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名七年级女生因早年父母经常出差,没时间照顾她,把她“寄存”在别人家里。父母之间关系不是特别好,还经常以打骂方式教育她。上初中后,父母不再打她,但成绩不好时会冷落她。她频繁做噩梦,总能在床头看见“鬼”,心里很害怕,休息不好,由原先寄宿改为回家睡觉,恐惧、害怕等情绪又引发了她的睡眠问题。心理教师采用意象对话技术走进她的内心,疏导情绪,增加力量,化解了她的恐惧,让她变得更加接纳自己。
关键词:意象对话技术;情绪疏导;个案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5-0037-04
一、个案概况
小霞(化名),七年级女生。她是主动到心理辅导室求助的,刚来时两眼无神,情绪低落,担心自己有心理问题。
小霞早年父母经常出差,没时间照顾她,把她“寄存”在别人家里。父母之间关系不是特别好,经常吵架甚至打架、闹离婚。在教育小霞时,父母经常会用打骂的方式。小霞到了初中,父母觉得女儿“长大”了,不再打她,但当她做得不好时(一般是成绩不好时),会用冷落的方式对待她。她觉得与其被冷落,宁可被打。她这一个月来,频繁做噩梦,精神状态不好,有莫名的愤怒无处发泄,总能在床头看见“鬼”,心里很害怕,休息不好,由原先寄宿改为回家睡觉。在同学老师眼中,她表现得不是很合群;有一个朋友,但觉得关系也不如以前。
小霞很有研究精神,因为担心自己有心理问题,看了很多心理学的书籍,还做了密密麻麻的笔记。
二、问题评估和分析
小霞最大的问题在于怕“鬼”,从而引发恐惧、害怕等情绪,这又引发了她的睡眠问题。根据心理问题评估标准,小霞的问题是由具体的现实生活引发的心理冲突,心理问题持续时间为一个月左右,同时恐怖情绪并未泛化到其他方面,没有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评估为一般心理问题。
经过我和小霞多次倾谈,出现这种恐惧可能有以下原因:
个人原因:她极其敏感,心思比较细腻,富于幻想;缺乏信心,极度自卑,有“我不值得被保护”等不合理信念;已进入青春期,情绪变化剧烈,恐惧、不安全感等情绪加深。
家庭原因:早期的亲子分离,使她从小缺少父母亲足够的关爱,被“寄存”在他人家里,让她一度担心害怕父母会突然消失,滋生出恐惧感。父母间经常吵架出走,使她心理安全感极度缺失。其记忆最深的“鬼”是在幼儿园时出现,而幼儿园是做噩梦的高峰期,也是父母动手打架最严重的时期。父母以她为理由没有离婚,对她最在意的却是成绩,她又因为成绩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充满自责感。父母对她进行打骂教育、“冷落”惩罚,更进一步强化了她的不安全感。加上弟弟的出生,她在家庭中受關注度降低。
社会支持:很少有好朋友,同学评价不高,觉得别人都不值得信任,很少找人倾诉心事,社会支持系统较差。
三、辅导过程及分析
第一次咨询——建立信任,情绪疏导
小霞一来就开始聊她看过的很多心理书籍,然后才慢慢谈到自己。她说,怀疑自己有心理问题,她不喜欢表露自己的情绪,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可又很难受。在人际交往方面,她尝试很多交往方式,会把自己装扮成很多人物形象以获得他人喜欢,又不是很有效。对于“仅存”的一个好朋友,她纠结要不要邀请回家,因为担心秘密被泄露。
我感受到了她内心极大的不安全感,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对小霞的共情、倾听、无条件积极关注和接纳,帮助其宣泄、倾吐内心的苦恼,缓解情绪。同时充分理解和包容她的情绪和行为,一再肯定她积极求助和不断寻求成长的行为,让她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宣泄方式只要没有伤害、影响别人和自己就是可以接受的”,帮助她接纳自己的情绪和言行,促进良好咨访关系的建立。
第二次咨询——意象对话,增加力量
第二次咨询,小霞开始讲到鬼,她说原先在学校住宿,看到“鬼”就叫起来,把别人吓醒了,现在她改为走读每天回家,但不敢一个人睡。
“那你看到鬼有什么感受呢?”我带领她一起探索她内在的感受。“害怕。”说到这里,她咬住嘴唇,低着头,两只手不停地搓揉。她一直强调自己很难受,要逃走,但还是可以睡觉,因为有手镯保护她。这个手镯是从她太婆那里传下来的。这让我看到她的支持力量,我希望她能一直拥有这股力量,便说:“这手镯会一直守护你!”可她又觉得手镯的力量太弱小了,帮不了她。
于是我试着用意象对话技术,让她去面对鬼。我向她介绍了意象对话的原理和作用,让她躺在放松椅上,引导她慢慢放松下来。
当她彻底放松后,我问她:“有一束光从你头顶照进来,你看到了什么?”
她的声音有些抖:“我看到黑色的鬼。”
我问她:“它长什么样子,能具体描述它的样子吗?”
她说:“就是黑色的一片,没看到脸,没有眼睛,嘴巴张开。”
我又问:“它想干什么呢?或者想说什么呢?”
小霞声音有些抖:“它想吃了我,我很害怕,想逃走。”
对于恐惧的东西,只有面对它,正视它,才可以化解。
我便引入“手镯的力量”,问她:“这个时候有一束光从手镯上慢慢散发出来,笼罩着你。你看到了吗?”
小霞说:“嗯,眼前都是白。”
我慢慢让光亮增加,让她感觉自己被笼罩在安全罩中,我说:“你再看着鬼,有什么变化呢?”
她说:“好像慢慢变小了,变模糊了。可还是不真切,我觉得自己不值得被保护。”
我说:“你是你们家族的子嗣,你的祖先会一直保护你。他们永远在你身边保护你!”我不断强化这股力量,终于看到她的表情慢慢放松,便引导她慢慢睁开眼。
第三次咨询——意象对话,转化恐惧
经过前面的辅导,小霞的精神状态慢慢好转,她做噩梦的次数少了,可偶尔还是会梦到角落里有人在看她。我继续运用倾听、具体化等技术去共情她,小霞主动向我聊起她记忆中“最可怕的鬼”: “我从小就会做噩梦,最恐怖的一次是梦到有很多张脸一起看着我,当时我才五六岁,就一直在跑,跑到了我家小区。还有一只大灰狼在追我,我一定要跑回家,找到爸爸妈妈。门一下就推开了,窗户那边还是有一只大灰狼在看着我。第二天晚上我又梦到被人贩子抓去,两个脸连在一起,再没有忘掉过。”
小霞说着,声音有点颤抖。我想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可小霞说她自己也记不清楚,就记得梦境。我比较好奇,“当时你在哪里呢?”她说,“我也不知道我在哪里,当时一个转头就是很多人的脸。我就往前冲,那里有光,我就到我家小区去了,就是感觉很恐怖。”
是真的不记得,看不见吗?我觉得可以用意象对话技术进一步处理,于是让她躺在放松椅上,做渐进式放松,引导她回到小时候的梦境。
咨询片段:
我:“慢慢地回到原来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
小霞:“看到狼在咬东西,抓着东西看了我一眼。”
我:“狼在咬什么东西?”
小霞:“我不知道,好像是人肉什么的。”
我:“狼有多大呢?”
小霞:“有一个成年人那么大。”
我:“什么颜色的?”
小霞:“灰色的。”
我:“什么灰呢?”
小霞:“是一种浅灰,上身毛有点黑,脊背部有点暗。”
我:“你能看到它的脸吗?”
小霞:“能。”
我:“眼神什么样呢?”
小霞声音又开始颤抖起来:“感觉要吃了我,有点狰狞,眼睛红红的,在盯着我看。”
我:“你有什么感觉?”
小霞:“恐怖、毛骨悚然,想逃跑,又特别想把它弄死,要不然不是它死就是我死。”
我:“你可以吗?”
小霞:“我不知道我可不可以……我感觉我打不败它。”
听起来小霞的语气有点绝望,我想确定她的感觉:“你感觉你打不败它?”
小霞:“我感觉……不知道……”
她不住地摇头。恐惧只有面对才能化解,可是她似乎缺少一种力量。我于是说:“这时你的身边出现了一样东西,动物、植物或者其他的东西,你看到了吗?”可没有想到她看到的是一个“鬼”。
我:“多大呢?”
小霞:“成年人一样大,就是上回梦里梦到的,一直盯着我的那个人,我感觉他很恐怖,他们两个都很恐怖。”
我赶忙握住她的手:“他来了,走向哪里?”
小霞哽咽起来:“我不知道,感觉我会被掐死,感觉他迈步要走向我。會不会两个一起对付我?”
我感受到她内心的恐惧与害怕,可还是想给她引入一股力量,让她直面这些恐惧,我想到她前面梦境里说的“光”,“这时有一束光洒在你的头上,能看到吗?”
小霞:“能。”
我:“它现在变成一个小精灵,出现在你旁边,闪闪发光。你能看到它长什么样子吗?”
小霞:“一个形状,就是很模糊。”
我:“什么形状呢?”
小霞:“上面是小的,有点像人的上半身,但又不是人,又不是鬼。像一个章鱼,上半身是竖着的,有一个眼睛一样的形状。”
听她细细地描述,感觉她稍微放松了一点,我问:“你能看清楚他的眼神吗?”
小霞:“能,我觉得他能帮助我。”
我:“那你觉得他会跟你说些什么呢?”
小霞:“我觉得我们可以一起去击败那两个。”
她终于感受到这股力量,我进一步强化说:“那他会不会说,没问题的,有我在,没关系的,我永远在你身边,不用怕,我一直在。你有什么感觉?”
小霞:“感觉有点不真实,但是觉得就是要这个样子。”小霞说着说着又哽咽起来,“因为很少有人对我这么讲。我觉得他应该站在我这边,但是没有几个人对我讲过这样的话。”
原来她一直缺少的是这种被保护的安全感,“那你听到他讲了,有什么感觉呢?”
小霞流着眼泪说:“很感动。”
我赶忙递上纸巾,“他过来拍拍你的肩膀,紧紧地把你抱在怀里,跟你说,不用怕,有我在!不用怕,有我在!不用怕,有我在!你现在内心有什么感觉?想做些什么?”
小霞停了一会儿,说:“有点开心,特别想哭。”
我:“你可以哭,这里是安全的,有我在。这里是安全的,有我在。有我在,你是安全的。”
听到我这么说,小霞大声哭泣起来。
等她慢慢平静下来,我又问:“现在什么感觉呢?”
小霞:“感觉什么都没有了,就留下一片白。最后这个东西会变化,变成了小凤凰,是个吉祥物。最后就变成了光,眼前什么都没有。”
我:“他还在你身边吗?”
小霞:“在的。”
我:“是的,他会一直陪在你身边。你什么感觉呢?”
小霞:“觉得安慰了一些,充满了力量。”
我慢慢引导小霞体会当时的感受,让她带着小凤凰,带着平静回到现实,当她再睁开眼睛,我看到她嘴角有一丝微笑。回想她刚才的眼泪,我想她怕鬼的背后可能和家庭的支持有关,这个根源到底是什么呢?
第四次咨询——清晰根源,接纳自己
第四次咨询,我们慢慢从梦境聊到家庭。原来小霞这种恐惧从小就有了,那时候父母会同时外出,把她“寄存”在别人家,她内心充满害怕,担心父母会出意外,再也不回来,以致晚上睡不着觉,要一天打五六个电话确认安全。可那时她不喜欢讲话,只会坐在一边。“我想他们多陪一下我,可是没有讲。”她说那时特别想哭,但是没有哭,因为不想让父母担心。当讲起这些,小霞不住地抽泣,我把面巾纸递给她,在旁边陪着她。她对父母的担心和“不想让父母担心”的“懂事”多么让人心疼,这份情绪积压了多久呀。 她说父母经常吵架、出走,最严重的一次,爸爸受伤流了血。她就跑到房间把门关起来,躲起来,内心极度害怕。听她讲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了她幼儿园开始“噩梦”的源头。那时无助的她躲在房间里,父母吵架和爸爸受伤,都让她异常担心和恐惧,又极度自责。在我的引导下,她认识到“自己介入了也帮不了什么忙,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父母吵架不是自己的错”。
她说父母本来要离婚,为了不对她造成影响才维持婚姻,她特别想让父母开心。可父母唯一看重的成绩,她还是做不好,她觉得自己无法让父母开心,很自责。因为学习问题,父母以前会打她,初中才不打。“但是相比他们冷落我,我喜欢他们打我。他们现在很生气时,就会冷落我,和他们说话都不理我,我觉得很无助、异常恐怖。这时我就会做噩梦去抓东西,什么也都抓不到。”
终于拨开云雾,知道了这一个月来频频看到“鬼”的源头,因为她说不想读书,把妈妈惹生气了,妈妈好几天不跟她讲话。我让她在放松椅上放松,随着音乐和指导语,用心去回忆去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用爱滋生出屏障,保护自己,让自己更有力量;也让她更有力量去和父母沟通自己的情感。
在她的同意下,我与其班主任沟通,借助班主任力量,进一步引导其父母,多关注孩子的进步和优势,选择恰当的方式与女儿沟通,积极回应女儿的情感需求,慢慢地修复和孩子之间缺失的情感。
四、辅导反思
小霞的问题看似是一种恐惧症,但继续深挖,可以发现是一种潜意识安全感的缺失。对于孩子的恐惧情绪,我们首先要接纳,引导她交流自己的梦境,宣泄自己的情绪,并接纳它,也慢慢清晰其恐惧的根源。运用意象对话技术,以象征性意象作为媒介,与其交流,慢慢挖掘她内心的力量。当她内心有安全感、充满勇气时,就能去面对和接纳,接纳之后意象就开始出现了转化。
经过四次辅导,小霞的状态变好,内心更加积极,又开始断断续续回学校住宿。
从案例还可以看到:夫妻关系不好,会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对孩子的身心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在教育方式上,一味地打罵、冷暴力、只关注成绩都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很深的伤害。孩子经常受到打骂或冷暴力,在心灵深层会被植入“我不好,我不值得被爱”等信念。这类孩子已经没有正常的自我认识,他们缺乏信心,极度自卑。
愿我们可以营造愉快安全的生活环境和家庭环境,给予孩子正面的榜样,表达对孩子的爱意,真正给予情感上的关怀和支持,让孩子形成充足的安全感。
编辑/卫 虹 终校/张国宪
关键词:意象对话技术;情绪疏导;个案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5-0037-04
一、个案概况
小霞(化名),七年级女生。她是主动到心理辅导室求助的,刚来时两眼无神,情绪低落,担心自己有心理问题。
小霞早年父母经常出差,没时间照顾她,把她“寄存”在别人家里。父母之间关系不是特别好,经常吵架甚至打架、闹离婚。在教育小霞时,父母经常会用打骂的方式。小霞到了初中,父母觉得女儿“长大”了,不再打她,但当她做得不好时(一般是成绩不好时),会用冷落的方式对待她。她觉得与其被冷落,宁可被打。她这一个月来,频繁做噩梦,精神状态不好,有莫名的愤怒无处发泄,总能在床头看见“鬼”,心里很害怕,休息不好,由原先寄宿改为回家睡觉。在同学老师眼中,她表现得不是很合群;有一个朋友,但觉得关系也不如以前。
小霞很有研究精神,因为担心自己有心理问题,看了很多心理学的书籍,还做了密密麻麻的笔记。
二、问题评估和分析
小霞最大的问题在于怕“鬼”,从而引发恐惧、害怕等情绪,这又引发了她的睡眠问题。根据心理问题评估标准,小霞的问题是由具体的现实生活引发的心理冲突,心理问题持续时间为一个月左右,同时恐怖情绪并未泛化到其他方面,没有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评估为一般心理问题。
经过我和小霞多次倾谈,出现这种恐惧可能有以下原因:
个人原因:她极其敏感,心思比较细腻,富于幻想;缺乏信心,极度自卑,有“我不值得被保护”等不合理信念;已进入青春期,情绪变化剧烈,恐惧、不安全感等情绪加深。
家庭原因:早期的亲子分离,使她从小缺少父母亲足够的关爱,被“寄存”在他人家里,让她一度担心害怕父母会突然消失,滋生出恐惧感。父母间经常吵架出走,使她心理安全感极度缺失。其记忆最深的“鬼”是在幼儿园时出现,而幼儿园是做噩梦的高峰期,也是父母动手打架最严重的时期。父母以她为理由没有离婚,对她最在意的却是成绩,她又因为成绩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充满自责感。父母对她进行打骂教育、“冷落”惩罚,更进一步强化了她的不安全感。加上弟弟的出生,她在家庭中受關注度降低。
社会支持:很少有好朋友,同学评价不高,觉得别人都不值得信任,很少找人倾诉心事,社会支持系统较差。
三、辅导过程及分析
第一次咨询——建立信任,情绪疏导
小霞一来就开始聊她看过的很多心理书籍,然后才慢慢谈到自己。她说,怀疑自己有心理问题,她不喜欢表露自己的情绪,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可又很难受。在人际交往方面,她尝试很多交往方式,会把自己装扮成很多人物形象以获得他人喜欢,又不是很有效。对于“仅存”的一个好朋友,她纠结要不要邀请回家,因为担心秘密被泄露。
我感受到了她内心极大的不安全感,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对小霞的共情、倾听、无条件积极关注和接纳,帮助其宣泄、倾吐内心的苦恼,缓解情绪。同时充分理解和包容她的情绪和行为,一再肯定她积极求助和不断寻求成长的行为,让她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宣泄方式只要没有伤害、影响别人和自己就是可以接受的”,帮助她接纳自己的情绪和言行,促进良好咨访关系的建立。
第二次咨询——意象对话,增加力量
第二次咨询,小霞开始讲到鬼,她说原先在学校住宿,看到“鬼”就叫起来,把别人吓醒了,现在她改为走读每天回家,但不敢一个人睡。
“那你看到鬼有什么感受呢?”我带领她一起探索她内在的感受。“害怕。”说到这里,她咬住嘴唇,低着头,两只手不停地搓揉。她一直强调自己很难受,要逃走,但还是可以睡觉,因为有手镯保护她。这个手镯是从她太婆那里传下来的。这让我看到她的支持力量,我希望她能一直拥有这股力量,便说:“这手镯会一直守护你!”可她又觉得手镯的力量太弱小了,帮不了她。
于是我试着用意象对话技术,让她去面对鬼。我向她介绍了意象对话的原理和作用,让她躺在放松椅上,引导她慢慢放松下来。
当她彻底放松后,我问她:“有一束光从你头顶照进来,你看到了什么?”
她的声音有些抖:“我看到黑色的鬼。”
我问她:“它长什么样子,能具体描述它的样子吗?”
她说:“就是黑色的一片,没看到脸,没有眼睛,嘴巴张开。”
我又问:“它想干什么呢?或者想说什么呢?”
小霞声音有些抖:“它想吃了我,我很害怕,想逃走。”
对于恐惧的东西,只有面对它,正视它,才可以化解。
我便引入“手镯的力量”,问她:“这个时候有一束光从手镯上慢慢散发出来,笼罩着你。你看到了吗?”
小霞说:“嗯,眼前都是白。”
我慢慢让光亮增加,让她感觉自己被笼罩在安全罩中,我说:“你再看着鬼,有什么变化呢?”
她说:“好像慢慢变小了,变模糊了。可还是不真切,我觉得自己不值得被保护。”
我说:“你是你们家族的子嗣,你的祖先会一直保护你。他们永远在你身边保护你!”我不断强化这股力量,终于看到她的表情慢慢放松,便引导她慢慢睁开眼。
第三次咨询——意象对话,转化恐惧
经过前面的辅导,小霞的精神状态慢慢好转,她做噩梦的次数少了,可偶尔还是会梦到角落里有人在看她。我继续运用倾听、具体化等技术去共情她,小霞主动向我聊起她记忆中“最可怕的鬼”: “我从小就会做噩梦,最恐怖的一次是梦到有很多张脸一起看着我,当时我才五六岁,就一直在跑,跑到了我家小区。还有一只大灰狼在追我,我一定要跑回家,找到爸爸妈妈。门一下就推开了,窗户那边还是有一只大灰狼在看着我。第二天晚上我又梦到被人贩子抓去,两个脸连在一起,再没有忘掉过。”
小霞说着,声音有点颤抖。我想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可小霞说她自己也记不清楚,就记得梦境。我比较好奇,“当时你在哪里呢?”她说,“我也不知道我在哪里,当时一个转头就是很多人的脸。我就往前冲,那里有光,我就到我家小区去了,就是感觉很恐怖。”
是真的不记得,看不见吗?我觉得可以用意象对话技术进一步处理,于是让她躺在放松椅上,做渐进式放松,引导她回到小时候的梦境。
咨询片段:
我:“慢慢地回到原来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
小霞:“看到狼在咬东西,抓着东西看了我一眼。”
我:“狼在咬什么东西?”
小霞:“我不知道,好像是人肉什么的。”
我:“狼有多大呢?”
小霞:“有一个成年人那么大。”
我:“什么颜色的?”
小霞:“灰色的。”
我:“什么灰呢?”
小霞:“是一种浅灰,上身毛有点黑,脊背部有点暗。”
我:“你能看到它的脸吗?”
小霞:“能。”
我:“眼神什么样呢?”
小霞声音又开始颤抖起来:“感觉要吃了我,有点狰狞,眼睛红红的,在盯着我看。”
我:“你有什么感觉?”
小霞:“恐怖、毛骨悚然,想逃跑,又特别想把它弄死,要不然不是它死就是我死。”
我:“你可以吗?”
小霞:“我不知道我可不可以……我感觉我打不败它。”
听起来小霞的语气有点绝望,我想确定她的感觉:“你感觉你打不败它?”
小霞:“我感觉……不知道……”
她不住地摇头。恐惧只有面对才能化解,可是她似乎缺少一种力量。我于是说:“这时你的身边出现了一样东西,动物、植物或者其他的东西,你看到了吗?”可没有想到她看到的是一个“鬼”。
我:“多大呢?”
小霞:“成年人一样大,就是上回梦里梦到的,一直盯着我的那个人,我感觉他很恐怖,他们两个都很恐怖。”
我赶忙握住她的手:“他来了,走向哪里?”
小霞哽咽起来:“我不知道,感觉我会被掐死,感觉他迈步要走向我。會不会两个一起对付我?”
我感受到她内心的恐惧与害怕,可还是想给她引入一股力量,让她直面这些恐惧,我想到她前面梦境里说的“光”,“这时有一束光洒在你的头上,能看到吗?”
小霞:“能。”
我:“它现在变成一个小精灵,出现在你旁边,闪闪发光。你能看到它长什么样子吗?”
小霞:“一个形状,就是很模糊。”
我:“什么形状呢?”
小霞:“上面是小的,有点像人的上半身,但又不是人,又不是鬼。像一个章鱼,上半身是竖着的,有一个眼睛一样的形状。”
听她细细地描述,感觉她稍微放松了一点,我问:“你能看清楚他的眼神吗?”
小霞:“能,我觉得他能帮助我。”
我:“那你觉得他会跟你说些什么呢?”
小霞:“我觉得我们可以一起去击败那两个。”
她终于感受到这股力量,我进一步强化说:“那他会不会说,没问题的,有我在,没关系的,我永远在你身边,不用怕,我一直在。你有什么感觉?”
小霞:“感觉有点不真实,但是觉得就是要这个样子。”小霞说着说着又哽咽起来,“因为很少有人对我这么讲。我觉得他应该站在我这边,但是没有几个人对我讲过这样的话。”
原来她一直缺少的是这种被保护的安全感,“那你听到他讲了,有什么感觉呢?”
小霞流着眼泪说:“很感动。”
我赶忙递上纸巾,“他过来拍拍你的肩膀,紧紧地把你抱在怀里,跟你说,不用怕,有我在!不用怕,有我在!不用怕,有我在!你现在内心有什么感觉?想做些什么?”
小霞停了一会儿,说:“有点开心,特别想哭。”
我:“你可以哭,这里是安全的,有我在。这里是安全的,有我在。有我在,你是安全的。”
听到我这么说,小霞大声哭泣起来。
等她慢慢平静下来,我又问:“现在什么感觉呢?”
小霞:“感觉什么都没有了,就留下一片白。最后这个东西会变化,变成了小凤凰,是个吉祥物。最后就变成了光,眼前什么都没有。”
我:“他还在你身边吗?”
小霞:“在的。”
我:“是的,他会一直陪在你身边。你什么感觉呢?”
小霞:“觉得安慰了一些,充满了力量。”
我慢慢引导小霞体会当时的感受,让她带着小凤凰,带着平静回到现实,当她再睁开眼睛,我看到她嘴角有一丝微笑。回想她刚才的眼泪,我想她怕鬼的背后可能和家庭的支持有关,这个根源到底是什么呢?
第四次咨询——清晰根源,接纳自己
第四次咨询,我们慢慢从梦境聊到家庭。原来小霞这种恐惧从小就有了,那时候父母会同时外出,把她“寄存”在别人家,她内心充满害怕,担心父母会出意外,再也不回来,以致晚上睡不着觉,要一天打五六个电话确认安全。可那时她不喜欢讲话,只会坐在一边。“我想他们多陪一下我,可是没有讲。”她说那时特别想哭,但是没有哭,因为不想让父母担心。当讲起这些,小霞不住地抽泣,我把面巾纸递给她,在旁边陪着她。她对父母的担心和“不想让父母担心”的“懂事”多么让人心疼,这份情绪积压了多久呀。 她说父母经常吵架、出走,最严重的一次,爸爸受伤流了血。她就跑到房间把门关起来,躲起来,内心极度害怕。听她讲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了她幼儿园开始“噩梦”的源头。那时无助的她躲在房间里,父母吵架和爸爸受伤,都让她异常担心和恐惧,又极度自责。在我的引导下,她认识到“自己介入了也帮不了什么忙,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父母吵架不是自己的错”。
她说父母本来要离婚,为了不对她造成影响才维持婚姻,她特别想让父母开心。可父母唯一看重的成绩,她还是做不好,她觉得自己无法让父母开心,很自责。因为学习问题,父母以前会打她,初中才不打。“但是相比他们冷落我,我喜欢他们打我。他们现在很生气时,就会冷落我,和他们说话都不理我,我觉得很无助、异常恐怖。这时我就会做噩梦去抓东西,什么也都抓不到。”
终于拨开云雾,知道了这一个月来频频看到“鬼”的源头,因为她说不想读书,把妈妈惹生气了,妈妈好几天不跟她讲话。我让她在放松椅上放松,随着音乐和指导语,用心去回忆去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用爱滋生出屏障,保护自己,让自己更有力量;也让她更有力量去和父母沟通自己的情感。
在她的同意下,我与其班主任沟通,借助班主任力量,进一步引导其父母,多关注孩子的进步和优势,选择恰当的方式与女儿沟通,积极回应女儿的情感需求,慢慢地修复和孩子之间缺失的情感。
四、辅导反思
小霞的问题看似是一种恐惧症,但继续深挖,可以发现是一种潜意识安全感的缺失。对于孩子的恐惧情绪,我们首先要接纳,引导她交流自己的梦境,宣泄自己的情绪,并接纳它,也慢慢清晰其恐惧的根源。运用意象对话技术,以象征性意象作为媒介,与其交流,慢慢挖掘她内心的力量。当她内心有安全感、充满勇气时,就能去面对和接纳,接纳之后意象就开始出现了转化。
经过四次辅导,小霞的状态变好,内心更加积极,又开始断断续续回学校住宿。
从案例还可以看到:夫妻关系不好,会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对孩子的身心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在教育方式上,一味地打罵、冷暴力、只关注成绩都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很深的伤害。孩子经常受到打骂或冷暴力,在心灵深层会被植入“我不好,我不值得被爱”等信念。这类孩子已经没有正常的自我认识,他们缺乏信心,极度自卑。
愿我们可以营造愉快安全的生活环境和家庭环境,给予孩子正面的榜样,表达对孩子的爱意,真正给予情感上的关怀和支持,让孩子形成充足的安全感。
编辑/卫 虹 终校/张国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