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气象科普作为气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提高社会各阶层群体预防和减轻气象灾害的意识和能力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气象科普讲解在内容和形式上又有其独特之处。本文选取2018年全国气象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选手的自命题讲解部分作为样本,从稿件内容、PPT形式、参赛选手的现场语言表达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传播学的视角探讨优质的气象科普讲解的共同之处,试图探讨如何在气象科普中发挥各要素的传播功能,实现最好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气象科普;内容为王;形式是金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2-0000-02
作为源自欧洲的一种科普理念,科普的核心在于将科学大众化,从而实现大众科学化。科普一词的英文翻译为POPULARIZATION OF SCIENCE,可见科学需要传播,更需要诠释。诠释或者讲解可以翻译为EXPLAIN或者是EXPLAINATION,它一要求说明道理、二要解释原因。说白了就是要告诉受众是什么和为什么这两件事。
气象部门的科普讲解对于提高社会各阶层群体预防和减轻气象灾害的意识和能力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气象科普讲解有别于博物馆、科技馆等专业场馆的展品讲解或实物操作演示,也许从一片雪花的形状引发一场讨论,也可以是在二三十公里高空的臭氧变化监测,气象科普的话题可以深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也可以放在全球视野数万年的大气候范畴内选择科普讲解的话题。
本文选取2018年“华风杯”全国气象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的三名选手自选命题的讲解部分作为内容分析对象,从传播学的视角探讨优质的气象科普讲解的共同之处。
1.内容为王
撰写讲解词是讲解成功的基础,应该遵循科学、准确、简明、合乎逻辑的原则,这是讲解者在表达、陈述中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在限时4分钟的竞赛要求下,一份集信息量和感染力于一体的讲解词无疑成为了核心竞争力。这是传播过程要素之一—讯息,它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社会互动的介质,通过讯息,两者之间发生意义的交换,从而达到互动的目的[1]。从三篇科普讲解词看,以下这些特点都是可圈可点。
1.1重点突出,抓住当前热点话题
讲解要用最简单的语言、在最短的时间把知识点讲清楚,此为第一原则。要以观众感兴趣的特定“点”的内容为主题,进行深入提炼和拓展,更好地满足受众对讲解内容更深入了解的需求[2]。三位选手的标题是《“雷击哥”探案》(刘晓东)、《别让地球“齁”着了—星球版》(王天奇)、《1.7度的警示》(张澍舟),分别探讨了雷电、温室气体、冰川与气候变化三大主题。由雷击哥来科普雷电的相关知识及防护,恐怕全国也很难再找到更合适的人选了,而另外两个主题都讨论了从小处着手、看待气候变化的大事。这些主题或是从讲解者的亲身经历由此及彼,或者是人们一直以来关心、但是由于专业性较强而难于理解的话题,让人一听就产生好奇心。
此外,从典型事件入手也是主题选择上的重要策略之一,比如选择典型的人——雷击哥的亲身经历无人能敌;典型的地方——来自甘肃的选手选择祁连山透明梦珂冰川的变化与水资源影响的话题,既是从自己的身边谈起,又一度是新闻热点;典型的对比——温室气体效应一强一弱的两个星球让受众一下子就明白了地球的美好。
1.2用讲故事的方法增强趣味性
科普要求使用人们熟知的事物或生活常识进行比喻,巧妙地拉近听众与讲解内容的距离,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纵观三篇讲解稿,结构上基本遵循“引入话题—阐明事实—解释原因—描述后果—呼吁行动”的框架。但是在呈现方式上各有千秋,雷击哥当了一把福尔摩斯,把去年袭击他的雷电家族调查了一番,带着观众一点点靠近真相;而王天奇把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比作了地球的“盐”,把甲烷比作了“老抽”,人吃多了这些调料会生病,可不能等地球“齁”着了再治理;张澍舟则带着人们对冰川的想象,把和她去过的冰川照片进行对比,受众产生了视觉上的心理落差,自然产生了疑问。遥不可及的冰川被一把拉到了显微镜下,让人们认识到冰川是对气候变化最有利的响应者。三篇讲解稿各具特点,但是共同之处在于牢牢抓住了人们爱听有趣味性的故事的心理,一波三折的带着听众去探究真相,引发思考。
1.3具有亲切感,激发受众产生共情
“科学的知识和思想只有通过与人性化的、有感染力的艺术结合,才有可能被大众喜爱和解读。”[3]经过统计,雷击哥以第一人称为主的讲解稿里共出现了12个“我”和4个“我们”,王天奇的的稿件里出现了8个“我们”和5个“大家”。如此高频次的使用第一人称,受众会有强烈的共情意识,增强代入感。
同时在编写讲解词时还应灵活地安排若干兴奋点,调动受众的情绪,产生共鸣,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例如张澍舟在解释冰川融化和水资源的关系时,一般人们的理解说冰化的越多,水资源不是就更丰富了吗?她借助人们在实际生活中透支花钱的现象来解释这个疑问,一针见血,还很贴近生活。
2.形式是金
视觉是人类获取信息最重要的途径,感觉器官传达的85%以上的信息来自于视觉,大脑中与视觉相关的神经元多达 50%[4]。随着信息技术进步和读图时代的来临,图片、音乐、视频等素材借助POWERPOINT软件大量运用在科普讲解中,展示了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因为许多知识单纯靠语言是难以讲清楚的,在内容为王的基础上,如果针对重点、难点辅之各种图片、动画或视频,形象地表现出来,就可以达到“一图胜千言,一频胜千图”的传播效果。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制作演示文稿时,科普讲解选手最好是全程参与制作,在图片、文字大小、字体、出现方式、切换方式的选择等等方面针对选手的风格进行调整。从整个科普讲解竞赛现场效果来看,演示文稿和讲解者合二为一、融为一体的,形式上更像是一个现场版的科普宣讲片。
3.传播者+教育者+表演者+……讲解者的多重身份
讲解不是讲课,也有别于演讲。讲解是知识和语言高度综合的艺术,讲解职业特点综合了教师、播音员、演讲者、话剧演员、表演者等专业的技术手段。这是一个信息被“分享”、关系被“肯定”、互相被“信任”、情感再“共鸣”的过程。从本次参加全国气象部门科普讲解大赛的选手看,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各地的气象主播,从语言表达、仪态仪表、现场应变能力等多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科普讲解要求讲解者语言表达的明晰性和准确性。明晰说的是讲解者的吐字归音要清晰明确,以免由于方音的差异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让受众能听明白。准确的语言一是包括了语气、节奏、停顿这些语音的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及在肢体语言上的表现是否准确。二是基于对讲解话题的充分认识,不能光背词而没有一点理解和感受,优质的表达是建立在对内容充分自信的基础上的,也是整个讲解过程的最终落脚点。
其次,作为常年活跃在镜头前的气象主播,落落大方的仪态仪表、各具特色的语言表达风格都属于非语言因素的加分项,因为科普讲解的过程本身就极具创造性、风格化和感染力。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演绎者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传播效果,因此能够在朴实与幽默间找到一种恰当的关系,能够激发受众内心情感上互动共鸣的现场讲解就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纵观一次优质的气象科普讲解全过程,其内容—形式—讲解者三方面是浑然一体的,每一个元素都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受众的喜爱和关注,使科技体验活动变得饶有趣味、吸引公众了解气象信息以及各种气象防灾减灾常识的兴趣,成为了气象行业科普宣传的一张名片。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8-59.
[2]張浩达.数字时代的科技传播[J].科普研究,2014(1):12-19.
[3]于晓梅.专题讲解——讲解方式的新探索[J].文物春秋,2012(5):53-56.
[4]王国燕,汤书昆.传播学视角下的科学可视化研究[J].科普研究,2013(6):20-26.
关键词:气象科普;内容为王;形式是金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2-0000-02
作为源自欧洲的一种科普理念,科普的核心在于将科学大众化,从而实现大众科学化。科普一词的英文翻译为POPULARIZATION OF SCIENCE,可见科学需要传播,更需要诠释。诠释或者讲解可以翻译为EXPLAIN或者是EXPLAINATION,它一要求说明道理、二要解释原因。说白了就是要告诉受众是什么和为什么这两件事。
气象部门的科普讲解对于提高社会各阶层群体预防和减轻气象灾害的意识和能力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气象科普讲解有别于博物馆、科技馆等专业场馆的展品讲解或实物操作演示,也许从一片雪花的形状引发一场讨论,也可以是在二三十公里高空的臭氧变化监测,气象科普的话题可以深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也可以放在全球视野数万年的大气候范畴内选择科普讲解的话题。
本文选取2018年“华风杯”全国气象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的三名选手自选命题的讲解部分作为内容分析对象,从传播学的视角探讨优质的气象科普讲解的共同之处。
1.内容为王
撰写讲解词是讲解成功的基础,应该遵循科学、准确、简明、合乎逻辑的原则,这是讲解者在表达、陈述中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在限时4分钟的竞赛要求下,一份集信息量和感染力于一体的讲解词无疑成为了核心竞争力。这是传播过程要素之一—讯息,它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社会互动的介质,通过讯息,两者之间发生意义的交换,从而达到互动的目的[1]。从三篇科普讲解词看,以下这些特点都是可圈可点。
1.1重点突出,抓住当前热点话题
讲解要用最简单的语言、在最短的时间把知识点讲清楚,此为第一原则。要以观众感兴趣的特定“点”的内容为主题,进行深入提炼和拓展,更好地满足受众对讲解内容更深入了解的需求[2]。三位选手的标题是《“雷击哥”探案》(刘晓东)、《别让地球“齁”着了—星球版》(王天奇)、《1.7度的警示》(张澍舟),分别探讨了雷电、温室气体、冰川与气候变化三大主题。由雷击哥来科普雷电的相关知识及防护,恐怕全国也很难再找到更合适的人选了,而另外两个主题都讨论了从小处着手、看待气候变化的大事。这些主题或是从讲解者的亲身经历由此及彼,或者是人们一直以来关心、但是由于专业性较强而难于理解的话题,让人一听就产生好奇心。
此外,从典型事件入手也是主题选择上的重要策略之一,比如选择典型的人——雷击哥的亲身经历无人能敌;典型的地方——来自甘肃的选手选择祁连山透明梦珂冰川的变化与水资源影响的话题,既是从自己的身边谈起,又一度是新闻热点;典型的对比——温室气体效应一强一弱的两个星球让受众一下子就明白了地球的美好。
1.2用讲故事的方法增强趣味性
科普要求使用人们熟知的事物或生活常识进行比喻,巧妙地拉近听众与讲解内容的距离,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纵观三篇讲解稿,结构上基本遵循“引入话题—阐明事实—解释原因—描述后果—呼吁行动”的框架。但是在呈现方式上各有千秋,雷击哥当了一把福尔摩斯,把去年袭击他的雷电家族调查了一番,带着观众一点点靠近真相;而王天奇把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比作了地球的“盐”,把甲烷比作了“老抽”,人吃多了这些调料会生病,可不能等地球“齁”着了再治理;张澍舟则带着人们对冰川的想象,把和她去过的冰川照片进行对比,受众产生了视觉上的心理落差,自然产生了疑问。遥不可及的冰川被一把拉到了显微镜下,让人们认识到冰川是对气候变化最有利的响应者。三篇讲解稿各具特点,但是共同之处在于牢牢抓住了人们爱听有趣味性的故事的心理,一波三折的带着听众去探究真相,引发思考。
1.3具有亲切感,激发受众产生共情
“科学的知识和思想只有通过与人性化的、有感染力的艺术结合,才有可能被大众喜爱和解读。”[3]经过统计,雷击哥以第一人称为主的讲解稿里共出现了12个“我”和4个“我们”,王天奇的的稿件里出现了8个“我们”和5个“大家”。如此高频次的使用第一人称,受众会有强烈的共情意识,增强代入感。
同时在编写讲解词时还应灵活地安排若干兴奋点,调动受众的情绪,产生共鸣,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例如张澍舟在解释冰川融化和水资源的关系时,一般人们的理解说冰化的越多,水资源不是就更丰富了吗?她借助人们在实际生活中透支花钱的现象来解释这个疑问,一针见血,还很贴近生活。
2.形式是金
视觉是人类获取信息最重要的途径,感觉器官传达的85%以上的信息来自于视觉,大脑中与视觉相关的神经元多达 50%[4]。随着信息技术进步和读图时代的来临,图片、音乐、视频等素材借助POWERPOINT软件大量运用在科普讲解中,展示了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因为许多知识单纯靠语言是难以讲清楚的,在内容为王的基础上,如果针对重点、难点辅之各种图片、动画或视频,形象地表现出来,就可以达到“一图胜千言,一频胜千图”的传播效果。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制作演示文稿时,科普讲解选手最好是全程参与制作,在图片、文字大小、字体、出现方式、切换方式的选择等等方面针对选手的风格进行调整。从整个科普讲解竞赛现场效果来看,演示文稿和讲解者合二为一、融为一体的,形式上更像是一个现场版的科普宣讲片。
3.传播者+教育者+表演者+……讲解者的多重身份
讲解不是讲课,也有别于演讲。讲解是知识和语言高度综合的艺术,讲解职业特点综合了教师、播音员、演讲者、话剧演员、表演者等专业的技术手段。这是一个信息被“分享”、关系被“肯定”、互相被“信任”、情感再“共鸣”的过程。从本次参加全国气象部门科普讲解大赛的选手看,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各地的气象主播,从语言表达、仪态仪表、现场应变能力等多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科普讲解要求讲解者语言表达的明晰性和准确性。明晰说的是讲解者的吐字归音要清晰明确,以免由于方音的差异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让受众能听明白。准确的语言一是包括了语气、节奏、停顿这些语音的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及在肢体语言上的表现是否准确。二是基于对讲解话题的充分认识,不能光背词而没有一点理解和感受,优质的表达是建立在对内容充分自信的基础上的,也是整个讲解过程的最终落脚点。
其次,作为常年活跃在镜头前的气象主播,落落大方的仪态仪表、各具特色的语言表达风格都属于非语言因素的加分项,因为科普讲解的过程本身就极具创造性、风格化和感染力。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演绎者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传播效果,因此能够在朴实与幽默间找到一种恰当的关系,能够激发受众内心情感上互动共鸣的现场讲解就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纵观一次优质的气象科普讲解全过程,其内容—形式—讲解者三方面是浑然一体的,每一个元素都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受众的喜爱和关注,使科技体验活动变得饶有趣味、吸引公众了解气象信息以及各种气象防灾减灾常识的兴趣,成为了气象行业科普宣传的一张名片。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8-59.
[2]張浩达.数字时代的科技传播[J].科普研究,2014(1):12-19.
[3]于晓梅.专题讲解——讲解方式的新探索[J].文物春秋,2012(5):53-56.
[4]王国燕,汤书昆.传播学视角下的科学可视化研究[J].科普研究,2013(6):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