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娟:阅读是一种信仰

来源 :阅读(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40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仲夏时节,万物并秀,苏北天气格外爽朗,记者慕名来到徐州市少华街第三小学采访徐州市“十大书香个人”丁志娟。步入校园,迎接记者的正是该校副校长丁志娟。丁志娟温文尔雅,性格爽快,刚一见面她就说,不必称她丁校长,大家都爱叫她“丁丁老师”,她喜欢这个称谓。面对记者的采访,“丁丁老师”慢慢地叙述着对“阅读”的理解,同时也讲述着她与“阅读”的故事。
  上篇:遇见美好,从阅读开始
  她的童年以书为伴。与其他80后一样,丁志娟的童年也是在一堆堆小人书中度过的,《武松打虎》《三打白骨精》《美猴王》等等,她都如数家珍,丁志娟至今还珍藏着一套很齐全的《三国演义》小人书套装。谈到这些,她眼里满满的都是童年的记忆:“还记得在街口的馄饨摊旁,有一位老爷爷每天都会挑着他的书架准时出摊。傍晚时分,坐在小马扎上,一边闻着飘散的馄饨香,一边尽情的翻着小人书是那时候最快乐的事。一本本小人书,一段段故事,它们穿越古今中外,精彩鲜活。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小人书给我带来了很多想象和回忆的空间,尽管现在娱乐方式越来越多元,但是那些小人书里的画面和故事,一直留驻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底。”而今天,让孩子们有机会了解和翻阅到一些好故事,便是丁志娟最想实现的愿望。
  她又回忆说,童年时代,几乎每个周末,她都会起个大早,纵身一跃,坐上爸爸的凤凰二八大架去市中心的新华书店,看书、买书。每次手捧着散发着墨香的新书,在回家的途中坐在后座上就迫不及待地开始读起来。从《伊索寓言》到《安徒生童话》,从《十万个为什么》到《皮皮鲁和鲁西西》……只要有时间,她就会手不释卷,如饥似渴。书,越来越厚,故事越读越多。一首首优美的诗歌,一个个回味无穷的故事,陪伴着她那一段美好的童年时光;一页页发黄了的纸张,一本本翻卷了的小人书,养成了她生命中最美好的阅读习惯。
  如果说童年时光的阅读帮助丁志娟埋下一颗美好的种子,绘制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梦,开启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那么步入教师岗位后,阅读更为她的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她爱把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成尚荣先生说:“教师应该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这样,儿童立场才会萌发、生长。”可见讲述故事是一种回归,是指向阅读的回归,告别纷繁复杂的形式,真正触碰到阅读的本质。丁志娟说,她很庆幸自己一入职就成为了一位语文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和语言文字打交道,体会语言文字作为交流、沟通载体的神奇力量;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徜徉文山书海,和文学相拥,与古今贤文中一个个作家、学者对话;可以面对一群群可爱的孩子,和他们一起讲故事、听故事……
  因学校地处偏僻的两省交界,生源中绝大多数是周边务工人员的子女,平时学生的父母忙于工作,缺少一定的家庭阅读氛围。有一天,班上的一个孩子说:“丁丁老师,从来都没有人讲故事给我听,你能讲给我听吗?”这时候她忽然发现:学生的内心是那么迫切地需要阅读,阅读固然是需要用眼睛看、用心感受的,但同时不可或缺的是通过听觉来感受书中的美好。对这些阅读缺失的孩子们来说尤其如此。于是,在每周五的一节语文课上,丁志娟开始将书中的精彩章节讲给学生们听。学完《林冲棒打洪教头》就讲《水浒传》里的另一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学完《我和祖父的园子》,就讲《呼兰河传》……一节节课下来,老师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读完之后,学生的自主阅读也随即开始了。
  她用小诗开启阅读之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丁志娟时常在想,到底要教给孩子什么?如何让学生在小学阶段获得最丰厚的精神成长?仅仅依靠教材自然是远远不够的。怎么办?——海量阅读。可海量阅读的起点又在哪里?这个阶段的儿童需要的是丰富多彩的读物,帮助他们开阔眼界,获得审美和认知,建立起阅读的习惯。最终,儿童诗以它朗朗上口的韵律、独特的视角、神奇的想象、语言的优美深深吸引了她班上的学生,一首首小诗打开了学生们通向阅读的大门。
  丁志娟班上的孩子爱上诗是从阅读金子美玲的诗集开始的。每天的早自习、午休后,班级里都会传来孩子们悠扬的朗读声。当然,这些优秀的诗歌仅仅放在闲暇时粗读是不够的,于是丁志娟带着学校的阅读团队研究开发诗歌欣赏课——
  笑
  金子美玲
  如果微笑也会这样落下来,
  会是多么 多么 美啊。
  孩子们读着,微笑着,也许在这之前谁也不知道“笑”是什么,但从此之后,“笑”对班上的孩子们来说一下可感了!它不仅有迷人的色彩,有噼噼啪啪的声音,更有着由静而动的美感。有了这样独特的文字体验,孩子们的小世界仿佛也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微笑有多好啊,诗歌告诉孩子们它首先是一种美。每个孩子在一遍一遍反复朗读的时候,嘴角都是上扬的,都是微笑着的。儿童诗就是这么有魔法。
  一次语文课上,当下课铃响起时,班长喊起立,丁志娟随口说了一句:就到这儿结束吧。学生们马上摆着手齐声回答——那好吧,再见吧!听课老师们一怔,都笑了,原来这是金子美玲的《牵牛花》里的诗句啊。诗意诗情就这样早已深深地根植进了孩子们的心里。
  除了儿童诗,阅读经典名家名著更成为丁志娟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关键。开学初,丁志娟围绕着教材中的名家名篇进行拓展和延伸,根据班级所要开展的读书活动作具体要求。她还借力《阅读》杂志“名著星空”板块中的经典导读,为班里的学生制定详细的读书计划,列出必背书目、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并根据书目落实阅读情况,动员开展学生自读、家长亲子读。在此基础上,她开设每周一节的经典名著读书推介课、读书交流课、读书分享会。同时开展教研组互听互评课,针对阅读课堂上的问题进行专题研讨。
  从儿童诗到阅读名家经典,丁志娟让学生通过各自的阅读形式、在各自的阅读领域中畅游书海,汲取养分。
  下篇:推广阅读,逐梦前行
  2017年,丁志娟正式走上学校的管理岗位,分管书香校园建设事项,开始阅读的推广工作。她始終认为“阅读推广”是个很尴尬的词语。学校本就是读书的地方,何谈推广?但现实却是有很多因素将这个词语推上了很高的位置。有些公众号上推送的文章标题即为“学校里最可怕的事就是一群不读书的教师在拼命工作”。反观现实,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所以,当谈到这一点时,丁志娟说:“也许我可以做点什么。”可是,道阻且长,这注定是一个美好而艰难的开始。   推广师生共读、亲子共读。 基于学校现状,80%的教师都是从教2年左右的新教师,大部分学生没有阅读习惯,甚至有的学生家里除了教材连一本藏书都没有。而有些教师也基本上没有任何阅读指导的基础,不知道应该如何组织一场阅读活动,更不知道怎么利用导读、导学、交流等方式去推动学生的阅读。丁志娟借助网络上的阅读公益平台,让年轻的教师们做阅读有个抓手,先做起来,读起来,再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合力去做阅读。全校23个班,每个班都开启了属于他们的阅读时光,从初识、启动、导读课、亲子共读、线上交流、线下分享,师生们在阅读路上牵手前行。“大花脸”“贴贴乐”“鱼骨”图、思维导图,一点一滴的阅读痕迹都记录了师生们成长之路上坚实、笃定的脚步。
  在家庭中,亲子阅读也在“班班有读”的活动引领中持续推进,从开场到根据详细的导读单组织同学交流,从学生线上分享读书成果一直到最后颁发阅读奖状,学生们自己主持、组织,教师、家长全程关注、参与,营造了班级读书氛围。学期末,有很多教师写下了自己的阅读故事,看得出,学生在阅读,青年教师们也从阅读中获得了成长的力量。
  与此同时,丁志娟也感觉到了这种形式的束缚,教师的导学、导读依赖网络平台提供的支持,自身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只是“水过地皮湿着趟了一回路子”,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仅仅局限在平台所提供的书籍的阅读上。兜兜转转,她再一次深刻地意識到:课堂是儿童成长的地方,也是阅读生根长叶的地方,还得回到主阵地——课堂上来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
  第二学期伊始,一轮新的“师生共读”启航了。对此次师生共读,团队制定了更加详实且符合学生发展的师生共读计划,教师们自己先把书读完后通过集体教研,一起制定“师生共读书单”。学校也组织骨干教师商讨和确定了校级的分级书单,包括“亲子共读书单”“自主阅读书单”,并将整本书阅读的指导方法共研作为活动的主要目标之一。一时间,学生们买书、读书成了校园的新风尚,每个年级的阅读指导课也为师生构建了成长的平台。
  主抓教师专业阅读。前不久,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教授在读书日写给教师的一封信中说:“阅读,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路径。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高,与教师相对缺少高品质的专业阅读,缺少对于教师职业和学科本质的把握有关。”
  学期初,少华街三小在丁志娟的带领下,制定了详实的青年教师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专业化阅读在教师成长的重要作用及具体的落实办法。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各个学科分别依据学科特点确立了阅读目标和书目,数学组共读《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与化错教学》;语文组共读《于永正儿童的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要诀》;科学组共读《科学究竟是什么》……一场场精彩的教师读书分享会提升了教师们阅读的动力,增加了交流的深度。通过领读人的讲述,激发了热烈的讨论和深度思考,也更加直观的指导着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
  “教师阅读,对于学校来说,有力的外部驱动是保障,但更重要的是每位教师个人成长的内驱力。”丁志娟骄傲地点开音频与记者分享。听,这是分享会后青年教师的感想——
  青年教师刘芮轩:教师专业化阅读,是为了跟上教育步伐,更是为了提高自身内驱力;是为了说出“更专业”的话,更是为了创造出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课堂。通过阅读经典学科著作进行实践、反思,不但可以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改变教师的教育管理方式,最棒的是,这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佳途径。
  青年教师吴玲:没有专业阅读,就无法造就真正的教师。如果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那么,一位教师的阅读史,不仅是他的精神底色,也是他的教育蓝图。
  ……
  相信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态度,随之而来的一定是教师不断增强的阅读深度和广度,不断加速的专业化成长和不断丰盈的职业生命力。
  丁志娟说,由于学校是新建校,目前还像一个尚未满2周岁的娃娃,蹒跚学步阶段总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我们对学校的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随着学校的图书馆即将建成,我们的教科书博物馆、多功能阅读场馆的落成,随着教师们阅读意识的觉醒,学校的书香之气一定会愈来愈浓,阅读的大门一定会愈来愈宽!
  临近采访结束,丁志娟说出了她敬仰的杨绛先生的一句话:有了信仰,人生才会有价值。阅读就是丁志娟的一种信仰!
其他文献
【摘 要】封面是绘本的精华所在。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解读封面图片,预测绘本内容和感知绘本特色,能唤醒其已有经验,调动阅读积极性,并提升思维品质和审美情趣。英文绘本封面导读有助于学生把握绘本的核心价值。  【关键词】绘本封面 已有经验 思维品质 审美能力  近年来,英文绘本阅读以其独特的魅力逐渐走进小学英语课堂。封面是绘本的精华,它包含许多重要信息,大部分的绘本封面取自正文里的一幅插画,这些图画往
期刊
王瑞瑞老师课如其人,她的课堂给人的感觉就像她本人一样年轻、灵动、有活力,但又不失沉稳。就通篇教学设计来看,王瑞瑞老师的习作课堂对标意识较强,教学预设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情。三年级习作处于孩子的“开笔”起始,重在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王老师在课堂中不断地创设有趣的情境,引领孩子走进人物对话中间,点燃了学生提笔创作的内在欲望。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一节好的习作课所应然的追求。孩子在这样
期刊
最近开始重读冷玉斌老师所著《教书·读书》一书,还记得上次读是从头至尾一气读完,好比“顺流而下”,于是我想,这一次读,干脆就从后面读起,“逆流而上”吧。  倒着来读,读的第一篇就是《把世界带给孩子》,读来读去不禁让我又有了初见时的美好感受。于是,把这篇文章反复品读了好几遍,每一次品读,感悟和理解便又更深入一层。  仍然引用冷老师所引用的媒体人、专栏作家覃里雯的一篇談高中生活文章的片段:  我进入柳州
期刊
要说哪本书对我最有影响,想了很久,想不出来。因为我觉得每一本书对我影响都很大。如果要说有的话,那只是不同年龄看的对当时的我有不同的影响吧。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一直比较爱看书,看得也比较杂。最近在阅读的有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于漪的《语文教学谈艺录》、杨林柯的《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读得比较仔细的是《我相信中国的未来》一书。  《我相信中国的未来》一听这名字就很有震撼力,很爱国。这书是被誉为“
期刊
【摘要】学生的课外阅读应该依托课堂阅读展开,以课内阅读带动课外阅读,以课外阅读丰富课内阅读。教师可以立足教材,通过补读、比读、延读等方式,进行课内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关键词】课内外阅读 立足教材 有效链接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由“语言的建构”“文化的理解”“思维的发展”和“审美的鉴赏”四个维度构成的,课外阅读则是发展语
期刊
【摘要】在班级管理中,群体是个体的共同体,因而班主任常陷入关注群体却忽略个体的误区。其实,班级管理就是由这些一个“个”所构成的,班主任应在班级管理中精设一个“个”,看见一个“个”。  【关键词】班级管理 一个“个” 自主发展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相同、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教育组织。从学校层面看,每个班级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班级的
期刊
身处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铺天盖地,撲面而来。对于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的教师来说,该如何选择才能秉持定力、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呢?我的看法是:不妨为用而读。虽然为用而读,会错过一些美丽的“风景”,甚至还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但是,我要说,它是教师专业阅读的一种策略,是教师专业进阶的不二法门。  为用而读,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解决的是教师自己近期遇到的教学疑难与困惑,只要找来相关的书籍或文章,即可解决
期刊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这样的课堂,容易让学生变得不愿思考,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持久。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对学生学习意识、主动性的唤醒。近年来,我们着力打造“三学三疑”数学课堂教学结构,坚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通过“学疑结合”,唤醒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一、自学、生疑  这是课堂的首要环节,即围绕教学内容,提炼自学提纲,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组织者、參与
期刊
【摘要】本文以中年段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问卷调查结果为基础,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以真实的人际交往为抓手探讨应对策略。从口语交际的情境性、交际性、趣味性三个方面探索解决的途径,为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中年段 口语交际 趣味性 情境性 交际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
期刊
【摘要】透彻理解算理,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基础。在教学中,既要使学生知道怎么算(计算法则),又要知道为什么这样算(算理)。  【关键词】算理 计算法则 操作 思维能力  透彻理解算理,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基础。许多教师在进行计算教学时都能认识到理解算理对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有不少教师对“算理”和“算法”认识模糊、把握不准,以致出现计算教学重技能训练,轻算理掌握的低效现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