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历史理解、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五个方面。教师应该基于核心素养来开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注重巩固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5-0064-02
传统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培养力度不够,导致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不能顺应当今高考改革的大趋势。在现如今高考、学考、选考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
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包括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历史理解、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五个方面。
1.唯物史观
高中历史新课标指出历史学科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阐述,所以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最基本的核心素养内容。在历史学科中一定要将唯物史观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之中。唯物史观就是培养学生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见解,让学生了解社会历史发展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历史唯心主义相对,这是历史学科中非常重要的理论,要求學生一定要掌握。
2.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学生对历史的独特理解,将史料作为解释的依据来理解历史,认识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并且能够从不同的价值观取向来形成分析结果。要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就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区分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历史史料的不同,要在清楚了解历史事件的基础上从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来形成不完全相同的主观认识。
3.历史理解
历史理解是很基本的历史核心素养内容,并不是指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简单叙述,而是能够在叙述历史事件的同时对历史事件形成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记载的史料进行合理想象,将特定的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理解,而没有史料记载的则通过合理的想象和推断来还原。对于历史事件要保持理解和尊重的客观态度,不能凭借着自己的主观认识来篡改史实。
4.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史学科的突出特征,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就是要求学生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放到特定的空间和时间中去理解。时空观念的培养主要是引导学生对于特定的事件不能只从当前的空间出发来理解,而是要结合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来理解。
5.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就是对目前搜集到的史料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并对史料的可信度和真实性进行判断,通过对有价值的史料进行辨析整理来还原历史的本相。历史实证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人们要了解真实的历史主要就是通过史料,所以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了解各种类型的史料,掌握搜集史料的方法,能够获取更多的史料并进行准确分析,最终研究出史料的真假。
二、当前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现在高中生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历史思维还相对薄弱。历史教材是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但是高中生的学习任务相对较重,历史教材中的内容是历史学科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要想更深层地了解历史,只靠历史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并且通过历史教材的学习,学生的历史思维很容易被固定,不利于学生历史思维的发散,更不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
其次,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不被大多数学校重视。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工作烦琐复杂,有些高中历史教师在一段时间后,没有获得自己想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就会忽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措施
1.巩固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
高中历史教材涵盖了大部分历史基础知识,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合理利用教材,围绕教材展开教学,以巩固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让学生可以系统全面地了解历史,构建出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框架,为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高中历史教师想要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来优化教学,自己就要正确认识核心素养,加强对核心素养的认知。只有教师加强了对核心素养的认知,掌握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和教学素养。核心素养包括核心知识、核心能力和核心品质,其中核心知识是基础,所以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历史知识的积累。
核心素养中要求的稳定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实际上就是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能力、思辨能力、实证能力以及学生的时空观念。教师帮助学生积累历史知识时,要从点到面、从浅到深,让学生能够一步步地深入理解历史知识,建立相应的历史时间概念,形成自身的历史知识体系,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历史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历史是一条滚滚向前流动的大河,时光不会倒流,历史也不可能重新演绎,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空间感来学习历史知识。例如在学习《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这一课时,课文通过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来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根据课标要求引导学生通过对皇帝制度、丞相制度、监察制度、选官制度和行政区划的认真学习来深刻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是君主专制制度,其最大的特点是君权专制下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而这种强化又突出表现在君权对相权的成功削弱和中央对地方统治的加强上。给学生提供背景材料,采用诱思、导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2.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强化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体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正的体验和感悟,并慢慢内化为自身的优良品格。学生通过情感的体验能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然后按照情动、体验、理解和内化的过程来形成独特的历史品质和品格,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和历史理解能力。思辨能力是历史学习中一种非常有用的思维能力,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就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来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多元化的方法来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师在布置相关的历史习题和历史作业时,也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多维思考,通过形式多元的作业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教师不应该过多布置一些有标准答案的客观题目,而是要多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能够在查阅大量资料后提出自己的见解,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逐渐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例如,在教授“抗日战争”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些有关日本侵略者暴行的纪录片或是图片,并展示当时民众的抗战环境。这样学生就感受到了当时抗战的艰辛,更深入地了解了抗日战争的重要意义,并建立起独特的历史理解。又如在学习《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并强化思辨能力。教学一开始就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来导入新课,接着展示课题,然后利用幻灯片展示以下三个探究问题。探究一: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背景、过程和特点。探究二:对外开放的新发展——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探究三:对外开放的成就。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让学生以此来分析了解社会历史发展固有的客观规律,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学生在探究第一个问题“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背景”时,教师可以播放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视频材料,接着提出讨论题目:结合视频内容以及所学知识,讨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国际、国内背景。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思辨能力得以提升。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升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改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注重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积极地思考和探究。这样学生不仅仅能够获得相应的知识,还能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思想,这对于学生来说才是最重要的。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在历史课堂上适当设计一些探究活动,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还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并慢慢形成历史观念和历史价值观。历史虽然远离现实,但是历史学科与生活还是息息相关的。高中历史教师在教授历史知识时可以结合现实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是发生于过去的事实,是来源于过去的现实生活,历史学科只不过是将以前发生的事情再重新展现在学生眼前,借古喻今。例如,在教学《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中古代的货币——交子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请学生模拟古代的交易情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古代贸易的烦琐,从而了解货币形成的原因及其意义。这样的探究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着重要意义。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巩固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强化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 高月新. 培养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J]. 新教育,2016(10).
[2] 崔爽.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7(4).
[3] 汪超. 试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 速读(中旬), 2017(8).
[4] 陈正桃.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 新课程(下), 2017(7).
(责任编辑 袁 妮)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5-0064-02
传统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培养力度不够,导致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不能顺应当今高考改革的大趋势。在现如今高考、学考、选考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
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包括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历史理解、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五个方面。
1.唯物史观
高中历史新课标指出历史学科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阐述,所以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最基本的核心素养内容。在历史学科中一定要将唯物史观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之中。唯物史观就是培养学生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见解,让学生了解社会历史发展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历史唯心主义相对,这是历史学科中非常重要的理论,要求學生一定要掌握。
2.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学生对历史的独特理解,将史料作为解释的依据来理解历史,认识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并且能够从不同的价值观取向来形成分析结果。要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就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区分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历史史料的不同,要在清楚了解历史事件的基础上从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来形成不完全相同的主观认识。
3.历史理解
历史理解是很基本的历史核心素养内容,并不是指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简单叙述,而是能够在叙述历史事件的同时对历史事件形成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记载的史料进行合理想象,将特定的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理解,而没有史料记载的则通过合理的想象和推断来还原。对于历史事件要保持理解和尊重的客观态度,不能凭借着自己的主观认识来篡改史实。
4.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史学科的突出特征,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就是要求学生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放到特定的空间和时间中去理解。时空观念的培养主要是引导学生对于特定的事件不能只从当前的空间出发来理解,而是要结合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来理解。
5.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就是对目前搜集到的史料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并对史料的可信度和真实性进行判断,通过对有价值的史料进行辨析整理来还原历史的本相。历史实证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人们要了解真实的历史主要就是通过史料,所以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了解各种类型的史料,掌握搜集史料的方法,能够获取更多的史料并进行准确分析,最终研究出史料的真假。
二、当前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现在高中生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历史思维还相对薄弱。历史教材是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但是高中生的学习任务相对较重,历史教材中的内容是历史学科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要想更深层地了解历史,只靠历史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并且通过历史教材的学习,学生的历史思维很容易被固定,不利于学生历史思维的发散,更不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
其次,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不被大多数学校重视。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工作烦琐复杂,有些高中历史教师在一段时间后,没有获得自己想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就会忽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措施
1.巩固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
高中历史教材涵盖了大部分历史基础知识,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合理利用教材,围绕教材展开教学,以巩固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让学生可以系统全面地了解历史,构建出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框架,为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高中历史教师想要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来优化教学,自己就要正确认识核心素养,加强对核心素养的认知。只有教师加强了对核心素养的认知,掌握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和教学素养。核心素养包括核心知识、核心能力和核心品质,其中核心知识是基础,所以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历史知识的积累。
核心素养中要求的稳定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实际上就是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能力、思辨能力、实证能力以及学生的时空观念。教师帮助学生积累历史知识时,要从点到面、从浅到深,让学生能够一步步地深入理解历史知识,建立相应的历史时间概念,形成自身的历史知识体系,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历史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历史是一条滚滚向前流动的大河,时光不会倒流,历史也不可能重新演绎,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空间感来学习历史知识。例如在学习《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这一课时,课文通过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来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根据课标要求引导学生通过对皇帝制度、丞相制度、监察制度、选官制度和行政区划的认真学习来深刻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是君主专制制度,其最大的特点是君权专制下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而这种强化又突出表现在君权对相权的成功削弱和中央对地方统治的加强上。给学生提供背景材料,采用诱思、导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2.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强化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体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正的体验和感悟,并慢慢内化为自身的优良品格。学生通过情感的体验能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然后按照情动、体验、理解和内化的过程来形成独特的历史品质和品格,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和历史理解能力。思辨能力是历史学习中一种非常有用的思维能力,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就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来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多元化的方法来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师在布置相关的历史习题和历史作业时,也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多维思考,通过形式多元的作业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教师不应该过多布置一些有标准答案的客观题目,而是要多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能够在查阅大量资料后提出自己的见解,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逐渐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例如,在教授“抗日战争”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些有关日本侵略者暴行的纪录片或是图片,并展示当时民众的抗战环境。这样学生就感受到了当时抗战的艰辛,更深入地了解了抗日战争的重要意义,并建立起独特的历史理解。又如在学习《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并强化思辨能力。教学一开始就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来导入新课,接着展示课题,然后利用幻灯片展示以下三个探究问题。探究一: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背景、过程和特点。探究二:对外开放的新发展——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探究三:对外开放的成就。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让学生以此来分析了解社会历史发展固有的客观规律,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学生在探究第一个问题“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背景”时,教师可以播放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视频材料,接着提出讨论题目:结合视频内容以及所学知识,讨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国际、国内背景。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思辨能力得以提升。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升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改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注重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积极地思考和探究。这样学生不仅仅能够获得相应的知识,还能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思想,这对于学生来说才是最重要的。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在历史课堂上适当设计一些探究活动,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还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并慢慢形成历史观念和历史价值观。历史虽然远离现实,但是历史学科与生活还是息息相关的。高中历史教师在教授历史知识时可以结合现实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是发生于过去的事实,是来源于过去的现实生活,历史学科只不过是将以前发生的事情再重新展现在学生眼前,借古喻今。例如,在教学《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中古代的货币——交子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请学生模拟古代的交易情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古代贸易的烦琐,从而了解货币形成的原因及其意义。这样的探究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着重要意义。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巩固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强化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 高月新. 培养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J]. 新教育,2016(10).
[2] 崔爽.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7(4).
[3] 汪超. 试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 速读(中旬), 2017(8).
[4] 陈正桃.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 新课程(下), 2017(7).
(责任编辑 袁 妮)