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印度最受关注的环保人士,将荒芜的沙洲变成动物们的乐园
“小时候的玩伴有5个现在当了工程师,只有我还是个平凡的农夫。”贾德夫?派恩一边说着,一边拿木棍在龟裂的土地上抠出个小洞,然后插入幼嫩的竹苗。正如他所言,他和马久利岛上的其他农夫一样:住着最普通的茅草屋,拿着最便宜的手机,常年在阳光下劳作,满手的老茧。唯一有所不同的,是每天清晨他们前进的方向:其他人都是带着农产品走向镇上的集市,而派恩则是背着满满一袋种子,走向反方向的森林——这是他花了36年时间,仅凭一己之力创造的杰作。不久前,他还因为这片森林获得了印度公民的最高荣誉之一“卓越贡献奖”。领奖时派恩说:“这片森林有550公顷,那些树是我一棵一棵种下的。”
派恩居住的马久利岛,位于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的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中岛屿之一。但在最近100年间,因过度开发导致水土流失,这座岛的面积减少了一半。更糟糕的是,岛上的植物被砍伐,动物被猎杀,原本生机盎然的河中岛变成了寸草不生的沙洲。儿时的派恩,和岛上15万居民一样,每天嬉戏、玩乐,从未在意过脚下逐渐萎缩的土地。
1979年,16岁的派恩加入了当地林业部门的植树项目。那是他第一次了解到,树木的根可以抓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那年夏天,布拉马普特拉河泛滥,许多蛇被冲到岛上。洪水退去后,由于没有植被遮荫,地表温度过高,大部分蛇还没来得及返回河中就被晒死了。“我坐在那,双手抚摸它们的尸体,突然意识到这是一场大屠杀。”派恩说,“我抬头看,这是没有鸟的天空;低下头,这是没有树的土地。岛上自然环境已经被逼到了绝境。”
派恩给当地政府写信,希望他们可以在岛上种植树木拯救生态,但所有人都说“不可能”;他向专家、老者请教,仍旧是所有人都说“不可能”。当初和他一起参加林业部门植树项目的伙伴相继离开,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他决定自己行动。经过5年不懈的尝试,派恩发现竹子在岛上容易存活,于是,他先在自家附近的一片泥地里播种,等长出了幼苗再移植到沙洲上。“没有人帮助我,也没有人相信我。”
最初几年,派恩每天早上3点半就起床了,先给家里的牛挤奶、清理,然后去七八公里外的集市卖牛奶、采购种子。当许多农夫才刚从家里出门时,他已经从集市回来,背着嫩苗和工具,往荒凉的沙洲走去。一株、十株、百株……派恩的竹子逐渐在马久利岛上扎根生长,荒芜灰白的沙洲第一次出现了鲜明的绿色。
挖坑、插秧、浇水,这是派恩每种一根竹子都要经历的步骤。从1979年到1999年的20年里,他将这个动作重复了近37万次,最终种出了300多公顷竹林。随着竹林的扩大,浇水灌溉成了最大的问题。为了节约时间,派恩发明了一种浇水工具:他在每一株嫩苗上搭一个竹架,再在竹架上放置一个有小洞的陶锅,这样陶锅里的水就能缓慢地滴入泥土中,至少能“自动”浇水一周,省去了许多时间。同时,派恩还往竹林中“引进”了蚯蚓和蚂蚁。“这些小东西能帮我软化土地,让土壤更适合种植。而且它们还创造一个生态圈,让这里成为一个可以自我运作的生态体系。”大自然就像一本教科书,让派恩渐渐成为一名“野生”的生态学家。
与克服土地的贫瘠相比,更难克服的是他人的不理解。派恩在岛上创造的绿洲,渐渐吸引了许多野生动物。鸟儿们在这里筑巢,野鹿、兔子到这里觅食,甚至老虎和大象也开始拜访这里。“这群大象大概有115只,每年都会来这里觅食3个多月。刚开始的时候它们经常会到附近的村庄里去找吃的,这让村民们觉得很恼火。”几乎所有村民都认为这是派恩的错,正是他的绿洲招来了这些不速之客,甚至有人扬言要砍了这片竹林。
对这种非议,派恩自然不会妥协,“人类抢占了动物的食物和土地,所以它们只能到村庄找吃的。”随后,他开始在竹林里种更多种类的植物,尤其是大象喜爱的香蕉。很快,能在林子里找到充足食物的动物们,再也没有进入村庄,还有许多因此定居下来,森林里的物种数量每年都在增加。渐渐地,村民们在派恩的影响下也接纳了岛上的这些新居民。毕竟,和大象做邻居,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2008年,马久利岛上的林业部门在跟踪一群大象时,无意中发现了这片森林,他们被这个荒野中的奇迹所震撼,并以派恩的小名“莫莱”作为这片新森林的名字。2009年,一位摄影师闯入这里,他在得知了派恩的故事后,写了一篇报道,讲述了这个30年如一日的故事。从此,派恩成了马久利岛上的“明星人物”,印度尼赫鲁大学还授予他“森林之子”的称号,他成为了全印度最受关注的环保人士。
太多的曝光,也给派恩带来了新的烦恼,“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片森林,也包括捕猎者。”2012年的一个晚上,派恩在睡梦中听到一声枪声,他马上起床往森林中赶。在森林中心地区,派恩发现了犀牛的尸体,它的角已经被拔下,鲜血染红了土地。此后,派恩很难睡个安稳觉,总要时不时进到森林里巡视一下。“我的梦想是让这里被绿色覆盖,成为动物们的乐园。如果有谁想搞破坏,得先过了我这一关!”
同时,派恩感到了一种更大的孤独和无助。媒体报道他,是因为他的故事吸引观众;政府表彰他,却并不想采纳他的建议。“很多科学家说马久利岛可能在15年到20年后就会消失。我建议林业部门种植椰子树,巨大的树木不仅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还能带来经济效益。”但他这番肺腑之言,很少有人认真听。“在看似热闹的围观和赞美背后,是漠不关心和无动于衷的态度,这让我觉得很悲哀。”他略带愤怒地说,“人类太自大了,不知节制地消耗资源,似乎万物在他们面前都是渺小的。”
的确,面对自然万物,派恩一直是谦卑的。他造了550多公顷的森林,却没有任何为己所用的意思,他仍旧是30多年前那个靠卖牛奶养活一家老小的农夫。他说:“我只是个普通人,目睹了我生活的岛上发生的悲惨事,便尽我所能去修正它。”
“小时候的玩伴有5个现在当了工程师,只有我还是个平凡的农夫。”贾德夫?派恩一边说着,一边拿木棍在龟裂的土地上抠出个小洞,然后插入幼嫩的竹苗。正如他所言,他和马久利岛上的其他农夫一样:住着最普通的茅草屋,拿着最便宜的手机,常年在阳光下劳作,满手的老茧。唯一有所不同的,是每天清晨他们前进的方向:其他人都是带着农产品走向镇上的集市,而派恩则是背着满满一袋种子,走向反方向的森林——这是他花了36年时间,仅凭一己之力创造的杰作。不久前,他还因为这片森林获得了印度公民的最高荣誉之一“卓越贡献奖”。领奖时派恩说:“这片森林有550公顷,那些树是我一棵一棵种下的。”
所有人都说不可能
派恩居住的马久利岛,位于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的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中岛屿之一。但在最近100年间,因过度开发导致水土流失,这座岛的面积减少了一半。更糟糕的是,岛上的植物被砍伐,动物被猎杀,原本生机盎然的河中岛变成了寸草不生的沙洲。儿时的派恩,和岛上15万居民一样,每天嬉戏、玩乐,从未在意过脚下逐渐萎缩的土地。
1979年,16岁的派恩加入了当地林业部门的植树项目。那是他第一次了解到,树木的根可以抓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那年夏天,布拉马普特拉河泛滥,许多蛇被冲到岛上。洪水退去后,由于没有植被遮荫,地表温度过高,大部分蛇还没来得及返回河中就被晒死了。“我坐在那,双手抚摸它们的尸体,突然意识到这是一场大屠杀。”派恩说,“我抬头看,这是没有鸟的天空;低下头,这是没有树的土地。岛上自然环境已经被逼到了绝境。”
派恩给当地政府写信,希望他们可以在岛上种植树木拯救生态,但所有人都说“不可能”;他向专家、老者请教,仍旧是所有人都说“不可能”。当初和他一起参加林业部门植树项目的伙伴相继离开,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他决定自己行动。经过5年不懈的尝试,派恩发现竹子在岛上容易存活,于是,他先在自家附近的一片泥地里播种,等长出了幼苗再移植到沙洲上。“没有人帮助我,也没有人相信我。”
最初几年,派恩每天早上3点半就起床了,先给家里的牛挤奶、清理,然后去七八公里外的集市卖牛奶、采购种子。当许多农夫才刚从家里出门时,他已经从集市回来,背着嫩苗和工具,往荒凉的沙洲走去。一株、十株、百株……派恩的竹子逐渐在马久利岛上扎根生长,荒芜灰白的沙洲第一次出现了鲜明的绿色。
和象群做邻居
挖坑、插秧、浇水,这是派恩每种一根竹子都要经历的步骤。从1979年到1999年的20年里,他将这个动作重复了近37万次,最终种出了300多公顷竹林。随着竹林的扩大,浇水灌溉成了最大的问题。为了节约时间,派恩发明了一种浇水工具:他在每一株嫩苗上搭一个竹架,再在竹架上放置一个有小洞的陶锅,这样陶锅里的水就能缓慢地滴入泥土中,至少能“自动”浇水一周,省去了许多时间。同时,派恩还往竹林中“引进”了蚯蚓和蚂蚁。“这些小东西能帮我软化土地,让土壤更适合种植。而且它们还创造一个生态圈,让这里成为一个可以自我运作的生态体系。”大自然就像一本教科书,让派恩渐渐成为一名“野生”的生态学家。
与克服土地的贫瘠相比,更难克服的是他人的不理解。派恩在岛上创造的绿洲,渐渐吸引了许多野生动物。鸟儿们在这里筑巢,野鹿、兔子到这里觅食,甚至老虎和大象也开始拜访这里。“这群大象大概有115只,每年都会来这里觅食3个多月。刚开始的时候它们经常会到附近的村庄里去找吃的,这让村民们觉得很恼火。”几乎所有村民都认为这是派恩的错,正是他的绿洲招来了这些不速之客,甚至有人扬言要砍了这片竹林。
对这种非议,派恩自然不会妥协,“人类抢占了动物的食物和土地,所以它们只能到村庄找吃的。”随后,他开始在竹林里种更多种类的植物,尤其是大象喜爱的香蕉。很快,能在林子里找到充足食物的动物们,再也没有进入村庄,还有许多因此定居下来,森林里的物种数量每年都在增加。渐渐地,村民们在派恩的影响下也接纳了岛上的这些新居民。毕竟,和大象做邻居,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2008年,马久利岛上的林业部门在跟踪一群大象时,无意中发现了这片森林,他们被这个荒野中的奇迹所震撼,并以派恩的小名“莫莱”作为这片新森林的名字。2009年,一位摄影师闯入这里,他在得知了派恩的故事后,写了一篇报道,讲述了这个30年如一日的故事。从此,派恩成了马久利岛上的“明星人物”,印度尼赫鲁大学还授予他“森林之子”的称号,他成为了全印度最受关注的环保人士。
孤独的守望者
太多的曝光,也给派恩带来了新的烦恼,“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片森林,也包括捕猎者。”2012年的一个晚上,派恩在睡梦中听到一声枪声,他马上起床往森林中赶。在森林中心地区,派恩发现了犀牛的尸体,它的角已经被拔下,鲜血染红了土地。此后,派恩很难睡个安稳觉,总要时不时进到森林里巡视一下。“我的梦想是让这里被绿色覆盖,成为动物们的乐园。如果有谁想搞破坏,得先过了我这一关!”
同时,派恩感到了一种更大的孤独和无助。媒体报道他,是因为他的故事吸引观众;政府表彰他,却并不想采纳他的建议。“很多科学家说马久利岛可能在15年到20年后就会消失。我建议林业部门种植椰子树,巨大的树木不仅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还能带来经济效益。”但他这番肺腑之言,很少有人认真听。“在看似热闹的围观和赞美背后,是漠不关心和无动于衷的态度,这让我觉得很悲哀。”他略带愤怒地说,“人类太自大了,不知节制地消耗资源,似乎万物在他们面前都是渺小的。”
的确,面对自然万物,派恩一直是谦卑的。他造了550多公顷的森林,却没有任何为己所用的意思,他仍旧是30多年前那个靠卖牛奶养活一家老小的农夫。他说:“我只是个普通人,目睹了我生活的岛上发生的悲惨事,便尽我所能去修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