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了思考和分析,认为群众文化活动具有主导性和价值取向,起到了政治释放器、经济助推器、社会调和器的作用,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群众文化主要要抓好加强队伍建设、开展广场文化活动、下乡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是指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发展”的社会文化。群众文化的主体是全体社会实践者,是全民性的,它的文化内容和价值取向通过通俗的丰富的活动形式,在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得到传播。
从我县群众文化活动实践看,群众性文化活动不在是单纯的精神范畴的情感表达和自我宣扬,而是已融入到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对内凝聚了力量,鼓舞了斗志,激发了群体的热情和智慧,形成了无形的生产力;对外树立了形象,展现了风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卖点,为文化生产力的拓展和延伸创造了条件。群众文化活动不仅仅用来抒发人们内心的激动和喜悦,彰显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精神风貌,而且已成为社会实践的主体,起到了政治释放器、经济助推器、社会调和器的作用,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一、群众文化活动实践
我县文化馆以群众文化回归群众的理念,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以广场文化和社区(乡村)文化为载体,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促进了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发展,全面展示了我县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全县人民饱满的精神风貌,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发向上的时代特色。红红火火的群众文化活动已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有效载体,遵义县这方热土在承载着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在收获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累累果实。
1 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只有打造一支精悍的文化队伍,才能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一直以来,我县文化馆十分重视文化队伍建设,一是建设了一支训练有素、业务精湛的专业文化工作队伍。专业工作者不仅对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导向把握和业务指导,而且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创作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群众喜爱的优秀文艺作品,为群众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二是打造了各类艺术群体和一批高素质文艺人才。多年来,扶持了一批又一批的文艺人才,为群众文化活动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2 开展广场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广场文化活动开放性、参与性、广泛性的特点,举行了百姓越剧擂台赛,越剧流派大奖赛,让农民也有机会上台演唱。利用五一、八一、国庆、元旦、春节、青年节、教师节、妇女节等节庆日,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广场节庆文化活动和各类文化赛事活动,并以节庆文化活动为契机,弘扬传统优秀民族文化,传播先进文化。广场文化特有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渗透力,不仅更好地调动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提升了城区群众文化水平,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3 开展“下乡”文化活动。我县以表演文艺节目、快板、电影等多样形式,开展“文化下乡、法制宣传”主题活动。如:2010年6月28日至7月10日我县鸭溪镇组织法制宣传文艺队分别到9个村(社区)义务巡回演出。如今,通过开展这次以“文化下乡、法制宣传”为目的文艺演出宣传活动,使鸭溪镇广大干部群众对毒品给家庭、社会带来的危害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法律意识大有提高。本次宣传活动宣传活动群众满意、干部满意、学生满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群众文化活动思考
1 群众文化活动具有主体导向作用。群众文化不等同于主流文化,不具备强制性,也有别于大众文化的唯利益原则。但群众文化和主流文化一样,具有主导性和价值取向,群众文化活动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有效载体。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解读国家法律法规,用健康的文化主导城乡思想文化阵地,让群众在欢乐的氛围中得到知识得到教益。不少农村群众还结合农村的特色编排了形式多样的花灯调、秧歌舞等,唱老百姓自己的歌,跳庄稼人自己的舞,演老百姓自己的戏,不但让乡邻一饱眼福,而且让城里人也享受一份丰富的乡村文化大餐。近几年来,该县31个乡镇都建立了农村文艺骨干队伍,以反映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成果为题材,自编自演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节目,在加强城乡沟通的同时,缩小了城乡文化差距。从我县的群众文化活动实践看,群众文化活动红红火火的地方,也是其他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地方。通过参与群众文化活动,使人们交流情感、分享快乐的同时,既陶冶了情操,又凝聚了人心,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2 群众文化活动具有经济助推作用。我县始终坚持把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内容作为宣传重点,结合县情,全面深入地宣传中央和省、市、县各项方针政策,唱响了主旋律;通过创办《沙滩》文艺综合刊物,出版《关注这片土地》报告文学集,拍摄大型文献专题片《从转折走向辉煌》等,充分展示了全县人民艰苦创业的精神风貌,激励了广大干部群众,提供了精神粮食;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报道了我县“三个文明”建设进程中采取的新措施,取得的新成就,树立了一批求真务实的先进典型,凝聚了人心;工作中,我们还把论理和论事结合起来,把认识和实践结合起来,组织干部群众围绕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具体事件,结合身边人、身边事,展开讨论,有力统一了干部群众认识,为我县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当今的经济是文化经济,文化已深深融入经济之中,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文化的支撑,这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当文化被呵护、传承,经济的发展也就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从我县群众文化活动实践看,群众性文化活动不在是单纯的精神范畴的情感表达和自我宣扬,而是已融入到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对内凝聚了力量,鼓舞了斗志,激发了群体的热情和智慧,形成了无形的生产力;对外树立了形象,展现了风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卖点,为文化生产力的拓展和延伸创造了条件。群众文化活动不仅仅用来抒发人们内心的激动和喜悦,彰显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精神风貌,而且已成为社会实践的主体,起到了政治释放器、经济助推器、社会调和器的作用,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一、群众文化活动实践
我县文化馆以群众文化回归群众的理念,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以广场文化和社区(乡村)文化为载体,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促进了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发展,全面展示了我县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全县人民饱满的精神风貌,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发向上的时代特色。红红火火的群众文化活动已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有效载体,遵义县这方热土在承载着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在收获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累累果实。
1 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只有打造一支精悍的文化队伍,才能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一直以来,我县文化馆十分重视文化队伍建设,一是建设了一支训练有素、业务精湛的专业文化工作队伍。专业工作者不仅对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导向把握和业务指导,而且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创作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群众喜爱的优秀文艺作品,为群众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二是打造了各类艺术群体和一批高素质文艺人才。多年来,扶持了一批又一批的文艺人才,为群众文化活动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2 开展广场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广场文化活动开放性、参与性、广泛性的特点,举行了百姓越剧擂台赛,越剧流派大奖赛,让农民也有机会上台演唱。利用五一、八一、国庆、元旦、春节、青年节、教师节、妇女节等节庆日,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广场节庆文化活动和各类文化赛事活动,并以节庆文化活动为契机,弘扬传统优秀民族文化,传播先进文化。广场文化特有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渗透力,不仅更好地调动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提升了城区群众文化水平,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3 开展“下乡”文化活动。我县以表演文艺节目、快板、电影等多样形式,开展“文化下乡、法制宣传”主题活动。如:2010年6月28日至7月10日我县鸭溪镇组织法制宣传文艺队分别到9个村(社区)义务巡回演出。如今,通过开展这次以“文化下乡、法制宣传”为目的文艺演出宣传活动,使鸭溪镇广大干部群众对毒品给家庭、社会带来的危害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法律意识大有提高。本次宣传活动宣传活动群众满意、干部满意、学生满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群众文化活动思考
1 群众文化活动具有主体导向作用。群众文化不等同于主流文化,不具备强制性,也有别于大众文化的唯利益原则。但群众文化和主流文化一样,具有主导性和价值取向,群众文化活动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有效载体。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解读国家法律法规,用健康的文化主导城乡思想文化阵地,让群众在欢乐的氛围中得到知识得到教益。不少农村群众还结合农村的特色编排了形式多样的花灯调、秧歌舞等,唱老百姓自己的歌,跳庄稼人自己的舞,演老百姓自己的戏,不但让乡邻一饱眼福,而且让城里人也享受一份丰富的乡村文化大餐。近几年来,该县31个乡镇都建立了农村文艺骨干队伍,以反映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成果为题材,自编自演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节目,在加强城乡沟通的同时,缩小了城乡文化差距。从我县的群众文化活动实践看,群众文化活动红红火火的地方,也是其他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地方。通过参与群众文化活动,使人们交流情感、分享快乐的同时,既陶冶了情操,又凝聚了人心,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2 群众文化活动具有经济助推作用。我县始终坚持把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内容作为宣传重点,结合县情,全面深入地宣传中央和省、市、县各项方针政策,唱响了主旋律;通过创办《沙滩》文艺综合刊物,出版《关注这片土地》报告文学集,拍摄大型文献专题片《从转折走向辉煌》等,充分展示了全县人民艰苦创业的精神风貌,激励了广大干部群众,提供了精神粮食;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报道了我县“三个文明”建设进程中采取的新措施,取得的新成就,树立了一批求真务实的先进典型,凝聚了人心;工作中,我们还把论理和论事结合起来,把认识和实践结合起来,组织干部群众围绕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具体事件,结合身边人、身边事,展开讨论,有力统一了干部群众认识,为我县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当今的经济是文化经济,文化已深深融入经济之中,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文化的支撑,这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当文化被呵护、传承,经济的发展也就注入了强劲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