德育符合教育教学的改革,德育工作者提前进行校园网站的内容设定,保证其信息互通、画面良好,为学生提供优质内容,利用校园网站进行德育工作的宣传,建立正确的校风、学风、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为德育做好信息资源保障。
4.提升教师德育工作能力,应对不同的工作挑战
德育教师是德育工作的主导者,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学校德育工作的教学效果,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受教育工作的影响较大,所以必须重视德育教师能力的提升。德育教师要丰富自身的德育知识,实现对知识的有效管理能力,面对不同的学习状况,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出发,优化学生的行为规范;同时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在交往中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评估多种教学方案的利弊,激发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德育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循序渐进地熏陶学生,为德育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做铺垫。
四、结语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发生,虽然对高中德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机遇,我们要结合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因时而进,因事而新,创新信息化德育工作的教育途径,增强德育的时效性与长久性,增加高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使命,实现素质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冯斌.行为世范,立德树人: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8).
[2]肖伟.新媒体环境下学校德育工作途径探析——基于一位中学德育工作者的实践体悟[J].创新人才教育,2018,7(3):20-24.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方楠.网络社群视域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20,41(1):13-19.
[5]万鹏.新课标下渗透在小学体育中的德育教学模式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