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当砥砺君子品格

来源 :共产党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ZHAOHUA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君子”一词早在西周时期已广为流传,其内涵主要是对贵族或执政者的专称,而较少涉及人格内容的道德意蕴。到了春秋末期,通过孔子从不同侧面的反复解说和阐发,“君子”一词才被赋予许多优秀道德的内涵,成为一种理想人格模式的称谓。翻开《论语》,“君子”一词共出现100多次,孔子常在君子与小人的对举和比较中,肯定和褒扬君子是他心目中的道德高尚之人。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要发挥好“头雁效应”,就必须把砥砺君子品格当作一门终身必修课。
  砥砺君子品格,要做到“怀德”“怀刑”。《论语·里仁篇》日:“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意思是说,君子所想的是高尚的德行,而小人则安于眼前的故土;君子敬畏国家的法律政令,而小人则贪图小恩小惠。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怀德”“怀刑”的良好形象,敬畏法纪,敬畏组织,敬畏群众,以自身的道德品质和模范行为为众人当好榜样、做好表率。
  砥砺君子品格,要做到“周而不比”。《论语·为政篇》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指君子当以公正之心对待他人,不徇私护短,无私心成见。“夫居官守职以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处世公平、为人坦荡,不仅体现个人的见识和胸襟,更是对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要求。因此,领导干部为人处世要切实做到公平与公正,始终坚持出以公心、维护公正、坚持公道、处事公平、提高公信,争做公道正派的表率。
  砥砺君子品格,要做到“和而不同”。《论语·子路篇》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能与他人和谐共处,但却有原则、有主见,不盲目附和;而小人不讲原则、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却不能与他人和谐共处。鉴于此,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干部一定要心胸宽广,海纳百川,学会善待他人的“不同”,能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努力掌握“以和成事”的策略和本领。
  砥砺君子品格,要做到“成人之美”。《论语·颜渊篇》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总是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人,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促成別人的坏事,小人则与此相反。成人之美是一种思想美德和处世之道,通俗地讲,就是要与人为善。与人为善,终得善果。领导干部要带好队伍,就需要有与人为善的美好愿望、上善若水的优秀品质和厚德载物的高尚情操,能设身处地为下属着想,对下属在政治上给予关心,在生活上给予帮助,在学习上给予鼓励,力所能及地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尽己所能为其成长进步创造条件,让人人有干头、有奔头,这样才能增强工作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
  砥砺君子品格,要做到“泰而不骄”。《论语·子路篇》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意即君子安静坦然而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而不安静坦然。君子和小人的这一差异,决定于二者在心态上的差异,更决定于二者在道德修养上的天壤之别。领导干部是人民公仆,理应时刻保持一种平民的心态,把官位看淡一些,把姿态放低一些,对群众谦和一些,同群众打成一片,学会以平静之心对己,以平稳之心处事,以平和之心待人,这样才会有助于提升亲和力、增强领导力,最终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护和爱戴。
  本栏编辑/白华鲜
其他文献
简述了QNX实时操作系统的特点,详细介绍了一实时控制系统在QNX4.25上的具体实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盘锦市纪委持之以恒纠正“四风”,针对不良作风积习甚深的问题,坚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抓,不断坚持、巩固、深化,以党风政风带动民风社风,营造了风清气正、崇廉尚洁、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态。  在“四风”问题整治工作上,盘锦市纪委始终保持高压态势。2017年,紧盯“四风”新形式、新动向,针对“四风”隐形变異的问题,借力大数据创新开展“互联网+监督”工
<正>2017年2月10日,亨通通信产业集团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亨通线缆)的三项新品"通信设备用耐寒型阻燃软电缆""阻燃A类环保轨道交通信号电缆""CMP级高阻燃数据电缆"
早在1835年,马克思在中学时代就提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并以此作为自己矢志不渝的终生追求。马克思主义政党诞生以来,自始至终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崇高理想和追求。《共产党宣言》明确表达了共产党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价值取向和奋斗方向。马克思说:“经验证明,能使大多数人得到幸福的人,他本身也是最幸福的。”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职业定向性,决定了校企协同创新在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的重要地位。校企协同创新不仅是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大举措,也是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直
1986年,梁培恕第一次萌发了写父亲的念头。梁培恕写父亲,是他发现外界对父亲及其思想的种种解读很多都是简单化的、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一个真实的梁漱溟是什么样?1999年时,梁培恕完成第一稿。这本写父亲的书第一次在大陆出版,已是2011年    “人从诞生到世间那一刻起,就身在问题中了。而我们又是生在危亡状态的中国。对这两个躲不开的问题,我们必得有一个答案。”1934年,梁漱溟在乡村建设研究院开学
今年9月,东莞市石排镇4.2万户籍人口将实现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部免费教育,石排迎来了免费教育的新时代    今年9月,东莞市石排镇将迈出走向免费教育时代的最后一步,启动大学免费教育后,该镇4.2万户籍人口将实现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部免费教育。石排,在获得“中国最牛教育强镇”美誉的同时也难免有一丝尴尬,因为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劳动的“新莞人”无缘享受该项教育新政。免费教育时代就要开启了,但这种惠民政策的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出现了"停滞不前"的局面。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不仅为认识这项改革开启了新的视野,而且为推进这项改革提供了新
近日,某地邀请一位机关工作人员作交流,谈怎样写出一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他的窍门是“移花接木”“一拼到底”,即上网专找优质的调研报告,抄A文章的“头”,借B和C文章的“身”,引D文章的“尾”,最后再套上“外衣”,就显得“有模有样”了。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可个别同志未能正确认识调研的重要性,甚至把报告当调研,认为只要能写出一份漂亮的报告就成,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